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時氣咳嗽者。由熱邪客于肺。則上焦有熱。心胸?zé)┰辍Q矢深^痛。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上乘于肺。故上氣咳嗽也。其脈洪數(shù)者。是其候也。
方
麥門冬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心胸痰嘔。虛煩咳嗽。時時氣促。
麥門冬(一兩去心)人參(三分去蘆頭)葛根(一兩銼)桔梗(去蘆頭三分)前胡(去蘆頭三分)半夏(湯浸七次去滑三分)貝母(煨微黃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為散。
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木通散
治時氣咳嗽。咽喉不利。心胸?zé)灐?/p>
木通(一兩銼)桑根白皮(一兩銼)葛根(銼三分)射干(三分)紫菀(去苗土三分)馬兜鈴(五錢)半夏(一兩湯浸七次去滑)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天門冬散
治時氣肺虛熱壅。氣喘咳嗽。
天門冬(去心)紫菀(去苗土)赤茯苓甘草(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桑根白皮(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人參(去蘆三分)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款冬花散
治時氣發(fā)熱咳嗽。煩躁?;驎r時氣喘。
款冬花(一兩)天門冬(三分去心)黃(一兩銼)石膏(一兩五錢)紫菀(一兩去苗土)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甘草(炙微赤銼三分)上為散。每服五錢。
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麻黃散
治時氣頭痛。咳嗽煩悶。
麻黃(去根節(jié)一兩)黃(一兩銼)石膏(一兩五錢)天門冬(三分去心)人參(去蘆頭)杏仁(湯浸去皮尖生用各一兩)甘草(三分銼生用)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
入生姜半分。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前胡散
治時氣壯熱咳嗽。頭痛心悶。
前胡(去蘆頭二兩)川升麻(二兩)百合(兩半)貝母(煨令微黃)紫菀(去苗土各兩半)桔梗(去蘆頭兩半)石膏(三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
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石膏散
治時氣壯熱頭痛??人浴?/p>
石膏(六兩)葛根(銼)百合赤芍藥貝母(煨令微黃)桔梗(去蘆頭)川升麻栝蔞(各二兩)梔子仁(一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五十粒。
生干地黃散
治時氣肺熱咳嗽。喉中生瘡。
生干地黃川升麻玄參赤芍藥紫菀(去苗土)柴胡(去苗)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二兩)貝母(一兩五錢煨令微黃)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
去滓。入蜜半匙。更煎沸。不計時候。溫服。
紫菀散
治時氣咳嗽。
紫菀(二兩半去苗土)貝母(二兩煨令微黃)甘草(炙微赤銼一兩)桑白皮(一兩銼)麥門冬(去心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杏仁(一兩五錢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柴胡散
治時氣熱未退。壅滯。虛羸咳嗽。
柴胡(去蘆)黃芩(各一兩)桔梗(去蘆頭一兩)玄參(一兩)地骨皮(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甘草(五錢炙微黃)赤茯苓人參(去蘆頭)紫菀(去苗土)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肺熱。胸膈壅滯??人圆恢?。
(出圣惠方)貝母(一兩煨令微黃)紫菀(三分去苗土)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五錢。
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防風(fēng)百解散治傷寒風(fēng)。頭痛項強。身體疼痛。肌熱惡寒??人源?。老幼皆宜
。溫平不躁。
麻黃(去根節(jié)三兩)甘草(銼炒二兩)防風(fēng)(二兩)蒼術(shù)(半斤為末炒黃)上為細末。
每服三錢。水一鐘半。蔥白三寸。同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進二三服。微汗周而已。
地黃湯治天行肺熱咳嗽。喉有瘡。
生地黃(切一升)升麻(八分)玄參(八分)芍藥(八分)柴胡(八分)麥門冬(去心八分)貝母(六分)竹葉(切一升)白蜜(一合)上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絞去滓。
納蜜再煮三沸。含咽勿停。中間不防食下利。忌蕪荑、熱面、豬犬肉、油膩。
前胡湯治天行壯熱咳嗽。頭痛心悶。病源。熱邪壅于肺。上焦有熱。其人必飲水
。水停心下。則上乘于肺。故上氣而咳也。
前胡(八分)升麻(八分)麥門冬(去心八分)貝母(六分)紫菀(六分)石膏(十二分碎綿裹)杏仁(三十枚去皮尖雙仁)竹葉(切一升)甘草(二分炙)上切。以水八升。
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進一服。不吐利。瘥。忌海藻、菘菜、油膩、豬肉等。
生姜煎
(出一便良方)
治天行病。上氣咳嗽。多唾粘涎。日夜不定。
用生姜三兩。去皮。切如豆粒大。以餳半斤和。微煎令爛。每日無問早晚。少少含。仍嚼姜滓一時之。
治天行病后。因食酒面。肺中熱壅滯。遂成咳不止。
桑白皮(十二分)桔梗(一錢)麻黃(六分去節(jié))肥干棗(二十一枚擘)曹州葶藶子(十分熬令紫為膏)上切。以水四升。煮桑白皮等四味??扇∫簧?。去滓。下葶藶子膏。
更煎三五沸。去滓。分溫五服??招氖澈蠓;蚶鸸?。忌豬肉、油膩、生冷、果子等物。
華蓋散
(出醫(yī)學(xué)切問)
治傷風(fēng)冒濕。頭目昏重。憎寒壯熱。四肢疼痛??人?/p>
失音。涕唾稠粘。不問老幼皆可退之。
蒼術(shù)(二兩)桔梗(一兩)濃樸(一兩)杏仁(五錢)陳皮(五錢)烏梅(五錢)麻黃(二錢)甘草(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如發(fā)汗加蔥頭。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nèi)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夫時氣咳嗽者。由熱邪客于肺。則上焦有熱。心胸?zé)┰辍Q矢深^痛。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上乘于肺。故上氣咳嗽也。其脈洪數(shù)者。是其候也。
方
