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痼冷

    作者: 朱梓

    (附論)夫茍得其養(yǎng)無物不長。茍失其養(yǎng)無物不消。人之處世飲食為上。湯藥次之。惟其口腹是充嘔姜欲

    沉香蓽澄茄散

    (出和劑方)

    治下經(jīng)不足內(nèi)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

    痿黃。手足厥冷。脅肋虛滿。精神困倦。臟腑自利。小便滑數(shù)。大能補護。四十以上

    者宜服之。

    附子(炮去臍四兩)沉香蓽澄茄葫蘆巴(微炒)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微炒)補骨脂(微炒)巴戟天(去心)木香川楝(炮去核各一兩)川烏(炮去皮臍半兩)桃仁(去皮尖麩炒二兩)上同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鹽末少許。煎八分去滓。稍熱服之。如盲腸小腸一切氣痛。服之有效??招氖城胺?。

    艾硫丸

    (出十便良方)

    去邪養(yǎng)正。補真益脾。治髓冷血虛。腰疼腳弱。及傷

    冷心腹疼痛?;魜y吐利。自汗氣急。下元久虛。小便頻數(shù)。婦人沖任不足。月水愆期

    。腹脅刺痛。崩漏帶下熟艾(十兩用糯米一升煎成粥澆在艾上用手拌令勻于日中曬干)干姜(十兩)生硫黃附子

    附子理中丸

    (出和劑方)

    治脾胃冷弱。心腹絞痛。嘔吐泄利。霍亂轉(zhuǎn)筋。體

    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滿。腹中雷鳴。嘔吐噦不止。飲食不進。及一切沉寒痼冷

    。并皆治之。

    附子(炮去皮臍)人參(去蘆)干姜(炮)甘草(炙)白術(shù)(各三兩)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小兒分

    紫沉煎丸

    (出醫(yī)方大成)

    治虛寒積冷。伏滯陰氣。心腹膨脹。兩脅疼痛。

    巴豆霜(一分酒半升先入銀器內(nèi)煮之)硫黃(滴水研極細)青皮胡椒砂(各一兩酒半半升研良姜(一別研)上為陳皮

    北亭丸

    (出和劑方)

    治脾元氣弱。久積寒冷。心腹脅肢脹滿刺痛。面色青黃

    。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食少多傷。噫氣吞酸。噦逆惡心。腹中虛鳴。大便泄利。胸膈

    痞塞。食飲不下。嘔噦?;魜y體冷轉(zhuǎn)筋。及五膈五噎。癖瘕聚。翻胃吐食。久痛久利

    。并皆治之。

    縮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濃樸(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臍)川芎當歸(去蘆頭銼碎)陳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四兩)青鹽(別研二兩)白術(shù)(別搗末三兩入兩)上為末一升。

    干藥末亦得。

    黑錫丹

    (出和劑方)

    治脾元久冷。上實下虛。胸中痰飲。或上攻頭目徹痛。

    目瞪昏眩。及奔豚氣上沖胸腹。連兩脅膨脹刺痛不可忍。氣欲絕者。及陰陽氣上下不

    升降。飲食不進。面黃羸瘦。肢體浮腫。五種水氣。香港腳上攻及牙齦腫痛。滿口生瘡

    齒欲落者。兼治脾寒心痛。冷汗不止。或猝暴中風。痰潮上膈。言語艱澀。神昏氣亂

    。喉中痰響狀似癱瘓。曾用風藥吊吐不出者。宜用此藥百粒。煎姜棗湯灌之。壓下風涎

    實時蘇省。風涎自利。或觸冒寒邪?;魜y吐瀉。手足逆冷。唇口青黑。及男子陽事痿怯

    。腳膝酸軟行步乏力。臍腹虛鳴。大便久滑。及婦人血海久冷。白帶自下。歲久無子。

    血氣攻注頭面四肢。并宜服之。兼療膈胃煩壅。痰飲虛喘。百藥不愈者。常服克化飲食

    。養(yǎng)精神。生陽逐陰。消磨冷滯。除濕破癖不動真氣。使五臟安寧。六腑調(diào)暢。百病不

    侵。歌曰。陰損陽衰實可傷??v調(diào)營衛(wèi)亦難將。氣羸血運痰生者。試聽桑君為發(fā)揚。

    又歌曰。夫妻合會功成肆。鈴子沉香一兩賒。木附葫蘆陽起破。桂茴肉豆等無差。梧

    桐酒糊精修煉。反老還童事可嘉。

    沉香附子(炮去皮臍)葫蘆巴(酒浸炒)陽起石(研細水飛)肉桂(去皮只須半兩)茴香一兩)黑錫黃砂子。

    酒糊艾醋

    附子茴香散

    (出醫(yī)方大成)

