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勞瘵之證。非止一端。其始也。未有不因氣體虛弱。勞傷心腎而得之。又有外感風(fēng)寒熱濕之氣。先為瘧疾。以致咳嗽。寒邪入里。失于調(diào)治。不能保養(yǎng)。過于房勞。傷于飲食。久而成勞瘵之候。其為證也。令人肌肉羸瘦。毛皮干枯。寒熱盜汗。遺泄白濁?;蚋怪杏袎K。
或腦后兩邊有小結(jié)核?;蚓刍蛏ⅰ;蚩人蕴迪??;蚩韧倌撗?。及傳變則為二十四種?;蛉N。或九十九種。又有所謂五尸者。其名狀雖不同。轉(zhuǎn)變雖不一。其所謂傷不過五臟。諸方載。皆云有蟲嚙心肺間。治法當(dāng)先去蟲。然后調(diào)養(yǎng)五臟。至若傳尸一證。名骨蒸。復(fù)連尸疰。勞疰。蟲疰。毒疰、冷疰。食疰、鬼疰。是也。如勞瘵多是血?dú)馓潛p。多因輕病時(shí)。
發(fā)汗通利。差誤所致。或感六氣成咳嗽。未解散。先服補(bǔ)藥。竟成久咳。復(fù)以房勞恣飲。強(qiáng)食。變?yōu)楹疅?。只宜服平補(bǔ)之藥。又有能倍食肉。思食者。名曰傳尸。亦有滅門者。其藥雖有天靈蓋紫河車狐肝獺爪麝香等自未及用。世云。有鬼根據(jù)其身。有蟲食其臟。婦人多病此。
蓋于產(chǎn)后閉經(jīng)而傳之耳。
方
木香蛤蚧丸
(出直指方)
治勞瘵久嗽。聲干。骨痿瘦瘁。
蛤蚧(一對(duì)尾全者洗凈酥炙)生鱉甲(去裙醋炙干)白茯苓川芎當(dāng)歸北五味子牛膝(各七錢半)綿黃柴胡知母貝母雞心檳榔明阿膠(炒酥)巴戟(酒浸去心曬)桃仁(酒浸去皮焙各半兩)木香(三錢)肉豆蔻(三個(gè)生)秦艽(洗)羌活生發(fā)(紙燃火燒存性)故紙(炒各三錢)上細(xì)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煎棗湯空心服下。
參散
治勞瘵嗽喘咯血。聲焦潮熱盜汗。
柴胡當(dāng)歸明阿膠(炒酥)黃(蜜炒)白茯苓川芎半夏(制)貝母(去心)枳殼(制)北桔梗秦艽(洗)甘草(焙各半兩)人參北五味子羌活防風(fēng)杏仁(水浸去皮)款冬花桑白皮(炒各三錢半)生鱉甲(去裙米醋炙黃)紫菀茸(各二錢)上粗末。每服二錢半。姜棗煎。食后少頃服。
沉香鱉甲散治勞瘵身痛
凝神飲子
(出仁存方)
治勞瘵憎寒發(fā)熱??诟裳试?。自汗咳嗽。唾血。瘦劇倦
乏。
人參(去蘆)當(dāng)歸(去尾)白芍藥白茯苓(去木)黃(去蘆)白術(shù)半夏曲五味子熟地黃甘草川芎蓮肉大麥門冬(去心)桔梗(以上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四錢。用水一盞半。烏梅棗子各一個(gè)。煎至七分。去滓服。如嗽加阿膠。虛極胸滿者。加木香。
濕紙煨。沉香亦得。不思食加扁豆。一方無川芎。
桃仁煎
治勞疰?zhèn)魇?。骨蒸倦弱?/p>
大川椒(出汗)生犀角當(dāng)歸續(xù)斷(各一兩)桃仁(去皮炒)鱉甲(醋炙黃各一兩半)白礬()豬牙皂角蛤蚧(一雙去頭足洗酥炙)安息香蘇合香雄黃(各一分)麝(一錢)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蛴谜娲ń放轀隆?/p>
虎牙丸
治勞瘵瘦悴。咳嗽聲啞。骨痿。殺下瘵蟲。
紫河車(一具即男子胎衣水洗凈酒醋再折洗用童尿并好酒煮爛)麝(半錢)黃頭(取肉四兩童尿并酒煮爛)大紅川椒(去合口并子以黃桿紙托之就放于熱爐內(nèi)頻撥去油頓地上蓋一宿一兩半)鹿茸(七錢半酒炙)生鱉甲(一枚去裙醋浸一宿又醋一盞仰盛慢火炙令醋盡)桃仁(水浸去皮)秦艽(洗)木香明阿膠(炒酥各半兩)雄黃安息香生發(fā)(紙燃火燒存性各二錢半)虎頭關(guān)骨(酒浸二宿炙焦一兩半)上細(xì)末。以紫河車狗肉杵粘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粒。月首五更空心米湯下。午時(shí)又服。如無胎衣。以雄豬肚代用。修事同。
治勞疾
(出百一選方)虎糞內(nèi)骨(一錢人骨為最獸骨次之殺虎大腸用著亦可用青蛇腦小豆許或綠豆許同酥涂炙色轉(zhuǎn)為度無蛇腦只酥炙亦得)天靈蓋(三錢酥炙黃為末)鱉甲(極大者酥炙黃為末一兩九肋者妙)青蒿(取梢三四寸細(xì)判六兩)安息香(半兩)桃仁(一分去尖研為末絹篩過)麝香(一錢別研)檳榔(一個(gè)別為細(xì)末)豉(三百粒)蔥白(二十一根打破)童子小便(半升)東引桃柳李桑枝(各七莖粗如筋頭大各七寸細(xì)銼)楓葉(二十一片如無亦得初不曾用)上先將青蒿桃、柳、李、桑枝、楓葉、豉。以官升量水三升煎至半升許。去滓。入安息香、天靈蓋、虎糞內(nèi)骨、鱉甲、桃仁與童子小便。同煎取汁。去滓。有四五合。將檳榔、麝香同研均。調(diào)作一服。早晨溫服。以被蓋覆汗??趾箖?nèi)有細(xì)蟲。以帛子拭之。即焚此帛。相次須瀉。
必有蟲下。如未死以大火焚之。并棄長(zhǎng)流水內(nèi)。所用藥切不得令病患知。日后亦然。十來日后。氣體復(fù)元。再進(jìn)一服。根據(jù)前焚棄。至無蟲止。此藥如病者未亟??梢匀“病H缫沿?。俟其垂死。則令下次已傳染者服之。先病者不可救。后來斷不傳染。
袁州寄居五節(jié)郎李應(yīng)本。相州法司嘗以吏役事韓似夫樞密。兵火后。忽于宜春見之。云兵候軍得官。今閑居于此。從客問其家事。潛然淚下曰。應(yīng)先有兒女三人。長(zhǎng)子因買空宅。
無人所居之室。忽覺心動(dòng)背寒。遂感勞疾。垂殆。傳于其次室女。長(zhǎng)子既死。女病尋亟。繼又傳于第三子。證候一同。應(yīng)大恐。即禱于城隍。每月設(shè)面飯以齋云水。冀遇異人。且許謝錢三十萬(wàn)。數(shù)日因往市中。開元寺前有一人。衣羽士服。自稱貧道。踵足而呼曰。團(tuán)練,聞?wù)峡鄠魇瑒?。貧道有一藥方。奉傳。同入寺中。問其姓名。不答。曰何必云云。?yīng)即假筆書之。道人言欲過湖南。應(yīng)留之飯。云已吃飯了。欲贈(zèng)之錢。云有盤纏。臨行又言。此藥以天靈蓋、虎糞內(nèi)骨、為主。切須仔細(xì)尋覓。青蛇腦如無亦可。服藥前一日。須盛享城隍。求為陰助。應(yīng)曰。既求于神。何必用藥。道人曰。不然。即揖別西去。應(yīng)以事頗異。敬如其言。
