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一切痰飲(附論)

    作者: 朱梓

    病源痰飲者。由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腑。結(jié)而成痰。又其人素盛今瘦。

    水走動腫

    大五飲丸

    (出千金方)

    治主五種。一曰留飲。停水在心下。二曰飲。水在

    兩脅下。三曰

    動有聲。夫五飲者蓯蓉(一兩)遠(yuǎn)志(一兩)苦參藜蘆烏賊骨白術(shù)甘遂大黃石膏栝蔞根桔梗大戟樸(一兩)

    旋復(fù)花丸

    (出千金方)

    治停痰飲。結(jié)在兩脅。腹脹滿。羸瘦不能食。食不消

    化。喜唾干嘔

    欲倒。脅下痛。

    旋復(fù)花桂心枳實(shí)人參(各五分)甘遂(三分)吳茱萸細(xì)辛大黃黃芩葶藶濃八分)上為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五丸。日二。加之。以知為度。延年方無白術(shù)、野狼蜀椒、防葵、杏仁各三兩。干地黃四分。

    生胃丸

    (出瑞竹堂)

    治脾胃不足。痰多嘔逆。不思飲食。此藥以南星、粟米、

    黃土為主。蓋

    之要?jiǎng)U媪挤揭泊筇炷闲牵ㄋ膬捎谜纥S土半斤將生姜汁和黃土成劑包裹南星慢火煨香透去土不用將天南星切縮砂仁半兩)粟米(拘

    前胡湯主胸背氣膈上熱。口干痰飲。風(fēng)氣頭旋。

    前胡枳實(shí)(炙)細(xì)辛杏仁(去皮尖炒)芎防風(fēng)澤瀉麻黃(去節(jié))干姜芍藥(煮取二升六

    海藏五飲湯

    (出拔粹方)

    治一留飲心下。二癖飲脅下。三痰飲胃中。四溢飲膈

    上。五流飲腸旋復(fù)花人參枳實(shí)陳皮白術(shù)茯苓濃樸半夏澤瀉豬苓前胡桂心芍藥拘時(shí)候

    大茯苓湯

    (出千金方)

    治主胸中結(jié)痰飲。癖結(jié)臍下。眩滿嘔逆不得食。亦主風(fēng)

    水。

    茯苓白術(shù)(各三兩)當(dāng)歸橘皮附子(各二兩)生姜半夏桂心細(xì)辛(各四兩一作

    薯蕷湯治七情藏氣不行。郁而生涎。涎結(jié)為飲。隨氣上厥。伏留陽經(jīng)。心中忪悸

    。四肢緩薯蕷人參麥門冬(去心各四兩)前胡白芍藥熟地黃(各二兩)枳殼(面炒去瓤)遠(yuǎn)草(半渣。

    葛花解酒湯

    (一名葛花解醒湯出醫(yī)方大成)

    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

    亂。胸膈痞塞。

    縮砂(半兩)葛花(半兩)木香(半錢)白豆蔻仁(半兩)白茯苓(一錢半)橘皮(半錢)瀉(二錢)神曲酒病去矣

    消痰咳嗽丸

    (出御藥院方)

    治消痰快氣。除咳嗽。利咽膈。

    白術(shù)牽牛檳榔白芷濃樸(制各二兩)半夏(五兩洗)陳皮(四兩去白)干姜(一兩面糊為丸

    祛風(fēng)丸

    (出御藥院方)

    治清膈化痰。降氣消谷。宣通蘊(yùn)滯。調(diào)順三焦。

    車前子赤茯苓(去皮)木香皂角(燒存性)檳榔(各三兩)枳殼(面炒去瓤)陳皮(去(生六兩)上

    開結(jié)枳實(shí)丸

    (出御藥院方)

    治宣導(dǎo)凝滯。消化痰飲。升降滯氣。通行三焦。滋

    榮心肺。灌溉

    逆惡心。嘔噦膈實(shí)枳實(shí)(曲炒)白術(shù)半夏(湯洗)天南星(炮)白礬(枯)苦葶藶大黃青皮(去白各半兩)上為末三四十丸。以知為度。婦人干血?dú)狻k鯇?shí)腫滿?;虍a(chǎn)后有傷。面目浮腫。小便不利白湯下。酒疸病。溫酒下。

