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上氣胸膈支滿者。肺臟虛寒。邪氣實也。肺為寒所客。則氣收聚。故肺葉舉而上焦不通。
方
半夏湯
(出千金方)
治氣逆心腹?jié)M。氣上。胸脅疼。寒冷心腹痛。嘔逆及吐
。不下食。憂氣半夏(一升)生姜桂心橘皮(各等分)上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日三
枳實湯
下氣。治胸中滿悶。
枳實(三枚)附子(二枚)大棗(十四枚)半夏(五兩)人參甘草白術(shù)干姜濃樸(
人參湯
安食下氣。理胸脅。并治客熱。
人參麥門冬干姜當歸茯苓甘草五味子黃芍藥枳實(各二兩)桂心(三至晡令
下氣海藻橘皮丸
治風虛支滿。膀胱虛冷。氣上沖肺。息奔令咽
喉氣悶往來。
海藻橘皮白前(各三分)杏仁茯苓芍藥桂心(各五分)蘇子桑根白皮棗肉初服十丸
通氣湯治胸滿氣噎。
半夏(湯洗八兩)生姜(六錢)大棗(二枚)吳茱萸(半錢炒黃)上咀。每服五錢。水
濃樸枳殼湯
(圣濟總錄)
治上氣胸滿。喘息氣絕。痰水盛溢。
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各三分)秦艽(去苗土一兩半)陳橘皮仁(湯浸辛(去苗葉半水一盞。煎至
杏仁丸
治上氣。兩脅滿急。風冷。
杏仁(湯去皮尖雙仁炒)赤茯苓(去黑皮)防葵(各二兩)吳茱萸(湯洗焙干炒)陳橘皮炒)桔梗(去服十丸。日二。加
柴胡當歸湯治上氣五臟閉塞。不得飲食。胸脅支脹。乍來乍去。虛氣在心。滯氣
在胃。唇柴胡(去苗四兩)當歸(切焙一兩)細辛(去苗葉半兩)防風(去叉半兩)桂(去粗皮一兩)姜汁制焙干二兩半)黃每服三錢。生姜一塊拍碎。
丁香丸
(出圣濟總錄)
治上氣胸膈噎塞。兩脅痞滿。利痛氣消積。止吐逆。
定咳嗽。進飲食丁香(五十枚)芫花(醋拌炒紫色)甘遂(炒)大戟(去苗)紫菀(去苗土各一分)白牽牛豆(五十枚去心膜嚼棗一枚。同藥
木香丸
調(diào)順正氣。消脹滿利胸膈。
木香檳榔(銼)肉豆蔻仁大黃(煨銼)牽牛子(生搗取粉用)郁李仁(湯去皮各一兩)豆大。食后生姜湯下
降氣湯
利胸膈。行滯氣。消脹滿。兼治脅痛。
茴香子(微炒)木香桂(去粗皮)桃仁(湯去皮尖雙仁研)檳榔(銼各二兩)萊菔子京為細末。拌勻。
昆布丸
治胸滿上氣。
昆布(洗晾干一兩)大黃(銼炒半兩)苦瓠子(炒二十粒)葶藶子(炒紫色一兩)海藻(洗兩)水銀(研半兩大。食后良久粥飲下
檳榔湯
治上氣。和胸膈。消脹滿。
檳榔(二兩銼)木香(一兩)陳橘皮(湯洗去白炒)白術(shù)荊三棱(煨銼)蓬莪術(shù)(銼各五錢。水二盞。生姜
烏藥煎散
治上氣腹脅脹滿。利胸膈。順三焦。
烏藥(銼一兩)沉香(銼)陳橘皮(湯去白焙)甘草(銼炙各一分)干姜(炮制)檳榔上許。沸湯點服亦
栝蔞湯
治上氣胸滿。不下食。嘔逆胸中冷。
栝蔞陳橘皮(湯去白焙各一兩)當歸半夏(洗七次生姜汁制一兩半)上銼如麻豆。每服
茯苓湯
治胸脅逆滿脹。
赤茯苓(去黑皮一兩)人參(半兩)上粗搗篩。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半。去滓分三溫服。
人參飲
治肺喘息不安。胸滿上氣。
人參(一兩)葶藶子(隔紙炒)麻黃(去節(jié))桑根皮(銼)木通(炒)烏梅肉(七枚)桔梗皮半兩)上粗搗篩。每服服之。
寬中順氣丸分陰陽。濟水火。治血實氣虛。胸脅痞滿?;蚩饶嫔蠚狻C{肋內(nèi)疼。
痰唾稠粘當歸(酒浸半兩)芍藥(半兩)白術(shù)(半兩)皂角(直大者去皮弦蜜炙一兩半)芒硝(一兩(去蘆半兩)上食遠臨臥服。
麝香寬中丸
(出簡易方)
理中脘不快。胸膈痞悶。嘔逆惡心。腹脅刺痛。飲
食不思。
麝香(三錢別研)沉香(細銼四錢)木香(半兩)甘草(炙一兩)檀香(銼末一兩)甘松(兩)上為末。
大腹散
(出圣惠方)
治上氣肺壅脹。胸中滿悶。喘急不利。
大腹皮(一兩銼)紫蘇子(微炒一兩)訶黎勒皮(一兩半)前胡(一兩去蘆)五味子(一兩)服三錢。
水一盞。
桔梗散
治上氣肺實熱。胸滿煩悶。呼吸氣促。咽喉不利。
桔梗(半兩去蘆)射干麥門冬(去心各一兩)赤茯苓(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青橘皮((三分銼)同煎至
青橘皮散
治上氣肺壅。肺中喘急不利。
