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臟毒下血

    作者: 朱梓

    治臟毒下血。

    (百一選方)五倍子(不拘多少)鯽魚(一枚約重四五兩者去腸胃鱗腮)上以藥置魚腹中。入藏瓶內(nèi)以火

    又方

    (一名香連散百一選方)

    治臟毒下血。久遠不瘥者。

    黃連木香(各等分)上為末。蠟茶同調(diào)下。

    治酒毒下血。多至升斗者。廬州郭醫(yī)云。趙俊臣帥合肥日。其婿司馬機宜患此。

    服四物湯豬肚(一枚洗凈)黃連(四兩去須)上以酒醋各二升半。文武火煮。候干控出。

    將肚并

    治腸風下血。

    (出危氏方)豬臟(一條控干)槐花(好凈者炒為末)上將槐花填入臟內(nèi)。兩頭線縛好。米醋磁器內(nèi)。

    慢下

    治便紅如傾水。

    (經(jīng)驗良方)羊屎子根(生者一斤。所在有之。夏秋生紅花。結(jié)子如羊糞樣。又名為鐵箍草也。)生白酒能煽同

    神應(yīng)丸

    (經(jīng)驗良方)

    治積年便紅。

    大黃連(去須凈洗。秤八兩。銼碎如黃豆大。分作二分。一分用生姜四兩。切作片子。

    同炒用最

    蒜連丸

    (出本事方)

    治腸風臟毒。

    黃連(一兩為末)獨頭蒜(五枚煨香熟)上將蒜研爛。和黃連末。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治便血

    (經(jīng)驗良方)黃連(四兩)樸硝(二兩)上同炒。地上出火毒。研為末。如糞前紅。先挑藥于盞內(nèi)。

    用酒

    槐花散

    (經(jīng)驗良方)

    治臟毒。酒病便血。

    槐花(半兩炒半兩生)山梔子(一兩去皮炒)上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diào)下。食前服。

    治臟毒寬大腸。

    (經(jīng)驗良方)枳殼(凈二兩麩炒)郁李仁(一兩溫水浸去皮)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蛉鐝椬哟蟆?/p>

    枳殼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腸風下血。仍治大便急澀。

    木饅頭(細銼焙)枳殼(去白炒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招?。槐花煎酒下。

    一方無槐

    治腸風瀉血。

    (出本草)以野豬肉炙食。不過十頓瘥?;?qū)⑼饽I燒灰。酒調(diào)下亦得。

    治下鮮血。

    (出本草)以梔子仁燒灰。水和一錢匕。每服量其大小多少服之。

    治積年久病。腸風下血不止。

    (一名溫腸丸治血當日止一名綠礬丸出圣惠方)綠礬(四兩。入砂鍋內(nèi)。用新瓦蓋覆。鐵線扎定。鹽泥固濟。火通紅為度。候冷取出。

    卻再汁下臟

    治腸風臟毒方

    一兩茱萸半兩連。二味同炒不用研。糞前茱萸調(diào)酒下。糞后卻用酒調(diào)連。

    究原丸

    (一名烏犀丸)

    治痔疾下血等證。

    (百一選方)淡豉(十枚重研)大蒜(二枚煨剝?nèi)テね扪屑殻┥贤枞缥嗤┳哟?。每服二十丸?/p>

    煎香菜湯丸。

    蒜。

    刑。

    豬臟丸

    (出直指方)

    治大人小兒。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饑。腹不痛。里不

    急。名曰野雞痔黃連(二兩炙研)嫩豬臟(二尺去肥)上以黃連塞滿豬臟。系兩頭。煮十分爛。研細添糕糊

    鯽魚方

    (出圣惠方)

    治腸風血痔。及下痢膿血。積年瀉血。面色萎黃。

    大活鯽魚(一個不去鱗肚下穿孔去其腸穢入白礬)白礬(一塊如金橘大)上用敗棕皮重包調(diào)下

    治下血二十年者。

    地榆鼠尾草(各二兩)上水二升。煮半升。頓服盡。漬屋塵水飲一小盞送之。不再重作乃

    二黃丸

    (出肘后方)

