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熱病毒瓦斯攻于心肺。煩熱壅于胸膈。而渴引飲水。必致喘粗。汗下之后。胃氣尚虛。
熱毒不退??曙嬎^多。水停心下。故令喘急也。
方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氣喘。心膈煩悶。或痰壅不能食。宜服。
前胡(去蘆頭)赤茯苓紫菀(去根土)大腹皮(銼)桔梗(去蘆頭)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甘草(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三分)上為粗散。每服五錢。水一大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候。溫服。
大腹皮散
治熱病。肺壅氣喘。膈中不利。宜服。
大腹皮(銼)人參(去蘆頭各一兩)赤茯苓枳實(shí)(麩炒微黃)柴胡(去苗)桑根白皮(銼各三分)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候。溫服之。
杏仁散
治熱病。胸膈煩悶。喘息奔急。宜服。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前胡(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麥門冬(去心)桑根白皮(銼各一兩)木通(半兩銼)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
不計(jì)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膈煩熱。肺壅喘急。宜服此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麥門冬(去心各一兩)馬兜鈴(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五味子(各一兩半)桑門冬(三分)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
柴胡散
治熱病肺熱。上氣奔喘。宜服。
柴胡(去苗)紫蘇莖葉桑根白皮(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瓤焙)石膏(二兩)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候。溫服。
半夏散
治熱病。客熱在臟。干嘔??谥卸嗵怠4睙?。不能
飲食。宜服。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麥門冬(去心)青竹茹葛根(各一兩)甘草(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
治熱飲水多。卒上氣喘急方。
(出圣惠方)淡竹葉(一兩半)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銼一兩)上為細(xì)銼和勻。分為五服。每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候。溫服。
皂莢丸
治熱病。肺壅喘急。宜服。
皂莢(一兩去黑皮涂酥炙微黃)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研如膏)甘草(炙微赤銼)麻黃(去根節(jié)各三分)甜葶藶(一兩炒令黑搗如泥)上為末。用郁李仁、葶藶。同研令勻。
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jì)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杏仁煎
治熱病。氣喘咳嗽。宜服。
杏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黃牛酥(二兩)白蜜(半斤)生姜汁(二合)上以酥拌杏仁。炒令黃熟。搗如膏。入蜜姜汁。同煎如稠餳。每服三錢。含咽津。不計(jì)時候服。
陷胸散
兼治心胸悶結(jié)。喘不定。服之自汗出。
大黃(一兩半)甘草(半兩)枳實(shí)(半兩去瓤)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七分。一盞煎三兩沸。溫溫和滓服。汗出為度。六日內(nèi)多使此散。如無證不用。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fù)①t(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夫熱病毒瓦斯攻于心肺。煩熱壅于胸膈。而渴引飲水。必致喘粗。汗下之后。胃氣尚虛。
熱毒不退??曙嬎^多。水停心下。故令喘急也。
方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氣喘。心膈煩悶。或痰壅不能食。宜服。
前胡(去蘆頭)赤茯苓紫菀(去根土)大腹皮(銼)桔梗(去蘆頭)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各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甘草(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三分)上為粗散。每服五錢。水一大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候。溫服。
大腹皮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肺壅氣喘。膈中不利。宜服。
大腹皮(銼)人參(去蘆頭各一兩)赤茯苓枳實(shí)(麩炒微黃)柴胡(去苗)桑根白皮(銼各三分)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候。溫服之。
杏仁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胸膈煩悶。喘息奔急。宜服。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前胡(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麥門冬(去心)桑根白皮(銼各一兩)木通(半兩銼)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
不計(jì)時候。溫服。
治熱病。心膈煩熱。肺壅喘急。宜服此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麥門冬(去心各一兩)馬兜鈴(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五味子(各一兩半)桑門冬(三分)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
不計(jì)時候。溫服。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肺熱。上氣奔喘。宜服。
柴胡(去苗)紫蘇莖葉桑根白皮(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瓤焙)石膏(二兩)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候。溫服。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熱病。客熱在臟。干嘔??谥卸嗵怠4睙?。不能
飲食。宜服。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麥門冬(去心)青竹茹葛根(各一兩)甘草(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
不計(jì)時候。溫服。
治熱飲水多。卒上氣喘急方。
(出圣惠方)淡竹葉(一兩半)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銼一兩)上為細(xì)銼和勻。分為五服。每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候。溫服。
皂莢丸
(出圣惠方)
治熱病。肺壅喘急。宜服。
皂莢(一兩去黑皮涂酥炙微黃)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研如膏)甘草(炙微赤銼)麻黃(去根節(jié)各三分)甜葶藶(一兩炒令黑搗如泥)上為末。用郁李仁、葶藶。同研令勻。
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jì)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杏仁煎
(出圣惠方)
治熱病。氣喘咳嗽。宜服。
杏仁(五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黃牛酥(二兩)白蜜(半斤)生姜汁(二合)上以酥拌杏仁。炒令黃熟。搗如膏。入蜜姜汁。同煎如稠餳。每服三錢。含咽津。不計(jì)時候服。
陷胸散
(出圣惠方)
兼治心胸悶結(jié)。喘不定。服之自汗出。
大黃(一兩半)甘草(半兩)枳實(shí)(半兩去瓤)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七分。一盞煎三兩沸。溫溫和滓服。汗出為度。六日內(nèi)多使此散。如無證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