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素問諸風眩掉。皆屬于肝。則知肝風上攻。必致眩暈。所謂眩暈者。眼花屋轉(zhuǎn)。起則眩倒是項強使臟為異漏崩血海施汗而頭而逢身之虛。則為風邪所傷。入腦則腦轉(zhuǎn)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甚則倒仆也。診其脈洪大而長者風眩。又得陽脈浮者。暫起風眩也。目眩久不瘥。則變?yōu)榘d。
方
鴟頭酒
(出千金方)
治風頭眩轉(zhuǎn)。面上游風。
飛鴟頭(五枚)茯神(一方無)防風芎薯蕷(各四兩)葛根桂心細辛人參天(一作石服。
稍加。以知為度。
雞蘇羌活丸
(圣濟總錄)
治風邪鼓作。頭目眩暈。目系急痛。甚則倒仆。
雞蘇葉(二兩)羌活(去蘆頭)芎(各一兩半)羚羊角(鎊)防風(去叉)天麻丹砂((研)麝香(研服二
增損黑錫丹
(出危氏方)
治陰陽不升降。上熱下冷。頭目眩暈。病至危篤?;?/p>
暖藥上僭愈甚黑錫丹末〔二(一)兩〕川楝子陽起石木香沉香青皮(炮各半兩)肉豆蔻茴香木銼一分)磁七十丸。
羌活湯
治風頭眩。筋脈拘急。痰涎壅滯。肢節(jié)煩痛。
羌活(去蘆)甘菊花(擇去枝梗)麻黃(去根節(jié)煮掠去沫焙)芎防風(去叉)石膏(瓤麩炒)白葉。
煎
天雄散
(圣惠方一名遠志散)
治頭目眩暈。屋轉(zhuǎn)地倒者。
天雄防風芎人參獨活桂心葛根(各三分)莽草(四分)白術遠志薯蕷知為度
躑躅散
(出圣惠方)
治風毒瓦斯上攻。頭痛目眩。
躑躅花(一兩酒拌微炒)白花蛇(一兩酒浸炙令微黃)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甘菊花(半兩)秦艽(一兩為細末。每服
青蓮摩頂膏
治頭風目眩。風毒沖腦。腦戶留熱。及腦中諸疾?;?/p>
腦脂流入目中生油(一升)真酥(三兩)蓮子草汁(一升)吳藍(一兩)大青(一兩)葳蕤(一兩)槐子兩)鹽花銅鍋中。以煎勻常洗之。用桑柴灰洗頭。更益眼矣。
獨活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仆倒屋轉(zhuǎn)。嘔吐痰涎。惡聞人聲。
獨活(去蘆一兩)茯神(去木各半兩)甘草(炙)當歸(酒浸切焙)牡蠣()白術附子參(二兩半)去核。
煎至
茵陳湯治風頭眩眼暗。
茵陳(一分)人參甘草蓯蓉黃茯苓秦艽濃樸烏喙(各二兩)防風(六兩)羸劣分
杜若散治頭風目眩。心胸痰壅。不下飲食。及四肢不利。
杜若(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山茱萸〔三(一)兩〕蔓荊子(三兩)茵草(半兩炙去滓
赤茯苓散治頭風。目眩暈悶。起即欲倒。不下飲食。
赤茯苓(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甘菊花(三分)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麻黃(半兩去術(三分)杏以水一
旋復花散治風熱上攻。頭旋煩悶。喜臥怔忡。起即欲倒。項背急強。
旋復花(半兩)蔓荊子(半兩)白術(三分)麥門冬(一兩去心焙)前胡(一兩去蘆頭)兩湯洗七遍去散。每服三
甘菊花散治頭風。目眩痛。
甘菊花(三分)茯神〔一分(兩)〕犀角屑(三分)防風(一兩去蘆頭)升麻(三分)石膏葛根兩竹葉二(
白芷散
治頭風目眩。惡風冷心悶。不下飲食。
白芷(半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細辛(一兩)芎(一兩)天雄(一兩炮術(一兩)前
沉香磁石丸
(醫(yī)方集成)
治上盛下虛。頭目眩暈。耳鳴耳聾。
沉香(半兩別研)磁石(火醋淬七次細研水飛)葫蘆巴(炒)川巴戟(去心)陽起石(火(別研)甘菊丸。
空心
茯神湯
治喜怒憂思悲恐驚所感。臟氣不行。郁結(jié)而生涎。結(jié)而為
飲。隨氣上逆人參麥門冬(去心)山藥(各一兩)前胡熟地黃(洗酒拌炒各一兩)遠志(甘草水煮去次)黃食前服
防風散
治風頭眩。旋暈欲倒。
防風(去叉)芎出芋人參白術遠志(去心)獨活(去蘆頭)桂(去粗皮)茯神(錢半。
至
防風枳實散
治風頭眩欲倒。眼旋屋轉(zhuǎn)腦痛。
防風枳實杏仁芎(各二兩)茯神麻黃前胡生姜半夏(各四兩)細辛(二兩)兩劑佳。
虛風丸治一切虛風等疾。心神迷悶。頭目旋暈。耳內(nèi)虛鳴。唇面冷麻??诿?/p>
邪。語言謇澀。舌本緊強。神志昏塞。涎液不收。
白附子(炮裂)天南星(炮裂)烏頭(炮裂去皮臍)防風(去叉)天雄(炮裂去皮臍)天麻蘚皮白研細)牛黃(香(半兩別研
虛風丸
(出御藥院方)
治一切虛風。頭痛目眩。旋暈欲倒。嘔吐涎痰。牙關緊