    治腸風瀉血。

    黃黃連(各等分)上為末。面糊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治遠年近月。腸風下血不止。

    (一名烏金散。又名黑龍散。出十便良方)枳殼(燒灰存性五錢)羊脛炭(為末三錢)上和用濃米飲一中盞調(diào)下??招姆?。五更初一服

    治腸風入胃下血。頻疼痛不可忍。

    郁金(五個大者)牛黃(一皂子大另研)上同為末。每服用醋漿水一盞。煎三沸溫服。

    治腸風下血。

    (出肘后方)枳實(半斤麩炒去瓤一方作枳殼)黃(半斤洗銼)上為末。米飲非時下二錢。若難服。

    治便血紅。

    荊芥(燒存性)百藥煎(各等分)上為末。面糊丸。米湯下。又熟煮木耳食之。

    阿膠丸

    (出圣惠方)

    治腸風。瀉血不時。腹內(nèi)疼痛。

    阿膠(炒燥)刺皮(炙)當歸(銼焙)地榆龍骨(研)訶黎勒(煨去核)黃(銼)赤槐實(三兩炒)上為末。軟飯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空心食前服。

    治便血余內(nèi)留腹?jié)M。

    生地黃汁(一升)白芒硝(三兩)上相和火上令熱。通口頻服。便血即息。

    治腸風臟毒。下血不止。

    枳殼(去瓤麩炒)無紋炭(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一錢。用荊芥米飲調(diào)下。

    烏金散治腸風下血。

    豬牙皂角(四兩并皂子銼)胡桃(三十枚并皮炒碎)上和勻。以瓦瓶一只。于頂上敲一圓竅出絕

    治腸風下血。

    栝蔞(一個燒為末)赤小豆(各半兩)上為末。空心。酒調(diào)服一錢。

    胡荽子散治腸風下血不止。變成痔疾。

    胡荽子補骨脂(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陳米飲調(diào)下。食前服。

    棕艾散

    (出圣惠方)

    治腸風。瀉血不止腹痛。

    棕櫚灰(二兩)熟艾(搗羅成者一兩)上用熟雞子兩個。同研得所。另炮附子去皮臍為末。

    用粥

    神效散治腸風。

    槐實皂莢子(各一兩)上用谷糠同炒。令香熟去糠為末。每服一錢。煎陳粟米飲調(diào)下。

    荊芥散治腸風。

    荊芥(去莖)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上為末。每服逐味炒一錢。拌勻入蠟茶末一錢。

    熱湯

    樗根散治腸風下血不止。

    樗根皮(銼炒)臭橘(爆干銼炒各三兩)上為末。每服一錢。煎皂莢子湯調(diào)下。米飲亦得。

    槐荊散治腸風下血。

    槐花(炒令香一兩)荊芥穗(一錢)上為末。每服二錢。糯米粥飲調(diào)。下血甚者一兩服效。

    靈仙散治腸風。病甚不瘥。

    威靈仙(去土)雞冠花(各二兩)上銼碎。以米醋二升。煮干更炒。過搗為末。以生雞子清

    絮灰散治腸風瀉血。

    破絮(燒灰)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麝香少許。同陳米飲調(diào)下。

    香術(shù)丸治腸風痔漏。脫肛瀉血。面色萎黃。積年久不瘥。

    白術(shù)(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細研銼炒焦為末)干地黃(半斤凈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爛細研)上相

    治便血。

    黑豆(一合)粉草(二條不拘多少)上水一碗半。煎至八分。作二服。調(diào)雞爪黃連末。

    不拘

    治腸風下血。風毒瓦斯攻注。大腸疼痛。

    鮮鯽魚(一枚重半斤者)硫黃末(一兩)上將魚不去鱗。開腹去腸。入硫黃在內(nèi)。

    用濕墨紙每

    治腸風下血。久不止。大腸虛冷。

    (出圣惠方)附子(炮去皮臍)白礬(燒灰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調(diào)下。

    治大腸風毒。下血不止。

    (出圣惠方)薄荷(一握)麥(二兩炒)上為末。不計時。如茶點服。

    又方

    (出圣惠方)蕓苔子(生)甘草(炙銼各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五分。食前溫服。

    又方

    (出圣惠方)槐耳(二兩燒灰)干漆(一兩炒)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前溫酒調(diào)下。