青橘皮(湯去白焙)半夏(洗七次去滑)紫蘇子(微炒)五味子杏仁(各一兩湯浸去皮尖為散。每服三錢
桑根白皮散
(圣惠方)
治上氣心胸滿塞。不下食。
桑根皮大腹皮(銼)陳橘皮(各一兩湯去白焙)甘草(三分微炒炙黃銼)桂心(三分)赤盞。生姜半分。煎
半夏散
(出千金便良方)
治上氣胸心滿塞。不下食。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前胡(去蘆)紫蘇子(微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心(各一兩)煎六分去滓。溫
檳榔丸
治上氣胸中滿悶。大便不利。
檳榔(一兩)川大黃(一兩碎銼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甜葶藶(一兩隔紙炒紫色)麩炒微黃)上為細服。
茯苓人參散療上氣胸滿脅悶。益心力。除健忘。永不霍亂。能飲食。久服延年益
壽。
茯苓(二片去黑皮劈破如棗大清水漬經(jīng)一日一宿再易水取出于日中曝干隨手研為散)人參(甘草煮取二盡。仍攪限多少。夏
大黃丸
治上氣胸滿。咽喉噎塞。心神煩悶。大小便不利。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海藻(一兩洗微炒)川樸硝(一兩)昆布(一兩洗去咸)榧(一兩湯浸兩)上為細末
枳實散
治上氣胸中滿塞。不得喘息。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款冬花(三分)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皮(三分湯兩炮裂銼)麻黃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生
溫中分氣丸
(出衛(wèi)生家寶方)治三焦氣不升降。胸腹?jié)M悶。
天南星(一兩)半夏(一兩)白術(shù)(半兩)香附子(三兩三味用姜汁半盞米醋半盞水一盞同每服三十丸。溫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到之見。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夫上氣胸膈支滿者。肺臟虛寒。邪氣實也。肺為寒所客。則氣收聚。故肺葉舉而上焦不通。
方
半夏湯
(出千金方)
治氣逆心腹?jié)M。氣上。胸脅疼。寒冷心腹痛。嘔逆及吐
。不下食。憂氣半夏(一升)生姜桂心橘皮(各等分)上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日三
枳實湯
(出千金方)
下氣。治胸中滿悶。
枳實(三枚)附子(二枚)大棗(十四枚)半夏(五兩)人參甘草白術(shù)干姜濃樸(
人參湯
(出千金方)
安食下氣。理胸脅。并治客熱。
人參麥門冬干姜當歸茯苓甘草五味子黃芍藥枳實(各二兩)桂心(三至晡令
下氣海藻橘皮丸
(出千金方)
治風虛支滿。膀胱虛冷。氣上沖肺。息奔令咽
喉氣悶往來。
海藻橘皮白前(各三分)杏仁茯苓芍藥桂心(各五分)蘇子桑根白皮棗肉初服十丸
通氣湯治胸滿氣噎。
半夏(湯洗八兩)生姜(六錢)大棗(二枚)吳茱萸(半錢炒黃)上咀。每服五錢。水
濃樸枳殼湯
(圣濟總錄)
治上氣胸滿。喘息氣絕。痰水盛溢。
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各三分)秦艽(去苗土一兩半)陳橘皮仁(湯浸辛(去苗葉半水一盞。煎至
杏仁丸
(出千金方)
治上氣。兩脅滿急。風冷。
杏仁(湯去皮尖雙仁炒)赤茯苓(去黑皮)防葵(各二兩)吳茱萸(湯洗焙干炒)陳橘皮炒)桔梗(去服十丸。日二。加
柴胡當歸湯治上氣五臟閉塞。不得飲食。胸脅支脹。乍來乍去。虛氣在心。滯氣
在胃。唇柴胡(去苗四兩)當歸(切焙一兩)細辛(去苗葉半兩)防風(去叉半兩)桂(去粗皮一兩)姜汁制焙干二兩半)黃每服三錢。生姜一塊拍碎。
丁香丸
(出圣濟總錄)
治上氣胸膈噎塞。兩脅痞滿。利痛氣消積。止吐逆。
定咳嗽。進飲食丁香(五十枚)芫花(醋拌炒紫色)甘遂(炒)大戟(去苗)紫菀(去苗土各一分)白牽牛豆(五十枚去心膜嚼棗一枚。同藥
木香丸
(圣濟總錄)
調(diào)順正氣。消脹滿利胸膈。
