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
查古籍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
《濟陰綱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著。十四卷。對明.王肯堂《證治準繩》中的女科,加以評釋圈點而成書。
夫積者陰之氣。五臟所生。其痛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也。聚者陽之氣。六腑所成。
故無腹痛脅下者生
方
旋復(fù)花湯
(出圣濟總錄)
治冷積不去。氣澀腹痛。飲食不下。
旋復(fù)花(微炒三分)當(dāng)歸(切焙)黃連(去須)桑根白皮陳曲牛膝(切焙)芎射仁(湯浸去皮芩(去黑末。每服
訶黎勒丸
(出圣惠方)
治積聚。心腹相引疼痛。胸膈氣滯。不能飲食。
訶黎勒皮(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研微炒)烏頭(一兩)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木香(一兩)莪術(shù)(一兩)醋二升。煎二百杵
檳榔散
(出圣惠方)
治積聚。心腹內(nèi)疼痛。
檳榔(一兩)赤芍藥(半兩)枳殼(半兩麩炒黃去瓤)芎(半兩)赤茯苓(一兩)柴胡(分炙微赤)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炒)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
桂心散
(出圣惠方)
治積聚。心腹痛。面無潤澤。日漸黃瘦。
桂心(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桔梗(一兩去蘆頭)木香(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芍(一兩)
青橘皮丸
(出圣惠方)
治積聚。心腹疼痛。全不飲食。
青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當(dāng)歸(一兩微炒)枳殼(一兩麩炒黃)干漆(一兩搗碎炒令煙尖雙仁麩炒黃樸(二兩生十丸
丁香爛飯丸
(出瑞竹堂)
治食傷太陰。又治猝心胃痛。消食快氣。
丁香(一錢)香附子(半兩)甘草(炙三錢)甘松(三錢去土稱)砂仁(三錢)益智(三錢)如綠豆大。每
通命丸療心腹積聚。寒中痛。迫滿脅下。急繞臍痛。
大黃遠志黃麻黃(去節(jié))甘遂鹿茸(炙各四分)杏仁(六十枚去皮尖雙仁者熬)小豆。
先食三
木香散
(出圣惠方)
治積聚。心腹疼痛。胸膈氣滯。四肢無力。不思飲食。
木香(三分)訶黎勒皮檳榔青橘皮(各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術(shù)(一分)赤苓人參(于食前。
大黃丸
(出圣惠方)
治積聚氣心。腹妨悶疼痛。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當(dāng)歸(三分微炒)芎(三分)訶黎勒皮檳榔(各一兩)川烏頭(一兩湯浸溫
氣痞丸療寒氣痞積。聚結(jié)不通。繞臍切痛。腹中脹滿。胸逼如戳。憂恚所積。用
力不節(jié)。
烏頭(炮)甘草(炙)葶藶(熬)大黃芎芍藥柑皮(炙各二分)上搗篩蜜和丸。如菜、豬
烏頭丸療久寒積聚。心腹繞臍切痛。飲食不下。
烏頭(炮)甘草(炙各三兩)茱萸(半兩)細辛半夏(洗三十次)附子(炮)本(各三水、姜
化鐵丹
(出御藥院方)
治遠年近日。沉積及內(nèi)傷。冷物心腹疼痛。
烏梅(八枚不去核)巴豆(十六枚不去皮)胡椒(四十八粒)青皮(半兩)陳皮(半兩二味更
巴豆丸
(出圣惠方)
治心風(fēng)積聚。時有疼痛。
巴豆(二十枚去皮研紙包壓去油)桔梗(一兩去蘆頭)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皂莢、下三丸。如未覺即加至五丸。
萬靈丸治積聚滯氣。胸膈痞悶。心腹刺痛。
雄黃(研)大黃(銼炒)陳橘皮(去白焙)白牽牛末肉蓯蓉(酒浸切焙)青橘皮(湯浸去去核丸。
如綠藥末
百當(dāng)膏
(出圣濟總錄)
治一切積聚。心腹疼痛。年月深久者。皆治一歲至百歲
。并可服。
丹砂膩粉(研各半兩)水銀鉛(各一分二味炒紫)牛黃(研)龍腦(研)粉霜(研)陽(炒一分)旋丸如梧取
沉香丸治五積氣結(jié)面。色萎黃。心腹疼痛??谕滤崴?。有時發(fā)咳。積年不已。
沉香(半兩)丁香(半兩)木香(半兩)砂(一分研)巴豆霜(半兩)蓬莪術(shù)(煨銼)桂蔻(去皮各一兩桐子
乙丑丸
(出圣濟總錄)
治食積隱伏。見時作攻。心脅刺。疼痛。
砂(細研湯內(nèi)飛過去砂石熬取霜)烏頭(生用去皮臍為末各一兩)沉香末五靈脂末(巴豆外約濃半指許。用慢炭火十斤。于乙丑日早漸進?;馃钕銥槎取R孕屡杵骱?。候冷取出。其焦紙灰不用。搗爛看黃色。再入熟棗肉和約千余杵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溫木瓜酒下。木瓜湯下亦得。不計時候服。如瘕癖積塊。及諸冷氣刺。疼痛或泄痢膿血。食前服五丸至七丸??刺搶嵓訙p。
野狼毒丸
(出圣惠方)
治積聚氣。結(jié)成塊段。在腹下。久不消散。發(fā)咳疼痛。
野狼毒(細銼醋拌炒令干)芫花(醋拌炒令干)干漆(搗碎炒令煙出)雄雀糞(微炒)五靈脂粉(半兩以醋湯
吳茱萸散
(出圣惠方)
治積聚氣。心腹脹痛。飲食減少。四肢不和。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次焙干微炒)白術(shù)(一兩)當(dāng)歸(一兩銼碎微炒)枳實(半兩麩炒微黃)黃去裙)分。
去滓。
縮砂丸
(出楊氏方)
溫中散滯。消飲食。治胸膈噎悶。心腹冷痛。大能暖化生
冷果食。夏月天南星(湯浸七次去皮焙干碎)高良姜(各四兩)縮砂仁(一兩)上為細末。生姜自然汁。
熨氣法
(出澹療法方)大艾(打爛砂石銚內(nèi)多酒少醋炒令香熟)上以二三絹袋盛藥。更替。乘熱搭腹上印熨。
一法
軟犀丸
(出楊氏家藏方)
治久虛沉積。心腹撮痛。腸滑下痢。臟腑不固。日漸
羸瘦。
沉香檀香(各一分)丁香木香肉豆蔻(面裹煨熟)檳榔(以上四味各半兩六味同為細(一字)百令太同煉熔和藥成劑。旋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湯下。食后臨臥服。
異香紅丸子
(出楊氏家藏方)
治一切積聚。心腹疼痛。婦人血氣攻注。常服消
宿食。破積氣沉香砂(別研)使君子(去殼)蓬莪術(shù)(泡切)荊三棱朱砂(別研)木香(以上七味好者去皮心膜末。
面糊
賜方五香湯
(出楊氏家藏方)
治積寒。攻沖腹脅。疼痛。
木香沉香滴乳香(別研)藿香葉(去皮)吳茱萸(湯浸七次以上五味各三兩)麝香(一分大黃。大黃看虛實加減。小便不利加通草。不拘時候服。
治五臟癥結(jié)。心腹積聚。疼痛。
用戎鹽水消。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