    又方

    (出圣惠方)附子(一枚炮去皮臍)生姜〔半兩(分)〕上咀。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

    食前溫

    又方

    (出圣惠方)棕櫚皮(半斤燒灰)栝蔞(一個燒灰)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下。

    治腸風下血。發(fā)歇不定。

    (出圣惠方)膽子礬(二兩細研)栝蔞(一枚上開一口)上件以礬入栝蔞內(nèi)。坐于慢火中。更入米醋一小桐子

    又方治腸風下血不止。下部冷痛。

    (出圣惠方)釜底煤(四兩)漢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上為末。用軟飯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治大腸風毒下血。

    (出圣惠方)皮(一枚炙)皂莢(三梃去黑皮涂酥炙去子)上為末。軟粟米飯丸。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

    又方

    (出圣惠方)白礬(二兩燒汁盡)干蝎(二兩炒)上為末。每服五分。食前粥飲下。

    又方

    (出圣惠方)益母草(端午日采)藕節(jié)(六月六日采并陰干各二兩)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二

    又方

    (出圣惠方)皂莢(五梃不蛀可長一尺者去黑皮涂酥炙三兩炙盡為度)白羊精肉(十兩細切)上先搗皂莢

    治腸風積年下血。

    (出圣惠方)鹿角膠(二兩炙)沒藥(半兩)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前粥飲調(diào)下。

    神效方

    (出圣惠方)

    治積年腸風。下血不止。

    醋石榴皮(慢火焙)側(cè)柏葉(慢火焙各二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以木賊湯調(diào)下。

    溫白丸治臟毒下血及腸風。

    (儒門事親)用椿根白皮北引者。去粗皮。酒浸曬干為末。棗肉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淡酒下或酒

    治腸風。及脫肛不收有血。下部腫悶疼痛。

    (出圣惠方)用不蛀皂角五莖。捶碎。水一碗。揉令皂角消盡。絹二重濾過。取十厘清汁。將脫肛腸浸在作。

    治腸風瀉血。

    (出本事方)用皂角樹上菌。新瓦上焙干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

    治腸風。及熱毒下血?;蛞蚴碂岚l(fā)動。

    (出本事方)用赤小豆一升。瓦上炒令黑色為末。每服三錢??招闹囡嬒?。日一服。一方杵末。水調(diào)服六

    又方

    (出本事方)用好栝蔞三個。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三錢。米湯空心調(diào)下。

    又方

    用蕨菜花。不拘多少。文武火焙干為末。每服三錢。飯飲調(diào)下。

    治腸風

    (出本事方)用好綿瓜。不拘多少。燒灰存性。溫酒調(diào)下二錢??招姆R幻U瓜。一名天羅。又名天絲

    治腸風。并脫肛及有血。(出本事方)

    用蛇床子。不拘多少。炒為末。去大腸肛垂處。貼立收。

    烏梅丸

    (一名獨圣散)

    治大便下血不止。兼治久痢下腸垢。亦治酒痢。

    用烏梅三兩。燒灰存性為末。好醋打米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招氖城?。用米飲以

    必效散

    (一名霜柿散)

    治腸風臟毒。

    (出百一選方)用干柿。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空心服。一方用糊丸。有人服之。累有應(yīng)效證。

    坐。

    取其令升先人與臍向為嚴椽。予過之留飲。訝其瘦瘠。問之。答曰、去歲臟毒作。凡半月。自分必死。得一藥服之。

    二服。

    通利之一服

    虎目湯

    (出仁存方)

    治便血。及臟毒下血。經(jīng)年瘦者。

    用好樗根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酒半盞服?;蜃魍枳臃嗫伞L摌O人一名

    治腸風瀉血。并熱痢。及殺疳蟲。

    (出肘后方)用苦參炒焦黑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米飲吞下。一方煎服。一方為米飯飲下

    猢猻散

    (出仁存方)