    治氣虛積冷。心腹絞痛。

    肉豆蔻(煨)茴香(炒)木香白術(shù)(炒)人參白茯苓干姜(炮各一兩)附子(大者一分。

    走馬茴香丸

    (出御藥院方)

    治丈夫積年傷憊久冷。及治氣。備急。

    黑附子(去皮臍)桂葫蘆巴馬蘭花(炒)青橘皮(去白)舶上茴香川楝子(炒)干姜每服空心

    安息香丸治虛冷。補元陽。益氣血。

    安息香天雄(炮裂去皮臍)硫黃(研)陽起石(研)附子(炮裂去皮臍)鐘乳(研)白礬用黃狗外腎

    金鎖正元丹

    (出和劑方)

    治真氣不足。元臟虛弱。四肢倦怠。百節(jié)酸疼。頭

    昏眩痛。目暗耳鳴。面色黃黑。鬢發(fā)脫落。頭皮腫癢。精神昏困。手足多冷。心胸痞悶

    。繞臍切痛。膝脛酸疼不能久立?;蜃闳蹼[痛。步履艱難。腰背拘急不得俯仰。腹痛氣

    刺。兩脅虛脹。水谷不消。大便不調(diào)。嘔逆惡心。飲食減少。恍惚多忘。氣促喘乏。

    夜多異夢心忪盜汗。小便滑數(shù)。

    五味子(一方用五倍子)茯苓(去皮各八兩)紫巴戟(去心十六兩)補骨脂(酒浸焙十兩)入研藥令勻

    青硫丸治久冷。峻補元臟。

    硫黃(一斤酒甘草水研三日)附子(炮裂去皮臍)山茱萸(各四兩)白豆蔻(去皮)肉豆蔻蒸木瓜肉和

    益神丸補元臟。治久冷。

    硫黃(酒甘草水研一日)木香肉豆蔻(去殼)檳榔(銼)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每服十丸

    烏金丸

    (又名黑錫丸一名黑錫丹)

    治脾元久冷。上實下虛。胸中痰飲?;蛏?/p>

    攻頭目徹痛。目?;柩?。及奔豚氣奔沖胸腹。連兩脅膨脹痛不可忍。氣欲將絕。陰陽

    氣上下不能升降。飲食不進。面黃羸瘦。腹?jié)M膨脹。肢體浮腫。泄瀉嘔逆。自汗心忡

    。小便頻數(shù)。一切虛寒皆治。

    黑錫(二兩)硫黃(一兩)木香(一分)附子(一兩去皮臍)舶上茴香(一兩)川楝肉(半澄下粗先即每

    震靈丹

    (出和劑方)

    此丹不犯金石飛走有性之藥。不僭不燥。奪造化沖和之

    功。大治男子真元衰憊。五勞七傷。臍腹冷痛。肢體酸疼。上盛下虛。頭目昏眩。心

    神恍惚。血氣衰微。及中風癱瘓。手足不遂。筋骨拘攣。腰膝沉重。容枯肌瘦。目暗

    耳聾。口苦舌干。飲食無味。心腎不足。精滑夢遺。膀胱疝墜。小腸淋瀝。夜多盜汗

    。久瀉久痢。嘔吐少食。八風五。一切沉寒痼冷。服之如神。及治婦人血氣不足。崩

    漏虛損。帶下久冷。胎臟無子。服之無不愈者

    保元丹治老弱諸沉寒痼冷。小便滑數(shù)。大便時泄。腰腿臍腹疼痛。困倦。瘦虛食

    減。

    附子(炮去皮臍)肉豆蔻白術(shù)山藥干姜(炮)赤石脂(各一兩)肉桂(半兩)上為細

    痼冷丸

    (出千金方)

    治心腹痼冷。

    白術(shù)(半兩)神曲(一兩炒令黃色)川姜(炮)桂心(各二錢)川椒(一錢炒香)吳茱萸(飲服

    崔氏烏頭丸

    (出和劑方)

