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凡時(shí)行瘟疫。皆四時(shí)不正之氣。感而病者。長少率相似。病茍不辟除。多致傳染。宜有方術(shù)。預(yù)為之防。又云。此病皆因歲時(shí)不和。溫涼失節(jié)。人感乖候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zhuǎn)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故須預(yù)服藥。及為法術(shù)以治之。
方
麻黃散
(出圣惠方)
治時(shí)氣。相染易者。即須回避。將息飲食之類。不得傳
食
。但一受病。全家不安。有此相染。
麻黃(去根節(jié)三分)桔梗(去蘆頭三分)桂心(三分)干姜(炮制三分)防風(fēng)(去蘆頭三分)川大黃(銼碎微炙三分)川烏頭(炮裂去皮臍一分)吳茱萸(湯浸七次焙干微炒一分)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一分)上為散。每服二錢。空心用溫酒調(diào)下。
烏頭散
治時(shí)氣。轉(zhuǎn)相染易不止。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一分)獺肝(酒浸微炒一分)川升麻(三分)川大黃(銼碎微炒三分)川樸硝(細(xì)研三分)龍腦(半分細(xì)研)柴胡(二分去苗)上為散。入龍腦樸硝。
同研令勻。每服空心。以溫酒調(diào)下一錢。
雄黃丸
治時(shí)氣病。轉(zhuǎn)相染易。乃至滅門。傍至外人。無有不著
者
。
雄黃(一兩細(xì)研)赤小豆(炒熟二兩)丹參(二兩)鬼箭羽(二兩)上為末。
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五丸??膳c病患同床傳衣。不相染也。
朱砂丸
治時(shí)氣。轉(zhuǎn)相染著。延及外人。不敢視者。
朱砂(細(xì)研水飛過二兩)雄黃(細(xì)研水飛過二兩)赤小豆(炒熟二兩)人參(去蘆頭一兩)鬼箭羽(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五丸??膳c病人同床傳衣。不相染也。
治時(shí)氣熱毒。令不相染易。
(出圣惠方)豆豉(一升)伏龍肝(三錢細(xì)研)童子小便(三中盞)上相和。煎取一中盞半。
去滓。
分為三服。每平旦一服。令人不著。
瘴疫方治時(shí)氣溫毒。令不相染易。
(出圣惠方)上于正月取東行桑根。粗如指者。長一寸。以朱砂涂之。懸于門上。又令人帶之。一方無朱砂。
敗鱉散
(出圣濟(jì)總錄)
辟時(shí)氣瘟疫。令不相染。
敗鱉(醋炙五錢)梔子仁(一分)大青(一分)羚羊角(鎊一分)芍藥(一分)馬牙硝(一分)前胡(去苗一分)紫菀(去苗土一分)上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
去滓。食前溫服。
絕瘴散
(出圣濟(jì)總錄)辟時(shí)氣疫癘。
麻黃(去節(jié))桂(去粗皮)升麻細(xì)辛(去苗)干姜(炮)白術(shù)附子(炮裂去皮臍)防己防風(fēng)(去叉)桔梗蜀椒(去目并閉口者微炒去汗)芎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
空心。用溫酒調(diào)下。一方用烏頭。
赤小豆丸
辟傷寒瘟疫瘴癘。令不相染。
(方見鬼箭羽丸)
治瘟疫氣。
(出本草)以蚺蛇肉作食之。
辟癘。
(出本草)正月之節(jié)食五辛。以辟癘氣。服一日姜。
辟瘟湯
(出圣濟(jì)總錄)辟時(shí)病瘟癘。
甘草(二兩)大黃(二兩)皂莢(一錢并生用)上細(xì)銼。用水二盞。煎至一盞。
空心熱服。至晚下惡物為效。
真珠散
(一名辟瘟病散出圣濟(jì)總錄)
治辟瘟疫癘。
真珠(研一分)桂(去粗皮一分)雞子(二枚去殼炒令黑色研)貝母(去心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三分)上為末。再同研勻。歲旦溫酒調(diào)下一錢。若歲中人多病者??稍峦H缬鰰r(shí)行病。即不拘時(shí)候效。一方無杏仁。