    克效神圣餅子

    (出御藥院方)

    治積痰停飲。留滯不散。胸中噎悶。脅肋刺痛。

    噫醋吞酸。不安息香南乳香(并研)石三棱(銼)川姜(炮制)砂(水飛)丁香木香(各半兩)干為末和勻。

    參蘇飲

    (出仁存方)

    治痰飲積停胸中。嘔吐痰涎。眩暈怔悸。噦逆。及痰氣中

    人。停留關(guān)節(jié)前胡人參紫蘇茯苓(各三分)桔梗木香半夏陳皮枳殼(炒)甘草(炙各半兩)加干姜

    紫沉丸

    (出御藥院方)

    治宿食不化。痰飲留滯。心腹脹滿。脅肋疼痛。胸膈痞

    滿。噎塞不通丁香(一兩)青皮(去白)陳皮(去白)京三棱(銼炒)蓬莪術(shù)(銼炒)縮砂仁桂(去粗皮各半兩)砂(飛研一錢)木香(三錢)烏梅(和核令碎去仁四兩)巴豆(三十枚去皮心出油別研)上為細(xì)末。將巴豆、砂、和令極勻。面糊和丸綠豆大。每服十五丸。

    至二十丸。

    人參枳術(shù)丸治痰。

    人參(半兩)枳殼(三兩炒)木香(三錢)半夏(五錢)茯苓(半兩)神曲(三錢炒)白術(shù)服八九丸。

    十寶散治消飲化痰丸。至夜上床。亦氣喘促。比十二夜輕。得睡些少。十四日希

    賢診脈。

    初服紫蘇子(中)人參(中)枳殼(中)半夏(上)良姜(中)枳實(shí)(中)甘草(下)白術(shù)前胡陳皮次服木香(中)檳榔(中)半夏(上)陳皮(中)枳實(shí)(中)草果(中)桔梗(中)良姜(中)后服本道前方。加星半服效。本道又令服見丸。方在后。

    人參木香良姜(少)三棱南星半夏陳皮砂仁蓬術(shù)蓽澄茄片黃上以上三方。用姜棗煎服。

    導(dǎo)飲丸治風(fēng)痰風(fēng)澀。膈脘痞滿。停飲不消。頭目昏眩。手足麻痹。聲重鼻塞。神

    困多睡。

    荊三棱(炮)蓬莪術(shù)(銼各三兩二錢)陳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術(shù)(各一兩半)白茯苓作一兩)上蕎

    木香枳實(shí)丸治食飲停積。胸膈痞悶。消痰祛風(fēng)。宿食遲化。

    木香(一兩)枳實(shí)(麩炒一兩)干生姜(一兩)赤茯苓(去皮)青皮(去白)半夏(湯洗七服七八

    沉香中和丸治痰飲氣痞。嘔吐涎沫。粥藥難停。

    沉香丁香肉豆蔻(麩炒煨熟)半夏(湯洗七次生姜制)木香吳茱萸(湯洗焙干)白茯面糊為丸。

    半夏溫肺湯治心腹中脘。痰水冷氣。心下汪洋。嘈雜常多唾??谥星逅猿?。脅

    肋脹痛。不欲食。此胃氣虛冷所致。其脈沉弦細(xì)遲。

    旋復(fù)花(半兩)細(xì)辛(半兩)桂心(半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陳皮(半兩)桔梗(盞。生姜七

    檳榔散治胸膈停滯痰飲。腹中虛鳴。食不消化?;蚣訃I逆?;虮弁错斖?。

    檳榔半夏(湯洗七次)杏仁(去皮尖炒)桔梗(去蘆銼炒)橘紅旋復(fù)花(去枝梗)干姜生姜五片。

    桂心湯治下痰飲。散風(fēng)邪。止涎嗽。通耳鼻。宣關(guān)竅。利咽膈。清目。解冒眩。

    進(jìn)飲食。

    桂(去粗皮)細(xì)辛(去苗土)干姜(炮)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二兩)五外。搗羅

