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查古籍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夫胸痛者,胸痹之類也,此由體虛挾風,又遇寒氣加之。則胸膺兩乳間刺痛,甚則引背,或
方
桔梗黃湯治胸痹。
桔梗(炒二兩)黃沉香當歸(切焙各二兩)芎人參甘草紫蘇葉(各半兩)上
熨背散
(出《千金方》)
治胸痹,心背疼痛氣悶。
烏頭細辛附子羌活蜀椒桂心(各五分)芎(一兩六銖)上治下篩,以少醋拌,
紫菀丸治兩脅連心及肩痛,乍發(fā)乍止。
紫菀(去土)木香(各二兩)當歸(焙干)白術(各一兩)桔梗(炒)郁李仁(湯去皮尖雙心檳榔湯下二十丸
吳茱萸散
(出《圣惠方》)
治胸痹,心背痛,腹脹氣滿,不下食。
吳茱萸(湯浸七次焙切細炒)桂心高良姜(各半兩)赤茯苓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當
白術枳實散治胸痛。
枳實(去瓤麩炒)陳橘(微炒)白術(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日三服。
栝蔞散
(出《圣惠方》)
治心痹不得臥,心痛徹背。
栝蔞(一枚)桂心(一兩去粗皮)上為散,每服二錢,溫酒橘皮調下湯,亦可,空心,臥時
枳實散治胸痛。
枳實桂(去粗皮各等分)上為細散,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日三服。
檳榔散
(出《圣惠方》)
治胸痹心背痛,惡氣所攻,音聲閉塞。
檳榔(一兩)桂心(半兩)上為細散,不計時候,煎生姜童子小便,調下一錢。
薏苡根飲治卒苦煩胸痛。
上以薏苡根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栝蔞丸
(出《肘后方》)
治胸膈痛徹背,心腹痞滿,氣不得通,治痰嗽。
上以栝蔞去瓤取子,熟炒別研,和子瓤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米飲下十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