羌活湯
治時(shí)氣更相傳染。宜預(yù)服此方。
羌活(去蘆頭一分)桂(去粗皮)芎牡丹皮柴胡(去苗)桔梗(炒)升麻荊芥穗玄參甘草(炙銼)麻黃(去根節(jié))木香(各一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一分)牽牛(炒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jì)時(shí)候。
蒼耳散
真珠(研一分)桂(去粗皮一分)雞子(二枚去殼炒令黑色研)上于重午日。采蒼耳曝干三兩。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招摹S镁{(diào)下。
辟時(shí)行瘟疫癘瘴。
(出千金方)用蕪荑不限多少。搗取汁。立春后。遇庚子日。闔家大小。各溫服一二盞。
流金散
(出千金方)
辟瘟疫時(shí)氣。
(方見雄黃散)
燒術(shù)法。
(出十便良方)
凡冒中暑熱。時(shí)或久雨。以蒼術(shù)合皂莢燒。辟瘟疫
邪氣。
辟瘟病。
(出本草)用菘菜。切如粟。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辟五年瘟。
雌黃丸
辟瘟疫去百惡。
雌黃(二兩研)雄黃(二兩研)龍骨(二兩)龜甲(二兩)鯪鯉甲(二兩)虎骨(二兩)羊角(二兩鎊)芎(二兩)空青(半兩研)樗雞(七枚)真珠(三兩研)皮(二兩)上為末。再同研勻。熔蠟和丸。如彈子大。正旦戶前燒一丸。男左女右。系一丸于臂上。遇時(shí)行。亦根據(jù)此用。
辟瘟疫時(shí)氣。涂敷。
(出千金方)雄黃(二兩研)丹砂(一兩研)菖蒲(一兩切)鬼臼(一兩)上為末。同研勻。
以水調(diào)涂五心。及額上鼻中耳門。辟瘟甚驗(yàn)。
辟瘟丸
治傷寒疫癘傳染。及頭目昏重。項(xiàng)膂拘急。胸膈不
通。
玄參(五兩炒)蒼術(shù)(三兩炒)芎(炒)白芷(炒)羌活(去蘆頭生用)甘草(炙銼)烏頭(炮裂去皮臍各一兩)安息香(一分)龍腦(研)麝香(研各半兩)上除腦麝外。搗羅為細(xì)末。入腦麝拌勻。粟米粥為丸。如彈子大。陰干。紗袋盛。安近火處。每服一丸。時(shí)疾生姜蜜水磨下。陰毒面青。用熱水磨下。
調(diào)中丸
辟四時(shí)疫癘非節(jié)之氣。
大黃(五兩銼碎炒)麻仁(別研一兩)枳殼(去瓤麩炒一兩)白茯苓(去黑皮一兩)芍藥(一兩)前胡(去蘆頭一兩)黃芩(去黑心一兩)上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食后飲下。微利為度。日晚臥服之佳。
屠蘇酒
(一名屠蘇飲出千金方)
歲旦辟疫氣。令人不染溫病及傷寒。
大黃桔梗蜀椒(各十五銖)白術(shù)桂心(各十八銖)烏頭(六銖)菝(十二銖)上咀。絳袋盛。以十二月晦。日中。懸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日平曉出藥。置酒中煎數(shù)沸。于東向中飲之屠蘇酒。待三朝。還滓置井中。能仍歲飲??墒罒o病。當(dāng)家內(nèi)外有井。皆悉著藥。辟瘟氣也。一方用虎杖一兩一錢。無菝。一方有防風(fēng)一兩。
粉身散
辟瘟病常用。
芎白芷本上研下篩。納和米粉粉身。
殺鬼燒藥方
辟瘟氣。
雄黃(一斤)丹砂(一斤)雌黃(一斤)羚羊角(三兩)蕪荑(三兩)虎骨(三兩)鬼臼(三兩)野丈人(三兩)石長生(三兩)豬屎(三兩)馬懸蹄(三兩)青羊脂(八兩)菖蒲(八兩)白術(shù)(八兩)蜜蠟(八升)上為末。以蜜蠟和丸。如彈子許。朝暮及夜中。戶前微火燒之。
虎杖頭殺鬼丸辟瘟方
(出千金方)虎杖頭(五兩)朱砂(半兩)雄黃(半兩)雌黃(一兩五錢)鬼臼(一兩)白莢(一兩)蕪荑(一兩)上為末。以蜜蠟和丸。如彈子大。絳袋盛系臂。男左女右。懸于屋角?;尥拱搿V型煌?。
辟瘟殺鬼丸
熏白鬼惡氣。
雄黃(二兩)雌黃(二兩)羚羊角(七兩)虎骨(七兩)龍骨(三兩)龜甲(三兩)鯪鯉甲(三兩)皮(三兩)樗頭(十五枚)空青(五兩)芎(五兩)真珠(五兩)東門上雞頭(一兩)上為末。羊蠟二十兩。并和丸彈子大。正旦門戶前燒一丸。帶一丸。男左女右。