    治風冷邪氣入乘心絡(luò)?;蚋K暴感風寒上乘于心。

    令人猝然心痛。

    附子(炮去皮臍)川烏(炮去皮臍)赤石脂〔各二(一)兩〕蜀椒(去子及閉口者炒出汗)酒下。

    覺至痛服三丸。

    來復丹

    (出和劑方)

    此藥配類二氣。均調(diào)陰陽。奪天地沖和之氣。乃水火既

    濟之方??衫淇蔁帷?删徔杉?。善治營衛(wèi)不交。養(yǎng)心腎不升降。上實下虛。氣閉痰厥

    。心腹冷痛。臟腑虛滑。不問男女老幼危急之證。但有胃氣。無不獲安。補損扶虛。救

    陰助陽。

    溫脾湯

    (出本事方)

    治痼冷在腸胃間。連年腹痛。泄瀉休作無時。服諸熱藥

    不效。宜先取去濃樸干姜甘草桂心附子(生各二兩)大黃(生四錢碎切湯一盞漬半日搦出滓煎湯時分作

    干姜丸

    (出本事方)干姜巴豆(去心炒黃研)大黃人參(各一兩)上除巴豆。余為末同研。煉蜜丸如梧子后至下之

    白術(shù)散

    (出本事方)白術(shù)木香附子人參(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棗一枚。

    走馬寸金丸

    (出傳信適用方)

    治男子下元虛冷。真氣怯弱。肝腎客寒。小腸

    氣痛。牽引肋脅。繞臍痛不可忍者。手足厥冷。多出冷汗。不能屈伸。面色青黃。

    時發(fā)時止。立有神效玄胡索川當歸(銼)舶上茴香川楝子(各一兩)南木香(半兩不炒)干全蝎(三個以上月

    二氣丹

    (出和劑方)

    助陽消陰。正氣溫中。治內(nèi)虛里寒。冷氣攻擊心脅臍腹

    。脹滿刺痛。泄利無度。嘔吐不止。自汗時出。小便不禁。陽氣漸微。手足厥冷。及傷

    寒陰證。霍亂轉(zhuǎn)筋。

    硫黃(細研)肉桂〔去皮為末各一兩(分)〕干姜(炮為末)朱砂(研為末各二錢)附子〔煎艾鹽

    浴體法治下元虛冷。腰腹冷痛。崩帶。一切冷病。

    椒目川烏細辛干姜桂(以上各等分)上為粗末。水煮。澡浴下部為妙。

    溫胃丸治沉寒痼冷。嘔噦吐逆。心胸噎痞。減食。

    (洹東馬公正方)京三棱(焙切三分)附子(二個炮)干姜(炮)青皮桂(各半兩)上為細末。

    醋糊為丸

    金鎖正陽丹

    (出本事方)砒(一兩火煨)巴豆(十粒去油)烏頭(一兩炮去皮臍)木鱉(六個去殼)雄黃(半兩)上丸肛及產(chǎn)后諸疾。當歸酒下。眼多冷淚。鹽椒煎湯下。

    匈奴露宿丸

    (出千金方)

    治寒冷積聚。

    石桂心附子干姜(各二兩)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

    后稍

    大已寒丸

    (出濟生拔粹方)

    治久寒積冷。臟腑虛弱。心腹痛。脅肋脹滿。

    泄瀉腸鳴。自利自汗。水谷不化。陽氣暴衰。陽氣獨盛。手足厥冷。傷寒陰盛。神昏

    脈短。四肢怠惰。并服蓽茇肉桂(各四斤)干姜高良姜(各六斤)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自劑

    玉華白丹

    (出和劑方)

    清上實下。助養(yǎng)根元。扶衰救危。補益臟腑。治五勞

    七傷。夜多盜汗。肺痿虛損。久嗽上喘。霍亂轉(zhuǎn)筋。六脈沉伏。唇口青黑。腹脅刺痛

    。大腸不固。小便滑數(shù)。夢中遺泄。肌肉瘦悴。目暗耳鳴。胃虛食減。久虐久痢。積寒

    痼冷。諸藥不愈者。

    玉抱肚

    (出百一選方)