急。手足無力獨活防風人參(并去蘆用)麻黃(去根節(jié)炒)甘草(銼炒)細辛(去苗葉土)白茯苓(浸去皮骨)天蓼木吳白芷白蘚皮白僵蠶(去絲微炒)川芎(酒浸去皮)川烏頭(炮裂去皮臍)黑附子(炮裂去皮臍)天雄(炮裂去皮臍各三錢七分半)龍腦麝香(各半錢)雄黃朱砂(并飛研)馬牙硝(別研各二錢半)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十丸。每服一丸。溫酒化下?;蚯G芥湯亦得。食后臨臥服。
生犀香芎丸治風痰上壅。頭昏眩痛。鼻塞清涕。語聲不出。咽喉不利??人蕴?/p>
喘。頭目生犀(半兩鎊)荊芥穗(十五兩)細辛(去土葉十兩)白芷(十兩)芎(半兩)香附子〔如梧桐子
治風頭目眩。眼旋欲倒。頭痛。
防風(一兩去蘆頭)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茯神(一兩)芎(半酒浸七遍生姜汁去滓
前胡散
治風頭目眩。痰逆頭痛。水漿不下。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旋復花(三分)防風(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澤瀉(三苓(五錢)上
茯苓半夏湯
(出衛(wèi)生寶鑒方)
治風熱痰逆嘔吐?;蜓烆^痛。
半夏(三枚稍大者水煮三沸各切作三四片焙干)赤茯苓〔堅赤好者去皮秤一分(兩)〕黃芩煎至一盞。濾汁
治頭眩目昏。面赤心悸。肢節(jié)痛。前后不仁。
(不仁謂痛麻痹滿者也)
多痰短
氣。懼火喜寒。又狀若中風之類者是。用后方。
(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桑白皮(闊一寸長一尺)檳榔(一枚)木通(一尺)大黃(三分濕紙煨)黃芩(一分)澤瀉
芎辛湯
(出十便良方)
治傷風氣壅。鼻塞清涕。頭目昏眩。
川芎(四兩米泔水浸三日切焙)細辛(一分)甘草(一兩)白芷(一分)上為細末。非時。
芎犀丸治頭目暈眩欲倒。痰逆惡心。偏正頭痛。眉骨痛。肢體倦怠。鼻塞氣道不
通。或面犀角(鎊屑一分)芎(三兩)桔梗(銼炒一分)甘草(炙一分)天麻(半兩)雞蘇葉(去(一分)上下
大芎犀丸
(出經(jīng)驗良方)
治風虛。頭目昏眩。肢節(jié)煩倦。痰涎壅盛。意思昏
倦?;蝾^痛。服川芎(二兩)生犀屑(三分)防風(半兩)白菊花(鄧州者三兩)香白芷(略炒半兩蔡州者為丸。
如半
大川芎丸
(出醫(yī)方大成)
治首風旋暈眩急。外合陽氣。風寒相搏。胸膈痰飲。
偏正頭痛。身川芎(一斤)天麻(四兩鄆州者)投一升酒。便洗手足。須臾自熱。解發(fā)以粉粉之。
快然便
芎散
治頭風目眩。心腹?jié)M悶。不下飲食。
芎(三分)杜若(三分)白術(半兩)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防風(半兩去蘆頭)赤茯苓(二分)人參(三分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人參前胡湯
(出直指方)
治風痰頭暈目眩。
前胡橘紅半夏曲木香枳殼(制)紫蘇葉赤茯苓南星(炮)甘草(炙各半兩)人食前
人參湯
治風頭眩。但覺地屋俱轉(zhuǎn)。目閉不開。
人參防風(去叉)白術當歸(酒灑切焙)麥門冬(去心焙)獨活(去蘆)桂(去粗皮)水一盞半。
菊花湯
治風頭眩悶。起即欲倒。頭痛眼疼。視屋轉(zhuǎn)動。
甘菊花(去梗)細辛(去苗葉各半兩)防風(去叉)前胡(去蘆頭)茯神(去木)白術麻一盞半
山芋散
治頭風。目眩痛耳聾。
山芋甘草(炙銼)五味子甘菊花(擇各半兩)細辛(去苗葉)山茱萸升麻蔓荊子(
治風頭眩。目昏痛。
防風(去叉)羌活(去蘆頭)甘菊花(擇去梗)白附子(炮)山芋本(洗切焙)附子(茶清調(diào)下
清風散
(出宣明論)
治頭目昏眩。咽膈不利。痰涎壅塞。
石綠(一錢)朱砂牙硝雄黃(各三字)龍腦(一字)皂角(一梃去皮炙黃為末)瓜蒂(事。
滴
獨活散
(出醫(yī)方集成)
治頭目眩暈。消風化痰。
細辛(去苗土一兩)石膏(研)甘草(炙各半兩)防風(去蘆)本(去土)旋復花蔓荊分。
食后
羚羊角散
(出本事方)
治風邪乘于陽經(jīng)。上注頭目。遂入于腦。又或痰水。結(jié)
聚胸膈。上沖茯神(一兩)芎羚羊角甘草(各半兩)枳殼半夏(湯洗七次)白芷防風附子(
漢防己散
治頭風目眩。水漿不下。食輒嘔逆。起即眩倒。
漢防己(一兩)杜若(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細辛(半兩)桂心(半兩)虎掌(半兩湯分)上
茯神散
治頭風目眩。
茯神(一兩)甘菊花(一兩)蔓荊子(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地骨皮(一兩)石為細末。
薯蕷散
治頭風目眩痛。及耳聾。
薯蕷(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細辛(半兩)山茱萸(三分)杜若(三分)白茯苓(三分)時候。溫酒調(diào)下。
延年薯蕷酒主頭風眩不能食。補益氣力。
