查古籍
(附論)朽木生蕈。腐土生菌。二者皆陰濕之地氣。蒸郁所生也。既非沖和所產(chǎn)。性必有毒。若誤食之。令人吐利不已。心腹切痛。甚者身黑而死。菜亦生于陰濕。
性有反惡。悉能害人??刹簧髟?。凡園圃所種之菜。元本無毒。但生。出于樹者為蕈。生于地者為菌。并是濕氣郁蒸。變化所生。有死。甚急速也。其不死者。猶能令人煩悶吐利。時(shí)久始醒也。
方
甘草散
(出圣惠方)
專治食諸菜菌蕈中毒。
甘草(炙銼)貝母胡粉(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二錢。泉水調(diào)下。小兒尿、乳汁共服二升
治食諸蕈并菌中毒方
生姜(切細(xì)四兩)豆?jié){(四兩)麻油(二兩半)上和研勻。盛甑上蒸。一炊許時(shí)取出。
不拘時(shí)候。時(shí)時(shí)服之。諸毒立解。
治諸食中毒方
童子小便人乳汁(各半盞)上和勻微煎過。溫分二服。連并服之。
又方
雞毛(燒灰一分)雞屎(燒灰一分)上細(xì)研和勻。每服一錢。用豆?jié){水少許研。酒下。
三服
治食諸菜中毒方
用豆?jié){不拘多少。逐漸量多少食之。一方治食菜果中蛇毒。以大麥酒。浸汁半升服之。
妙。
專治食諸菜蕈菌中毒方。并躁急發(fā)狂。煩悶吐下欲死者。
上用雞屎燒灰。碾為末。每服半錢。用好豆?jié){半匙。細(xì)研和藥。溫酒調(diào)下。連三服立醒。
一
(出醫(yī)方集成)
治食蕈并菌中毒。致殺人者。及療楓菌。食之令人笑不止
者。并皆治之掘地作坑。用新汲水投坑中。攪之成濁混。取出以絹濾過。用瓷器盛。每服時(shí)打轉(zhuǎn)。飲一盞
治食苦瓠中毒方
(出圣惠方)用黍稂銼半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時(shí)時(shí)服之。一方用黍煮汁飲之。
葛根飲
專治食諸菜中毒。發(fā)狂煩悶。吐下欲死者。
用葛根煮汁飲之。
專治菜果中毒。
以雞血和真鐵精。丸如梧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一丸。
治食野菌毒方。
(出千金方)
專治食山中樹中菌中毒。并食楓樹上菌。令人笑不止者。
取人屎服一升良。煎魚汁服之。即愈。又用大豆汁飲之。亦可。
治蕈毒欲死。及治菌毒。
(出百選方)用石魚頭。白水煮濃汁。灌之即愈。如無生者。鲞頭亦得。
(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專治中蕈毒。同菰毒。
用左纏藤梗。煎汁服。又治癰疽尤妙?;蚍蠡蚍粤?。
解菰子毒。及解一切菌毒。
(出危氏方)用芫花生者為末。每服一錢。新汲水下。以利即妙。
治食桃子傷方
取桃樹間梟桃。燒服之。漸吐即愈。
解誤食菌中毒及芋毒方。
(出肘后方)以荸薺擂水服之。一方用左纏藤。取其葉生嚼吃并解。一云種芋三年不收者。成野芋。
故殺人也。
治食菹菜、誤吞水蛭。蛭藏血。腸痛。漸黃瘦者。
(出肘后方)飲羊牛熱血。一二升許。經(jīng)一宿便暖。豬脂一升飲之。便下蛭食。
治食諸果中毒方
(出千金方)用豬骨燒過為末。水服方寸匕。亦治馬肝漏脯等毒。
治食菜中毒。發(fā)狂煩悶。吐欲死方。
(出圣惠方)取雞毛燒為灰。以水調(diào)服二錢、瘥。
治食菜及果子中蛇毒方。
(出圣惠方)用黑豆末。以酒漬取汁服之。
中萵菜毒方
王順求云萵菜出園圃有毒。百蟲不敢近。蛇虺過其下。誤觸之。則目瞑不見物。人有中其毒
解果菜毒豆粉毒
以杏仁細(xì)嚼。冷水吞下。荔枝毒。泡鹽湯、又蜜解。瓜毒、瓜皮湯解。鹽湯亦可。柑毒、柑
治中菰菌毒方
以茱萸煎湯服。吐下即解。熟艾煮三五盞。犬項(xiàng)下。取熱血灌之。雄雞血亦可。
中蕈毒方
崇寧間。蘇州太平山白云寺五僧行山間。得蕈一叢甚大。摘而煮食之。至夜發(fā)吐三人。
急用之。
解野菌毒北夢(mèng)鎖言、野菌毒人而笑者。
煎魚汁服。僧光遠(yuǎn)云。夷堅(jiān)志云急采鴛鴦草。生啖之即愈。中菌毒殺人者。以防風(fēng)三十枝。銼碎以水煎。候冷灌之立愈。白水濃煮石首魚頭汁。灌之無不愈。食生梨葉解菌毒。
地漿
治食野菌毒
(出本草)以蓮葉蓮房。水煮服之。
凡菜中有水莨菪。葉圓而有光有毒。誤食之。令人狂亂。狀若中風(fēng)或吐。甘草煮汁服之。
即
麝香丸消瓜果水毒。
肉桂(去粗皮)人參(去蘆頭半兩)丁香(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甘草(二兩炙)青鹽勻。煉蜜為
治人食楓樹上生菌。即冷笑不止。