麥門冬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心胸痰嘔。虛煩咳嗽。時時氣促。
麥門冬(一兩去心)人參(三分去蘆頭)葛根(一兩銼)桔梗(去蘆頭三分)前胡(去蘆頭三分)半夏(湯浸七次去滑三分)貝母(煨微黃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上為散。
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木通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咳嗽。咽喉不利。心胸?zé)灐?/p>
木通(一兩銼)桑根白皮(一兩銼)葛根(銼三分)射干(三分)紫菀(去苗土三分)馬兜鈴(五錢)半夏(一兩湯浸七次去滑)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天門冬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肺虛熱壅。氣喘咳嗽。
天門冬(去心)紫菀(去苗土)赤茯苓甘草(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桑根白皮(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人參(去蘆三分)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款冬花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發(fā)熱咳嗽。煩躁?;驎r時氣喘。
款冬花(一兩)天門冬(三分去心)黃(一兩銼)石膏(一兩五錢)紫菀(一兩去苗土)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一兩)甘草(炙微赤銼三分)上為散。每服五錢。
以水一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麻黃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頭痛。咳嗽煩悶。
麻黃(去根節(jié)一兩)黃(一兩銼)石膏(一兩五錢)天門冬(三分去心)人參(去蘆頭)杏仁(湯浸去皮尖生用各一兩)甘草(三分銼生用)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
入生姜半分。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壯熱咳嗽。頭痛心悶。
前胡(去蘆頭二兩)川升麻(二兩)百合(兩半)貝母(煨令微黃)紫菀(去苗土各兩半)桔梗(去蘆頭兩半)石膏(三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五分。
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石膏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壯熱頭痛??人浴?/p>
石膏(六兩)葛根(銼)百合赤芍藥貝母(煨令微黃)桔梗(去蘆頭)川升麻栝蔞(各二兩)梔子仁(一兩)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蔥白二莖。豉五十粒。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生干地黃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肺熱咳嗽。喉中生瘡。
生干地黃川升麻玄參赤芍藥紫菀(去苗土)柴胡(去苗)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二兩)貝母(一兩五錢煨令微黃)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
去滓。入蜜半匙。更煎沸。不計時候。溫服。
紫菀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咳嗽。
紫菀(二兩半去苗土)貝母(二兩煨令微黃)甘草(炙微赤銼一兩)桑白皮(一兩銼)麥門冬(去心一兩)人參(去蘆頭一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杏仁(一兩五錢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時氣熱未退。壅滯。虛羸咳嗽。
柴胡(去蘆)黃芩(各一兩)桔梗(去蘆頭一兩)玄參(一兩)地骨皮(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甘草(五錢炙微黃)赤茯苓人參(去蘆頭)紫菀(去苗土)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時氣肺熱。胸膈壅滯??人圆恢?。
(出圣惠方)貝母(一兩煨令微黃)紫菀(三分去苗土)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五錢。
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防風(fēng)百解散治傷寒風(fēng)。頭痛項強。身體疼痛。肌熱惡寒??人源?。老幼皆宜
。溫平不躁。
麻黃(去根節(jié)三兩)甘草(銼炒二兩)防風(fēng)(二兩)蒼術(shù)(半斤為末炒黃)上為細末。
每服三錢。水一鐘半。蔥白三寸。同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進二三服。微汗周而已。
地黃湯治天行肺熱咳嗽。喉有瘡。
生地黃(切一升)升麻(八分)玄參(八分)芍藥(八分)柴胡(八分)麥門冬(去心八分)貝母(六分)竹葉(切一升)白蜜(一合)上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絞去滓。
納蜜再煮三沸。含咽勿停。中間不防食下利。忌蕪荑、熱面、豬犬肉、油膩。
前胡湯治天行壯熱咳嗽。頭痛心悶。病源。熱邪壅于肺。上焦有熱。其人必飲水
。水停心下。則上乘于肺。故上氣而咳也。
前胡(八分)升麻(八分)麥門冬(去心八分)貝母(六分)紫菀(六分)石膏(十二分碎綿裹)杏仁(三十枚去皮尖雙仁)竹葉(切一升)甘草(二分炙)上切。以水八升。
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進一服。不吐利。瘥。忌海藻、菘菜、油膩、豬肉等。
生姜煎
(出一便良方)
治天行病。上氣咳嗽。多唾粘涎。日夜不定。
用生姜三兩。去皮。切如豆粒大。以餳半斤和。微煎令爛。每日無問早晚。少少含。仍嚼姜滓一時之。
治天行病后。因食酒面。肺中熱壅滯。遂成咳不止。
桑白皮(十二分)桔梗(一錢)麻黃(六分去節(jié))肥干棗(二十一枚擘)曹州葶藶子(十分熬令紫為膏)上切。以水四升。煮桑白皮等四味??扇∫簧?。去滓。下葶藶子膏。
更煎三五沸。去滓。分溫五服??招氖澈蠓;蚶鸸?。忌豬肉、油膩、生冷、果子等物。
華蓋散
(出醫(yī)學(xué)切問)
治傷風(fēng)冒濕。頭目昏重。憎寒壯熱。四肢疼痛??人?/p>
失音。涕唾稠粘。不問老幼皆可退之。
蒼術(shù)(二兩)桔梗(一兩)濃樸(一兩)杏仁(五錢)陳皮(五錢)烏梅(五錢)麻黃(二錢)甘草(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如發(fā)汗加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