薯蕷白術五味子(碎)丹參(各八兩)防風(十兩)山茱萸(二升碎)人參生姜屑(等。
犀角湯
治風頭眩目痛。
犀角(鎊三分)升麻(一兩)甘菊花(擇)玄參〔各三兩(分)〕茯神(去木一兩半)防風芒硝末半
防風湯
治風頭眩欲倒。眼眩腦痛。
防風(去叉)赤茯苓(去黑皮)芎(各二兩)枳殼(去瓤麩炒)前胡(去蘆頭)麻黃(去根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各一兩半)細辛(去苗葉一兩)石膏(研碎二兩半)上粗搗篩。
每
守中丸
治風頭眩腦轉(zhuǎn)。目系急。忽然倒仆。
白術人參甘菊花(擇去梗)山芋(各二兩)枸杞子(二兩)白茯苓(去黑皮十兩)麥酥三兩候干。入白蜜同搗數(shù)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或食后。溫酒下五十丸。服百日后。五臟充滿。肌膚潤滑。修合須擇四季旺相日?;蚣鬃尤?。此藥亦名為五芝地仙金髓丸。
菊花丸
治風邪注入。頭目俱暈。輕則心悶。重則倒仆。
甘菊花(去梗)羌活(去蘆頭)枳殼(去瓤麩炒)芎防風(去叉)桂(去粗皮各半兩)每服三(
新補薄荷白檀湯
治風壅頭目眩。鼻塞煩悶。精神不爽。消風化
痰。清頭目。
白檀(一兩)荊芥穗栝蔞根白芷(各二兩)薄荷葉甘草(炙)鹽(各四兩)縮砂仁(
加減薄荷煎丸
(出衛(wèi)生寶鑒方一名龍腦川芎丸)
治頭目昏眩??谏嗌?。痰涎
壅塞。咽喉腫薄荷葉(八兩)川芎桔梗白豆蔻仁防風(各一兩)甘草縮砂仁腦子(各半兩)上
香橘散
治氣虛眩暈。
木香白術半夏曲橘皮白茯苓縮砂仁(各半兩)丁香甘草(炙各一分)上銼散。
官
三五七散
治陽虛眩暈。頭痛惡寒。耳鳴或耳聾。
人參附子北細辛(各三錢)甘草干姜山茱萸防風山藥(各五錢)上銼散。
每服
枳實湯
治風頭暈倒眼眩。腦項急痛。
枳實(去瓤麩炒)防風(去叉)芎麻黃(去根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干各一兩半)杏仁(去皮搗篩。每服
治風頭眩轉(zhuǎn)耳聾。
山芋(二兩)防風(去叉二兩半)升麻山茱萸(各一兩半)細辛(去苗葉)甘菊花(擇各
治風頭眩。涕唾稠粘。心胸煩悶。
人參柴胡(去苗)羌活(去蘆頭)荊芥穗旋復花甘菊花(擇去梗)桑根白皮(銼各
瓜蒂神妙散
治頭目昏眩。偏正頭疼等。
焰硝雄黃川芎薄荷葉道人頭藜蘆(各一分)天竺黃(一錢半如無以郁金代之)上
療頭痛眼眩心悶。陰雨彌甚。
當歸山茱萸(各一兩)防風柴胡薯蕷(各二兩)雞子(二枚熟去皮打黃碎)上搗篩。
薄荷散
治風邪上攻。頭目眩暈。心膈煩悶。
薄荷葉甘菊花(去梗)甘草(炙銼)白芷石膏(碎)芎(各等分)上為散。每服一錢
大三五七散
(一名天雄散圣惠方)
治頭風眩??谀啃倍@。亦治陽虛。風寒
入腦。頭痛目眩轉(zhuǎn)。如在舟車之上。耳內(nèi)蟬鳴?;蛉顼L雨之聲。及風寒濕痹香港腳緩弱等
疾。并皆治之。
天雄(炮裂去皮臍)細辛(各三兩去苗)山茱萸(焙)干姜(各五兩去皮)薯蕷防風(各
川芎散
治風眩頭暈。
山茱萸(一兩)山藥甘菊花人參茯神小川芎(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
酒調(diào)下。不拘時。日三服。不可誤用野菊花。
治眩暈惡風自汗?;蛑w不仁。氣上沖胸。戰(zhàn)搖如在舟船
之上。
川芎(一兩)北細辛(三分)白茯苓(一兩)白術(一兩)粉甘草(半兩)桂枝(三分)上
加味二陳湯
治痰暈?;蛞蚶涫乘鶄?。
陳皮半夏白茯苓(各一兩半)甘草(五錢)丁香胡椒(各三錢)上銼散。
每服四錢。
治頭目不清。及神志不爽。常服去風明目。
防風(去蘆)川芎香白芷甘菊花甘草(炙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后荊芥湯調(diào)下。
治頭目昏眩。肢體煩倦。
芎菊花荊芥穗石膏(研細)甘草(各等分)上生用。搗研為細散。每服一錢。
熱湯調(diào)下。
芎術湯
(出三因方)
治著濕。頭重眩暈??鄻O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
川芎白術(各半兩)甘草桂心(各一分)附子(生去皮臍半兩)上銼散。每服四五錢。
近效白術附子湯療風虛頭重眩??鄻O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又治風濕相搏。
骨節(jié)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身體微腫
者。
白術(三兩)附子(炮裂銼二枚)甘草(炙過銼二兩)桂心(四兩)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日三。初服得微汗即解。能食后煩者。將服五合以上愈。忌海藻菘菜。豬
四神湯
治風頭眩。暈倒不定。