    丁香五奪丸治胃氣虛弱。三焦痞澀。不能宣行水谷。故為痰飲。結(jié)聚胸臆間。令

    人嘔吐惡

    臂疼不舉。腰

    虛滿而不食也。

    南星(每個(gè)切作十余塊用半夏煮水浸三日須是每日換水次用白礬二兩研碎調(diào)入水內(nèi)再浸三日皮(去白)如梧桐子大霧露。

    如神。

    橘皮湯

    (出直指方)

    治胃停痰飲。

    半夏(制五兩)茯苓陳皮(各三兩)細(xì)辛青皮枳殼(制)桔梗甘草(炙各三兩)旋滓。

    姜椒湯

    (出千金方)

    治胸中積聚痰飲。飲食減少。胃氣不足??饶鎳I吐。

    姜汁(七合)蜀椒(三合)桂心附子甘草(各一兩)橘皮桔梗茯苓(各二兩)半夏再服。

    化痰鐵刷丸

    (出御藥院方)

    治男子?jì)D人。風(fēng)痰。酒痰。茶痰。食痰。一切痰逆

    嘔吐。痰逆頭

    嗽定喘。

    白附子(炮)南星(炮)半夏(湯洗)白礬(生用各半兩)寒水石(一兩炒)干生姜(七錢大。

    每服二

    前胡飲治痰飲嘔逆。頭目不利。

    前胡(去蘆)赤茯苓(去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人參旋復(fù)花枇杷葉(炙去毛)半夏去渣

    滌痰丸

    (出御藥院方)

    治三焦氣澀。痰飲不利。胸膈痞滿??韧俪頋?。面目熱

    赤。肢體倦怠木香檳榔青皮(去白)枳殼(麩炒去瓤)京三棱(煨銼碎)大黃(濕紙裹煨令香熟)半每服四

    化痰丸治停痰宿飲。

    人參(去蘆)白茯苓半夏(湯洗七次別研細(xì)末)桔梗(切作小塊姜汁浸)白術(shù)(各一兩)大。

    姜湯

    旋復(fù)花湯主胸膈痰結(jié)。唾如膠。不下食者。

    烏頭(五枚去皮熬)旋復(fù)花細(xì)辛前胡甘草(炙)茯苓(各二兩)半夏(一兩洗)生姜菘菜、生

    檳榔散治胸膈痰飲。腹中虛鳴。食不消化。或加吐逆。

    檳榔(一兩)人參(一兩去蘆)半夏(湯浸七次去滑一兩)桔梗(半兩去蘆)杏仁(半兩湯兩炙微赤銼去滓。不計(jì)

    白金散

    (一名白金湯)

    治清利肺。能下痰。止煩惱。

    (方見肺臟門肺臟壅熱類)(案原方桑根白皮炙銼。桔梗炒各半兩。甘草炙。紫蘇子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

    治心下有水。

    (方見澤瀉湯)

    新法半夏湯治脾胃氣弱。痰飲不散。嘔逆酸水。腹肋脹滿。頭旋。不思飲食。

    縮砂仁神曲草果仁橘紅(去白各一兩)丁香白豆蔻仁(各半兩)甘草(生炙二兩)七次去礬再用成膏

    木香半夏丸治痰涎。上壅惡心。胸膈不利。常服消痰飲。

    木香(七分半)半夏(一兩湯洗七次切片焙干)陳皮(去白)白茯苓干生姜白附子人不

    木香檳榔丸

    (出衛(wèi)生寶鑒)

    治疏通三焦。寬利胸膈。破痰逐飲??鞖庀场M?/p>

    潤大腸。

    木香檳榔枳殼杏仁(去皮尖麩炒)青皮(各一兩去白)半夏曲皂角(去皮酥炙)郁丸如

    藿香中和丸

    (出御藥院方)

    治痰不消。胸膈痞悶。頭目昏痛。嘔吐酸水。或心

    腹?jié)M痛。怠惰藿香葉陳皮(不去白各一兩)丁香(半兩)人參(一兩半)半夏(生姜制作曲)白茯苓面糊為

    破痰消飲丸

    (出危氏方)

    治一切停痰留飲。其效甚速。

    青皮(洗)陳皮(洗)川姜(炮制)京三棱(灰炮捶碎用)蓬術(shù)(灰炮捶碎)良姜(濕紙裹如梧桐子大

    檳榔利膈丸

    (出楊氏家藏方)