(出本草)以土漿屎汁飲之愈。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yàn)尸體后所見,提出對(duì)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附論)朽木生蕈。腐土生菌。二者皆陰濕之地氣。蒸郁所生也。既非沖和所產(chǎn)。性必有毒。若誤食之。令人吐利不已。心腹切痛。甚者身黑而死。菜亦生于陰濕。
性有反惡。悉能害人??刹簧髟?。凡園圃所種之菜。元本無毒。但生。出于樹者為蕈。生于地者為菌。并是濕氣郁蒸。變化所生。有死。甚急速也。其不死者。猶能令人煩悶吐利。時(shí)久始醒也。
方
甘草散
(出圣惠方)
專治食諸菜菌蕈中毒。
甘草(炙銼)貝母胡粉(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二錢。泉水調(diào)下。小兒尿、乳汁共服二升
治食諸蕈并菌中毒方
生姜(切細(xì)四兩)豆?jié){(四兩)麻油(二兩半)上和研勻。盛甑上蒸。一炊許時(shí)取出。
不拘時(shí)候。時(shí)時(shí)服之。諸毒立解。
治諸食中毒方
童子小便人乳汁(各半盞)上和勻微煎過。溫分二服。連并服之。
又方
雞毛(燒灰一分)雞屎(燒灰一分)上細(xì)研和勻。每服一錢。用豆?jié){水少許研。酒下。
三服
治食諸菜中毒方
用豆?jié){不拘多少。逐漸量多少食之。一方治食菜果中蛇毒。以大麥酒。浸汁半升服之。
妙。
又方
(出圣惠方)
專治食諸菜蕈菌中毒方。并躁急發(fā)狂。煩悶吐下欲死者。
上用雞屎燒灰。碾為末。每服半錢。用好豆?jié){半匙。細(xì)研和藥。溫酒調(diào)下。連三服立醒。
一
又方
(出醫(yī)方集成)
治食蕈并菌中毒。致殺人者。及療楓菌。食之令人笑不止
者。并皆治之掘地作坑。用新汲水投坑中。攪之成濁混。取出以絹濾過。用瓷器盛。每服時(shí)打轉(zhuǎn)。飲一盞
治食苦瓠中毒方
(出圣惠方)用黍稂銼半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時(shí)時(shí)服之。一方用黍煮汁飲之。
葛根飲
(出圣惠方)
專治食諸菜中毒。發(fā)狂煩悶。吐下欲死者。
用葛根煮汁飲之。
又方
(出圣惠方)
專治菜果中毒。
以雞血和真鐵精。丸如梧子大。每服以溫水下一丸。
治食野菌毒方。
又方
(出千金方)
專治食山中樹中菌中毒。并食楓樹上菌。令人笑不止者。
取人屎服一升良。煎魚汁服之。即愈。又用大豆汁飲之。亦可。
治蕈毒欲死。及治菌毒。
(出百選方)用石魚頭。白水煮濃汁。灌之即愈。如無生者。鲞頭亦得。
又方
(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專治中蕈毒。同菰毒。
用左纏藤梗。煎汁服。又治癰疽尤妙?;蚍蠡蚍粤?。
解菰子毒。及解一切菌毒。
(出危氏方)用芫花生者為末。每服一錢。新汲水下。以利即妙。
治食桃子傷方
取桃樹間梟桃。燒服之。漸吐即愈。
解誤食菌中毒及芋毒方。
(出肘后方)以荸薺擂水服之。一方用左纏藤。取其葉生嚼吃并解。一云種芋三年不收者。成野芋。
故殺人也。
治食菹菜、誤吞水蛭。蛭藏血。腸痛。漸黃瘦者。
(出肘后方)飲羊牛熱血。一二升許。經(jīng)一宿便暖。豬脂一升飲之。便下蛭食。
治食諸果中毒方
(出千金方)用豬骨燒過為末。水服方寸匕。亦治馬肝漏脯等毒。
治食菜中毒。發(fā)狂煩悶。吐欲死方。
(出圣惠方)取雞毛燒為灰。以水調(diào)服二錢、瘥。
治食菜及果子中蛇毒方。
(出圣惠方)用黑豆末。以酒漬取汁服之。
中萵菜毒方
王順求云萵菜出園圃有毒。百蟲不敢近。蛇虺過其下。誤觸之。則目瞑不見物。人有中其毒
解果菜毒豆粉毒
以杏仁細(xì)嚼。冷水吞下。荔枝毒。泡鹽湯、又蜜解。瓜毒、瓜皮湯解。鹽湯亦可。柑毒、柑
治中菰菌毒方
以茱萸煎湯服。吐下即解。熟艾煮三五盞。犬項(xiàng)下。取熱血灌之。雄雞血亦可。
中蕈毒方
崇寧間。蘇州太平山白云寺五僧行山間。得蕈一叢甚大。摘而煮食之。至夜發(fā)吐三人。
急用之。
解野菌毒北夢(mèng)鎖言、野菌毒人而笑者。
煎魚汁服。僧光遠(yuǎn)云。夷堅(jiān)志云急采鴛鴦草。生啖之即愈。中菌毒殺人者。以防風(fēng)三十枝。銼碎以水煎。候冷灌之立愈。白水濃煮石首魚頭汁。灌之無不愈。食生梨葉解菌毒。
地漿
治食野菌毒
(出本草)以蓮葉蓮房。水煮服之。
凡菜中有水莨菪。葉圓而有光有毒。誤食之。令人狂亂。狀若中風(fēng)或吐。甘草煮汁服之。
即
麝香丸消瓜果水毒。
肉桂(去粗皮)人參(去蘆頭半兩)丁香(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甘草(二兩炙)青鹽勻。煉蜜為
治人食楓樹上生菌。即冷笑不止。
(出本草)以土漿屎汁飲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