獨活(去蘆六兩)石膏(四兩碎)麻黃(去根節(jié)先煮掠去沫焙)枳實(去瓤麩炒各三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酒半盞。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
芎黃湯
治頭目眩暈。
大黃荊芥穗川芎防風(各等分)上為粗末。作大劑料。水煎。去滓服之。以利為度。
救生散
治外傷風冷。內(nèi)積憂思。氣郁聚涎。隨氣上厥。伏留陽
經(jīng)。頭痛壯熱眩菊花蒂川芎石膏(各一兩)甘草〔一兩(分)〕上日干為末。每服三錢。煎蔥湯調(diào)下
芎術散治冒雨中濕。眩暈嘔逆。頭重。不下食。
川芎半夏白術(各一兩)甘草〔一(半)兩〕上用生姜煎服之。一方有木瓜二片。
不拘
白薇湯
治平居無苦疾。忽如死人。身不動搖。默默不知人。目閉
不能開??趩?/p>
少。氣并于血。陽
時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婦人多有之。宜白薇湯倉公散。
白薇當歸(各一兩)人參(半兩)甘草(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
煎至一盞
倉公散
(出危氏方)瓜蒂末藜蘆雄黃礬石(各等分)上為細末。少許吹入鼻中。以嚏出為度。
芎湯治一切失血多。眩暈不蘇。
芎當歸(去蘆頭酒浸)白芷甘草(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
煎至八分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治氣上沖胸。戰(zhàn)搖眩暈。
茯苓(一兩)桂枝(三分)白術甘草(炙各半兩)上銼散。每服四錢。新水煎服。風證。
酒調(diào)散
(一名茶調(diào)散)
治一切諸風。痰壅目澀?;柩n^疼。心憒煩熱。皮膚痛
癢。并風毒壅
小三五七散
治頭風。目眩耳聾。
天雄(三兩一方用附子)薯蕷(七兩)山茱萸(五兩)上治下篩。以清酒服五分。
日再。
不
附子膏
(一名附子摩頭散)
治風頭眩摩頭。
曲術散
治冒濕頭眩暈。經(jīng)久不瘥。嘔吐涎沫。飲食無味。好食黃
土。
神曲〔二(三)兩炒〕白術(三兩)上為末。每服二錢。生姜煎湯調(diào)下?;蛞跃坪?。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湯飲任下。忌桃李雀蛤。日三服。
芎歸湯
(出濟生方一名芎湯)
治去血過多。頭重目昏。眩暈不省。舉頭欲
倒。按脈獨弱。
大川芎大當歸(去尾各三兩)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服。不拘時候。
桂苓丸
治暑證眩暈。
肉桂茯苓(等分)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作八丸。每服一丸。用香薷銼散調(diào)下。
消暑丸
治冒暑眩暈。煩悶不蘇。
用香薷散生姜煎。吞下消暑丸。每服七十丸。
水蘇方療風頭眩。
用水蘇一升。酒二升。煮汁一升半。頓服之。
甘菊方主頭風目眩。胸中洶洶。目淚出。風痹骨肉痛。
用甘菊花切作羹粥。并生食并得。
玉屑散
治傷寒發(fā)熱。涎潮上厥。伏留陽經(jīng)。頭疼眩暈。不可忍
用石膏研細。每服蔥白點茶。調(diào)下二錢。小兒量大小。加減與之。
治諸風眩暈搐掣。語短嘔吐。
用真方白丸子三十粒。蘇合香丸三粒。全蝎一個。炙為末。三件研和。以紫蘇橘皮煎湯。
入
治心氣不斂。怔忡頭暈。
用蘇合香丸。同棗湯調(diào)開震靈丹。
玉液湯
(出濟生方)
治七情傷感。氣郁生涎沫。隨氣上逆。頭目眩暈。心嘈忪
悸。眉棱骨痛。
上以大半夏洗凈。湯泡七次。切作片子。每服四錢。水二盞。生姜十片。煎至七分。去滓。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nèi)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diào)等引起的疾病為內(nèi)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diào)理脾胃、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素問諸風眩掉。皆屬于肝。則知肝風上攻。必致眩暈。所謂眩暈者。眼花屋轉(zhuǎn)。起則眩倒是項強使臟為異漏崩血海施汗而頭而逢身之虛。則為風邪所傷。入腦則腦轉(zhuǎn)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甚則倒仆也。診其脈洪大而長者風眩。又得陽脈浮者。暫起風眩也。目眩久不瘥。則變?yōu)榘d。
方
鴟頭酒
(出千金方)
治風頭眩轉(zhuǎn)。面上游風。
飛鴟頭(五枚)茯神(一方無)防風芎薯蕷(各四兩)葛根桂心細辛人參天(一作石服。
稍加。以知為度。
雞蘇羌活丸