    治五飲痰厥。上攻痰涎壅滯。呼吸喘促。仰臥艱

    難。牽風(fēng)注外檳榔(一兩半)木香(一兩)人參(一兩半)半夏(四兩湯洗七次)杏仁(一兩半水煮去皮)桂(半兩)上為末

    半夏煮散

    (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胃冷有痰。嘔逆。不思飲食。及中酒后。大宜服

    此。

    半夏(十六分湯洗十度)木通(十六分)前胡(六分去蘆頭)白術(shù)茯苓(六分去皮秤)陳殼(三分一大

    芎辛散

    (出百一選方)

    治壅寒痰盛。清頭目。辛丑年、葛丞相苦此逾月。語音

    不出。服柴胡川芎細(xì)辛防風(fēng)桔梗白芷甘草羌活(各一兩)桑白皮(半兩)上為細(xì)末。

    每服二

    前胡半夏湯

    (出直指方)

    治痰盛。

    前胡半夏(制)茯苓(各三分)陳皮木香紫蘇枳殼(制)甘草(炒各二分)上銼散

    豁痰丸

    (出直指方)

    治頑痰壅寒。

    南星(三兩)半夏(二兩各銼大片用濃皂角水浸一日焙干為末)白附子川靈脂直僵蠶(為丸。

    調(diào)胃白術(shù)澤瀉散

    (出拔萃方)

    治痰病化為水氣。傳變水蠱。不能食。

    白術(shù)澤瀉芍藥陳皮茯苓生姜木香檳榔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匕。更量病勢實(shí)者

    一方

    (出千金方一名檳榔飲)

    治胸中痰飲。腸中水鳴。食不消。嘔水。

    檳榔(十二枚)生姜杏仁白術(shù)(各四兩)半夏(八兩)茯苓(五兩)橘皮(三兩)上

    又方

    (出御藥院方)

    治諸瘧。胸中痞悶。痰逆咽噦。并宜服之。

    藿香甘草(炙)草豆蔻仁橘皮(去皮)濃樸生姜(三味并去皮)半夏(洗三味同搗爛食前

    又方

    (出百一選方)

    治遠(yuǎn)年痰飲。發(fā)作有時(shí)。諸藥末效者。

    丁香枳殼(麩炒黃)木香(各二錢半)半夏(湯洗七次)縮砂仁陳皮(去白)白茯苓(

    寬中祛痰丸

    (出德生堂)

    治男子?jì)D人飲食過飽。色欲太多。喜酸咸。作成痰飲

    于胸膈。滿則

    。輕則猛然倒地。

    半夏(四兩湯泡七次曬干研為末用生姜自然汁和作餅子陰干)荊芥穗(一兩)白礬(枯二兩)研細(xì)水飛過一角子卜汁

    南星湯

    (出百一選方)南星半夏枳殼桔梗防風(fēng)(去蘆)甘草(生用各半兩)赤芍藥(一兩)上為粗末。每

    化痰延壽丹

    (一名五福壽命丹又名長壽丹)

    治酒醉解醒。專治酒痰食痰。寬胸

    利膈。一切積天麻(半兩)枸杞子(一兩半)白礬(一兩半半生半熟研用)人參(一兩)半夏(一兩半湯杵臼搗下。

    白術(shù)湯

    (出醫(yī)方大成)

    治胸中虛損。及痰吐者。

    半夏曲白術(shù)(各一錢)檳榔(二錢半)木香甘草(炙各一錢)茯苓(一錢)上為末。每

    水煮金花丸

    (出濟(jì)生拔萃方)

    治有痰泄痢不止。甚則嘔而欲吐。利下而不能

    食。由痰羈絆脾半夏(一兩湯洗)天南星(一兩洗)天麻(半兩)寒水石(燒存性一兩)雄黃(二錢半)白漉

    六物湯治痰氣上攻。頭旋目暈。嘔吐胸膈不快。及治痰瘧潮作。寒熱往來。頭痛

    不止。

    白術(shù)(一兩焙)人參(去蘆一兩)赤茯苓(去皮一兩)半夏(湯浸七次一兩)橘皮(洗凈焙八分。

    白術(shù)茯苓丸

    (出御藥院方)