    治停寒痼冷。心腹刺痛。常系于臍腹間。甚妙。一方

    用針砂如法炒針砂(四兩鐵銚內(nèi)火炒用木或竹棒兒不住手攪煙出盡為度放冷)白礬(半兩)砂〔五(一)水數(shù)點灑。用臍下。如退即將針

    大建中湯

    (出千金方)

    治心脅中大寒大痛。嘔不能飲食。飲食下咽自知偏從

    一面下流。有聲泱泱然。若腹中寒氣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而痛。其頭不可觸近

    。

    蜀椒(二合)干姜(四兩)人參(二兩)飴糖(一升)上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

    養(yǎng)正丹

    (出和劑方)

    卻邪輔正。助陽接真。治元氣虛虧。陰邪交蕩。正氣乖

    常。上盛下虛。氣不升降。呼吸不足。頭旋氣短。心神怯弱。夢寐驚悸。遍體盜汗。

    腹痛腰疼?;蛱摕┛裱?。口干上喘。翻胃吐食?;魜y轉(zhuǎn)筋??饶娌欢āS种沃酗L涎潮

    不省人事。陽氣欲脫。四肢厥冷。如傷寒陰盛自汗。唇青脈沉。最宜服之。及婦人產(chǎn)

    后血氣身熱。月候不均。帶下腹痛。

    玉壺丸治元臟久冷。益真氣。進飲食。壯筋骨駐顏。

    烏頭(大者炮裂去皮臍十五枚)砂(水飛研)陽起石(研各一兩)硫黃(半兩研)上為

    露宿丸

    (出千金方)

    治遇冷氣心下結(jié)系。嘔逆寒食不消。并主傷寒晨夜。觸

    寒冷惡氣。

    附子烏頭桂心石(各四兩)上為末。蜜丸如豆大。以酒服三丸。日三。加至十丸

    治痼冷風眩寒中。手足冷。胃口寒。臍下冷百病。五勞七傷。第一令人能食。二

    強盛。三益大豆(二升半)烏頭(一百五十枚)生地黃(一十五斤取汁)上以除日咀烏頭。

    以酒一斗汁盡二月

    茱萸硝石湯

    (出千金方)

    治久寒不欲飲食。數(shù)十年飲。

    吳茱萸(八合)硝石(一升)生姜(一斤)上以酒一斗。水解令二斗。煮藥取四升。服二升

    溫胃散治痼冷。溫脾止痛噦。和氣。

    橘皮(二兩)桂(一兩)干姜(炮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姜湯調(diào)下。空心服。

    半夏湯

    (出千金方)

    治胸滿有氣。心腹中冷。

    半夏(一升)桂心(四兩)生姜(八兩)上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一服七合。日三服

    生姜湯

    (出千金方)

    溫中下氣。

    生姜(一斤)甘草(三兩)桂心(四兩)上咀。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一服五合。日三

    三圣丸

    (一名三仙丸)

    補男子下元虛弱冷氣。詩曰。一烏二術(shù)三茴香。久服

    令人壽命長。和血駐顏精神爽。養(yǎng)神利氣助容光。丹田補暖神緣住。耳目聰明鬢不蒼

    。每日常服十丸數(shù)???/p>

    治積年冷病方

    (出千金方)蜀椒(二兩)香豉(一升)上搗椒為末。和豉更搗三千杵。丸如彈子大。食前酒服。

    日再。

    半硫丸

    (出和劑方)

    除積冷。暖元臟。溫脾胃。進飲食。治心腹一切癖冷

    氣。及年高風秘半夏(湯洗七次焙干為細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用柳木槌子殺過)上等分。

    以生姜自生姜前空

    治諸冷極。醫(yī)所不治

    (出千金方)用馬蘭子九升。凈治去土??崭怪蟹缓稀H杖?。飲及酒下之。服訖。須臾以食壓之。

    取瘥

    金液丹

    (出和劑方)

    固真氣。暖丹田。堅筋骨。壯陽道。除久寒痼冷。補勞

    傷虛損。治男子腰腎久冷。心腹積聚。脅下冷癖。腹中諸蟲。失精遺溺。形羸力劣。

    腳膝疼弱。冷風頑痹。上氣衄??饶婧疅??;魜y轉(zhuǎn)筋。虛滑下痢。又治痔濕生瘡

    下血不止。及婦人血結(jié)寒熱。

    洞陽丹

    (出濟生方)