(圣濟總錄)
治風邪鼓作。頭目眩暈。目系急痛。甚則倒仆。
雞蘇葉(二兩)羌活(去蘆頭)芎(各一兩半)羚羊角(鎊)防風(去叉)天麻丹砂((研)麝香(研服二
增損黑錫丹
(出危氏方)
治陰陽不升降。上熱下冷。頭目眩暈。病至危篤?;?/p>
暖藥上僭愈甚黑錫丹末〔二(一)兩〕川楝子陽起石木香沉香青皮(炮各半兩)肉豆蔻茴香木銼一分)磁七十丸。
羌活湯
(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筋脈拘急。痰涎壅滯。肢節(jié)煩痛。
羌活(去蘆)甘菊花(擇去枝梗)麻黃(去根節(jié)煮掠去沫焙)芎防風(去叉)石膏(瓤麩炒)白葉。
煎
天雄散
(圣惠方一名遠志散)
治頭目眩暈。屋轉(zhuǎn)地倒者。
天雄防風芎人參獨活桂心葛根(各三分)莽草(四分)白術遠志薯蕷知為度
躑躅散
(出圣惠方)
治風毒瓦斯上攻。頭痛目眩。
躑躅花(一兩酒拌微炒)白花蛇(一兩酒浸炙令微黃)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甘菊花(半兩)秦艽(一兩為細末。每服
青蓮摩頂膏
(出圣惠方)
治頭風目眩。風毒沖腦。腦戶留熱。及腦中諸疾?;?/p>
腦脂流入目中生油(一升)真酥(三兩)蓮子草汁(一升)吳藍(一兩)大青(一兩)葳蕤(一兩)槐子兩)鹽花銅鍋中。以煎勻常洗之。用桑柴灰洗頭。更益眼矣。
獨活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仆倒屋轉(zhuǎn)。嘔吐痰涎。惡聞人聲。
獨活(去蘆一兩)茯神(去木各半兩)甘草(炙)當歸(酒浸切焙)牡蠣()白術附子參(二兩半)去核。
煎至
茵陳湯治風頭眩眼暗。
茵陳(一分)人參甘草蓯蓉黃茯苓秦艽濃樸烏喙(各二兩)防風(六兩)羸劣分
杜若散治頭風目眩。心胸痰壅。不下飲食。及四肢不利。
杜若(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山茱萸〔三(一)兩〕蔓荊子(三兩)茵草(半兩炙去滓
赤茯苓散治頭風。目眩暈悶。起即欲倒。不下飲食。
赤茯苓(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甘菊花(三分)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麻黃(半兩去術(三分)杏以水一
旋復花散治風熱上攻。頭旋煩悶。喜臥怔忡。起即欲倒。項背急強。
旋復花(半兩)蔓荊子(半兩)白術(三分)麥門冬(一兩去心焙)前胡(一兩去蘆頭)兩湯洗七遍去散。每服三
甘菊花散治頭風。目眩痛。
甘菊花(三分)茯神〔一分(兩)〕犀角屑(三分)防風(一兩去蘆頭)升麻(三分)石膏葛根兩竹葉二(
白芷散
(出圣惠方)
治頭風目眩。惡風冷心悶。不下飲食。
白芷(半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細辛(一兩)芎(一兩)天雄(一兩炮術(一兩)前
沉香磁石丸
(醫(yī)方集成)
治上盛下虛。頭目眩暈。耳鳴耳聾。
沉香(半兩別研)磁石(火醋淬七次細研水飛)葫蘆巴(炒)川巴戟(去心)陽起石(火(別研)甘菊丸。
空心
茯神湯
(出危氏方)
治喜怒憂思悲恐驚所感。臟氣不行。郁結(jié)而生涎。結(jié)而為
飲。隨氣上逆人參麥門冬(去心)山藥(各一兩)前胡熟地黃(洗酒拌炒各一兩)遠志(甘草水煮去次)黃食前服
防風散
(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旋暈欲倒。
防風(去叉)芎出芋人參白術遠志(去心)獨活(去蘆頭)桂(去粗皮)茯神(錢半。
至
防風枳實散
(出千金方)
治風頭眩欲倒。眼旋屋轉(zhuǎn)腦痛。
防風枳實杏仁芎(各二兩)茯神麻黃前胡生姜半夏(各四兩)細辛(二兩)兩劑佳。
虛風丸治一切虛風等疾。心神迷悶。頭目旋暈。耳內(nèi)虛鳴。唇面冷麻??诿?/p>
邪。語言謇澀。舌本緊強。神志昏塞。涎液不收。
白附子(炮裂)天南星(炮裂)烏頭(炮裂去皮臍)防風(去叉)天雄(炮裂去皮臍)天麻蘚皮白研細)牛黃(香(半兩別研
虛風丸
(出御藥院方)
治一切虛風。頭痛目眩。旋暈欲倒。嘔吐涎痰。牙關緊
急。手足無力獨活防風人參(并去蘆用)麻黃(去根節(jié)炒)甘草(銼炒)細辛(去苗葉土)白茯苓(浸去皮骨)天蓼木吳白芷白蘚皮白僵蠶(去絲微炒)川芎(酒浸去皮)川烏頭(炮裂去皮臍)黑附子(炮裂去皮臍)天雄(炮裂去皮臍各三錢七分半)龍腦麝香(各半錢)雄黃朱砂(并飛研)馬牙硝(別研各二錢半)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十丸。每服一丸。溫酒化下?;蚯G芥湯亦得。食后臨臥服。
生犀香芎丸治風痰上壅。頭昏眩痛。鼻塞清涕。語聲不出。咽喉不利??人蕴?/p>
喘。頭目生犀(半兩鎊)荊芥穗(十五兩)細辛(去土葉十兩)白芷(十兩)芎(半兩)香附子〔如梧桐子
