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骨蒸之人。肌膚瘦悴。營衛(wèi)虛弱。真陽內(nèi)耗。所飲之水。不能消化。留滯脅肋。遂成痼疾。塊硬不消?;蛞蝻嬍硞?。憂思氣結(jié)。呼吸氣冷。其疾遂作。起于脅下。臍腹兩邊。
如臂之橫。不可俯仰。妨害飲食。蘊積而痛。故謂之骨蒸癖。
方
鱉甲丸治骨蒸脅下癖。及婦人月水不通。
鱉甲(去裙醋浸炙二兩)桂(去粗皮)土瓜根(切炒)京三棱(煨銼)牡丹皮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大黃(銼炒各一兩半)訶黎勒(煨銼皮)琥珀(各二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
木香丸
(出圣惠方)
治骨蒸。腹中癖。按之隱手。四肢疼痛。不能下食。羸
瘦無力。宜服木香(半兩)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京三棱(炮銼一兩)赤芍藥(三分)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蒼術(shù)(半兩微炒)桔梗(三分去蘆頭)檳榔(一兩)柴胡(一兩去苗)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檳榔散
治骨蒸腹中癖。脅下妨痛。漸加瘦劣。
檳榔(三分)赤芍藥(三分)木香(三分)赤茯苓(一兩)桔梗(一兩去蘆頭)訶黎勒(三分煨去皮)京三棱(一兩煨銼)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溫
桔梗散
治骨蒸癖。脅下妨痛。漸加瘦劣。不欲飲食。宜服。
桔梗(三兩去蘆頭)當歸(三分)蒼術(shù)(三分微炒)訶黎勒(三分煨用皮)芎(三分)柴胡(一兩去苗)鱉甲(一兩涂醋炙微黃去裙)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赤芍藥(一兩)上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服于食前溫服。
忌莧菜。
大黃散
治骨蒸癖。脅下妨悶。肢節(jié)疼痛。宜服。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木香(半兩)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三分)訶黎勒(三分用皮)枳實(半兩面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黃)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面炒微黃)鱉甲(一兩涂醋炙微黃去裙)上搗羅碎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
去滓
柴胡散
治骨蒸癖。體瘦食少。宜服。
柴胡(一兩去苗)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術(shù)(三分)枳殼(一兩微炒)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芎(半兩)桂心(半兩)京三棱(一兩炮銼)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服。
訶黎勒丸
治骨蒸癖。氣攻腹脅。四肢疼痛。少力羸瘦。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赤芍藥(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川大黃(一兩銼碎炒)人參(三分去蘆頭)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枳殼(一兩面炒微黃去瓤)防葵(三分去蘆頭)芎(三分)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木香湯治骨蒸勞。腹中癖。冷痛漸至羸弱。
木香檳榔(銼)人參(各一兩)芍藥桔梗(銼)赤茯苓(去黑皮)訶黎勒(炮去弦)當歸(切焙各三分)上粗搗篩。每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崭故澈蟾饕?。
鱉甲丸
治骨蒸腹內(nèi)癖。按之隱痛。不能下食。羸弱無力。