    治陽虛陰盛。手足厥冷。暴吐大下。脈細羸瘦。傷寒陰

    證。

    附子(炮去皮臍)鐘乳粉(各二兩)天雄(炮去皮三兩)川烏(炮去皮四兩)陽起石(火丸。

    空心

    赤丸

    (出千金方)

    治氣厥冷。

    茯苓桂心(各四兩)細辛(一兩)烏頭附子(各二兩)罔干(如大棗一兩)上為末。內(nèi)方用

    又方

    (出千金方)

    治胸滿氣噫。下部冷。腹痛。

    半夏(八兩制)生姜〔六(四)兩〕橘皮(四兩去白)桂(二兩)吳茱萸(五十粒湯泡洗一

    人參湯

    (出本事方)

    治丈夫婦人小兒唇青面黃。肚里冷痛牽引小腹。以至翻

    胃換食嘔吐??谌藚ⅲㄒ粌桑┸蜍撸ㄒ粌砂渍撸┠迪牐ㄒ粌桑┓鄄荩ㄒ粌桑S(一兩鹽炙)附子(七錢以上重者炮去皮臍一半個)上為細末。每服三大錢。鹽湯點服。忌生冷、油面、粘膩等物昔一婦人年四十余歲?;际攴浮C婺奎S黑。歷三十余人醫(yī)不效。取脾諸穴燒灸交通。

    些忽

    又方

    (出本事方)浮椒(二兩)茴香(一兩)粉草(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熱湯點服。忌如前。

    大已寒丸

    (出御藥院方)

    治中焦氣弱。脾胃受寒。飲食不美。氣不調(diào)和。退

    陰助陽。除臟腑積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鳴?;魜y吐瀉。手足厥逆。便利

    無度。及療傷寒陰濕。形氣沉困自汗。

    附子(炮去皮臍)川干姜(炮制)高良姜(銼炒)吳茱萸(炒)桂(去皮)川烏頭(炮裂去皮七

    接真湯

    (出御藥院方)

    治陰病手足厥冷。臍腹疼痛。真氣不足衰憊欲絕。

    沉香丁香(各二錢)麝香(一錢)附子〔炮去皮臍四兩(錢)〕上為粗末。水二盞。

    生姜

    硫黃丸治人之大冷。夏月溫飲食。不解衣者。

    硫黃石干姜茱萸桂烏頭附子椒仁人參細辛皂角當歸上等分。隨骨。

    橘皮益智湯治痼冷在內(nèi)。陰氣交攻。心痛如刺。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益智(去皮)烏頭(炮裂去皮臍)威靈仙(去土各一兩)上銼如麻豆

    雄朱丹

    (出百一選方)

    治宿寒痼冷。飲食嘔逆。久則羸弱。變成勞瘵。

    朱砂雄黃(各二兩以上用沙盒一個先以牡丹皮二兩內(nèi)外熏黃入藥于內(nèi)以酸醋和臘茶作餅蓋干次子(炮(半兩同赤梧子

    蓽澄茄丸

    (出王氏博濟方)

    治丈夫元陽虛。冷氣上沖心胸滿悶。腹脅雷鳴

    ?;蚨喙ゴ獭I噦沉香丁香木香舶上茴香(各半兩)烏藥(一兩)白芷(一兩一分)葫蘆巴(三分)蓽

    三建湯

    (出永類鈐方)

    除痼冷。扶元氣。凡寒邪外攻。六脈沉微。手足厥逆

    。大小便滑數(shù)。

    天雄(炮去皮臍)附子大川烏(并炮各等分)上咀四錢。水二盞。姜十五片。

    煎八分。

    椒附丸

    (出永類鈐方)

    治內(nèi)挾積冷。臍腹弦急。痛引腰背。時有盜汗。小便

    滑數(shù)。心腹脹滿附子(炮半兩)檳榔牽牛(炒)五味子(各一兩)川椒(去子炒出汗半兩)凈陳皮干姜每服三十湯下

    青城山葛真人秋乳丹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男子脾腎久弱。下部一切痼冷之疾

    。遺泄不禁。小便滑數(shù)。囊外濕癢。及脾元不固。飲食無味。久而脾泄變?yōu)楹疅?。似?/p>

    而多寒?;瑸a白膿。

    秋石(四兩)鐘乳粉(二兩真者)云母粉(二兩)牡蠣(左顧者用黃泥固一指濃于文武火煨兩以一去熟煮成稀糊為丸。每服一二粒??招柠}湯下。婦人醋湯下。丸如梧子大。候極干服。一法用冷水稀糊