防風散
(出圣惠方)
治風頭目眩。眼旋欲倒。頭痛。
防風(一兩去蘆頭)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麻黃(三分去根節(jié))茯神(一兩)芎(半酒浸七遍生姜汁去滓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風頭目眩。痰逆頭痛。水漿不下。
前胡(一兩半去蘆頭)旋復花(三分)防風(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澤瀉(三苓(五錢)上
茯苓半夏湯
(出衛(wèi)生寶鑒方)
治風熱痰逆嘔吐?;蜓烆^痛。
半夏(三枚稍大者水煮三沸各切作三四片焙干)赤茯苓〔堅赤好者去皮秤一分(兩)〕黃芩煎至一盞。濾汁
治頭眩目昏。面赤心悸。肢節(jié)痛。前后不仁。
(不仁謂痛麻痹滿者也)
多痰短
氣。懼火喜寒。又狀若中風之類者是。用后方。
(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桑白皮(闊一寸長一尺)檳榔(一枚)木通(一尺)大黃(三分濕紙煨)黃芩(一分)澤瀉
芎辛湯
(出十便良方)
治傷風氣壅。鼻塞清涕。頭目昏眩。
川芎(四兩米泔水浸三日切焙)細辛(一分)甘草(一兩)白芷(一分)上為細末。非時。
芎犀丸治頭目暈眩欲倒。痰逆惡心。偏正頭痛。眉骨痛。肢體倦怠。鼻塞氣道不
通。或面犀角(鎊屑一分)芎(三兩)桔梗(銼炒一分)甘草(炙一分)天麻(半兩)雞蘇葉(去(一分)上下
大芎犀丸
(出經(jīng)驗良方)
治風虛。頭目昏眩。肢節(jié)煩倦。痰涎壅盛。意思昏
倦?;蝾^痛。服川芎(二兩)生犀屑(三分)防風(半兩)白菊花(鄧州者三兩)香白芷(略炒半兩蔡州者為丸。
如半
大川芎丸
(出醫(yī)方大成)
治首風旋暈眩急。外合陽氣。風寒相搏。胸膈痰飲。
偏正頭痛。身川芎(一斤)天麻(四兩鄆州者)投一升酒。便洗手足。須臾自熱。解發(fā)以粉粉之。
快然便
芎散
(出圣惠方)
治頭風目眩。心腹?jié)M悶。不下飲食。
芎(三分)杜若(三分)白術(半兩)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防風(半兩去蘆頭)赤茯苓(二分)人參(三分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一分炙微赤銼)上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候溫服。
人參前胡湯
(出直指方)
治風痰頭暈目眩。
前胡橘紅半夏曲木香枳殼(制)紫蘇葉赤茯苓南星(炮)甘草(炙各半兩)人食前
人參湯
(出千金方)
治風頭眩。但覺地屋俱轉(zhuǎn)。目閉不開。
人參防風(去叉)白術當歸(酒灑切焙)麥門冬(去心焙)獨活(去蘆)桂(去粗皮)水一盞半。
菊花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悶。起即欲倒。頭痛眼疼。視屋轉(zhuǎn)動。
甘菊花(去梗)細辛(去苗葉各半兩)防風(去叉)前胡(去蘆頭)茯神(去木)白術麻一盞半
山芋散
(出圣濟總錄)
治頭風。目眩痛耳聾。
山芋甘草(炙銼)五味子甘菊花(擇各半兩)細辛(去苗葉)山茱萸升麻蔓荊子(
防風散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目昏痛。
防風(去叉)羌活(去蘆頭)甘菊花(擇去梗)白附子(炮)山芋本(洗切焙)附子(茶清調(diào)下
清風散
(出宣明論)
治頭目昏眩。咽膈不利。痰涎壅塞。
石綠(一錢)朱砂牙硝雄黃(各三字)龍腦(一字)皂角(一梃去皮炙黃為末)瓜蒂(事。
滴
獨活散
(出醫(yī)方集成)
治頭目眩暈。消風化痰。
細辛(去苗土一兩)石膏(研)甘草(炙各半兩)防風(去蘆)本(去土)旋復花蔓荊分。
食后
羚羊角散
(出本事方)
治風邪乘于陽經(jīng)。上注頭目。遂入于腦。又或痰水。結(jié)
聚胸膈。上沖茯神(一兩)芎羚羊角甘草(各半兩)枳殼半夏(湯洗七次)白芷防風附子(
漢防己散
(出圣惠方)
治頭風目眩。水漿不下。食輒嘔逆。起即眩倒。
漢防己(一兩)杜若(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細辛(半兩)桂心(半兩)虎掌(半兩湯分)上
茯神散
(出圣惠方)
治頭風目眩。
茯神(一兩)甘菊花(一兩)蔓荊子(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地骨皮(一兩)石為細末。
薯蕷散
(出圣惠方)
治頭風目眩痛。及耳聾。
薯蕷(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細辛(半兩)山茱萸(三分)杜若(三分)白茯苓(三分)時候。溫酒調(diào)下。