鱉甲(去裙醋炙二兩)木香(二兩)京三棱(煨銼一兩半)芍藥(一兩五錢)陳橘皮(湯浸去白焙)蒼術(shù)(米泔浸切焙各一兩)檳榔(銼二兩)郁李仁(去皮研一兩半)上搗羅七味為末。郁李仁再研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橘皮湯食前下。
松脂丸治傳尸骨蒸。積癖冷氣。及腰腳衰弱。身體風(fēng)癢。諸瘡癩疾。惡瘡疥癬
等。此藥服之。斷絕根源。
松脂(二十斤以桑柴灰汁煉去苦汁傾水入中凝取之)白茯苓(去黑皮一斤)白術(shù)續(xù)斷(各半斤)白蜜牛酥麥門冬(去心焙)生干地黃(焙各二兩)上搗羅。五味為細末。
先以煉蜜烊去滓。次下牛酥。次下松脂。候烊干。即下藥末。以竹枝攪。勿住手??赏杓赐?。如梧桐子大。以溫酒或米飲下二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五十丸。
蒼術(shù)丸治骨蒸腹中癖。妨痛。兼下利。日夜數(shù)十行。
蒼術(shù)訶黎勒皮(各一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木香芍藥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白龍骨生姜(切焙各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參湯下。
日再
鱉甲丸療癖氣。心忪。骨蒸熱暗風(fēng)。
鱉甲(炙)芍藥蝮蛇脯(炙)大黃(各六分)人參訶黎勒皮(熬)枳實(炙)防風(fēng)(各六分)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酒飲下二十丸。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
不
治骨蒸癖。氣攻腹脅痛疼。四肢羸瘦。少力不欲飲食。
宜服。
鱉甲(一兩涂醋炙微黃去裙)人參(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一兩)訶黎勒(三分煨去皮)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白術(shù)(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炒)柴胡(一兩去苗)上為末。
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大腹湯治骨蒸。腹中積癖。脅下妨痛。漸加羸瘦。
大腹(四枚)芍藥赤茯苓(去黑皮)桔梗(銼炒各一兩半)木香訶黎勒皮(各一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另研一兩半)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
分溫二服。空腹各一。
七圣散治骨蒸積癖。鬼氣疰忤。及男女虛損。手足煩疼。背膊酸重。至夜更甚。
四肢消瘦。顏色痿黃。兩膝疼冷。腹中雷鳴。時多泄利。飲食無味。行步不能。凡五臟
虛勞。悉皆治黃雌雞(一只科如食法凈去毛勿入春水于腹下中間一小竅去腸肚令極凈并心肝用之)蜀椒(去目并合口者一分)生地黃(一升洗肥者)生姜(去皮一兩)黃(銼)人參陳橘皮(湯浸去皮焙各一兩)上除雞外。各銼如麻豆大。和勻。入在雞腹內(nèi)。卻縫合。以銀石器盛。
新布罩。坐于甑中。蒸甑一邊用碗盛米。并水半碗。同蓋覆。勿令透氣。候碗內(nèi)米并雞爛熟為度。取出藥。別焙干搗羅為散。每服一錢。米飲調(diào)下。日三服。其雞劈碎摻少鹽令患人恣意食之。飽即止。良久濃衣被覆。取汗。汗多即以牡蠣燒搗為粉敷之。勿冒風(fēng)寒。
療癖鬼氣。疰忤骨蒸。秘傳方。
大黃(別漬湯欲成下一方四兩)鱉甲(炙)鉤藤升麻甘草(炙二兩)丁香(二十七枚湯欲成下。)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作二服。又用牛黃、犀角生末、朱砂、麝香各一分。細研。分為三分。每服以一分納湯中服。忌豬肉、粘食、生冷、莧菜、海藻、菘菜。
防葵丸
治骨蒸癖。按之隱手。不能下食。羸病日漸無力。
防葵(一兩)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京三棱(一兩炮銼)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微炒)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
丸如
陳漆丸治傳尸飛尸疰氣。塊積氣逆上喘。水病香港腳。鬼疰蟲毒。宿食不消。腹中
如覆?;蚓畔x。婦人帶下赤白。皮膚惡瘡。腹大羸瘦。黃疽諸疾。延年養(yǎng)性。黑須
