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傷寒可汗

    作者: 朱梓

    (附論)夫傷寒病。汗之而愈者。以初得病。一日至三日。陽(yáng)經(jīng)受邪。未傳諸陰。其邪在表。故當(dāng)發(fā)熱。

    而弱汗合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膳c桂枝湯。又陽(yáng)明煩熱。汗出如瘧?;蛉贞伟l(fā)潮熱,而脈用蓋去積耳。少陰初得病。脈沉。反熱者。溫之。而微取其汗。用麻黃細(xì)辛附子湯。下利。

    手用

    蔥豉湯治傷寒初覺(jué)一二日。頭項(xiàng)腰脊痛。惡寒。

    蔥白(十二莖)豉(半合炒)干姜(炮裂一分)麻黃(去根節(jié))桂(去粗皮)芍藥(各半兩)

    蔥粥方治傷寒服蔥豉湯后。未得汗。再服。

    蔥白(十一莖)豉(三合炒)生姜(半兩拍碎)上用水五盞。入前三味。煎至二盞半。

    去滓

    葛根湯治傷寒服蔥豉湯不得汗??煞?。

    蔥白(十四根)豉(一升綿裹)葛根(三兩切)上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

    分為再服。

    麻黃葛根湯治傷寒初得一二日。出汗。

    麻黃(一兩半去根節(jié))葛根(銼)柴胡(去苗各一兩)芍藥(三分)上搗篩。

    每服五錢(qián)。水熱服

    解毒湯治傷寒初覺(jué)煩熱。頭腳疼痛。

    柴胡(半兩去苗)黃芩(去黑心)荊芥穗(各一分)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qián)。

    水一盞半。

    葛根湯治傷寒一二日。頭疼壯熱。遍身疼痛。其脈洪數(shù)。

    葛根(銼)白術(shù)干姜(炮各半兩)芍藥(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桂(去粗皮各三分)甘草子半兩

    石膏人參解肌湯治傷寒初得一二日。頭疼。壯熱惡寒。脈浮緊者。

    石膏(碎)麻黃(去根節(jié)各一兩)柴胡(去苗)人參(各半兩)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滓。

    荊芥湯治傷寒初得一二日至三日。頭疼。痰逆。肢體煩躁。惡風(fēng)。身熱憎寒者。

    荊芥穗(四兩)前胡(去蘆頭)旋復(fù)花(各三兩)甘草(炙二兩)白術(shù)半夏(湯洗七遍焙煎至七

    五味桂枝湯治傷寒一二日。頭痛體疼。發(fā)表。

    桂(去粗皮)葛根(銼各一兩)麻黃(去根節(jié)一兩)山梔子仁(半兩)石膏(一分)上搗篩以蔥

    五解湯治傷寒三日內(nèi)。表證不解者。

    麻黃(去根節(jié)二兩)白術(shù)(一兩半)葛根(銼)甘草(炙銼)山梔子仁桔梗(炒)石膏(同煎

    六味桂枝湯治傷寒頭痛。發(fā)熱惡寒。解表。

    桂(去粗皮)麻黃(去根節(jié))石膏干姜(炮)白術(shù)(生用)蒼術(shù)(米泔浸麩炒各一兩)上

    人參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傷寒一日至三日。頭痛壯熱。煩悶。其脈洪數(shù)。

    人參(一兩)白術(shù)(半兩)甘草(炙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桂(去粗皮各三分)上搗篩。每

    十味人參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傷寒頭痛體疼。寒熱不解。調(diào)理營(yíng)衛(wèi)。進(jìn)飲食

    。解利經(jīng)絡(luò)。去人參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桂(去粗皮)甘草(炙銼)白術(shù)干姜白茯苓(去黑皮)去沫二兩)才覺(jué)傷

    香術(shù)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傷寒二三日。頭痛肌熱。煩躁不解。四肢倦痛。可

    汗。

    蒼術(shù)(米泔浸一宿切焙二兩)陳橘皮(湯洗去白焙)防風(fēng)麻黃(去根節(jié)湯煮掠去沫焙干)焙干炒)人參同粗搗篩

    蔥豉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傷寒一日至三日以前。身熱脈大。遍體疼痛。汗不

    出者。

    蒼術(shù)(米泔浸去皮銼麩炒黃)麻黃(去根節(jié)湯煮掠去沫焙各二兩)甘草(炙銼)桂(去粗皮熱

    前胡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傷寒表不解。取汗。

    前胡(去蘆頭)柴胡羌活芎人參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芍藥(各半兩)麻滓。

    熱服。如要發(fā)汗。更入薄荷三五葉。同煎。服訖。以濃被蓋覆。如人行五里。再服。徐令汗透遍身。即旋去被。避風(fēng)。若傷寒后。余毒未解。潮熱往來(lái)。數(shù)服即解。