治藥既成。設(shè)五神位。各俱飲饌十品。如待賓客。以享城隍。又別列酒食。以犒陰兵。仍于其家設(shè)使者一位。于病榻之前。服藥食頃。臟腑大下。得蟲七枚。色如紅熬肉。而復(fù)白。長(zhǎng)約一寸。闊七八分。前銳后方。腹下近前有口。身之四周有足。若魚骨細(xì)。若針尖而曲。已死。試取火焚之。以鐵火筋扎刺不能入。病頃減。后又服一劑得小蟲四個(gè)。自此遂安。今已十年。肌體悅澤。不復(fù)有疾。道人后竟不來。此方傳之樞密之孫。韶州使君希道。
蠟杏湯
(出醫(yī)學(xué)切問)
治遠(yuǎn)年近日勞疾。
柴胡桔梗甘草(各一錢)老鼠刺根黃芩茴香(炒)罌粟殼(去蒂根蜜炙)胡椒(各二錢)烏梅黃蠟杏仁款冬花(各一錢)上以新瓦瓶。盛水三四碗。安藥在內(nèi)密封。慢火煨熟。睡至四更暖服一盞。吃盡用好酒三四碗。再煨滓服。亦如前。婦人加當(dāng)歸。
男子加人參。吐血加阿膠、北五味子。
再生丹治一切勞證黃瘦。虛損。諸藥不能治者。此藥大效。
沉香(八錢半)木香(五錢)檳榔(五錢)大茴香(一兩鹽炒)小茴香(一兩鹽炒)木通穿山甲(一兩酥炒)全蝎(一兩微炒)通草(一兩)燈草(五錢)頭紅花(二錢半)上為細(xì)末。甘草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鹽湯空心服。干物壓之。
雄麝丸
治勞瘵。殺瘵蟲。下惡物。
雄黃雌黃青黛(干)代赭石(醋淬)朱砂(細(xì)研各三錢半)大蝦蟆(一個(gè)酒炙黃)安息香阿魏(酒浸研用各二錢)男子天靈蓋(酥炙黃二錢)麝(半錢)川巴豆肉(肥者十粒略去油)上為細(xì)末。軟硬飯頭揉和杵丸。如桐子大。每二十粒。桃仁四十個(gè)去皮研煎湯。
月初五更空心下。
治瘦
(出本草)
用牛肝。醋煮食之。
又方
取雄貓兒腦髓眼睛生用。酒浸服。其勞蟲便從鼻出。一方黑貓生取肝。曬干為末。月首五更空心酒調(diào)服?;蚓平?。能殺瘵蟲。
治男子?jì)D人骨蒸勞瘵。憎寒發(fā)熱
(出經(jīng)效良方)青蒿(春夏用葉秋冬用子不用葉用根不用子用莖四者相代必用童子小便浸過或有功無毒只一握)大鱉甲(醋炙)白術(shù)(煨)地骨皮白茯苓桑白皮粉草(炙)楝參栝蔞實(shí)北
清骨散
(出經(jīng)效良方)
治男子?jì)D人五心煩熱。欲成勞瘵。
北柴胡(七錢半)赤茯苓(用一兩)人參防風(fēng)(去蘆)熟地黃秦艽(各一兩)生地黃(用一兩)胡黃連(半兩)薄荷葉(七錢半)上羅勻。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
溫服。
患
蠟煎散
治一切勞疾。
白雞冠花子木香(各一錢)人參(鹽炒去蘆)馬尾勃青蒿子(一勺童子小便浸三宿)鱉甲(醋炙)款冬花(各半兩)糯米(一勺)甘草(二錢)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烏梅黃蠟煎。無時(shí)服。
燒發(fā)方
治勞瘵。
用生發(fā)燒存性。為末。以水調(diào)之??招姆?。此亦用枕骨之意。蘇合香丸皆要藥也。
治勞瘵病證已見。而未成者。
(出百一選方)取稻草根細(xì)切濃煎。不以時(shí)候熟水飲之。
芎歸血余散
室女頂門生發(fā)(一小團(tuán)井水洗去油膩法醋浸一宿日中曬干紙裹火燒灰存性)當(dāng)歸(三錢)真川芎(半兩)木香桃仁(水浸去皮焙各二錢)安息香雄黃(各一錢)全蝎(二枚)江上大鯉魚頭(生截?cái)嘁幻洞字怂郑┥蠟槟?。分作四服。每服井水一大碗。凈室中煎七分?/p>
入紅硬真降香末半錢。服此藥燒北斗符。入藥。月初五更??招南虮蹦刻熘湓弧q┥窈ξ疑?。
吾奉帝敕。服藥保身。急急如律令。念咒五遍。北面服畢。面南吸生氣入腹中。燒真降香置床下。午時(shí)又如前服藥。后以鱉甲生犀散取蟲。
鱉甲生犀散
治瘵疾。殺瘵蟲。取出惡物。
天靈蓋(一具男者色不赤可用女者色赤勿用以檀香煎湯候冷洗咒曰雷公靈雷公圣逢傳尸即須應(yīng)急急如律令咒七遍次用酥炙令黃)生鱉甲(一枚去裙醋炙黃)雞心檳榔(半兩)安息香(半兩)虎長(zhǎng)牙(二個(gè)醋炙酥如無則用牙關(guān)骨半兩)桃仁(水浸去皮焙干半兩)生犀角木香甘遂降真香干漆(杵碎炒煙出略盡存性)阿魏(酒浸研各三錢)穿山甲(取四趾醋炙黃)雷丸(二錢)蚯蚓(十條生和藥)全蝎(三個(gè))上為末。每服半兩。先用豉心四十九粒。東向桃李桑梅小梢各二莖。長(zhǎng)七寸。生藍(lán)青七葉。青蒿一小握。蔥白連根洗五片。
石臼內(nèi)同杵。用井水一碗半。煎取一盞。入童子便一盞。并藥煎取七分。入麝一字。月初旬五更。空心溫服。即以被覆汗??趾怪杏屑?xì)蟲。軟帛拭之。即焚其帛。少時(shí)必瀉蟲。以凈桶盛。急鉗取蟲付烈火焚之。并收入瓷器中。瓦片敷黃雄蓋之。泥和灰扎。埋深山絕人行處。
五枝散
取下傳尸勞蟲。
桃枝李枝梅枝桑枝石榴枝(并向東小枝各七莖長(zhǎng)三寸)青蒿(一小握)苦楝根(白皮七寸)蔥白(連根洗七片各寸截)生姜青(七葉)上以童便一升半。煎取其半。去滓。入安息香、蘇合香、阿魏各一錢。煎至一盞濾清。調(diào)朱砂、雄黃、雷丸、枯白礬、硫黃末各半錢。雞心檳榔末一錢半。麝一字。分作二服。月初五更。空心進(jìn)一服。五更五點(diǎn)。又進(jìn)一服。約午前下瘵蟲。凈桶盛。急鉗。收入油銚內(nèi)煮。仍傾油蟲入瓷器?;以?。埋山僻處。
地骨皮散治男子?jì)D人。童男室女。骨蒸壯熱。肌肉減瘦。面色萎黃。小便赤色。
惡心潮熱當(dāng)歸(四兩)黃(半斤)秦艽(六兩)知母(二兩)枳殼(一兩)地骨皮(一斤)甘草(一斤)上羅勻。每服半兩。水二盞生姜三片。烏梅棗子各一個(gè)。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小靈寶丹
(一名辟邪丹出海上名方)
治傳染疾。去邪夢(mèng)?;秀卑簿瘛?/p>