發(fā)。
陳漆(二升次綿絞去滓)大黃(六兩為末)薏苡仁(五兩為末)無灰酒(五升)蔓荊子(三升為末)上以清酒。先和蔓荊子末煎。不住手攪。至半日許。濾滓。后用銀石器盛。
重湯煮之。以竹篦子不住手攪。一伏時候。下陳漆大黃薏苡仁等末。更煮一伏時。候藥可丸。
丸如梧桐子大。置于不津器中。密封。遇有患者。經(jīng)宿勿食。明日清旦。空心溫酒下十丸。
年高或冷疾者。加至十五丸。服之百日后。須發(fā)如漆。積年瘡痕皆滅。初服四五日。至七日內(nèi)瀉出宿食。或魚粘膿血瘀物。勿疑。
骨汗淋方
治骨蒸癖積。諸疾。令絕根源。沐浴方。
枯朽骨(捶碎二斗不拘牛羊豬)爛棘針刺(三斗)。蒴(莖葉根銼一斗)嫩柳枝(銼一斗)上以水一石二斗。煮取七斗。濾去滓。納大鹽三升。候鹽銷熔盡。于大盆中或瓷器中盛。候溫暖得所。令患者浸之。瓷盆四畔用馬糞火煨暖。令湯常溫。勿使稍冷。覺寒令進稀熱煮。每進身體可停一炊時。出湯時。拭體干?;蚨嗪挂园酌追鄯笾?。只于密室中。靜心或坐或臥。勿令沖風(fēng)毒。三日一次。浴三次。止其藥湯。春秋冬停三五日。夏一二日。再暖用。
若患瘙癢者。湯內(nèi)入芒硝、白礬末各一大升佳。浸時須至頰以下。得全藥力。一方無蒴。
有桃枝。
柴胡茯苓湯療癖氣。壯熱兼咳。久為骨蒸。
柴胡(四兩)茯苓白術(shù)枳實(炙各三兩)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
積熱不歇。加芒硝六分。取利。熱除之后。每三日服一劑。瘥后每月一劑。肥白終身。永除。
忌
治骨蒸積癖瘦病
蒜(去皮七瓣研)雄黃(杏核大研)上研爛。拌勻。以清酒和服。少時十指頭上當有毛出。為驗。
又浸浴湯方
取桃、柳、蒴、李株四般枝葉。各一大斗。冬月只用諸般根。并以水八九斗。同煮。
取五六斗。去滓。加鹽二大斗。浸之。亦同前法。
治勞損羸瘦。風(fēng)虛注氣。積癖冷氣。心痛及骨蒸。
用桃仁去皮尖雙仁一千二百枚。細研。以好酒五升。先用二升和研濾取汁。次入二升再研。令極爛。又濾取汁。更以一升再和研濾盡白汁。以干瓷器盛。密封。以重陽慢火煮一伏時候。每服一匙。用酒或米飲調(diào)下。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夫骨蒸之人。肌膚瘦悴。營衛(wèi)虛弱。真陽內(nèi)耗。所飲之水。不能消化。留滯脅肋。遂成痼疾。塊硬不消?;蛞蝻嬍硞?。憂思氣結(jié)。呼吸氣冷。其疾遂作。起于脅下。臍腹兩邊。
如臂之橫。不可俯仰。妨害飲食。蘊積而痛。故謂之骨蒸癖。
方
鱉甲丸治骨蒸脅下癖。及婦人月水不通。
鱉甲(去裙醋浸炙二兩)桂(去粗皮)土瓜根(切炒)京三棱(煨銼)牡丹皮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大黃(銼炒各一兩半)訶黎勒(煨銼皮)琥珀(各二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
木香丸
(出圣惠方)
治骨蒸。腹中癖。按之隱手。四肢疼痛。不能下食。羸
瘦無力。宜服木香(半兩)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京三棱(炮銼一兩)赤芍藥(三分)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蒼術(shù)(半兩微炒)桔梗(三分去蘆頭)檳榔(一兩)柴胡(一兩去苗)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檳榔散
(出圣惠方)
治骨蒸腹中癖。脅下妨痛。漸加瘦劣。
檳榔(三分)赤芍藥(三分)木香(三分)赤茯苓(一兩)桔梗(一兩去蘆頭)訶黎勒(三分煨去皮)京三棱(一兩煨銼)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溫
桔梗散
(出圣惠方)
治骨蒸癖。脅下妨痛。漸加瘦劣。不欲飲食。宜服。
桔梗(三兩去蘆頭)當歸(三分)蒼術(shù)(三分微炒)訶黎勒(三分煨用皮)芎(三分)柴胡(一兩去苗)鱉甲(一兩涂醋炙微黃去裙)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赤芍藥(一兩)上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服于食前溫服。
忌莧菜。
大黃散
(出圣惠方)