延年薯蕷酒主頭風眩不能食。補益氣力。
薯蕷白術五味子(碎)丹參(各八兩)防風(十兩)山茱萸(二升碎)人參生姜屑(等。
犀角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目痛。
犀角(鎊三分)升麻(一兩)甘菊花(擇)玄參〔各三兩(分)〕茯神(去木一兩半)防風芒硝末半
防風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欲倒。眼眩腦痛。
防風(去叉)赤茯苓(去黑皮)芎(各二兩)枳殼(去瓤麩炒)前胡(去蘆頭)麻黃(去根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各一兩半)細辛(去苗葉一兩)石膏(研碎二兩半)上粗搗篩。
每
守中丸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腦轉(zhuǎn)。目系急。忽然倒仆。
白術人參甘菊花(擇去梗)山芋(各二兩)枸杞子(二兩)白茯苓(去黑皮十兩)麥酥三兩候干。入白蜜同搗數(shù)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或食后。溫酒下五十丸。服百日后。五臟充滿。肌膚潤滑。修合須擇四季旺相日?;蚣鬃尤?。此藥亦名為五芝地仙金髓丸。
菊花丸
(出圣濟總錄)
治風邪注入。頭目俱暈。輕則心悶。重則倒仆。
甘菊花(去梗)羌活(去蘆頭)枳殼(去瓤麩炒)芎防風(去叉)桂(去粗皮各半兩)每服三(
新補薄荷白檀湯
(出宣明論)
治風壅頭目眩。鼻塞煩悶。精神不爽。消風化
痰。清頭目。
白檀(一兩)荊芥穗栝蔞根白芷(各二兩)薄荷葉甘草(炙)鹽(各四兩)縮砂仁(
加減薄荷煎丸
(出衛(wèi)生寶鑒方一名龍腦川芎丸)
治頭目昏眩??谏嗌?。痰涎
壅塞。咽喉腫薄荷葉(八兩)川芎桔梗白豆蔻仁防風(各一兩)甘草縮砂仁腦子(各半兩)上
香橘散
(出直指方)
治氣虛眩暈。
木香白術半夏曲橘皮白茯苓縮砂仁(各半兩)丁香甘草(炙各一分)上銼散。
官
三五七散
(出危氏方)
治陽虛眩暈。頭痛惡寒。耳鳴或耳聾。
人參附子北細辛(各三錢)甘草干姜山茱萸防風山藥(各五錢)上銼散。
每服
枳實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暈倒眼眩。腦項急痛。
枳實(去瓤麩炒)防風(去叉)芎麻黃(去根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干各一兩半)杏仁(去皮搗篩。每服
山芋散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轉(zhuǎn)耳聾。
山芋(二兩)防風(去叉二兩半)升麻山茱萸(各一兩半)細辛(去苗葉)甘菊花(擇各
人參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涕唾稠粘。心胸煩悶。
人參柴胡(去苗)羌活(去蘆頭)荊芥穗旋復花甘菊花(擇去梗)桑根白皮(銼各
瓜蒂神妙散
(出宣明論)
治頭目昏眩。偏正頭疼等。
焰硝雄黃川芎薄荷葉道人頭藜蘆(各一分)天竺黃(一錢半如無以郁金代之)上
療頭痛眼眩心悶。陰雨彌甚。
當歸山茱萸(各一兩)防風柴胡薯蕷(各二兩)雞子(二枚熟去皮打黃碎)上搗篩。
薄荷散
(出圣濟總錄)
治風邪上攻。頭目眩暈。心膈煩悶。
薄荷葉甘菊花(去梗)甘草(炙銼)白芷石膏(碎)芎(各等分)上為散。每服一錢
大三五七散
(一名天雄散圣惠方)
治頭風眩??谀啃倍@。亦治陽虛。風寒
入腦。頭痛目眩轉(zhuǎn)。如在舟車之上。耳內(nèi)蟬鳴?;蛉顼L雨之聲。及風寒濕痹香港腳緩弱等
疾。并皆治之。
天雄(炮裂去皮臍)細辛(各三兩去苗)山茱萸(焙)干姜(各五兩去皮)薯蕷防風(各
川芎散
(出本事方)
治風眩頭暈。
山茱萸(一兩)山藥甘菊花人參茯神小川芎(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
酒調(diào)下。不拘時。日三服。不可誤用野菊花。
川芎散
(出危氏方)
治眩暈惡風自汗?;蛑w不仁。氣上沖胸。戰(zhàn)搖如在舟船
之上。
川芎(一兩)北細辛(三分)白茯苓(一兩)白術(一兩)粉甘草(半兩)桂枝(三分)上
加味二陳湯
(出危氏方)
治痰暈?;蛞蚶涫乘鶄?。
陳皮半夏白茯苓(各一兩半)甘草(五錢)丁香胡椒(各三錢)上銼散。
每服四錢。
防風散
(出醫(yī)方集成)
治頭目不清。及神志不爽。常服去風明目。
防風(去蘆)川芎香白芷甘菊花甘草(炙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后荊芥湯調(diào)下。
芎散
(出御藥院方)
治頭目昏眩。肢體煩倦。
芎菊花荊芥穗石膏(研細)甘草(各等分)上生用。搗研為細散。每服一錢。
熱湯調(diào)下。
芎術湯
(出三因方)