天靈蓋(一枚得蔡州者良涂酥炙令黃)虎頭骨(一兩涂酥炙令黃)鬼箭(一兩)白術(shù)(一兩銼酥炙令黃赤)朱砂(一兩上品者別研)雄黃(一兩上品者別研)麝香(一兩擇真者別研)上擇于寅辰午申戍日。午時(shí)前。修合。靜室中勿語(yǔ)。根據(jù)法杵羅。前四味末。同后三味末。合勻。研細(xì)。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漸加至十丸。煎安息香湯下。食后日二服。七日中。當(dāng)有靈異或有影響。或若夢(mèng)有人辭去。病當(dāng)安。
伐勞鬼哭飲子
柴胡(半兩)秦艽(半兩)阿魏(半兩)東引桃枝(一握)青蒿(一握)甘草(炙半分)檳榔(生研末分作三服用。)上各細(xì)銼。以童子小便二升。浸一宿。至明早。煎至一升。
去滓。分作三服。每服如前檳榔末和勻。空心溫服。如人行數(shù)十里。又進(jìn)一服。男病女煎。女病男煎。吃一二服?;蛲禄蛐?。即不用服第三服。若未吐則再進(jìn)第三服。病在上即吐。在下即泄。出惡物或異色蟲或如亂絲發(fā)。一月內(nèi)忌面食。肥脂。蔥菜等物。合及煎時(shí)不得孝子妊婦雞犬見。藥滓長(zhǎng)流水中棄之。
全鱉丸
治勞瘵。虛熱嗽喘。
知母貝母(去心各三兩)明阿膠(炒酥各半兩)柴胡(二兩)川芎(一兩)當(dāng)歸(半兩)杏仁(浸去皮三兩)上粗切。入濃瓷器中。用中等鱉一個(gè)?;钤?。于頭上去鱉病。
以鱉肉并血并藥。用醇酒五升。同浸一宿。密紙封。次早。慢火同煮。候香熟。取鱉令病者隨意食之。只留鱉甲。并骨。并藥焙干為末。以浸藥酒汁。調(diào)米粉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不時(shí)米飲下。
萬(wàn)全飲
(一名青蒿飲出圣惠方)
治一切勞疾。傳尸勞瘵。不問遠(yuǎn)年近日。皆可
治之。此藥妙阿魏(一分童子小便磨化)甘草(大者三寸)東引桃枝(小者一握)青蒿(一大握用子皮一兩)檳榔(一兩末)蔥白(二寸并根)上用童子小便二升。浸桃枝蒿草蔥白四味。
一宿。來日五更初。煎取六合。去滓。入阿魏更煎四沸。分為二服。每服臨吃時(shí)入檳榔末半兩同服。如覺惡心必吐。吐后更進(jìn)第二服。服時(shí)不得與患人語(yǔ)。及不可與患人對(duì)面??謵合x飛入人口鼻內(nèi)。此藥如女人患。男子面北與煎服。男子患。女子面南煎。忌貓犬見。春二服。
秋三服。一年五服。勞蟲并盡。病若在上先吐。若在下則利。皆出黑蟲如發(fā)。及如馬尾。一方有東向柳枝。無蔥白。
(一名青桑枝飲出醫(yī)方集成)
取勞蟲方。
青桑枝柳枝石榴枝桃枝梅枝(各七莖每長(zhǎng)四寸許)青蒿(一小握)上用童子小便一升。蔥白七莖。去頭葉。煎及一半。去滓。別入安息香。阿魏各一分。再煎至一盞。
濾去滓。調(diào)辰砂末半錢。檳榔末一分。麝香一字。分作二服調(diào)下。五更初一服。五更三點(diǎn)時(shí)一服。至巳時(shí)必取下蟲。色紅白者可救。青黑者已傳入臟腑不治。見有所下。即進(jìn)軟粥飯。
溫暖將息。不可用性及食生冷毒物。合時(shí)須擇良日。不得令貓犬孝服穢惡婦人見之。危氏方名青桑枝飲。有鬼臼赤箭各五錢。凡傳尸者。必須先服此藥。取下蟲。然后隨證調(diào)治。亦不可一概用藥。如初取下蟲色已黑??v服妙藥亦無補(bǔ)也。然猶不使傳他人。一方無石榴皮。
藍(lán)汁方
殺瘵蟲惡蟲。皆化為水。
生藍(lán)青葉(研取自然汁一大盞)雄黃枯白礬安息香紅硬降真香末(各半錢)麝(少許)上以雄黃等同研。入藍(lán)青汁內(nèi)。月初五更??招姆1狈酵ㄖ蜗x毒。解諸毒。
潤(rùn)神散
(出三因方)
治勞瘵憎寒發(fā)熱??诟裳试?。自汗皮劇。煩躁。
人參黃淡竹葉甘草(炙)桔梗麥門冬(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不以時(shí)自汗。大小麥同煎。溫服。
木香(二兩)麻黃(二兩)陳皮杏仁艾(各四兩)上用好酒一瓶。入藥瓶中浸一個(gè)月。日進(jìn)二盞??招姆?。
薤白散治久患咳嗽。肺虛成勞瘵。及吐血咯血等患。
鱉甲(炙二兩)鹿角膠(三分)甘草(一兩炙)阿膠(炒一兩)上為散。每服三錢。用水一盞。入薤白一莖。長(zhǎng)二寸同煎。至六分。食后臨臥先嚼薤。次服藥。一日三服。
專治勞瘵
杏仁(一升去皮尖童子小便冬浸五日夏浸三日取出新水淘凈后用)胡桃仁(四十九個(gè)湯浸去皮蜜養(yǎng))人參(一兩)白礬(半兩)上熬成膏。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含化食后服。
豬肚丸
(出御藥院方)
治男子肌瘦氣弱??人詽u成勞瘵。
白術(shù)牡蠣(燒各四兩)苦參(三兩)上為細(xì)末。以豬肚一個(gè)。煮熟研成膏。和丸。
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日三四服。神效。瘦者服即肥。莫測(cè)其理。穎昌李薦方叔其子得效。施人亦屢應(yīng)。
明目丹
(出百一選方)
治勞瘵
砂硼砂雄兔糞(三味各等分)上為末。用生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
甘草一分槌破。新水半盞揉甘草濃汁。吞下。每服日。須初一以后。十五以前。五更時(shí)。令病人坐起。須預(yù)戒令不得作聲。息氣服之。作聲即不效?;蚺滤洹N夭环?。每合藥時(shí)。必于八月十五日。三更前合。如急要服。則就每月十五日以前月明修合。勿令婦人雜人雞犬貓畜見。合時(shí)與服。倘人過不得作聲。切記切記。
治蟲解勞。悅澤肌膚。去勞熱。
檳榔(一兩半)龍膽(一兩)干漆(半兩)上研細(xì)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
至十五丸。熱水吞下。
治患勞人燒香法
(出本草)玄參(一斤)甘松(六兩)上為末。蜜一斤。和入瓶?jī)?nèi)。封閉埋窨十日。卻取出。