辟百惡。獨(dú)宿吊喪問病。各吞一丸。小豆大。天陰大霧。日燒一丸于窗前佳。
赤散
辟瘟疫氣。傷寒及熱病。
藜蘆(一兩)躑躅花(一兩)牡丹皮(一兩六錢)皂莢(一兩六錢)附子(六兩)桂心(六兩)真珠(六兩)細(xì)辛干姜(各十八銖)上為末。納真珠合治之。分一方寸匕。
置絳囊中帶之。男左女右。著臂自隨。覺有病之時(shí)。便以粟米大。納著鼻中。又酒服一錢。覆衣取汗。一日三服。當(dāng)取一遍汗。
斷瘟病令不相染著。
(出千金方)以汲水瓶一。長七寸。溫著病患臥席下。良。
又方
(出千金方)以繩度所著戶中壁。屈即絕斷之。
主天行時(shí)氣。鬼魅邪精等。
(出本草)以瓶香燒之。
治瘟病令不相染。
(出千金方)用桃樹中蟲屎末之。以水調(diào)服方寸匕。
(出千金方)用新布袋。盛赤豆一升。納井中。三日出。舉家服二七粒。一方男十枚。女二十枚。
(出千金方)用菘葉末之。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辟五年瘟。
(出千金方)常以七月七日。合家男吞大豆七枚。女吞小豆二七枚。向日亦佳。一方合家向日吞赤小豆二七枚。
斷瘟疫轉(zhuǎn)相染著。及至滅門。延及外人。無敢視者。
(出千金方)赤小豆(二兩)鬼箭羽(二兩)鬼臼(二兩)雄黃(二兩)上為末。以蜜和服。
如小豆一丸??膳c病患同床傳衣。
治瘟令不相染。
(出千金方)用新布袋盛大豆一升。納井中一宿。出服七枚。一方用黑豆。
治瘟疫。
(出千金方)用藥子二枚末。水服之。
辟瘟方
(出千金方)用白蜜和上色朱砂粉一兩。以太歲日平旦。大小勿食。向東方立。吞服三七丸。如麻子。
勿令齒近之。并七小枚投井中。終身勿忘此法。
剛繁辟溫病粉身散。常用方。
芎(四兩)本(四兩)遠(yuǎn)志(四兩)白術(shù)(四兩)米粉(一斗研)上搗篩。四物為散。和米粉粉身。若欲多時(shí)。加藥增粉用之。
干敷散
(一名干散出肘后方)
主辟瘟疫疾惡。令不相染著氣。肘后方作敷干
。抱樸子作敷下。
附子(一枚一分者炮)細(xì)辛(一分)干姜(一分)麻子(一分研)柏實(shí)(一分)上為散。正旦舉家。以井花水各服一方寸匕。服藥一日。十年不病。二日。二十年不病。三日。
三十年不病。受師法。但應(yīng)三日服。歲多病。三日一服之。忌豬肉。
殺鬼丸
(胡洽方)雄黃(五兩)朱砂(五兩研)鬼臼(五兩)鬼督郵(五兩)雌黃(五兩研)馬兜鈴(五兩)皂莢(五兩炙)虎骨(五兩)阿魏(五兩)桃白皮(五兩)菖蒲(五兩)石硫黃(五兩研)甲香(一兩)白膠香(一兩)羚羊角屑蠟蜜(八斤煉)上搗篩十六味。蠟蜜和丸。
如彈子大。往辟瘟處燒之。殺鬼去惡。若大疫家??蔁?。忌生血物羊肉餳。
治時(shí)疾疫。
(出肘后方)用馬蹄末屑二兩。絳囊?guī)е?。男左女右?/p>
蘇合香丸
(出危氏方)凡入瘟疫家。先令打開門戶。以大鍋盛水二斗。于堂心用二十丸煎。其香能散疫氣。凡病者各飲一甌后。醫(yī)者卻入診視。不致相染。
辟時(shí)疫不相染方。
(出十便良方)以冬至前后。取沙牛膽將小顆黑豆。看納。又不得頃膽水出。任令滿。以綿系于當(dāng)風(fēng)處。
候干收之。若遇時(shí)疫動(dòng)。即朝起取膽。納豆子七個(gè)。井花水服之。即不相染?;蛟品t明目。
兼療內(nèi)障眼。
辟妖法
(出十便良方)李畋該聞集云。爆竹辟妖氣。鄰人仲叟家。為山魈所祟。擲瓦石。開戶牖。不自安。叟求禱之。以佛經(jīng)報(bào)謝。而妖祟彌盛。畋謂其叟曰。翁日夜于庭落中。若除夕爆竹數(shù)十竿。叟然其言。爆竹至晚。寂然安。遂伏。
度瘴散
(出肘后方)
辟山瘴惡氣。若有黑霧郁勃。及西南溫風(fēng)。皆為疫癘之
候
麻黃(五分)椒(五分)烏頭(三分)細(xì)辛術(shù)干姜防風(fēng)桔梗桂(各八分)上搗篩為末。平旦酒服一錢。辟諸毒惡氣。冒霧。宜服。
辟天行疫癘。
(出肘后方)雄黃丹砂巴豆礬石附子干姜上各等分。搗為末。蜜丸。平旦向日吞一丸。
如胡麻子大。九日止。令人無病。
常用瘟病散
(出肘后方)真珠(一分)肉桂(一分)貝母(三分)雞子白(熬黃黑各三分)上搗為末。
歲旦服方寸匕。歲中多病??捎盟吠S胁〖从?。人服者當(dāng)可大效。一方有杏仁。
趙煮膏方