    治三焦氣澀。停痰不消。胸膈痞悶。腹脅脹滿???/p>

    嗽涎甚。咽嗌

    。不欲飲食。

    白茯苓白術(shù)(各半兩)天南星(一兩)白附子(一兩)白礬(三分)半夏(三兩并生用)

    藿香散

    (一名藿香湯出和劑方)

    治溫脾胃?;碉?。消宿食。止嘔吐。胸膈痞

    滿。腹脅脹痛藿香葉濃樸(去粗皮姜制)半夏(切四片姜汁浸一宿粟米炒黃用)甘草(炙各一兩)陳橘去滓

    沉香墮痰丸

    (一名小半夏丸出御藥院方)

    治宿飲不消。咽膈不利??人蕴迪?。

    頭目昏暈。嘔檳榔(大者二枚面裹煨熟)半夏曲(二兩)木香(二錢)沉香(二錢)青皮(去白二錢半)

    加減二陳湯

    (出澹寮方)

    治痰飲為患?;驀I吐惡心。或頭眩心悸?;蛑须洳豢?/p>

    ?;虬l(fā)為寒熱丁香(一兩)半夏(五兩)陳皮(五兩)茯苓(三兩)甘草(一兩半)上咀。每服四錢。

    疾加草豆蔻。面裹

    滾痰丸治諸痰疾為患。胸膈痞悶。心神不寧。頭目眩暈。不美飲食。常服滋潤腸

    胃。安心大黃(半斤蒸熟)黃芩(半斤去腐凈)青礞石(一兩用硝煨)沉香(半兩)上好朱砂(三兩溫茶清

    化痰丸

    (出瑞竹堂)

    治頑痰不化。

    石青(一兩水飛)石綠(半兩水飛)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十丸。

    溫湯下

    新法半夏湯

    (出仁存方)

    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

    刺痛。腸腹膨

    不思飲食。并宜服青皮(去瓤)干姜(炮各六兩)桔梗(炒)陳皮(去白各一斤)丁香(四兩)甘草(炒十二和三焦

    止嘔丸

    (出御藥院方)

    治停寒積飲。嘔吐痰水。無問冷熱。不下食者。服之

    必愈。

    沉香丁香木香吳茱萸(湯洗焙干)半夏(湯洗七次生姜汁制各半兩)水銀硫黃(各不

    導(dǎo)痰湯

    (出百一選方)白茯苓桂心半夏(湯洗七次)干生姜橘紅枳殼(炒香)甘草上等分為末。

    入生姜

    細(xì)辛五味子湯

    (出百一選方)細(xì)辛白茯苓白術(shù)人參甘草干姜(炮各一兩)五味(三兩)上為飲子。每服三錢。

    辰砂祛痰丸治酒食過咸酸。作成痰飲于胸中。凝則嘔逆惡心。流則一臂痛。頭目

    昏眩。腰半夏(四兩)生姜(四兩制過作餅陰干)槐角(一兩炒黃)陳皮(一兩去白)白礬(一兩生丸如梧桐

    觸痰丸專治痰。

    枳殼茯苓南星半夏(各半兩)風(fēng)化硝(二錢)僵蠶(二錢半)全蝎(三個(gè))上為細(xì)末

    吳茱萸湯

    (出千金方)

    治胸中積冷。心嘈煩滿。汪汪不下飲食。心胸膺背痛。

    吳茱萸(三兩)半夏(四兩)桂心人參(各二兩)甘草(一兩)生姜(五兩)大棗(十枚)

    梅青丸

    (出御藥院方)

    治平胃氣。止咳嗽。利咽膈?;迪?。

    青黛(二錢半)半夏(四兩湯洗七次)硝石(三兩)桔梗天南星(生)蛤粉(各一兩)白

    破飲丸

    (出和劑方)

    治一切停飲不散。時(shí)嘔痰沫。頭眩欲倒。膈脘不快。

    旋復(fù)花(八兩)白術(shù)(一斤一兩)肉桂(去皮)干姜(炮各六兩)赤茯苓(去皮七兩)枳實(shí)

    暖胃丸

    (出仁存方)