用炭六兩燒。又用蜜六兩。再入瓶?jī)?nèi)埋五日。取出燒光。令病患聞香氣。其病自愈。
治勞病
錦文大黃(半斤)血竭(五錢半為末)上用酸醋五升。用砂鍋內(nèi)煮令醋干。同血竭為末。
煉蜜為丸。彈子大??招姆?。男子青木香湯下。婦人當(dāng)歸紅花酒送下。
柴胡散
治邪入經(jīng)絡(luò)。體疲肌熱。兼治伏暑。
柴胡(四錢)甘草(二錢)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食后熱服。冬潤(rùn)肺。
夏解勞傷。老幼皆可服。
治勞氣
用小芥子三升搗末。絹袋盛。酒三升浸之。歷七日去滓。溫服半升。漸至一升半。得方便合。忌如他藥。
神傳膏
(出本事方)
治勞瘵吐血妄行。
用剪草一斤。婺臺(tái)州皆有。惟婺州者可用。狀如茜草。又如細(xì)辛。凈洗為末。入生蜜一斤和為膏。以銀石器盛之。不得犯鐵器。九蒸九曝。一日一蒸曝。病患五更起。向東坐。不得語(yǔ)。用時(shí)挑藥如粥服之。每服四匙。良久用稀粟米飲壓之。藥冷服。粥亦不可大熱?;蛲禄蛳?。皆不妨。如久病肺損咯血。只一服愈。尋常咳嗽血妄行。每一服時(shí)神效。
有一貴人。其國(guó)封病瘵。其尊人嘗以此方示之。九日而藥成。前一夕病者夢(mèng)人戒令。翌日勿令服藥。次日將服之。為屋上墜器中。不可服。再合既成。又將服為貓覆器。又不可食。
又再作未就。而是人卒矣。此藥之異如此。若小小血妄行。一啜而愈?;蛟剖顷戅r(nóng)師夫人。
鄉(xiāng)人艾孚先嘗親說此事。渠后作大觀本草亦取入集中。但人未識(shí)。不甚信耳。
太上延年方勝追魂散
(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
治勞瘦垂死方
人參杏仁(去皮尖)天靈蓋(一兩炙)椒(一分去目微炒出汗)柳桃心(一小握)柴胡(一兩)上用童子小便一升。末一兩煎令熱??招娜瘴绺饕环N迦招?。
神仙奪命丹
(出楊氏家藏方)
釣傳尸勞蟲。
石燕子(一枚火燒令紅醋淬冷)母丁香(一錢半)水磨雄黃(二錢)酒蠟(半兩)鱉血(一蛤蜊殼)上件為細(xì)末。將酒蠟鱉血同化開。為膏子。次入余藥和成劑。丸如綠豆大。
每用一丸。裝在鉤子上。鉤系緋線一丈二尺。再用絲線少許裹纏丸藥。令患人先吃糕兩口。后用一服。此藥吞下良久。線動(dòng)。用力拽出。急以鐵鉗投熱鍋內(nèi)。急煎。五月五日日未出時(shí)合藥。不得人見。
治一切男子勞蒸傳尸。流連鬼疰。夜夢(mèng)不祥。精原流出。元?dú)馓潛p。小便頻數(shù)。忽
黃忽赤。吃食減少。心躁不安。身上肌肉。忽覺枯瘦。面色乍青乍黑。乍赤乍白。變異
不定。精神不足。多困少力。大腑傷熱。一切勞候。百般病證,并皆治之。脈氣洪大。
亦可吃。
(出楊子黃連肉豆蔻當(dāng)歸(各四銖)麻黃(去根)天靈蓋(酥炙焦色)鱉甲(醋炙各半兩)杏仁虎骨(酥炙)茯苓柴胡(去毛)貝母(去心)沉香木香羌活牡丹皮(去心)桔梗前胡(去毛)荊芥穗(各一兩)細(xì)辛(三銖)上杵骨藥三件為末。所余藥為散。
每服一兩。以童子小便一碗半。于新瓷瓶?jī)?nèi)煉之四回。以糠火燒煉。取一盞半。至雞鳴時(shí)。空心去滓。熱吃。臨藥熱時(shí)。更入蔥頭五枝。同煉。內(nèi)有天靈蓋虎骨鱉甲等。根據(jù)法修治。杵羅如飛塵。所余眾藥等只粗羅為主散。卻盡底相滾。令勻。然后煎煉服餌。留滓焙干為末。炒熟面相滾。滴水丸。如梧桐子大。食后熟湯下三十丸。
神授散
(出危氏世醫(yī)得效方)
治諸傳尸勞氣。殺蟲。
上用川椒二升擇去子。并合口者。炒出汗。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調(diào)下。須痹暈悶少頃。如不能禁。即以酒糊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三五十丸。昔人曾與病勞婦人交。婦人死。
遂得疾。遇一異人云。勞氣已入臟。遂令急服二斤。其病當(dāng)去。如其言。服之幾盡。大便出一蟲。狀如蛇。遂安。續(xù)有人服之。獲安。濟(jì)者多矣。
治膏肓勞嗽。喘滿成瘵。
(出永類鈐方)真蘇合香丸(四兩)通明雄黃(二兩)黑錫(炒灰末半兩)上辰日取東引桃枝二尺四寸。柳枝一尺二寸。東引石榴根六寸。捶碎水熬二盞至一盞。復(fù)熬至半盞。瓦器中煎之。乳缽中將前三藥旋入藥汁中。搗千余杵。分作三十丸。朱砂末二錢麝香少許為衣。曝干。姜湯嚼下。干嚼亦可。卻服助藥。嗽甚者。合香只二兩。次以黑錫作細(xì)末。每服五錢。五更初炙豬肉蘸吃。助之。又補(bǔ)以青蒿鱉甲嘉禾散等分。烏梅姜棗煎服。一月愈。
夏貴公熏勞法
(出永類鈐方)好雄黃(三錢)茜草(二錢)款冬花(二錢)玄參(三錢)百部(三錢)艾葉(一錢)信石(半錢)雌黃(半錢)雷丸濃樸(作末)以香爐有蓋者封上。留一小孔。出煙患人以紙塞鼻。以口吸其煙。久則飲少許清米飲。
日三次。蟲死嗽愈。加百部蕪荑仁蘇木熔蠟和攤紙上。貴公在蜀作宣撫。甚秘寶之。以膏肓之疾。藥不能及。熏之有效。
(出永類鈐方)三月四月。取桃葉五升。熟搗。脫衣避風(fēng)密室中。坐其上。從旦至暮。尸蟲悉出。
(出永類鈐方)空心食榧子百個(gè)。諸蟲悉化為水。
(出永類鈐方)桃仁去皮研膏。煮汁如米作稀粥??招娜斩?。
(出永類鈐方)用桃葉搗汁服。
(出永類鈐方)酸石榴皮東引。無根水濃煎。初更服。天明蟲下。稀粥補(bǔ)之。
又傳尸勞疾羸瘦者
上以鱉甲一個(gè)。燒令黃色。篩末。酒服方寸。早午日二。
治勞嗽骨蒸。久積羸弱成瘵者。
(出本草)以溫州白干姜一物。漿水煮令透心。潤(rùn)溫濕取出。焙干搗篩。陳廩米煮飯為丸。如桐子大。一服三五十丸。湯酒任用。其效如神。
治瘦病骨蒸羸瘦。精髓虛弱。四肢少力。
(方見豬腎羹方)
治瘦病咳嗽骨蒸羸弱。助血。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zhǎng)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勞瘵之證。非止一端。其始也。未有不因氣體虛弱。勞傷心腎而得之。又有外感風(fēng)寒熱濕之氣。先為瘧疾。以致咳嗽。寒邪入里。失于調(diào)治。不能保養(yǎng)。過于房勞。傷于飲食。久而成勞瘵之候。其為證也。令人肌肉羸瘦。毛皮干枯。寒熱盜汗。遺泄白濁?;蚋怪杏袎K。