(出肘后方)大黃附子細(xì)辛干姜桂(各一兩)巴豆(八十枚去殼)上搗細(xì)。苦酒漬一宿。
臘月豬膏二斤。煎至三上三下。絞去滓。密器貯之。初覺勃色變熱。如梧桐子大一丸。不瘥再服。亦可火炙。以摩身體數(shù)百遍佳。并治賊風(fēng)走游皮膚并良。可預(yù)合之。一方有椒一兩。
單行方術(shù)。
(出肘后方)用西南社中柏。東南枝。取曝干為末。服方寸匕。立瘥。一方酒服之。
(出肘后方)取正月上寅日。搗女青屑三角。絳囊貯。系戶上。大吉。
(出肘后方)取正月朔望日及七日。吞麻子大豆各二七枚。投井中。又以附子二枚。小豆七枚。令女子投井中。
(出肘后方)取冬至日雄赤雞作臘。立春煮食。盡物分他人。又正月一日。取東行桑根。大如指。懸門戶上。又令人帶之。一方長七寸。用丹涂之。
(出肘后方)上埋鵲于門前。
(出肘后方)取斷發(fā)繩長七寸。盜著病患臥席下。
辟瘟疫邪濕氣。
(出本草)以皂莢合蒼術(shù)燒之。
(出肘后方)上熬豉雜米。酒漬服之。
(出肘后方)柏子仁細(xì)辛米干姜(三分)附子(一分)上為末。酒服方寸匕。日服三服。
服十日。
(出肘后方)用鯽魚密置臥下。勿令知之。
(出肘后方)用麥和米干姜。又云麻子仁。可作三種服之。
治入瘟疫之家。
(出三因方)以雄黃末濃涂兩鼻。清油亦可。嚼蒜亦可。飲酒更佳。即不傳染。與病患同床。亦不相染。初洗面后。及臥時(shí)點(diǎn)之。凡病家自生惡氣。聞之即上入泥丸。遂散百脈而成死病。宜以紙捻探鼻嚏之。為佳。如以雄黃點(diǎn)鼻。則自不聞。并辟惡夢。神良。
刪繁大青消毒散治天行三日外。至七日不歇。內(nèi)熱令人更相染著。
大青(四兩)干葛(四兩)梔子(四兩)香豉(八合熬綿裹)芒硝(三兩)生干地黃(一升切)上切。以水五升。煮藥味取二升五合。去滓。下芒硝。分三服。忌蕪荑酒蒜等物。
一方有石膏八兩。
務(wù)成子螢火丸主病辟疾疫惡風(fēng)氣。百鬼虎野狼。蛇虺蠆諸毒。五兵百病。盜賊兇害
。皆辟之。
螢火(二兩)鬼箭(削去皮羽二兩)蒺藜(一兩)雄黃(二兩)雌黃(二兩)礬石(二兩升盡)羊角(一兩五錢)鍛灶灰(一兩五錢)鐵錘柄(八銖燒黑)上搗篩為散。
以雞子黃并丹雄雞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作三角絳囊。盛五丸帶臂。仍更掛戶上。
辟魔法。
(出十便良方)斗門方辟魔。以雄黃一塊帶頭上。妙。
辟瘟疫。
(出本草)以艾納香燒之。
(出本草)以臘月鼠。向正旦朝所居處埋之。
去惡氣。除病疫。
(出本草)以兜木香燒之。
去瘟氣。
(出本草)以臘月夜。令人持椒井傍。勿與人語。納椒井中。溫服此水。
辟惡去瘟疫病。
(出本草)以狐尾燒之?;蛞孕酆簾T谀臼险呤且?。
黃龍湯
(出本草)
療瘟病垂死。
以空塞口。納糞倉中。積年得汁。其汁甚黑而苦。服之欲死。即瘥。
主天行時(shí)氣。宅舍怪異。
(出本草)降真香并燒悉驗(yàn)。仙傳云。燒之?;蛞Q降蘸星辰。燒此香。甚為第一度燒之。功力極驗(yàn)。
(出本草)五月初一日。取冢上土及磚石。以瓦器盛之。埋之著門外階下。合家不患時(shí)氣。又正月朝早。將物去冢頭古磚一塊。懸大門。斷一年無時(shí)疫。
辟天行時(shí)疾。
(出本草)取釣樟莖葉置門上。
辟瘟疫法。
用熬豉和白術(shù)。浸酒常服之。一方無白術(shù)。用白米。
治斷瘟疫。
用上等朱砂一兩研。以白蜜和丸。如麻子大。常以太歲日平旦。一家大小勿食諸物。面向東立。各吞三七丸。永無疫氣。
辟天行瘟病及蛇蟲。
可將預(yù)知子帶之。
驅(qū)瘟癘。
用豹皮寢之。
導(dǎo)引法
(出圣濟(jì)總錄)養(yǎng)生方云。常以雞鳴時(shí)。心存日滾神名三遍。辟百邪正
鬼
。令人不病瘟。
東海神名阿明。南海神名祝融。西海神名巨乘。北海神名禺強(qiáng)。又存念心氣赤。肝氣青。肺氣白。脾氣黃。腎氣黑。氣出周其身。又兼辟邪鬼。欲辟眾邪百鬼。
常存心為炎斗。煌煌光明。則百病諸邪。不敢干之??梢猿鋈胛烈咧小?/p>