治骨蒸癖。脅下妨悶。肢節(jié)疼痛。宜服。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木香(半兩)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三分)訶黎勒(三分用皮)枳實(半兩面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黃)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面炒微黃)鱉甲(一兩涂醋炙微黃去裙)上搗羅碎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
去滓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骨蒸癖。體瘦食少。宜服。
柴胡(一兩去苗)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術(shù)(三分)枳殼(一兩微炒)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芎(半兩)桂心(半兩)京三棱(一兩炮銼)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服。
訶黎勒丸
(出圣惠方)
治骨蒸癖。氣攻腹脅。四肢疼痛。少力羸瘦。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赤芍藥(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川大黃(一兩銼碎炒)人參(三分去蘆頭)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枳殼(一兩面炒微黃去瓤)防葵(三分去蘆頭)芎(三分)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木香湯治骨蒸勞。腹中癖。冷痛漸至羸弱。
木香檳榔(銼)人參(各一兩)芍藥桔梗(銼)赤茯苓(去黑皮)訶黎勒(炮去弦)當歸(切焙各三分)上粗搗篩。每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崭故澈蟾饕?。
鱉甲丸
(出圣惠方)
治骨蒸腹內(nèi)癖。按之隱痛。不能下食。羸弱無力。
鱉甲(去裙醋炙二兩)木香(二兩)京三棱(煨銼一兩半)芍藥(一兩五錢)陳橘皮(湯浸去白焙)蒼術(shù)(米泔浸切焙各一兩)檳榔(銼二兩)郁李仁(去皮研一兩半)上搗羅七味為末。郁李仁再研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橘皮湯食前下。
松脂丸治傳尸骨蒸。積癖冷氣。及腰腳衰弱。身體風(fēng)癢。諸瘡癩疾。惡瘡疥癬
等。此藥服之。斷絕根源。
松脂(二十斤以桑柴灰汁煉去苦汁傾水入中凝取之)白茯苓(去黑皮一斤)白術(shù)續(xù)斷(各半斤)白蜜牛酥麥門冬(去心焙)生干地黃(焙各二兩)上搗羅。五味為細末。
先以煉蜜烊去滓。次下牛酥。次下松脂。候烊干。即下藥末。以竹枝攪。勿住手??赏杓赐?。如梧桐子大。以溫酒或米飲下二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五十丸。
蒼術(shù)丸治骨蒸腹中癖。妨痛。兼下利。日夜數(shù)十行。
蒼術(shù)訶黎勒皮(各一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木香芍藥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白龍骨生姜(切焙各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參湯下。
日再
鱉甲丸療癖氣。心忪。骨蒸熱暗風(fēng)。
鱉甲(炙)芍藥蝮蛇脯(炙)大黃(各六分)人參訶黎勒皮(熬)枳實(炙)防風(fēng)(各六分)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酒飲下二十丸。漸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
不
鱉甲丸
(出圣惠方)
治骨蒸癖。氣攻腹脅痛疼。四肢羸瘦。少力不欲飲食。
宜服。
鱉甲(一兩涂醋炙微黃去裙)人參(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一兩)訶黎勒(三分煨去皮)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白術(shù)(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炒)柴胡(一兩去苗)上為末。