    治去虛痰。利冷凍飲料。

    硫黃(研)白礬(同炒)丁香(炒)茴香(炒)木香(各一兩)半夏(二兩姜汁炒)上為末

    天仙飲

    (出直指方)

    治痰注臂痛。

    片子姜黃(六錢)天仙藤羌活白術(shù)白芷梢(各三錢)半夏(制半兩)上銼。

    每服三錢

    白術(shù)半夏湯

    (出簡易方)

    治胃虛。停痰飲惡心。中脘刺痛。腸胃攪痛。頭目昏

    暈。肢體倦怠半夏(二兩)陳皮(三兩半)赤茯苓白術(shù)丁香(各一兩)肉桂(半兩)上咀。每服三

    療飲氣痰膈。食則嘔吐方。

    茯苓(八分)橘皮(六分)甘草(四分炙)生姜(八分)雞蘇(六分)人參(四分)上切菘菜、酢物。

    茯苓飲

    (一名參苓飲出三因方)

    主心胸中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膈虛。

    氣滿不能食。

    茯苓人參白術(shù)(各三兩)生姜(四兩)枳實(shí)(二兩炙)橘皮(二兩半)上切。以水六升一方

    沉香四倍丸治痰飲。兩臂疼痛。腰腿沉痛。

    木香(半兩)青皮(四兩去瓤)白術(shù)(三兩)半夏(四兩湯浸七次)沉香(半兩)黑牽牛(下。

    食后服。

    丁香半夏丸

    (出危氏方)

    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醋。心腹

    痞滿。脅肋刺肉豆蔻仁木香丁香人參陳皮(去白各一分)藿香葉(半兩)半夏(湯洗七次姜汁制小半夏湯(一名茯苓半夏湯出御藥院方)治諸嘔噦。心下痞堅(jiān)。膈間有痰水。眩悸。(方見茯苓半夏湯)

    赤茯苓丸

    (出御藥院方)

    治痰氣痞。

    赤茯苓(去皮)枳實(shí)(麩炒去瓤)半夏曲檳榔白術(shù)(各等分)上為細(xì)末。生姜汁面糊

    五苓散

    (出三因方)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者。吐涎沫而癲眩。水也。

    豬苓(去皮)白術(shù)茯苓(各三兩)桂心(去皮二分)澤瀉上五味下節(jié)。水七日三多飲水

    茯苓丸

    (出德生堂)

    治痰飲為梗。令人手臂背疼痛。胸膈痞塞。神效。

    半夏(制二斤)赤茯苓白茯苓(各半斤)枳殼(炒半斤)樸硝(飛過四兩)上為細(xì)末。生丸。

    枇杷葉散

    (出圣惠方)

    治痰飲。發(fā)即煩悶不安。兼吐痰水。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凈炙微黃)人參(一兩去蘆頭)半夏(一兩湯洗七次去滑)陳橘皮(一去滓

    潤肺丸

    (出御藥院方)

    治肺不調(diào)??人月曋?。日久不止。痰涕結(jié)搏。咽嗌不利

    。心神煩躁。

    治之。

    朱砂(水飛)五靈脂(微炒各二兩)苦葶藶杏仁(去皮尖麩炒)半夏曲(各一兩)上為末

    大半夏丸

    (出御藥院方)

    治咳嗽。消痰。順氣。

    半夏(六兩)桑白皮生甘草(各一兩)皂角(槌碎)生姜(銼碎各八兩)上先將五味。用青皮檳榔木香郁李仁(湯浸去皮別研各一兩與前半夏末拌勻)上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

    枳實(shí)半夏丸

    (出御藥院方)

    消痰順氣。利胸膈。進(jìn)飲食。

    枳實(shí)(一兩麩炒黃色去瓤)半夏(一兩半湯洗七次切作片子焙干)白術(shù)(三分)蓬莪術(shù)(半十丸。

    化痰丸

    (出瑞竹堂)

    快脾順氣?;迪场?/p>

    半夏(洗)南星(去皮膜)白礬皂角(切碎)生姜上各一斤重。用水同煎至南星無白點(diǎn)青皮(去瓤)陳皮(去白)紫蘇子(炒)蘿卜子(炒別研)干葛杏仁(去皮尖炒別研)神生姜