(公元 1529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二卷。闡述傷科的病癥治療,凡方藥、手法、用具等,都有詳細(xì)的記述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凡時(shí)行瘟疫。皆四時(shí)不正之氣。感而病者。長少率相似。病茍不辟除。多致傳染。宜有方術(shù)。預(yù)為之防。又云。此病皆因歲時(shí)不和。溫涼失節(jié)。人感乖候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zhuǎn)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故須預(yù)服藥。及為法術(shù)以治之。
方
麻黃散
(出圣惠方)
治時(shí)氣。相染易者。即須回避。將息飲食之類。不得傳
食
。但一受病。全家不安。有此相染。
麻黃(去根節(jié)三分)桔梗(去蘆頭三分)桂心(三分)干姜(炮制三分)防風(fēng)(去蘆頭三分)川大黃(銼碎微炙三分)川烏頭(炮裂去皮臍一分)吳茱萸(湯浸七次焙干微炒一分)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一分)上為散。每服二錢。空心用溫酒調(diào)下。
烏頭散
(出圣惠方)
治時(shí)氣。轉(zhuǎn)相染易不止。
川烏頭(炮裂去皮臍一分)獺肝(酒浸微炒一分)川升麻(三分)川大黃(銼碎微炒三分)川樸硝(細(xì)研三分)龍腦(半分細(xì)研)柴胡(二分去苗)上為散。入龍腦樸硝。
同研令勻。每服空心。以溫酒調(diào)下一錢。
雄黃丸
(出圣惠方)
治時(shí)氣病。轉(zhuǎn)相染易。乃至滅門。傍至外人。無有不著
者
。
雄黃(一兩細(xì)研)赤小豆(炒熟二兩)丹參(二兩)鬼箭羽(二兩)上為末。
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五丸??膳c病患同床傳衣。不相染也。
朱砂丸
(出圣惠方)
治時(shí)氣。轉(zhuǎn)相染著。延及外人。不敢視者。
朱砂(細(xì)研水飛過二兩)雄黃(細(xì)研水飛過二兩)赤小豆(炒熟二兩)人參(去蘆頭一兩)鬼箭羽(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五丸??膳c病人同床傳衣。不相染也。
治時(shí)氣熱毒。令不相染易。
(出圣惠方)豆豉(一升)伏龍肝(三錢細(xì)研)童子小便(三中盞)上相和。煎取一中盞半。
去滓。
分為三服。每平旦一服。令人不著。
瘴疫方治時(shí)氣溫毒。令不相染易。
(出圣惠方)上于正月取東行桑根。粗如指者。長一寸。以朱砂涂之。懸于門上。又令人帶之。一方無朱砂。
敗鱉散
(出圣濟(jì)總錄)
辟時(shí)氣瘟疫。令不相染。
敗鱉(醋炙五錢)梔子仁(一分)大青(一分)羚羊角(鎊一分)芍藥(一分)馬牙硝(一分)前胡(去苗一分)紫菀(去苗土一分)上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
去滓。食前溫服。
絕瘴散
(出圣濟(jì)總錄)辟時(shí)氣疫癘。
麻黃(去節(jié))桂(去粗皮)升麻細(xì)辛(去苗)干姜(炮)白術(shù)附子(炮裂去皮臍)防己防風(fēng)(去叉)桔梗蜀椒(去目并閉口者微炒去汗)芎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
空心。用溫酒調(diào)下。一方用烏頭。
赤小豆丸
(出圣惠方)
辟傷寒瘟疫瘴癘。令不相染。
(方見鬼箭羽丸)
治瘟疫氣。
(出本草)以蚺蛇肉作食之。
辟癘。
(出本草)正月之節(jié)食五辛。以辟癘氣。服一日姜。
辟瘟湯
(出圣濟(jì)總錄)辟時(shí)病瘟癘。
甘草(二兩)大黃(二兩)皂莢(一錢并生用)上細(xì)銼。用水二盞。煎至一盞。
去滓。
空心熱服。至晚下惡物為效。
真珠散
(一名辟瘟病散出圣濟(jì)總錄)
治辟瘟疫癘。
真珠(研一分)桂(去粗皮一分)雞子(二枚去殼炒令黑色研)貝母(去心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三分)上為末。再同研勻。歲旦溫酒調(diào)下一錢。若歲中人多病者??稍峦H缬鰰r(shí)行病。即不拘時(shí)候效。一方無杏仁。
羌活湯
(出圣惠方)