    消飲茯苓湯治傷寒表未解。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腑。結(jié)而成痰。

    膈脘痞悶。倚息短氣。體重。多唾。頭目旋運(yùn)。嗜臥好眠。額角偏痛。腠理開(kāi)疏。體

    常汗出。

    白茯苓(去黑皮)前胡(去蘆)芎羌活(去蘆頭)桔梗(炒)人參獨(dú)活(去蘆頭)甘不計(jì)時(shí)候

    前胡湯治傷寒頭痛。惡寒發(fā)熱。肢體疼倦。

    前胡(去蘆頭)羌活(去蘆頭各六兩)防風(fēng)(去叉四兩)薺(去蘆頭二兩銼)桔梗(炒三草(炙銼一煎至五分。

    桂心湯治四時(shí)傷寒初覺(jué)。

    桂(去粗皮)芍藥甘草(炙)葛根(銼各等分)上搗篩。每服四錢(qián)。水一盞半。

    生姜二片

    麻黃桂枝各半湯治傷寒表解不明。

    麻黃(去節(jié))桂枝(各三兩)芍藥杏仁(去皮尖各一兩半)上咀。如法制。

    每服三

    蔥豉湯治傷寒一二日。頭項(xiàng)及腰背脊拘急疼痛。渾身煩熱惡寒。脈緊無(wú)汗。

    (一名麻黃湯)麻黃(一兩去節(jié))豉(二大合)干姜(二兩)蔥白(十五莖)上咀。每服以水二升。

    先煮行五

    又方治傷寒不得汗。取汗最妙。

    良姜(一兩)丁香(五錢(qián))上為細(xì)末。醋和為丸。如雞頭實(shí)大。每服二丸。生姜湯下。

    衣被

    六物青散

    (出千金方)

    治傷寒敕色。惡寒。

    附子白術(shù)(各一兩六銖)防風(fēng)細(xì)辛(各一兩十二銖)桔梗烏頭(各三兩十八銖)上治溫服得汗

    神丹丸

    (出千金方)

    治傷寒嗽澀。惡寒發(fā)熱。體疼者。

    附子烏頭(各四兩)人參茯苓半夏(各五兩)朱砂(一兩)上末之。蜜丸。

    以真丹為汗少溫服寒氣

    人參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利四肢。和胃氣。調(diào)理營(yíng)衛(wèi)。進(jìn)飲食。解利經(jīng)

    絡(luò)。去久滯風(fēng)邪人參(二兩去蘆頭)桂心(一兩)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干姜(二兩炮制銼)白術(shù)(銼)麻黃(盞。

    入愈

    通神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頭痛壯熱。心胸躁悶。不得汗者。

    麻黃濃樸桂心川大黃(各一兩銼碎微炒)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以新汲水

    抵圣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解肌。

    麻黃(二兩去根節(ji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桂心(一兩)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白術(shù)(半入生姜

    治傷寒頭疼項(xiàng)強(qiáng)。壯熱憎寒。四肢不利。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羌活(半兩)桂心(一兩)干姜(半兩炮制銼)防風(fēng)(三分去蘆頭)加皮(三分)去滓。不

    通關(guān)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遍身壯熱。頭痛腰疼。肢節(jié)不利。

    吳茱萸(湯浸七遍焙干微炒)羌活附子(炮裂去皮臍)芎五加皮甘草(炙微赤銼)盞。入生姜半

    治傷寒頭痛壯熱。鼻塞惡風(fēng)。宜服。

    (出圣惠方)羌活(一兩)五加皮(一兩)桂心(一兩)干姜(半兩炮制銼)海桐皮(一兩銼)青橘皮(吳茱萸(六分

    正氣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四肢頭目疼痛。

    麻黃(三兩去根節(jié))桂心(二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干姜(一兩炮制銼)川大黃(二兩兩去粗皮生滓。不

    附子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頭痛身熱。四肢不利。宜服。解表。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干姜(一分炮制銼)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桂(半兩)芎(半兩)去生姜和滓

    敗毒丸

    (出圣惠方)

    治傷寒陰陽(yáng)二證。出汗。

    干葛(半兩微炒)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躑躅花(一分)芫花(一分醋炒令干)朱砂(一分細(xì)七丸

    三神丸

    (出圣惠方)

    治傷寒表里不解。

    附子(半兩燒令半黑)芫花(一兩醋拌炒令黃)皂莢(一兩不者去皮子炙令黃)上為細(xì)末以豆豉心。宿用湯浸至來(lái)旦。研絞。取細(xì)稀者。用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拘時(shí)。

    治傷寒發(fā)汗。極效方。

    (出圣惠方)蒼術(shù)(四兩銼去皮)甘草(二兩)豬牙皂角(四錢(qián))麻黃(三兩去根節(jié))上件生用。搗細(xì)

    治傷寒發(fā)汗。神驗(yàn)。白散方。

    (出圣惠方)白附子(半兩)附子(半兩去皮臍)半夏(一分)干姜(一分)天南星(一分)皂莢子仁(計(jì)時(shí)

    治傷寒發(fā)汗方。

    (出圣惠方)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太陰玄精石(一兩細(xì)研)硫黃(半兩細(xì)研)馬牙硝(半兩細(xì)研)上

    浮萍草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發(fā)汗。

    浮萍草(一兩四月十五日者)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桂心(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上汗

    神白散

    (出濟(jì)生拔萃方)

    治四時(shí)傷寒在表。渾身壯熱。口苦舌干。惡風(fēng)無(wú)汗

    蒼術(shù)(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干稱(chēng)一兩半)干姜(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甘草(一兩炙)防為末。每服衣

更多中醫(yī)書(shū)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