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香港腳心腹脹滿附論

    作者: 朱梓

    夫風(fēng)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腳。久而不瘥。遍及四肢。其氣深入。則心腹脹滿。小便澀而不利

    杉節(jié)湯

    (出直指方)

    專治香港腳攻心。痛悶脹滿。不食。

    青皮陳皮天臺烏藥雞心檳榔宣木瓜干杉木節(jié)半夏(制)枳殼(制)縮砂仁赤炒)甘草

    昆布丸

    (一名吳茱萸丸)

    能治香港腳。夏盛秋歇。毒瓦斯既謝。風(fēng)緩猶在。若諸

    皆退。但若食

    先服諸藥。及湯吳茱萸蓽茇茯苓白術(shù)曲葶藶(炒)昆布(各四兩洗)杏仁(去皮尖炒)枳殼大每服十丸六本

    治香港腳非冷非熱。老人弱人脹滿者。

    (出本草)用檳榔為末。以檳榔殼煎汁。或茶飲。或豉汁調(diào)服二錢。甚利。

    治香港腳煩悶。益心力也。

    (出本草)取青魚和韭白煮食之。

    治香港腳腫滿轉(zhuǎn)上入腹殺人

    。(出本草)取赤小豆一升。水五升。煮熟去豆。適寒溫浸冷。即重溫之。

    肉豆蔻丸治久患香港腳。腹脹膝腫。

    肉豆蔻人參陳橘皮(湯洗去白炒各一兩)木香(一兩半)桂(去粗皮三分)檳榔(煨銼)令煙盡)高良心溫酒下

    沉香散治香港腳。心腹脹滿。四肢壅悶。不思飲食。宜服。

    沉香(三分)大腹皮(一兩銼)赤茯苓(一兩)木香(半兩)枳殼(三分麩炒去瓤)檳榔((一兩碎炒)半分。

    木瓜丸

    (出圣惠方)

    專治香港腳。心腹脹滿。腳膝浮腫。上氣喘促。

    木瓜(一兩干者)赤茯苓(半兩)木香(半兩)桂心(一分)沉香(一兩)陳橘皮(一兩浸榔(二兩)時(shí)候。

    茯苓散

    (出圣惠方)

    專治香港腳。心腹脹滿。兩脅煩悶。不能飲食。

    赤茯苓(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木香(半兩)木通(三分銼)川大黃(三兩炒碎兩)紫蘇分。

    去滓

    訶黎勒湯

    (出王氏博濟(jì)方)

    能治香港腳疼痛。發(fā)熱腫悶。上攻心腹。脹滿吐

    逆。

    病狀多訶黎勒(炮去皮核)大腹(煨熟和皮用)木香防己紫蘇莖葉干木瓜(去子)羌活(去去滓。

    通口服。不計(jì)日時(shí)。再大治風(fēng)氣上沖。

    羚羊角丸治香港腳。心腹妨悶。兩脅虛脹。不思飲食。漸覺心滿氣膈不通。

    羚羊角(鎊)茯神(去木)木香防風(fēng)(去蘆)升麻(各二兩)赤茯苓(去黑皮)大麻仁(上除大腹銼二兩半。心胸間熱多。加麥門冬。去心三兩。筋急掣痛。加牛膝。切焙。二兩半。皮膚風(fēng)癢。心下煩悶。加枳殼。去瓤炒黃一兩半。臟氣羸弱。加黃。銼炒。三兩。

    昆布丸治諸香港腳。定時(shí)候間滿腹。不能食者。四時(shí)俱得服。下氣消脹。病源云。

    此由風(fēng)濕昆布(八兩)射干(四兩)茯苓干姜(各一兩)羚羊角(屑)橘皮(各三分)杏仁(五分篩。

    蜜和末一

    木香散

    (出圣惠方)

    專治香港腳。心腹脹滿壅塞。不欲飲食。

    木香(半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檳榔(一兩)訶黎勒皮(一兩)沉香(半兩)杉木上為散。

    高良姜丸

    (出圣惠方)

    專治香港腳。心腹脹滿。兩膝疼痛。

    高良姜(三分銼)桂心(半兩)當(dāng)歸(三分銼)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威靈仙(三分)末。煉蜜和搗二

    牛膝丸治香港腳。食即腹脹。喘急不利。腰連左胯時(shí)掣痛。小便日有余澀。背膊拘

    悶。手心牛膝(銼酒浸一宿焙)木香訶黎勒皮菟絲子(酒浸搗碎各二兩半)赤茯苓(去黑皮)人空服。

    溫酒下十五丸。日午再服。漸加至三十丸。

    半夏湯

    (出千金方)

    專治香港腳上入腹。脹急上沖胸。氣急欲絕。

    半夏(一升)桂心(八兩)干姜(五兩)甘草人參附子(各二兩)蜀椒(二合)上

    木香飲

    (出直指方)