或腦后兩邊有小結(jié)核?;蚓刍蛏ⅰ;蚩人蕴迪??;蚩韧倌撗?。及傳變則為二十四種?;蛉N。或九十九種。又有所謂五尸者。其名狀雖不同。轉(zhuǎn)變雖不一。其所謂傷不過五臟。諸方載。皆云有蟲嚙心肺間。治法當(dāng)先去蟲。然后調(diào)養(yǎng)五臟。至若傳尸一證。名骨蒸。復(fù)連尸疰。勞疰。蟲疰。毒疰、冷疰。食疰、鬼疰。是也。如勞瘵多是血?dú)馓潛p。多因輕病時(shí)。
發(fā)汗通利。差誤所致。或感六氣成咳嗽。未解散。先服補(bǔ)藥。竟成久咳。復(fù)以房勞恣飲。強(qiáng)食。變?yōu)楹疅?。只宜服平補(bǔ)之藥。又有能倍食肉。思食者。名曰傳尸。亦有滅門者。其藥雖有天靈蓋紫河車狐肝獺爪麝香等自未及用。世云。有鬼根據(jù)其身。有蟲食其臟。婦人多病此。
蓋于產(chǎn)后閉經(jīng)而傳之耳。
方
木香蛤蚧丸
(出直指方)
治勞瘵久嗽。聲干。骨痿瘦瘁。
蛤蚧(一對(duì)尾全者洗凈酥炙)生鱉甲(去裙醋炙干)白茯苓川芎當(dāng)歸北五味子牛膝(各七錢半)綿黃柴胡知母貝母雞心檳榔明阿膠(炒酥)巴戟(酒浸去心曬)桃仁(酒浸去皮焙各半兩)木香(三錢)肉豆蔻(三個(gè)生)秦艽(洗)羌活生發(fā)(紙燃火燒存性)故紙(炒各三錢)上細(xì)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煎棗湯空心服下。
參散
(出直指方)
治勞瘵嗽喘咯血。聲焦潮熱盜汗。
柴胡當(dāng)歸明阿膠(炒酥)黃(蜜炒)白茯苓川芎半夏(制)貝母(去心)枳殼(制)北桔梗秦艽(洗)甘草(焙各半兩)人參北五味子羌活防風(fēng)杏仁(水浸去皮)款冬花桑白皮(炒各三錢半)生鱉甲(去裙米醋炙黃)紫菀茸(各二錢)上粗末。每服二錢半。姜棗煎。食后少頃服。
沉香鱉甲散治勞瘵身痛
凝神飲子
(出仁存方)
治勞瘵憎寒發(fā)熱??诟裳试?。自汗咳嗽。唾血。瘦劇倦
乏。
人參(去蘆)當(dāng)歸(去尾)白芍藥白茯苓(去木)黃(去蘆)白術(shù)半夏曲五味子熟地黃甘草川芎蓮肉大麥門冬(去心)桔梗(以上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四錢。用水一盞半。烏梅棗子各一個(gè)。煎至七分。去滓服。如嗽加阿膠。虛極胸滿者。加木香。
濕紙煨。沉香亦得。不思食加扁豆。一方無川芎。
桃仁煎
(出直指方)
治勞疰?zhèn)魇?。骨蒸倦弱?/p>
大川椒(出汗)生犀角當(dāng)歸續(xù)斷(各一兩)桃仁(去皮炒)鱉甲(醋炙黃各一兩半)白礬()豬牙皂角蛤蚧(一雙去頭足洗酥炙)安息香蘇合香雄黃(各一分)麝(一錢)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蛴谜娲ń放轀隆?/p>
虎牙丸
(出直指方)
治勞瘵瘦悴。咳嗽聲啞。骨痿。殺下瘵蟲。
紫河車(一具即男子胎衣水洗凈酒醋再折洗用童尿并好酒煮爛)麝(半錢)黃頭(取肉四兩童尿并酒煮爛)大紅川椒(去合口并子以黃桿紙托之就放于熱爐內(nèi)頻撥去油頓地上蓋一宿一兩半)鹿茸(七錢半酒炙)生鱉甲(一枚去裙醋浸一宿又醋一盞仰盛慢火炙令醋盡)桃仁(水浸去皮)秦艽(洗)木香明阿膠(炒酥各半兩)雄黃安息香生發(fā)(紙燃火燒存性各二錢半)虎頭關(guān)骨(酒浸二宿炙焦一兩半)上細(xì)末。以紫河車狗肉杵粘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粒。月首五更空心米湯下。午時(shí)又服。如無胎衣。以雄豬肚代用。修事同。
治勞疾
(出百一選方)虎糞內(nèi)骨(一錢人骨為最獸骨次之殺虎大腸用著亦可用青蛇腦小豆許或綠豆許同酥涂炙色轉(zhuǎn)為度無蛇腦只酥炙亦得)天靈蓋(三錢酥炙黃為末)鱉甲(極大者酥炙黃為末一兩九肋者妙)青蒿(取梢三四寸細(xì)判六兩)安息香(半兩)桃仁(一分去尖研為末絹篩過)麝香(一錢別研)檳榔(一個(gè)別為細(xì)末)豉(三百粒)蔥白(二十一根打破)童子小便(半升)東引桃柳李桑枝(各七莖粗如筋頭大各七寸細(xì)銼)楓葉(二十一片如無亦得初不曾用)上先將青蒿桃、柳、李、桑枝、楓葉、豉。以官升量水三升煎至半升許。去滓。入安息香、天靈蓋、虎糞內(nèi)骨、鱉甲、桃仁與童子小便。同煎取汁。去滓。有四五合。將檳榔、麝香同研均。調(diào)作一服。早晨溫服。以被蓋覆汗??趾箖?nèi)有細(xì)蟲。以帛子拭之。即焚此帛。相次須瀉。
必有蟲下。如未死以大火焚之。并棄長(zhǎng)流水內(nèi)。所用藥切不得令病患知。日后亦然。十來日后。氣體復(fù)元。再進(jìn)一服。根據(jù)前焚棄。至無蟲止。此藥如病者未亟??梢匀“病H缫沿?。俟其垂死。則令下次已傳染者服之。先病者不可救。后來斷不傳染。
袁州寄居五節(jié)郎李應(yīng)本。相州法司嘗以吏役事韓似夫樞密。兵火后。忽于宜春見之。云兵候軍得官。今閑居于此。從客問其家事。潛然淚下曰。應(yīng)先有兒女三人。長(zhǎng)子因買空宅。
無人所居之室。忽覺心動(dòng)背寒。遂感勞疾。垂殆。傳于其次室女。長(zhǎng)子既死。女病尋亟。繼又傳于第三子。證候一同。應(yīng)大恐。即禱于城隍。每月設(shè)面飯以齋云水。冀遇異人。且許謝錢三十萬(wàn)。數(shù)日因往市中。開元寺前有一人。衣羽士服。自稱貧道。踵足而呼曰。團(tuán)練,聞?wù)峡鄠魇瑒?。貧道有一藥方。奉傳。同入寺中。問其姓名。不答。曰何必云云。?yīng)即假筆書之。道人言欲過湖南。應(yīng)留之飯。云已吃飯了。欲贈(zèng)之錢。云有盤纏。臨行又言。此藥以天靈蓋、虎糞內(nèi)骨、為主。切須仔細(xì)尋覓。青蛇腦如無亦可。服藥前一日。須盛享城隍。求為陰助。應(yīng)曰。既求于神。何必用藥。道人曰。不然。即揖別西去。應(yīng)以事頗異。敬如其言。