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大腹湯治骨蒸。腹中積癖。脅下妨痛。漸加羸瘦。
大腹(四枚)芍藥赤茯苓(去黑皮)桔梗(銼炒各一兩半)木香訶黎勒皮(各一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另研一兩半)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
分溫二服。空腹各一。
七圣散治骨蒸積癖。鬼氣疰忤。及男女虛損。手足煩疼。背膊酸重。至夜更甚。
四肢消瘦。顏色痿黃。兩膝疼冷。腹中雷鳴。時多泄利。飲食無味。行步不能。凡五臟
虛勞。悉皆治黃雌雞(一只科如食法凈去毛勿入春水于腹下中間一小竅去腸肚令極凈并心肝用之)蜀椒(去目并合口者一分)生地黃(一升洗肥者)生姜(去皮一兩)黃(銼)人參陳橘皮(湯浸去皮焙各一兩)上除雞外。各銼如麻豆大。和勻。入在雞腹內(nèi)。卻縫合。以銀石器盛。
新布罩。坐于甑中。蒸甑一邊用碗盛米。并水半碗。同蓋覆。勿令透氣。候碗內(nèi)米并雞爛熟為度。取出藥。別焙干搗羅為散。每服一錢。米飲調(diào)下。日三服。其雞劈碎摻少鹽令患人恣意食之。飽即止。良久濃衣被覆。取汗。汗多即以牡蠣燒搗為粉敷之。勿冒風(fēng)寒。
療癖鬼氣。疰忤骨蒸。秘傳方。
大黃(別漬湯欲成下一方四兩)鱉甲(炙)鉤藤升麻甘草(炙二兩)丁香(二十七枚湯欲成下。)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作二服。又用牛黃、犀角生末、朱砂、麝香各一分。細研。分為三分。每服以一分納湯中服。忌豬肉、粘食、生冷、莧菜、海藻、菘菜。
防葵丸
(出圣惠方)
治骨蒸癖。按之隱手。不能下食。羸病日漸無力。
防葵(一兩)鱉甲(一兩涂醋炙令黃去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京三棱(一兩炮銼)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微炒)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
丸如
陳漆丸治傳尸飛尸疰氣。塊積氣逆上喘。水病香港腳。鬼疰蟲毒。宿食不消。腹中
如覆?;蚓畔x。婦人帶下赤白。皮膚惡瘡。腹大羸瘦。黃疽諸疾。延年養(yǎng)性。黑須
發(fā)。
陳漆(二升次綿絞去滓)大黃(六兩為末)薏苡仁(五兩為末)無灰酒(五升)蔓荊子(三升為末)上以清酒。先和蔓荊子末煎。不住手攪。至半日許。濾滓。后用銀石器盛。
重湯煮之。以竹篦子不住手攪。一伏時候。下陳漆大黃薏苡仁等末。更煮一伏時。候藥可丸。
丸如梧桐子大。置于不津器中。密封。遇有患者。經(jīng)宿勿食。明日清旦。空心溫酒下十丸。
年高或冷疾者。加至十五丸。服之百日后。須發(fā)如漆。積年瘡痕皆滅。初服四五日。至七日內(nèi)瀉出宿食。或魚粘膿血瘀物。勿疑。
骨汗淋方
(出圣惠方)
治骨蒸癖積。諸疾。令絕根源。沐浴方。
枯朽骨(捶碎二斗不拘牛羊豬)爛棘針刺(三斗)。蒴(莖葉根銼一斗)嫩柳枝(銼一斗)上以水一石二斗。煮取七斗。濾去滓。納大鹽三升。候鹽銷熔盡。于大盆中或瓷器中盛。候溫暖得所。令患者浸之。瓷盆四畔用馬糞火煨暖。令湯常溫。勿使稍冷。覺寒令進稀熱煮。每進身體可停一炊時。出湯時。拭體干?;蚨嗪挂园酌追鄯笾?。只于密室中。靜心或坐或臥。勿令沖風(fēng)毒。三日一次。浴三次。止其藥湯。春秋冬停三五日。夏一二日。再暖用。
若患瘙癢者。湯內(nèi)入芒硝、白礬末各一大升佳。浸時須至頰以下。得全藥力。一方無蒴。
有桃枝。
柴胡茯苓湯療癖氣。壯熱兼咳。久為骨蒸。
柴胡(四兩)茯苓白術(shù)枳實(炙各三兩)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
積熱不歇。加芒硝六分。取利。熱除之后。每三日服一劑。瘥后每月一劑。肥白終身。永除。
忌
治骨蒸積癖瘦病
蒜(去皮七瓣研)雄黃(杏核大研)上研爛。拌勻。以清酒和服。少時十指頭上當有毛出。為驗。
又浸浴湯方
取桃、柳、蒴、李株四般枝葉。各一大斗。冬月只用諸般根。并以水八九斗。同煮。
取五六斗。去滓。加鹽二大斗。浸之。亦同前法。
治勞損羸瘦。風(fēng)虛注氣。積癖冷氣。心痛及骨蒸。
用桃仁去皮尖雙仁一千二百枚。細研。以好酒五升。先用二升和研濾取汁。次入二升再研。令極爛。又濾取汁。更以一升再和研濾盡白汁。以干瓷器盛。密封。以重陽慢火煮一伏時候。每服一匙。用酒或米飲調(diào)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