    專治香港腳入腹。攻心嘔悶。

    南木香甘草(炙)青木香吳茱萸(湯洗七次干各半兩)宣木瓜真橘皮紫蘇莖葉雞

    前胡飲治香港腳攻心腹。脹滿嘔吐不食。

    前胡(去蘆頭)生姜(切焙)羚羊角(鎊)半夏(湯洗七次)大黃(銼炒)赤茯苓(去黑皮滓。

    紫葛飲治香港腳風(fēng)毒。與臟氣相擊。心腹急脹。

    紫葛(炒)大戟(炒)黑牽牛(瓦上焙半生半熟)大黃(銼炒各一兩)木香(一兩)乳香(白三寸病

    降氣湯治虛陽上攻。氣滯不快。上盛下虛。膈壅痰實(shí)。咽干不利。咳嗽中滿。喘

    急氣粗。

    治香港腳上攻。

    者。用之極效。大

    脾胃素壯者。用此藥下

    湯。

    (用生甘草桔梗等分加前半夏(五兩)前胡(去苗)甘草濃樸當(dāng)歸(各二兩)肉桂陳皮(各三兩)上咀。

    生姜五凡人中風(fēng)中氣。痰飲腫滿。及香港腳等患。多是虛氣上攻。胸膈不快。不進(jìn)飲食。此藥大能降若素?zé)o香港腳。只是上氣喘急。不得臥者。亦宜用之?;蜩组倨ぁW咸K子。人參。五味子。

    桔則白冷。紫蘇耗氣。麻黃發(fā)散。不肯多服。蓋病有主對。服之不妨?xí)r間。感冒頭重。鼻或流清涕。

    曩湘東王患香港腳。十年篤困。得此方遂安。一方。以降氣湯。加川芎。細(xì)辛。桔梗。茯苓。

    以藥汁濃磨沉香。再煎。再一沸服之。尤為穩(wěn)當(dāng)。

    若香港腳入腹。大便必秘。不任冷藥者。當(dāng)用降氣湯。咽養(yǎng)正丹。以溫利之。詳見養(yǎng)正丹方中痛下或轉(zhuǎn)急因氣宜姜丹

    桑白皮散治香港腳。心腹脹滿。壅悶喘急。

    桑白皮(一兩銼)檳榔(一兩半)木香(半兩)牽牛子(二兩微炒)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生姜童子

    檳榔散治香港腳。心腹脹滿。煩悶喘促。

    檳榔(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豬苓(一兩去黑皮)木瓜(一兩干者)紫蘇莖葉(去滓

    木香散治香港腳。心腹脹滿。堅(jiān)硬不消。

    木香(一兩)鱉甲(二兩涂醋炙令微黃去裙)訶黎勒皮(一兩)檳榔(一兩)桂心(三不計(jì)時(shí)候

    大戟丸治香港腳攻注。心腹脹硬。小便赤澀。

    大戟(炒)芫花(醋炒黑色)苦葶藶(炒各半兩)續(xù)隨子(炒)巴豆(去皮心腰出油別研各

    松節(jié)湯治香港腳入腹。心腹脹急。煩悶?zāi)[痛。

    松節(jié)(銼碎炒黃)桑根白皮(銼)紫蘇葉(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檳榔(煨銼三分)上食

    吳茱萸湯許仁則曰。此病有數(shù)種。有飲氣下流。以成香港腳。飲食即水氣之漸。亦

    有腎氣先

    腳趺腫。重悶

    。漸覺枯燥。皮膚

    彌加。時(shí)時(shí)氣短。手腳

    飲氣下流。而成香港腳。有此

    等十五味。凡療之。若先無前狀

    下不利。有時(shí)急痛。宜根據(jù)后吳茱萸湯

    之。

    吳茱萸(二兩)生姜(五兩)橘皮(三兩)桂心(二兩)大檳榔(十枚切)上藥切。以水七后。

    又方

    桑根白皮(五兩)生姜(屑六兩)蜀椒(汗)桂心升麻五味子(各四兩)上搗篩。

    蜜和食

    側(cè)子酒至九月以后。宜合側(cè)子等十味酒服之。

    側(cè)子(五兩)生姜(八兩)桑根白皮(八兩)白術(shù)(八兩)桂心(四兩)五加皮(六兩)牛升。浸五六方

    鱉甲散

    (出圣惠方)

    專治香港腳。心腹脹滿。小便不利。

    鱉甲(一兩涂醋炙令微黃去裙)郁李仁(三分洗去皮尖)木通(三分銼)赤茯苓(一兩)檳

    檳榔散

    (出圣惠方)

    專治香港腳。心腹脹滿。喘促不下食方。

    檳榔(二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枳殼(一兩麩炒去瓤)紅雪(二兩)吳茱萸(一兩湯

    檳榔湯治諸香港腳。定時(shí)候間滿腹。不能食者。四時(shí)俱得服。下氣消脹。

    檳榔(七枚碎)生姜(三兩)橘皮(二兩)杏仁(三十枚去皮尖)上四味切。

    以水四升。煮

    治香港腳。覺冷氣攻喉方。

    上當(dāng)含吳茱萸三五粒。即氣散。

    羌活散

    (出圣惠方)

    專治香港腳。心腹脹滿。喘促壅悶。宜服之。

    蘿卜子(一兩微炒)羌活(一兩)牽牛子(二兩微炒)大麥(三分炒令微黃色)上為散

    治香港腳沖心欲絕方

    用白雞心檳榔一個(gè)為末。童子小便。自然汁溫酒。共半盞調(diào)。只作一服。不拘時(shí)候。

    茯苓丸治香港腳。心腹脹急。不思飲食。

    赤茯苓(三分去黑皮)木瓜(一枚半切)桂(去粗皮)木香訶黎勒皮吳茱萸(湯洗焙干(去瓤麩炒各桐子

    理香港腳。頭面浮腫。心腹脹滿。小便澀少。

    (本草方)用馬齒莧粳米醬汁煮食之。

    治香港腳入腹。疼痛腫滿。大便秘。

    (一名搜風(fēng)丸)

    杉節(jié)湯治香港腳入腹沖心?;蛐拿{有塊。毒勝痰逆。痞滿喘息。汗流搐搦。昏悶。

    上視咬齒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