治藥既成。設(shè)五神位。各俱飲饌十品。如待賓客。以享城隍。又別列酒食。以犒陰兵。仍于其家設(shè)使者一位。于病榻之前。服藥食頃。臟腑大下。得蟲七枚。色如紅熬肉。而復(fù)白。長(zhǎng)約一寸。闊七八分。前銳后方。腹下近前有口。身之四周有足。若魚骨細(xì)。若針尖而曲。已死。試取火焚之。以鐵火筋扎刺不能入。病頃減。后又服一劑得小蟲四個(gè)。自此遂安。今已十年。肌體悅澤。不復(fù)有疾。道人后竟不來。此方傳之樞密之孫。韶州使君希道。
蠟杏湯
(出醫(yī)學(xué)切問)
治遠(yuǎn)年近日勞疾。
柴胡桔梗甘草(各一錢)老鼠刺根黃芩茴香(炒)罌粟殼(去蒂根蜜炙)胡椒(各二錢)烏梅黃蠟杏仁款冬花(各一錢)上以新瓦瓶。盛水三四碗。安藥在內(nèi)密封。慢火煨熟。睡至四更暖服一盞。吃盡用好酒三四碗。再煨滓服。亦如前。婦人加當(dāng)歸。
男子加人參。吐血加阿膠、北五味子。
再生丹治一切勞證黃瘦。虛損。諸藥不能治者。此藥大效。
沉香(八錢半)木香(五錢)檳榔(五錢)大茴香(一兩鹽炒)小茴香(一兩鹽炒)木通穿山甲(一兩酥炒)全蝎(一兩微炒)通草(一兩)燈草(五錢)頭紅花(二錢半)上為細(xì)末。甘草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鹽湯空心服。干物壓之。
雄麝丸
(出直指方)
治勞瘵。殺瘵蟲。下惡物。
雄黃雌黃青黛(干)代赭石(醋淬)朱砂(細(xì)研各三錢半)大蝦蟆(一個(gè)酒炙黃)安息香阿魏(酒浸研用各二錢)男子天靈蓋(酥炙黃二錢)麝(半錢)川巴豆肉(肥者十粒略去油)上為細(xì)末。軟硬飯頭揉和杵丸。如桐子大。每二十粒。桃仁四十個(gè)去皮研煎湯。
月初五更空心下。
治瘦
(出本草)
用牛肝。醋煮食之。
又方
(出本草)
治遠(yuǎn)年近日勞疾。
取雄貓兒腦髓眼睛生用。酒浸服。其勞蟲便從鼻出。一方黑貓生取肝。曬干為末。月首五更空心酒調(diào)服?;蚓平?。能殺瘵蟲。
治男子?jì)D人骨蒸勞瘵。憎寒發(fā)熱
(出經(jīng)效良方)青蒿(春夏用葉秋冬用子不用葉用根不用子用莖四者相代必用童子小便浸過或有功無毒只一握)大鱉甲(醋炙)白術(shù)(煨)地骨皮白茯苓桑白皮粉草(炙)楝參栝蔞實(shí)北
清骨散
(出經(jīng)效良方)
治男子?jì)D人五心煩熱。欲成勞瘵。
北柴胡(七錢半)赤茯苓(用一兩)人參防風(fēng)(去蘆)熟地黃秦艽(各一兩)生地黃(用一兩)胡黃連(半兩)薄荷葉(七錢半)上羅勻。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
溫服。
患
蠟煎散
(出醫(yī)學(xué)切問)
治一切勞疾。
白雞冠花子木香(各一錢)人參(鹽炒去蘆)馬尾勃青蒿子(一勺童子小便浸三宿)鱉甲(醋炙)款冬花(各半兩)糯米(一勺)甘草(二錢)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烏梅黃蠟煎。無時(shí)服。
燒發(fā)方
(出直指方)
治勞瘵。
用生發(fā)燒存性。為末。以水調(diào)之??招姆?。此亦用枕骨之意。蘇合香丸皆要藥也。
治勞瘵病證已見。而未成者。
(出百一選方)取稻草根細(xì)切濃煎。不以時(shí)候熟水飲之。
芎歸血余散
(出直指方)
治勞瘵。
室女頂門生發(fā)(一小團(tuán)井水洗去油膩法醋浸一宿日中曬干紙裹火燒灰存性)當(dāng)歸(三錢)真川芎(半兩)木香桃仁(水浸去皮焙各二錢)安息香雄黃(各一錢)全蝎(二枚)江上大鯉魚頭(生截?cái)嘁幻洞字怂郑┥蠟槟?。分作四服。每服井水一大碗。凈室中煎七分?/p>
入紅硬真降香末半錢。服此藥燒北斗符。入藥。月初五更??招南虮蹦刻熘湓弧q┥窈ξ疑?。
吾奉帝敕。服藥保身。急急如律令。念咒五遍。北面服畢。面南吸生氣入腹中。燒真降香置床下。午時(shí)又如前服藥。后以鱉甲生犀散取蟲。
鱉甲生犀散
(出直指方)
治瘵疾。殺瘵蟲。取出惡物。
天靈蓋(一具男者色不赤可用女者色赤勿用以檀香煎湯候冷洗咒曰雷公靈雷公圣逢傳尸即須應(yīng)急急如律令咒七遍次用酥炙令黃)生鱉甲(一枚去裙醋炙黃)雞心檳榔(半兩)安息香(半兩)虎長(zhǎng)牙(二個(gè)醋炙酥如無則用牙關(guān)骨半兩)桃仁(水浸去皮焙干半兩)生犀角木香甘遂降真香干漆(杵碎炒煙出略盡存性)阿魏(酒浸研各三錢)穿山甲(取四趾醋炙黃)雷丸(二錢)蚯蚓(十條生和藥)全蝎(三個(gè))上為末。每服半兩。先用豉心四十九粒。東向桃李桑梅小梢各二莖。長(zhǎng)七寸。生藍(lán)青七葉。青蒿一小握。蔥白連根洗五片。
石臼內(nèi)同杵。用井水一碗半。煎取一盞。入童子便一盞。并藥煎取七分。入麝一字。月初旬五更。空心溫服。即以被覆汗??趾怪杏屑?xì)蟲。軟帛拭之。即焚其帛。少時(shí)必瀉蟲。以凈桶盛。急鉗取蟲付烈火焚之。并收入瓷器中。瓦片敷黃雄蓋之。泥和灰扎。埋深山絕人行處。
五枝散
(出直指方)
取下傳尸勞蟲。
桃枝李枝梅枝桑枝石榴枝(并向東小枝各七莖長(zhǎng)三寸)青蒿(一小握)苦楝根(白皮七寸)蔥白(連根洗七片各寸截)生姜青(七葉)上以童便一升半。煎取其半。去滓。入安息香、蘇合香、阿魏各一錢。煎至一盞濾清。調(diào)朱砂、雄黃、雷丸、枯白礬、硫黃末各半錢。雞心檳榔末一錢半。麝一字。分作二服。月初五更。空心進(jìn)一服。五更五點(diǎn)。又進(jìn)一服。約午前下瘵蟲。凈桶盛。急鉗。收入油銚內(nèi)煮。仍傾油蟲入瓷器?;以?。埋山僻處。
地骨皮散治男子?jì)D人。童男室女。骨蒸壯熱。肌肉減瘦。面色萎黃。小便赤色。
惡心潮熱當(dāng)歸(四兩)黃(半斤)秦艽(六兩)知母(二兩)枳殼(一兩)地骨皮(一斤)甘草(一斤)上羅勻。每服半兩。水二盞生姜三片。烏梅棗子各一個(gè)。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不拘時(shí)候。
小靈寶丹