治時(shí)氣更相傳染。宜預(yù)服此方。
羌活(去蘆頭一分)桂(去粗皮)芎牡丹皮柴胡(去苗)桔梗(炒)升麻荊芥穗玄參甘草(炙銼)麻黃(去根節(jié))木香(各一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一分)牽牛(炒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jì)時(shí)候。
蒼耳散
(出圣濟(jì)總錄)
治辟瘟疫癘。
真珠(研一分)桂(去粗皮一分)雞子(二枚去殼炒令黑色研)上于重午日。采蒼耳曝干三兩。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招摹S镁{(diào)下。
辟時(shí)行瘟疫癘瘴。
(出千金方)用蕪荑不限多少。搗取汁。立春后。遇庚子日。闔家大小。各溫服一二盞。
流金散
(出千金方)
辟瘟疫時(shí)氣。
(方見雄黃散)
燒術(shù)法。
(出十便良方)
凡冒中暑熱。時(shí)或久雨。以蒼術(shù)合皂莢燒。辟瘟疫
邪氣。
辟瘟病。
(出本草)用菘菜。切如粟。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辟五年瘟。
雌黃丸
(出圣濟(jì)總錄)
辟瘟疫去百惡。
雌黃(二兩研)雄黃(二兩研)龍骨(二兩)龜甲(二兩)鯪鯉甲(二兩)虎骨(二兩)羊角(二兩鎊)芎(二兩)空青(半兩研)樗雞(七枚)真珠(三兩研)皮(二兩)上為末。再同研勻。熔蠟和丸。如彈子大。正旦戶前燒一丸。男左女右。系一丸于臂上。遇時(shí)行。亦根據(jù)此用。
辟瘟疫時(shí)氣。涂敷。
(出千金方)雄黃(二兩研)丹砂(一兩研)菖蒲(一兩切)鬼臼(一兩)上為末。同研勻。
以水調(diào)涂五心。及額上鼻中耳門。辟瘟甚驗(yàn)。
辟瘟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傷寒疫癘傳染。及頭目昏重。項(xiàng)膂拘急。胸膈不
通。
玄參(五兩炒)蒼術(shù)(三兩炒)芎(炒)白芷(炒)羌活(去蘆頭生用)甘草(炙銼)烏頭(炮裂去皮臍各一兩)安息香(一分)龍腦(研)麝香(研各半兩)上除腦麝外。搗羅為細(xì)末。入腦麝拌勻。粟米粥為丸。如彈子大。陰干。紗袋盛。安近火處。每服一丸。時(shí)疾生姜蜜水磨下。陰毒面青。用熱水磨下。
調(diào)中丸
(出圣濟(jì)總錄)
辟四時(shí)疫癘非節(jié)之氣。
大黃(五兩銼碎炒)麻仁(別研一兩)枳殼(去瓤麩炒一兩)白茯苓(去黑皮一兩)芍藥(一兩)前胡(去蘆頭一兩)黃芩(去黑心一兩)上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食后飲下。微利為度。日晚臥服之佳。
屠蘇酒
(一名屠蘇飲出千金方)
歲旦辟疫氣。令人不染溫病及傷寒。
大黃桔梗蜀椒(各十五銖)白術(shù)桂心(各十八銖)烏頭(六銖)菝(十二銖)上咀。絳袋盛。以十二月晦。日中。懸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日平曉出藥。置酒中煎數(shù)沸。于東向中飲之屠蘇酒。待三朝。還滓置井中。能仍歲飲??墒罒o病。當(dāng)家內(nèi)外有井。皆悉著藥。辟瘟氣也。一方用虎杖一兩一錢。無菝。一方有防風(fēng)一兩。
粉身散
(出千金方)
辟瘟病常用。
芎白芷本上研下篩。納和米粉粉身。
殺鬼燒藥方
(出千金方)
辟瘟氣。
雄黃(一斤)丹砂(一斤)雌黃(一斤)羚羊角(三兩)蕪荑(三兩)虎骨(三兩)鬼臼(三兩)野丈人(三兩)石長生(三兩)豬屎(三兩)馬懸蹄(三兩)青羊脂(八兩)菖蒲(八兩)白術(shù)(八兩)蜜蠟(八升)上為末。以蜜蠟和丸。如彈子許。朝暮及夜中。戶前微火燒之。
虎杖頭殺鬼丸辟瘟方
(出千金方)虎杖頭(五兩)朱砂(半兩)雄黃(半兩)雌黃(一兩五錢)鬼臼(一兩)白莢(一兩)蕪荑(一兩)上為末。以蜜蠟和丸。如彈子大。絳袋盛系臂。男左女右。懸于屋角?;尥拱搿V型煌?。
辟瘟殺鬼丸
(出千金方)
熏白鬼惡氣。