治著濕。頭重眩暈??鄻O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
川芎白術(各半兩)甘草桂心(各一分)附子(生去皮臍半兩)上銼散。每服四五錢。
近效白術附子湯療風虛頭重眩??鄻O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又治風濕相搏。
骨節(jié)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身體微腫
者。
白術(三兩)附子(炮裂銼二枚)甘草(炙過銼二兩)桂心(四兩)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日三。初服得微汗即解。能食后煩者。將服五合以上愈。忌海藻菘菜。豬
四神湯
(出圣濟總錄)
治風頭眩。暈倒不定。
獨活(去蘆六兩)石膏(四兩碎)麻黃(去根節(jié)先煮掠去沫焙)枳實(去瓤麩炒各三兩)上粗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酒半盞。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
芎黃湯
(出醫(yī)方集成)
治頭目眩暈。
大黃荊芥穗川芎防風(各等分)上為粗末。作大劑料。水煎。去滓服之。以利為度。
救生散
(出三因方)
治外傷風冷。內(nèi)積憂思。氣郁聚涎。隨氣上厥。伏留陽
經(jīng)。頭痛壯熱眩菊花蒂川芎石膏(各一兩)甘草〔一兩(分)〕上日干為末。每服三錢。煎蔥湯調(diào)下
芎術散治冒雨中濕。眩暈嘔逆。頭重。不下食。
川芎半夏白術(各一兩)甘草〔一(半)兩〕上用生姜煎服之。一方有木瓜二片。
不拘
白薇湯
(出危氏方)
治平居無苦疾。忽如死人。身不動搖。默默不知人。目閉
不能開??趩?/p>
少。氣并于血。陽
時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婦人多有之。宜白薇湯倉公散。
白薇當歸(各一兩)人參(半兩)甘草(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
煎至一盞
倉公散
(出危氏方)瓜蒂末藜蘆雄黃礬石(各等分)上為細末。少許吹入鼻中。以嚏出為度。
芎湯治一切失血多。眩暈不蘇。
芎當歸(去蘆頭酒浸)白芷甘草(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
煎至八分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出直指方)
治氣上沖胸。戰(zhàn)搖眩暈。
茯苓(一兩)桂枝(三分)白術甘草(炙各半兩)上銼散。每服四錢。新水煎服。風證。
酒調(diào)散
(一名茶調(diào)散)
治一切諸風。痰壅目澀?;柩n^疼。心憒煩熱。皮膚痛
癢。并風毒壅
小三五七散
(出三因方)
治頭風。目眩耳聾。
天雄(三兩一方用附子)薯蕷(七兩)山茱萸(五兩)上治下篩。以清酒服五分。
日再。
不
附子膏
(一名附子摩頭散)
治風頭眩摩頭。
曲術散
(出三因方)
治冒濕頭眩暈。經(jīng)久不瘥。嘔吐涎沫。飲食無味。好食黃
土。
神曲〔二(三)兩炒〕白術(三兩)上為末。每服二錢。生姜煎湯調(diào)下?;蛞跃坪?。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湯飲任下。忌桃李雀蛤。日三服。
芎歸湯
(出濟生方一名芎湯)
治去血過多。頭重目昏。眩暈不省。舉頭欲
倒。按脈獨弱。
大川芎大當歸(去尾各三兩)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服。不拘時候。
桂苓丸
(出直指方)
治暑證眩暈。
肉桂茯苓(等分)上為細末。煉蜜丸。每兩作八丸。每服一丸。用香薷銼散調(diào)下。
消暑丸
消暑丸
(出危氏方)
治冒暑眩暈。煩悶不蘇。
用香薷散生姜煎。吞下消暑丸。每服七十丸。
水蘇方療風頭眩。
用水蘇一升。酒二升。煮汁一升半。頓服之。
甘菊方主頭風目眩。胸中洶洶。目淚出。風痹骨肉痛。
用甘菊花切作羹粥。并生食并得。
玉屑散
(出三因方)
治傷寒發(fā)熱。涎潮上厥。伏留陽經(jīng)。頭疼眩暈。不可忍
者。
用石膏研細。每服蔥白點茶。調(diào)下二錢。小兒量大小。加減與之。
治諸風眩暈搐掣。語短嘔吐。
用真方白丸子三十粒。蘇合香丸三粒。全蝎一個。炙為末。三件研和。以紫蘇橘皮煎湯。
入
治心氣不斂。怔忡頭暈。
用蘇合香丸。同棗湯調(diào)開震靈丹。
玉液湯
(出濟生方)
治七情傷感。氣郁生涎沫。隨氣上逆。頭目眩暈。心嘈忪
悸。眉棱骨痛。
上以大半夏洗凈。湯泡七次。切作片子。每服四錢。水二盞。生姜十片。煎至七分。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