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
第69號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衛(wèi)生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xiàn)予以發(fā)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長 陳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查古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
第69號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衛(wèi)生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xiàn)予以發(fā)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長 陳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一卷。主張人身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闡明補陰療法。
(附論)夫熱病咽喉腫痛者。是脾肺熱積不散。致使然也。何者。胃為水谷之海。通于咽門。肺主于氣。居于膈上。其氣貫于喉嚨。邪熱伏留于脾肺。故令咽喉腫痛也。
方
射干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胸中妨悶。咽喉腫痛。噎塞不通。宜服。
射干川升麻絡石葉前胡(去蘆頭)百合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黃藥子(各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炙微赤銼)上為粗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
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川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咽喉腫塞。連舌根疼痛。及干嘔頭疼。不下
食
。宜服。
川升麻白藥子前胡(去蘆頭)石膏(各一兩)羚羊角屑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川樸硝(二兩)玄參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上為粗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竹茹一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馬藺根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咽喉閉塞。連舌腫疼。宜服。
馬藺根川升麻玄參(各一兩)川大黃(銼生用)射干(各三分)犀角屑木通(銼)棘針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露蜂房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咽喉中熱毒。閉塞腫痛。宜服。
露蜂房(炙)甘草(炙微赤銼)射干川升麻川樸硝玄參(各半兩)上為粗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鉛霜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咽喉腫痛不利。宜服。
鉛霜(研)硼砂(研)馬牙硝(各一分)川升麻黃藥子地龍(微炒)寒水石(研)蛇蛻皮(燒為灰)太陰玄精石(研)甘草(炙微赤銼)牛黃(半分研)上為細散。
入研了藥令勻。每服水一大盞。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含化犀角丸
(出圣惠方)
治熱病。心脾虛熱。肺氣暴壅。喉中腫痛??谏喔?/p>
燥
。咽津有妨。不下飲食。宜服。
犀角屑黃藥子子芩郁金川大黃(銼碎微炒)玄參川升麻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射干絡石葉(各三分)馬牙硝(各一兩)上為末。入馬牙硝。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當含一丸咽津。
含化射干丸
(出圣惠方)
治熱病。脾肺壅熱。咽喉腫塞。連舌根痛。宜服。
射干川升麻(各一兩)硼砂(研)甘草(炙微赤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研各半兩)豉心(二合微炒)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彈子大。
每服含一丸。咽津。
地黃煎
(出圣惠方)
治熱病。熱毒攻咽喉腫痛。舌根生瘡。宜服。
生地黃汁(半分)牛蒡根汁蜜(三合)黃丹(一兩)鉛霜(一分研)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細研入)太陰玄精石(半兩研)上藥合和令勻。入銀器內(nèi)重湯煮。用槐枝子攪不得住。看色紫。即傾入瓷盒中盛。每服不計時候。取如小彈子大。含咽津。
治熱病。毒瓦斯攻咽喉腫痛。宜服。
(出圣惠方)太陰玄精石(一兩)馬藺子(半兩為末)硼砂(一分)上都研令細。每服不計時候。以蜜水調下一錢。
又方
(出圣惠方)黃藥子地龍(炙各一兩)馬牙硝(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不計時候。以蜜水調下一錢。
木通湯治熱病。喉中閉塞疼痛。
木通(銼)羚羊角(鎊)芍藥絡石(各一兩)升麻(二兩)射干(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半兩)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溫服。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