    治腸風失血。

    用猢猻姜不拘多少。去毛炒。用酒煎。去滓。空心服。一方燒存性。碾為末。米飲調(diào)下。

    治腸風。

    (一名白梅飲出余居士選奇方)用橡斗子不拘多少。用白梅肉以蜜拌和。填在橡斗子內(nèi)。候滿。兩個相和。鐵線扎之。

    烈火存性

    治臟毒下血。久遠不瘥者。

    (百一選方)用大蒜一枚。上面切開作蓋子。每一瓣中。插帶殼巴豆一枚。卻蓋了。將濕紙兩三重包裹。

    送下

    又方

    (百一選方)用烏梅肉、生干地黃等分。煉蜜丸。梧桐子大。米飲下五七丸。不拘時。

    又方

    (百一選方)治臟毒下血。久遠不瘥者。

    用箬葉燒成黑灰。研細入麝香少許。空心糯米飲調(diào)下。

    治腸風。

    (百一選方)用蜜炙蘿卜。任意食之。昔曾見一婦人。服之立愈。

    治下血久不瘥。

    (百一選方)用地榆洗凈。去須蘆為末。糯米糊為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日三服。一方止腸

    治腸風。

    (一名白芷散出余居士選奇方)用香芷為末。米飲調(diào)下神效。

    治腸風。

    (百一選方)用槐桑葉燒黑灰存性。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更量虛實。甚虛人恐動臟腑。

    治下血。

    (百一選方)用蔥須。新瓦上燒干為末。每服二三錢。米飲調(diào)下。

    治酒毒腸風下血。

    (一名螺殼散出百一選方)用大田螺五個。洗凈仰頓。放在火上燒殼。白肉干為度。研末只作一服。熱酒下。

    治腸風下血。及酒毒下血。

    (百一選方)用山里棗。俗名鼻涕團。又名酸棗干。為末服之。一方燒末。米飲下。

    又方

    (出危氏方)用柏樹子十四枚。槌碎紗囊貯。好酒三盞。煎至八分。服之反覺加多。再服立止。

    治便血

    (經(jīng)驗良方)用荊芥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婦人失血過多。或經(jīng)候不調(diào)。溫酒調(diào)下。一方拌肉餛

    絲瓜散

    (經(jīng)驗良方)

    治酒痢。便血腹痛?;蛉玺~腦五色腥穢者。

    用干絲瓜一枚。連皮燒作灰存性。俗名魚滋是也。為末。酒調(diào)二錢??招姆R环届惺持?/p>

    經(jīng)效散治腸風酒痢下血。又治鼠子痔出血。亦治血痔。

    用黑狗脊不拘多少。黃者不好。須是黑者。內(nèi)肉赤色。去皮毛。銼焙干為末。每服二錢。

    空去圖

    又方

    (出圣惠方)用白雞冠花炒。棕櫚燒灰存性。羌活各一兩。研為細末。粥飲調(diào)下二錢。

    黃花散治臟毒大便下血腹痛。

    用槐花二兩新凈者。炒黃為末。每服二三錢。溫酒調(diào)下三服。一方用陳久者為末飲服。

    亦以

    治糞后鮮紅。

    (出危氏方)用艾葉濃煎生姜汁三合服。一方艾葉煎湯服。

    又方

    用紫菀末。水調(diào)五撮服止。又可用王不留行。

    又方

    用凌霄花浸酒服。

    又方

    用桑樹上白鮮花煎服。為末調(diào)下亦可。并止吐血。

    又方

    用黃柏為末。水調(diào)服。

    又方

    用白雞冠花并子。炒煎服。

    治便紅。

    用當歸酒飲立愈。

    又方

    用鐵門捩根煎酒服。

    又方

    用棕筍煮熟。薄切曬干為末。蜜湯或酒調(diào)下。

    又方

    用枯桑樹下蟲屎。燒灰存性。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萱草根和姜油炒。酒煎服。

    又方

    用鼠鳩禽。俗為鼠勾。焙干為末。酒調(diào)服。更能治百病。

    治腸風下血不止。

    用秋后采楮皮陰干。不拘多少為末。酒調(diào)三錢。空心服。入麝香少許。

    水調(diào)散

    (出肘后方)

    治多酒腸風及瀉鮮血。

    用老山梔子。不拘多少。不去皮研細如油。出成團。即擘開。猛火焙干。手擦細羅取末。

    瓷一

    治酒毒。便血血濺。

    用曲一塊。濕紙裹煨碾細。空心米飲調(diào)下二錢。

    橄欖散

    (出直指方)