雄黃(二兩)雌黃(二兩)羚羊角(七兩)虎骨(七兩)龍骨(三兩)龜甲(三兩)鯪鯉甲(三兩)皮(三兩)樗頭(十五枚)空青(五兩)芎(五兩)真珠(五兩)東門上雞頭(一兩)上為末。羊蠟二十兩。并和丸彈子大。正旦門戶前燒一丸。帶一丸。男左女右。
辟百惡。獨(dú)宿吊喪問病。各吞一丸。小豆大。天陰大霧。日燒一丸于窗前佳。
赤散
(出千金方)
辟瘟疫氣。傷寒及熱病。
藜蘆(一兩)躑躅花(一兩)牡丹皮(一兩六錢)皂莢(一兩六錢)附子(六兩)桂心(六兩)真珠(六兩)細(xì)辛干姜(各十八銖)上為末。納真珠合治之。分一方寸匕。
置絳囊中帶之。男左女右。著臂自隨。覺有病之時(shí)。便以粟米大。納著鼻中。又酒服一錢。覆衣取汗。一日三服。當(dāng)取一遍汗。
斷瘟病令不相染著。
(出千金方)以汲水瓶一。長七寸。溫著病患臥席下。良。
又方
(出千金方)以繩度所著戶中壁。屈即絕斷之。
主天行時(shí)氣。鬼魅邪精等。
(出本草)以瓶香燒之。
治瘟病令不相染。
(出千金方)用桃樹中蟲屎末之。以水調(diào)服方寸匕。
又方
(出千金方)用新布袋。盛赤豆一升。納井中。三日出。舉家服二七粒。一方男十枚。女二十枚。
又方
(出千金方)用菘葉末之。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辟五年瘟。
又方
(出千金方)常以七月七日。合家男吞大豆七枚。女吞小豆二七枚。向日亦佳。一方合家向日吞赤小豆二七枚。
斷瘟疫轉(zhuǎn)相染著。及至滅門。延及外人。無敢視者。
(出千金方)赤小豆(二兩)鬼箭羽(二兩)鬼臼(二兩)雄黃(二兩)上為末。以蜜和服。
如小豆一丸??膳c病患同床傳衣。
治瘟令不相染。
(出千金方)用新布袋盛大豆一升。納井中一宿。出服七枚。一方用黑豆。
治瘟疫。
(出千金方)用藥子二枚末。水服之。
辟瘟方
(出千金方)用白蜜和上色朱砂粉一兩。以太歲日平旦。大小勿食。向東方立。吞服三七丸。如麻子。
勿令齒近之。并七小枚投井中。終身勿忘此法。
剛繁辟溫病粉身散。常用方。
芎(四兩)本(四兩)遠(yuǎn)志(四兩)白術(shù)(四兩)米粉(一斗研)上搗篩。四物為散。和米粉粉身。若欲多時(shí)。加藥增粉用之。
干敷散
(一名干散出肘后方)
主辟瘟疫疾惡。令不相染著氣。肘后方作敷干
。抱樸子作敷下。
附子(一枚一分者炮)細(xì)辛(一分)干姜(一分)麻子(一分研)柏實(shí)(一分)上為散。正旦舉家。以井花水各服一方寸匕。服藥一日。十年不病。二日。二十年不病。三日。
三十年不病。受師法。但應(yīng)三日服。歲多病。三日一服之。忌豬肉。
殺鬼丸
(胡洽方)雄黃(五兩)朱砂(五兩研)鬼臼(五兩)鬼督郵(五兩)雌黃(五兩研)馬兜鈴(五兩)皂莢(五兩炙)虎骨(五兩)阿魏(五兩)桃白皮(五兩)菖蒲(五兩)石硫黃(五兩研)甲香(一兩)白膠香(一兩)羚羊角屑蠟蜜(八斤煉)上搗篩十六味。蠟蜜和丸。
如彈子大。往辟瘟處燒之。殺鬼去惡。若大疫家??蔁?。忌生血物羊肉餳。
治時(shí)疾疫。
(出肘后方)用馬蹄末屑二兩。絳囊?guī)е?。男左女右?/p>
蘇合香丸
(出危氏方)凡入瘟疫家。先令打開門戶。以大鍋盛水二斗。于堂心用二十丸煎。其香能散疫氣。凡病者各飲一甌后。醫(yī)者卻入診視。不致相染。
辟時(shí)疫不相染方。
(出十便良方)以冬至前后。取沙牛膽將小顆黑豆。看納。又不得頃膽水出。任令滿。以綿系于當(dāng)風(fēng)處。
候干收之。若遇時(shí)疫動(dòng)。即朝起取膽。納豆子七個(gè)。井花水服之。即不相染?;蛟品t明目。
兼療內(nèi)障眼。
辟妖法
(出十便良方)李畋該聞集云。爆竹辟妖氣。鄰人仲叟家。為山魈所祟。擲瓦石。開戶牖。不自安。叟求禱之。以佛經(jīng)報(bào)謝。而妖祟彌盛。畋謂其叟曰。翁日夜于庭落中。若除夕爆竹數(shù)十竿。叟然其言。爆竹至晚。寂然安。遂伏。
度瘴散
(出肘后方)
辟山瘴惡氣。若有黑霧郁勃。及西南溫風(fēng)。皆為疫癘之
候
。
麻黃(五分)椒(五分)烏頭(三分)細(xì)辛術(shù)干姜防風(fēng)桔梗桂(各八分)上搗篩為末。平旦酒服一錢。辟諸毒惡氣。冒霧。宜服。
辟天行疫癘。
(出肘后方)雄黃丹砂巴豆礬石附子干姜上各等分。搗為末。蜜丸。平旦向日吞一丸。
如胡麻子大。九日止。令人無病。
常用瘟病散
(出肘后方)真珠(一分)肉桂(一分)貝母(三分)雞子白(熬黃黑各三分)上搗為末。