    滌痰丸

    (出瑞竹堂)

    治痰盛。寬胸膈??鞖狻?/p>

    黑牽牛(三兩)皂角(二兩去皮弦火中微燒)白礬(枯一兩)半夏曲(炒一兩)陳皮(去白

    南星半夏丸

    (出經(jīng)效濟(jì)世方)

    治痰開胃。

    天麻半夏天南星(炮去火毒)人參白附子上三味等分。納半夏天南星倍之。

    俱各為食前

    撩膈散

    (一名吐痰方出圣惠方)

    治心上結(jié)痰。飲食寒冷心悶。

    瓜?。ǘ嗣叮┏嘈《梗ǘ叮┤藚ⅲㄈヌJ頭)甘草(各一分)上篩。酒服方寸匕。日

    紫芝丸

    (出百一選方)

    治痰。

    五靈脂(粒粒取全者去砂石)半夏(湯洗七次慢浸入心透)上等分為末。生姜汁煮浸蒸餅為

    半夏丸

    (出十便良方)

    治消下痰涎。

    子大。

    二陳湯

    (出仁存方)

    治痰飲為患?;驀I吐?;蝾^眩心悸?;蛑须洳豢??;虬l(fā)為

    寒熱?;蝻嬀瓢胂模ㄏ雌叽危╅倨ぃǜ魑鍍桑┌总蜍撸ㄈ齼桑└什荩ㄖ艘粌砂耄┥蠟樯?。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七片。烏梅一個(gè)。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以時(shí)候。一方、仍如一一候大便利。無不作效。嘔家不以溫藥微利大便。則無由愈。此數(shù)藥皆有硫黃。能溫利之。秘甚用加味感應(yīng)丸。若先自溏利。是為虛寒。不宜用此??捎诶碇袦痨`丹方中求之。妊婦惡阻。產(chǎn)科用茯苓湯、茯苓丸。作快脾之劑服者。病反增劇。不若用此。極有神驗(yàn)。余見四物湯并紅丸子方中。一方、加竹茹同煎。食前服。

    溫中化痰丸

    (一名二姜丸出和劑方)

    治停痰留飲。胸膈滿悶。頭眩目暈。好臥

    減食??人試I

    噫酸。亦治暖脾胃青皮(去瓤)良姜(去蘆炒)干姜(炮)陳皮(去白各五兩)上為細(xì)末。醋打面糊為丸。如服二錢

    溫胃化痰丸

    (出御藥院方)

    治腹間有疾。脾胃停飲。胸中不快。痰涎不盡。

    半夏(三兩)橘皮(去白)干姜(炮)白術(shù)(各二兩)上為末。生姜汁面糊為丸。如梧桐子

    蠲飲枳實(shí)丸

    (出御藥院方)

    治逐飲消痰。導(dǎo)滯清膈。

    枳實(shí)(麩炒去瓤)半夏(湯洗七次)陳橘皮(去白以上各三兩)黑牽牛(半斤三兩余取頭滓

    除痰丸

    (出御藥院方)天南星(炮)半夏(湯浸七次各二兩)皂角(大一定去皮弦子用水一大盞揉汁)蛤粉(微炮漸加

    二曲丸

    (出百一選方)

    治脾虛痰盛。不入食。甚妙。

    神曲(半斤為末棗肉搜成餅子候干慢火炙)半夏(半斤為末生姜自然汁捏成餅子候干慢火炙

    治痰證。看人眼有黑暈多者是。

    木鱉子白芥子甘遂大戟上等分。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姜湯下。

    消飲倍術(shù)丸治胃虛。五飲酒癖。頭痛眩。胃干嘔。飲流腸間。動則有聲。

    白術(shù)(五兩)削術(shù)(三兩)桂心(一兩)干姜(四兩)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半夏化痰丸

    (一名半夏丸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主痰實(shí)。惡心嘔吐。頭目昏暈。心

    忪背寒。臂痛半夏(去滑一兩)赤茯苓(半兩去皮)白礬(一分枯)鉛白霜(半兩)上為末。

    生姜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姜湯下。

    茯苓湯

    (出千金方)

    治胸膈痰滿。

    茯苓(四兩)半夏(一斤)生姜(一斤)桂心(八兩)上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