    三陽丹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男子氣弱。丹田冷痛。臟腑泄瀉。婦人血海冷疼

    。一切冷病并皆五月五日將新瓶一支。收大艾葉一瓶。按緊不令虛。用好酒煮三升淋下瓶內(nèi)。以箬葉并紙糊修更不

    金罌煎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男子氣弱。丹田冷痛。臟腑泄瀉。婦人血海冷疼

    。一切病并皆治冬月采金罌子。俗名雞頭罌。未十分熟者。不拘多少。新羅中搽去刺。以竹刀或銅刀破開。

    肉為金罌煎

    王海藏已寒丸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沉寒痼冷。臍腹冷痛?;仃幏店?。

    附子(炮一兩)干姜(炮一兩)良姜(七錢)桂(三錢)茴香(炒一兩)茯苓(五錢)上件

    金粟黃芽丹

    (又名太乙紫霞丹出危氏方)

    此丹養(yǎng)火不計歲年。有起死回生之

    功。蘊脫胎換骨之妙。昔鐘、呂、陰三真人。張柏子所煉皆此丹也。粒至小。功甚大

    。應諸虛百損。五勞七傷。八風五痹。沉寒痼冷。水腫蠱氣。久痢久瘧。一切男女老幼

    困篤之疾。百藥不能療者。悉皆主之。初服覺腹中微擾?;蛴聻a。則是驅(qū)逐諸病。

    無病則不動。再服則不覺。經(jīng)云。服丹之人能絕嗜欲。斷五腥。不食雞、魚、大蒜、

    陳臭等物。當為地仙矣。若未免此。服及一兩。延壽二紀。大率救憊扶危。衛(wèi)生伐病

    。無出此丹之右。服時以平旦取一粒。在手內(nèi)搓令暖。置口中。可加至十粒。或用棗肉

    丸。面東叩齒。密念咒曰。返我常。歸我鄉(xiāng)。服之千日朝虛皇。一氣七遍。以井花水

    或人參棗湯送下。孕婦不可服。此丹無方。惟有丹母。不知是何藥修煉得成。修煉時

    以大朱砂一斤抽汞。置丹母于鼎內(nèi)。以汞安于丹母上。覆以真金簿五十片。于靜室養(yǎng)

    火。朝東北。暮西南。一月后開鼎。如覺丹母傷火。以濃煎沉香水浴。一載后。丹成

    如谷芽樣?;蛉缁ü麡印S勉y剪刀剪切。入大蘿卜內(nèi)蒸一伏時。以蘿卜深黑為度。取

    出用玉石杵臼研為細末。以木蜜為丸。丸如栗大。根據(jù)前湯引服。大有功效。所惜者。

    此丹母自北而南多為名宦巨室收藏。不入醫(yī)家。抽汞。修煉家另有

    小鐘乳丸

    (出十便良方)

    治虛冷。

    鐘乳粉〔七(錢)分〕硫黃(三錢末)干山藥(一錢)上為細末。用棗肉和丸梧桐子大。

    養(yǎng)正金丹

    (出十便良方)

    治中下寒冷。進飲食。暖脾胃。張會伯方。

    硫黃(去砂別研)大附子干姜丁香桂濃樸半夏肉豆蔻(各二兩)上為細末。酒服之尤

    蘿卜丸

    (出朱氏集驗方)

    治諸冷積。腹脹氣痛。

    蘿卜子〔五(三)兩〕沉香(一錢半)草豆蔻(一錢半)白術(shù)(半兩)青皮(五錢)上除蘿

    溫內(nèi)丸治痼冷在內(nèi)飲滯伏留。陰盛陽虛。谷氣衰微。清濁不分。腸胃虛弱。寒

    濕相勝。下濃樸(姜汁制一斤)干姜(炮)甘草(炙)白術(shù)草豆蔻(去皮)五味子訶黎勒皮陳橘候。米飲下。

    治入秋小腹多冷者

    (出本草)用古磚煮汁服之。

    治冷

    三月三日采艾。作煎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