歲旦服方寸匕。歲中多病??捎盟吠S胁〖从?。人服者當(dāng)可大效。一方有杏仁。
趙煮膏方
(出肘后方)大黃附子細(xì)辛干姜桂(各一兩)巴豆(八十枚去殼)上搗細(xì)。苦酒漬一宿。
臘月豬膏二斤。煎至三上三下。絞去滓。密器貯之。初覺勃色變熱。如梧桐子大一丸。不瘥再服。亦可火炙。以摩身體數(shù)百遍佳。并治賊風(fēng)走游皮膚并良。可預(yù)合之。一方有椒一兩。
單行方術(shù)。
(出肘后方)用西南社中柏。東南枝。取曝干為末。服方寸匕。立瘥。一方酒服之。
又方
(出肘后方)取正月上寅日。搗女青屑三角。絳囊貯。系戶上。大吉。
又方
(出肘后方)取正月朔望日及七日。吞麻子大豆各二七枚。投井中。又以附子二枚。小豆七枚。令女子投井中。
又方
(出肘后方)取冬至日雄赤雞作臘。立春煮食。盡物分他人。又正月一日。取東行桑根。大如指。懸門戶上。又令人帶之。一方長七寸。用丹涂之。
又方
(出肘后方)上埋鵲于門前。
斷瘟病令不相染著。
(出肘后方)取斷發(fā)繩長七寸。盜著病患臥席下。
辟瘟疫邪濕氣。
(出本草)以皂莢合蒼術(shù)燒之。
又方
(出肘后方)上熬豉雜米。酒漬服之。
又方
(出肘后方)柏子仁細(xì)辛米干姜(三分)附子(一分)上為末。酒服方寸匕。日服三服。
服十日。
又方
(出肘后方)用鯽魚密置臥下。勿令知之。
又方
(出肘后方)用麥和米干姜。又云麻子仁。可作三種服之。
治入瘟疫之家。
(出三因方)以雄黃末濃涂兩鼻。清油亦可。嚼蒜亦可。飲酒更佳。即不傳染。與病患同床。亦不相染。初洗面后。及臥時(shí)點(diǎn)之。凡病家自生惡氣。聞之即上入泥丸。遂散百脈而成死病。宜以紙捻探鼻嚏之。為佳。如以雄黃點(diǎn)鼻。則自不聞。并辟惡夢。神良。
刪繁大青消毒散治天行三日外。至七日不歇。內(nèi)熱令人更相染著。
大青(四兩)干葛(四兩)梔子(四兩)香豉(八合熬綿裹)芒硝(三兩)生干地黃(一升切)上切。以水五升。煮藥味取二升五合。去滓。下芒硝。分三服。忌蕪荑酒蒜等物。
一方有石膏八兩。
務(wù)成子螢火丸主病辟疾疫惡風(fēng)氣。百鬼虎野狼。蛇虺蠆諸毒。五兵百病。盜賊兇害
。皆辟之。
螢火(二兩)鬼箭(削去皮羽二兩)蒺藜(一兩)雄黃(二兩)雌黃(二兩)礬石(二兩升盡)羊角(一兩五錢)鍛灶灰(一兩五錢)鐵錘柄(八銖燒黑)上搗篩為散。
以雞子黃并丹雄雞冠一具。和之如杏仁大。作三角絳囊。盛五丸帶臂。仍更掛戶上。
辟魔法。
(出十便良方)斗門方辟魔。以雄黃一塊帶頭上。妙。
辟瘟疫。
(出本草)以艾納香燒之。
辟瘟疫。
(出本草)以臘月鼠。向正旦朝所居處埋之。
去惡氣。除病疫。
(出本草)以兜木香燒之。
去瘟氣。
(出本草)以臘月夜。令人持椒井傍。勿與人語。納椒井中。溫服此水。
辟惡去瘟疫病。
(出本草)以狐尾燒之?;蛞孕酆簾T谀臼险呤且?。
黃龍湯
(出本草)
療瘟病垂死。
以空塞口。納糞倉中。積年得汁。其汁甚黑而苦。服之欲死。即瘥。
主天行時(shí)氣。宅舍怪異。
(出本草)降真香并燒悉驗(yàn)。仙傳云。燒之?;蛞Q降蘸星辰。燒此香。甚為第一度燒之。功力極驗(yàn)。
治瘟疫。
(出本草)五月初一日。取冢上土及磚石。以瓦器盛之。埋之著門外階下。合家不患時(shí)氣。又正月朝早。將物去冢頭古磚一塊。懸大門。斷一年無時(shí)疫。
辟天行時(shí)疾。
(出本草)取釣樟莖葉置門上。
辟瘟疫法。
用熬豉和白術(shù)。浸酒常服之。一方無白術(shù)。用白米。
治斷瘟疫。
用上等朱砂一兩研。以白蜜和丸。如麻子大。常以太歲日平旦。一家大小勿食諸物。面向東立。各吞三七丸。永無疫氣。
辟天行瘟病及蛇蟲。
可將預(yù)知子帶之。
驅(qū)瘟癘。
用豹皮寢之。
導(dǎo)引法
(出圣濟(jì)總錄)養(yǎng)生方云。常以雞鳴時(shí)。心存日滾神名三遍。辟百邪正
鬼
。令人不病瘟。
東海神名阿明。南海神名祝融。西海神名巨乘。北海神名禺強(qiáng)。又存念心氣赤。肝氣青。肺氣白。脾氣黃。腎氣黑。氣出周其身。又兼辟邪鬼。欲辟眾邪百鬼。
常存心為炎斗。煌煌光明。則百病諸邪。不敢干之??梢猿鋈胛烈咧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