(一名辟邪丹出海上名方)
治傳染疾。去邪夢(mèng)?;秀卑簿瘛?/p>
天靈蓋(一枚得蔡州者良涂酥炙令黃)虎頭骨(一兩涂酥炙令黃)鬼箭(一兩)白術(shù)(一兩銼酥炙令黃赤)朱砂(一兩上品者別研)雄黃(一兩上品者別研)麝香(一兩擇真者別研)上擇于寅辰午申戍日。午時(shí)前。修合。靜室中勿語(yǔ)。根據(jù)法杵羅。前四味末。同后三味末。合勻。研細(xì)。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漸加至十丸。煎安息香湯下。食后日二服。七日中。當(dāng)有靈異或有影響。或若夢(mèng)有人辭去。病當(dāng)安。
伐勞鬼哭飲子
柴胡(半兩)秦艽(半兩)阿魏(半兩)東引桃枝(一握)青蒿(一握)甘草(炙半分)檳榔(生研末分作三服用。)上各細(xì)銼。以童子小便二升。浸一宿。至明早。煎至一升。
去滓。分作三服。每服如前檳榔末和勻。空心溫服。如人行數(shù)十里。又進(jìn)一服。男病女煎。女病男煎。吃一二服?;蛲禄蛐?。即不用服第三服。若未吐則再進(jìn)第三服。病在上即吐。在下即泄。出惡物或異色蟲或如亂絲發(fā)。一月內(nèi)忌面食。肥脂。蔥菜等物。合及煎時(shí)不得孝子妊婦雞犬見。藥滓長(zhǎng)流水中棄之。
全鱉丸
(出直指方)
治勞瘵。虛熱嗽喘。
知母貝母(去心各三兩)明阿膠(炒酥各半兩)柴胡(二兩)川芎(一兩)當(dāng)歸(半兩)杏仁(浸去皮三兩)上粗切。入濃瓷器中。用中等鱉一個(gè)?;钤?。于頭上去鱉病。
以鱉肉并血并藥。用醇酒五升。同浸一宿。密紙封。次早。慢火同煮。候香熟。取鱉令病者隨意食之。只留鱉甲。并骨。并藥焙干為末。以浸藥酒汁。調(diào)米粉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不時(shí)米飲下。
萬(wàn)全飲
(一名青蒿飲出圣惠方)
治一切勞疾。傳尸勞瘵。不問遠(yuǎn)年近日。皆可
治之。此藥妙阿魏(一分童子小便磨化)甘草(大者三寸)東引桃枝(小者一握)青蒿(一大握用子皮一兩)檳榔(一兩末)蔥白(二寸并根)上用童子小便二升。浸桃枝蒿草蔥白四味。
一宿。來日五更初。煎取六合。去滓。入阿魏更煎四沸。分為二服。每服臨吃時(shí)入檳榔末半兩同服。如覺惡心必吐。吐后更進(jìn)第二服。服時(shí)不得與患人語(yǔ)。及不可與患人對(duì)面??謵合x飛入人口鼻內(nèi)。此藥如女人患。男子面北與煎服。男子患。女子面南煎。忌貓犬見。春二服。
秋三服。一年五服。勞蟲并盡。病若在上先吐。若在下則利。皆出黑蟲如發(fā)。及如馬尾。一方有東向柳枝。無蔥白。
五枝散
(一名青桑枝飲出醫(yī)方集成)
取勞蟲方。
青桑枝柳枝石榴枝桃枝梅枝(各七莖每長(zhǎng)四寸許)青蒿(一小握)上用童子小便一升。蔥白七莖。去頭葉。煎及一半。去滓。別入安息香。阿魏各一分。再煎至一盞。
濾去滓。調(diào)辰砂末半錢。檳榔末一分。麝香一字。分作二服調(diào)下。五更初一服。五更三點(diǎn)時(shí)一服。至巳時(shí)必取下蟲。色紅白者可救。青黑者已傳入臟腑不治。見有所下。即進(jìn)軟粥飯。
溫暖將息。不可用性及食生冷毒物。合時(shí)須擇良日。不得令貓犬孝服穢惡婦人見之。危氏方名青桑枝飲。有鬼臼赤箭各五錢。凡傳尸者。必須先服此藥。取下蟲。然后隨證調(diào)治。亦不可一概用藥。如初取下蟲色已黑??v服妙藥亦無補(bǔ)也。然猶不使傳他人。一方無石榴皮。
藍(lán)汁方
(出直指方)
殺瘵蟲惡蟲。皆化為水。
生藍(lán)青葉(研取自然汁一大盞)雄黃枯白礬安息香紅硬降真香末(各半錢)麝(少許)上以雄黃等同研。入藍(lán)青汁內(nèi)。月初五更??招姆1狈酵ㄖ蜗x毒。解諸毒。
潤(rùn)神散
(出三因方)
治勞瘵憎寒發(fā)熱??诟裳试?。自汗皮劇。煩躁。
人參黃淡竹葉甘草(炙)桔梗麥門冬(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不以時(shí)自汗。大小麥同煎。溫服。
治勞疾
木香(二兩)麻黃(二兩)陳皮杏仁艾(各四兩)上用好酒一瓶。入藥瓶中浸一個(gè)月。日進(jìn)二盞??招姆?。
薤白散治久患咳嗽。肺虛成勞瘵。及吐血咯血等患。
鱉甲(炙二兩)鹿角膠(三分)甘草(一兩炙)阿膠(炒一兩)上為散。每服三錢。用水一盞。入薤白一莖。長(zhǎng)二寸同煎。至六分。食后臨臥先嚼薤。次服藥。一日三服。
專治勞瘵
杏仁(一升去皮尖童子小便冬浸五日夏浸三日取出新水淘凈后用)胡桃仁(四十九個(gè)湯浸去皮蜜養(yǎng))人參(一兩)白礬(半兩)上熬成膏。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含化食后服。
豬肚丸
(出御藥院方)
治男子肌瘦氣弱??人詽u成勞瘵。
白術(shù)牡蠣(燒各四兩)苦參(三兩)上為細(xì)末。以豬肚一個(gè)。煮熟研成膏。和丸。
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日三四服。神效。瘦者服即肥。莫測(cè)其理。穎昌李薦方叔其子得效。施人亦屢應(yīng)。
明目丹
(出百一選方)
治勞瘵
砂硼砂雄兔糞(三味各等分)上為末。用生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
甘草一分槌破。新水半盞揉甘草濃汁。吞下。每服日。須初一以后。十五以前。五更時(shí)。令病人坐起。須預(yù)戒令不得作聲。息氣服之。作聲即不效?;蚺滤洹N夭环?。每合藥時(shí)。必于八月十五日。三更前合。如急要服。則就每月十五日以前月明修合。勿令婦人雜人雞犬貓畜見。合時(shí)與服。倘人過不得作聲。切記切記。
治蟲解勞。悅澤肌膚。去勞熱。
檳榔(一兩半)龍膽(一兩)干漆(半兩)上研細(xì)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
至十五丸。熱水吞下。
