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血痹之狀,形體肌膚,如被微風所吹者是也。蓋血為陰,邪入于血而痹,故謂之血痹。
先血勞急針引陽氣,令脈和則愈。
方
黃湯
(一名小黃酒出《鮑氏方》)
治血痹及諸痹,甚者四肢不遂。風濕
寒痹,舉體腫,
痛,脅下攣急,心下有伏
所致,或久座腰痛耳聾,卒起
滿,心下氣塞。及婦人產(chǎn)后余疾,大黃(銼生一兩)山茱萸(二兩)干姜(炮三兩半)黃獨活(去蘆)防風(去皮)甘草細辛(去苗葉各頭(炮裂去皮臍以上三味各日、秋冬三日。初服三合,姜三兩。多忘加石斛、菖蒲盡可更以酒二斗重漬服之,令人耐寒冷。補虛。治諸風
干地黃丸
(出《圣濟總錄》)
治血痹,去邪益心,悅顏色,壯筋力
生干地黃(焙二兩半)五味子桂(去粗皮)秦艽(去苗土)獨活(去蘆)附子(炮去皮臍切焙)菟絲子(酒浸另黎勒皮檳榔(銼各三兩半)大,每日空心食前,溫酒下二十
萆酒
治血痹,及五臟六腑,皮膚骨髓,肌肉筋脈等
疾,不問新久。
萆防風(去皮)菟絲子杜仲(去粗皮銼炒)黃菊花天雄(炮去皮臍)石斛(去蜀椒(去目次量性服,候減一升,即旋添酒一升。藥薄即別制,年老人亦可服。
萆丸
(出《千金方》)
治血痹,手足麻不仁,游走無定,風痹等證。
萆(炒)山芋牛膝(酒浸切焙各一兩)白術(半兩)地膚子(炒半兩)干漆(炒令煙出)芋(去皮莖一錢)狗入外,搗羅為末,和令勻,日二夜一。
地黃丸治風寒痹,走無定處,及諸風痹。
(方見干地黃丸)
茵芋酒
治風血痹,肌體手足痿弱,四肢拘攣。
茵芋(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天雄(炮去皮臍)烏頭(去皮臍)秦艽(去土)女萎咀、如麻豆,合日三,漸增。
萆丸治風邪游走無定處,名曰血痹。
防風湯
(出《醫(yī)方大成》)
治風血痹,皮膚不仁。
防風(去皮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獨活(去蘆三分)赤茯苓(去皮)當歸秦艽(去苗土半兩)上搗篩,一方有赤芍藥黃芩
芍藥湯
(一名側子散出《圣惠方》)
治風血痹,身體不仁,肉冷。
赤芍藥側子(炮去皮臍)桂(去粗皮)麻黃(去根節(jié))萆(炒)當歸(切焙)丹砂(各水一盞,入生姜五片
麻黃散
(出《圣惠方》)
治風血痹,肌膚不仁,四肢緩弱。
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烏蛇(二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白術防風(去蘆)桂心當歸(各三分計時候,以豆淋
茵芋散
治風血痹,體虛風邪入血,肌膚頑痹。
茵芋天雄(炮去皮臍)石南附子(炮去皮臍)桂心秦艽(去苗)防風(各一兩去蘆以溫酒調下
治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
身體不仁,如風蜀黃人參芍藥桂心(各二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上咀,以水六升,煮
黃五物湯
(出《三因方》)
治骨弱肌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以
微風,遂作血痹黃芍藥桂心(各等分)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姜五片,棗三枚,煎至七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
第69號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衛(wèi)生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xiàn)予以發(fā)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長 陳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夫血痹之狀,形體肌膚,如被微風所吹者是也。蓋血為陰,邪入于血而痹,故謂之血痹。
先血勞急針引陽氣,令脈和則愈。
方
黃湯
(一名小黃酒出《鮑氏方》)
治血痹及諸痹,甚者四肢不遂。風濕
寒痹,舉體腫,
痛,脅下攣急,心下有伏
所致,或久座腰痛耳聾,卒起
滿,心下氣塞。及婦人產(chǎn)后余疾,大黃(銼生一兩)山茱萸(二兩)干姜(炮三兩半)黃獨活(去蘆)防風(去皮)甘草細辛(去苗葉各頭(炮裂去皮臍以上三味各日、秋冬三日。初服三合,姜三兩。多忘加石斛、菖蒲盡可更以酒二斗重漬服之,令人耐寒冷。補虛。治諸風
干地黃丸
(出《圣濟總錄》)
治血痹,去邪益心,悅顏色,壯筋力
生干地黃(焙二兩半)五味子桂(去粗皮)秦艽(去苗土)獨活(去蘆)附子(炮去皮臍切焙)菟絲子(酒浸另黎勒皮檳榔(銼各三兩半)大,每日空心食前,溫酒下二十
萆酒
(出《圣濟總錄》)
治血痹,及五臟六腑,皮膚骨髓,肌肉筋脈等
疾,不問新久。
萆防風(去皮)菟絲子杜仲(去粗皮銼炒)黃菊花天雄(炮去皮臍)石斛(去蜀椒(去目次量性服,候減一升,即旋添酒一升。藥薄即別制,年老人亦可服。
萆丸
(出《千金方》)
治血痹,手足麻不仁,游走無定,風痹等證。
萆(炒)山芋牛膝(酒浸切焙各一兩)白術(半兩)地膚子(炒半兩)干漆(炒令煙出)芋(去皮莖一錢)狗入外,搗羅為末,和令勻,日二夜一。
地黃丸治風寒痹,走無定處,及諸風痹。
(方見干地黃丸)
茵芋酒
(出《圣濟總錄》)
治風血痹,肌體手足痿弱,四肢拘攣。
茵芋(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天雄(炮去皮臍)烏頭(去皮臍)秦艽(去土)女萎咀、如麻豆,合日三,漸增。
萆丸治風邪游走無定處,名曰血痹。
防風湯
(出《醫(yī)方大成》)
治風血痹,皮膚不仁。
防風(去皮半兩)甘草(炙銼半兩)獨活(去蘆三分)赤茯苓(去皮)當歸秦艽(去苗土半兩)上搗篩,一方有赤芍藥黃芩
芍藥湯
(一名側子散出《圣惠方》)
治風血痹,身體不仁,肉冷。
赤芍藥側子(炮去皮臍)桂(去粗皮)麻黃(去根節(jié))萆(炒)當歸(切焙)丹砂(各水一盞,入生姜五片
麻黃散
(出《圣惠方》)
治風血痹,肌膚不仁,四肢緩弱。
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烏蛇(二兩酒浸炙令黃去皮骨)白術防風(去蘆)桂心當歸(各三分計時候,以豆淋
茵芋散
(出《圣惠方》)
治風血痹,體虛風邪入血,肌膚頑痹。
茵芋天雄(炮去皮臍)石南附子(炮去皮臍)桂心秦艽(去苗)防風(各一兩去蘆以溫酒調下
黃湯
(出《千金方》)
治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
身體不仁,如風蜀黃人參芍藥桂心(各二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上咀,以水六升,煮
黃五物湯
(出《三因方》)
治骨弱肌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以
微風,遂作血痹黃芍藥桂心(各等分)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姜五片,棗三枚,煎至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