木香檳榔(銼)肉豆蔻仁大黃(煨銼)牽牛子(生搗取粉用)郁李仁(湯去皮各一兩)豆大。食后生姜湯下
降氣湯
(圣濟總錄)
利胸膈。行滯氣。消脹滿。兼治脅痛。
茴香子(微炒)木香桂(去粗皮)桃仁(湯去皮尖雙仁研)檳榔(銼各二兩)萊菔子京為細末。拌勻。
昆布丸
(圣濟總錄)
治胸滿上氣。
昆布(洗晾干一兩)大黃(銼炒半兩)苦瓠子(炒二十粒)葶藶子(炒紫色一兩)海藻(洗兩)水銀(研半兩大。食后良久粥飲下
檳榔湯
(出圣濟總錄)
治上氣。和胸膈。消脹滿。
檳榔(二兩銼)木香(一兩)陳橘皮(湯洗去白炒)白術(shù)荊三棱(煨銼)蓬莪術(shù)(銼各五錢。水二盞。生姜
烏藥煎散
(圣濟總錄)
治上氣腹脅脹滿。利胸膈。順三焦。
烏藥(銼一兩)沉香(銼)陳橘皮(湯去白焙)甘草(銼炙各一分)干姜(炮制)檳榔上許。沸湯點服亦
栝蔞湯
(出圣濟總錄)
治上氣胸滿。不下食。嘔逆胸中冷。
栝蔞陳橘皮(湯去白焙各一兩)當歸半夏(洗七次生姜汁制一兩半)上銼如麻豆。每服
茯苓湯
(出圣濟總錄)
治胸脅逆滿脹。
赤茯苓(去黑皮一兩)人參(半兩)上粗搗篩。以水三盞。煎取一盞半。去滓分三溫服。
人參飲
(出圣濟總錄)
治肺喘息不安。胸滿上氣。
人參(一兩)葶藶子(隔紙炒)麻黃(去節(jié))桑根皮(銼)木通(炒)烏梅肉(七枚)桔梗皮半兩)上粗搗篩。每服服之。
寬中順氣丸分陰陽。濟水火。治血實氣虛。胸脅痞滿?;蚩饶嫔蠚狻C{肋內(nèi)疼。
痰唾稠粘當歸(酒浸半兩)芍藥(半兩)白術(shù)(半兩)皂角(直大者去皮弦蜜炙一兩半)芒硝(一兩(去蘆半兩)上食遠臨臥服。
麝香寬中丸
(出簡易方)
理中脘不快。胸膈痞悶。嘔逆惡心。腹脅刺痛。飲
食不思。
麝香(三錢別研)沉香(細銼四錢)木香(半兩)甘草(炙一兩)檀香(銼末一兩)甘松(兩)上為末。
大腹散
(出圣惠方)
治上氣肺壅脹。胸中滿悶。喘急不利。
大腹皮(一兩銼)紫蘇子(微炒一兩)訶黎勒皮(一兩半)前胡(一兩去蘆)五味子(一兩)服三錢。
水一盞。
桔梗散
(出圣惠方)
治上氣肺實熱。胸滿煩悶。呼吸氣促。咽喉不利。
桔梗(半兩去蘆)射干麥門冬(去心各一兩)赤茯苓(三分)前胡(三分去蘆)青橘皮((三分銼)同煎至
青橘皮散
(出圣惠方)
治上氣肺壅。肺中喘急不利。
青橘皮(湯去白焙)半夏(洗七次去滑)紫蘇子(微炒)五味子杏仁(各一兩湯浸去皮尖為散。每服三錢
桑根白皮散
(圣惠方)
治上氣心胸滿塞。不下食。
桑根皮大腹皮(銼)陳橘皮(各一兩湯去白焙)甘草(三分微炒炙黃銼)桂心(三分)赤盞。生姜半分。煎
半夏散
(出千金便良方)
治上氣胸心滿塞。不下食。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前胡(去蘆)紫蘇子(微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心(各一兩)煎六分去滓。溫
檳榔丸
(出圣惠方)
治上氣胸中滿悶。大便不利。
檳榔(一兩)川大黃(一兩碎銼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甜葶藶(一兩隔紙炒紫色)麩炒微黃)上為細服。
茯苓人參散療上氣胸滿脅悶。益心力。除健忘。永不霍亂。能飲食。久服延年益
壽。
茯苓(二片去黑皮劈破如棗大清水漬經(jīng)一日一宿再易水取出于日中曝干隨手研為散)人參(甘草煮取二盡。仍攪限多少。夏
大黃丸
(出圣惠方)
治上氣胸滿。咽喉噎塞。心神煩悶。大小便不利。
川大黃(一兩銼微炒)海藻(一兩洗微炒)川樸硝(一兩)昆布(一兩洗去咸)榧(一兩湯浸兩)上為細末
枳實散
(出圣惠方)
治上氣胸中滿塞。不得喘息。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款冬花(三分)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皮(三分湯兩炮裂銼)麻黃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生
溫中分氣丸
(出衛(wèi)生家寶方)治三焦氣不升降。胸腹?jié)M悶。
天南星(一兩)半夏(一兩)白術(shù)(半兩)香附子(三兩三味用姜汁半盞米醋半盞水一盞同每服三十丸。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