治患勞人燒香法
(出本草)玄參(一斤)甘松(六兩)上為末。蜜一斤。和入瓶?jī)?nèi)。封閉埋窨十日。卻取出。
用炭六兩燒。又用蜜六兩。再入瓶?jī)?nèi)埋五日。取出燒光。令病患聞香氣。其病自愈。
治勞病
錦文大黃(半斤)血竭(五錢半為末)上用酸醋五升。用砂鍋內(nèi)煮令醋干。同血竭為末。
煉蜜為丸。彈子大??招姆?。男子青木香湯下。婦人當(dāng)歸紅花酒送下。
柴胡散
(出經(jīng)效良方)
治邪入經(jīng)絡(luò)。體疲肌熱。兼治伏暑。
柴胡(四錢)甘草(二錢)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食后熱服。冬潤(rùn)肺。
夏解勞傷。老幼皆可服。
治勞氣
用小芥子三升搗末。絹袋盛。酒三升浸之。歷七日去滓。溫服半升。漸至一升半。得方便合。忌如他藥。
神傳膏
(出本事方)
治勞瘵吐血妄行。
用剪草一斤。婺臺(tái)州皆有。惟婺州者可用。狀如茜草。又如細(xì)辛。凈洗為末。入生蜜一斤和為膏。以銀石器盛之。不得犯鐵器。九蒸九曝。一日一蒸曝。病患五更起。向東坐。不得語(yǔ)。用時(shí)挑藥如粥服之。每服四匙。良久用稀粟米飲壓之。藥冷服。粥亦不可大熱?;蛲禄蛳?。皆不妨。如久病肺損咯血。只一服愈。尋常咳嗽血妄行。每一服時(shí)神效。
有一貴人。其國(guó)封病瘵。其尊人嘗以此方示之。九日而藥成。前一夕病者夢(mèng)人戒令。翌日勿令服藥。次日將服之。為屋上墜器中。不可服。再合既成。又將服為貓覆器。又不可食。
又再作未就。而是人卒矣。此藥之異如此。若小小血妄行。一啜而愈?;蛟剖顷戅r(nóng)師夫人。
鄉(xiāng)人艾孚先嘗親說此事。渠后作大觀本草亦取入集中。但人未識(shí)。不甚信耳。
太上延年方勝追魂散
(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
治勞瘦垂死方
人參杏仁(去皮尖)天靈蓋(一兩炙)椒(一分去目微炒出汗)柳桃心(一小握)柴胡(一兩)上用童子小便一升。末一兩煎令熱??招娜瘴绺饕环N迦招?。
神仙奪命丹
(出楊氏家藏方)
釣傳尸勞蟲。
石燕子(一枚火燒令紅醋淬冷)母丁香(一錢半)水磨雄黃(二錢)酒蠟(半兩)鱉血(一蛤蜊殼)上件為細(xì)末。將酒蠟鱉血同化開。為膏子。次入余藥和成劑。丸如綠豆大。
每用一丸。裝在鉤子上。鉤系緋線一丈二尺。再用絲線少許裹纏丸藥。令患人先吃糕兩口。后用一服。此藥吞下良久。線動(dòng)。用力拽出。急以鐵鉗投熱鍋內(nèi)。急煎。五月五日日未出時(shí)合藥。不得人見。
治一切男子勞蒸傳尸。流連鬼疰。夜夢(mèng)不祥。精原流出。元?dú)馓潛p。小便頻數(shù)。忽
黃忽赤。吃食減少。心躁不安。身上肌肉。忽覺枯瘦。面色乍青乍黑。乍赤乍白。變異
不定。精神不足。多困少力。大腑傷熱。一切勞候。百般病證,并皆治之。脈氣洪大。
亦可吃。
(出楊子黃連肉豆蔻當(dāng)歸(各四銖)麻黃(去根)天靈蓋(酥炙焦色)鱉甲(醋炙各半兩)杏仁虎骨(酥炙)茯苓柴胡(去毛)貝母(去心)沉香木香羌活牡丹皮(去心)桔梗前胡(去毛)荊芥穗(各一兩)細(xì)辛(三銖)上杵骨藥三件為末。所余藥為散。
每服一兩。以童子小便一碗半。于新瓷瓶?jī)?nèi)煉之四回。以糠火燒煉。取一盞半。至雞鳴時(shí)。空心去滓。熱吃。臨藥熱時(shí)。更入蔥頭五枝。同煉。內(nèi)有天靈蓋虎骨鱉甲等。根據(jù)法修治。杵羅如飛塵。所余眾藥等只粗羅為主散。卻盡底相滾。令勻。然后煎煉服餌。留滓焙干為末。炒熟面相滾。滴水丸。如梧桐子大。食后熟湯下三十丸。
神授散
(出危氏世醫(yī)得效方)
治諸傳尸勞氣。殺蟲。
上用川椒二升擇去子。并合口者。炒出汗。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調(diào)下。須痹暈悶少頃。如不能禁。即以酒糊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三五十丸。昔人曾與病勞婦人交。婦人死。
遂得疾。遇一異人云。勞氣已入臟。遂令急服二斤。其病當(dāng)去。如其言。服之幾盡。大便出一蟲。狀如蛇。遂安。續(xù)有人服之。獲安。濟(jì)者多矣。
治膏肓勞嗽。喘滿成瘵。
(出永類鈐方)真蘇合香丸(四兩)通明雄黃(二兩)黑錫(炒灰末半兩)上辰日取東引桃枝二尺四寸。柳枝一尺二寸。東引石榴根六寸。捶碎水熬二盞至一盞。復(fù)熬至半盞。瓦器中煎之。乳缽中將前三藥旋入藥汁中。搗千余杵。分作三十丸。朱砂末二錢麝香少許為衣。曝干。姜湯嚼下。干嚼亦可。卻服助藥。嗽甚者。合香只二兩。次以黑錫作細(xì)末。每服五錢。五更初炙豬肉蘸吃。助之。又補(bǔ)以青蒿鱉甲嘉禾散等分。烏梅姜棗煎服。一月愈。
夏貴公熏勞法
(出永類鈐方)好雄黃(三錢)茜草(二錢)款冬花(二錢)玄參(三錢)百部(三錢)艾葉(一錢)信石(半錢)雌黃(半錢)雷丸濃樸(作末)以香爐有蓋者封上。留一小孔。出煙患人以紙塞鼻。以口吸其煙。久則飲少許清米飲。
日三次。蟲死嗽愈。加百部蕪荑仁蘇木熔蠟和攤紙上。貴公在蜀作宣撫。甚秘寶之。以膏肓之疾。藥不能及。熏之有效。
治勞瘵
(出永類鈐方)三月四月。取桃葉五升。熟搗。脫衣避風(fēng)密室中。坐其上。從旦至暮。尸蟲悉出。
又方
(出永類鈐方)空心食榧子百個(gè)。諸蟲悉化為水。
又方
(出永類鈐方)桃仁去皮研膏。煮汁如米作稀粥??招娜斩?。
又方
(出永類鈐方)用桃葉搗汁服。
又方
(出永類鈐方)酸石榴皮東引。無根水濃煎。初更服。天明蟲下。稀粥補(bǔ)之。
又傳尸勞疾羸瘦者
上以鱉甲一個(gè)。燒令黃色。篩末。酒服方寸。早午日二。
治勞嗽骨蒸。久積羸弱成瘵者。
(出本草)以溫州白干姜一物。漿水煮令透心。潤(rùn)溫濕取出。焙干搗篩。陳廩米煮飯為丸。如桐子大。一服三五十丸。湯酒任用。其效如神。
治瘦病骨蒸羸瘦。精髓虛弱。四肢少力。
(方見豬腎羹方)
治瘦病咳嗽骨蒸羸弱。助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