    治腸風臟毒。久血不止。

    用橄欖核。于燈燭上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陳米飲食前調(diào)下服之。

    黃龍丸

    (一名酒連丸出直指方)

    治腸風臟毒。及暑瀉熱瀉。

    用黃連凈八兩。酒一大升。煮干研細。水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陳米飲送下。

    治腸風痔瀉血。

    用羊蹄根葉蒸爛一碗。食之立瘥。

    茄蒂灰散

    (出肘后方)

    治腸風下血。久不止。

    用茄蒂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三錢。食前米飲調(diào)下。

    莨菪煎

    (出圣惠方)

    治腸風積年不瘥。羸弱。

    用莨菪實一升治之。曝干搗篩。生姜半斤取汁。相合銀鍋內(nèi)。更以無灰酒二升投之。上火煎送下而失半斤。為末和丸。

    治臟毒下血。

    (出肘后方)用苦楝子炒令黃為末。蜜丸。米飲下十丸至二十丸。

    治卒下血不止。

    用龍膽一個?;⒖谒迳?。煮取二升半。分為五服。

    治瀉血不止。

    用木賊草十二莖切。水一升八合。煎八合。去滓??招臏胤?。分二服。如人行五里又服。

    治久年腸風等疾。須常服勿令歇。服之及一月。諸疾皆愈。及治久患腸風痔漏。一

    二十年不

    淋瀝。久患消用石燕洗凈。刷去土。每日空心服一枚。于堅硬無油瓷器內(nèi)。溫水磨服。如彈丸大者一個。

    后。

    一錢

    治腸風

    (海上名方)用銀杏曝熟。出火氣。每二個。用薄荷煎一丸。細嚼。米飲送下。

    治男子臟毒下血。

    用冰蜜水任意飲之。

    法制香附方治諸下血。

    用大香附杵去毛皮。以童子小便浸一日夜。候干戳碎。又用米醋蘸過。焙干為末。每服二錢桐子

    治糞前有血。令人面色黃萎。

    (出肘后方)用石榴皮杵末。茄子枝煎湯下。

    治腸風。

    用肥皂獨牙者。燒灰存性。以一片研末。糕糊丸一片為末。飲湯調(diào)吞下。

    治多酒腸風瀉血。及熱至多。鮮血箭出如紅線者。

    (出傳信適用方)用好實黃連三兩。凈洗日干。分為三分。一分銼作半寸截。入陳米一兩。微炒紫黃色。

    一分空效

    治腸風下血。疼痛不止。

    (經(jīng)驗良方)用敗毒菜根洗凈切片。以連皮生老姜各半盞許。同炒赤。卻用無灰酒一小碗淬之。就以碗蓋之。令數(shù)沸。去滓取酒。隨意飲之。

    如神丸治腸風下血不止。

    用樗根皮。于臘月丙日未時。取背陰地北引者。不拘多少。用東流水凈洗銼碎。于透風處掛陰干水溫

    椿莢散治腸風下血。

    用椿莢不拘多少。將一半生用。一半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溫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

    保應(yīng)丸治腸風瀉血。諸藥不效。

    用天南星不拘多少。用鍛石炒令焦黃色為末。煮酒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

    烏金散治腸風瀉血。

    用木鱉子不拘多少。桑柴燒過。微存性。便用瓷器收之。候冷碾為末。每服一錢。用煨蔥白

    決效方治瀉血不止。

    用巴豆一枚去皮。以雞子開一小竅。納巴豆一枚雞子竅中。以紙塞定。別以濕紙裹。用火煨

    茄子酒治久患腸風瀉血。

    用茄子大者三枚。先將一枚。濕紙裹。于火內(nèi)煨熟。取出入瓷罐子。乘熱以無灰酒一升

    又方

    用黑豆小者三升。凈揀曬退去皮。搗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陳米飲

    蛇黃散

    (出圣惠方)

    治腸風下血不止。及脫肛腫痛。

    用蛇黃兩顆。醋淬七遍。搗研如面。每服三錢。陳米飲調(diào)下。

    又方

    用牡蠣大者一枚。。醋淬七遍。細研。每服三錢。陳米飲調(diào)下。日再服。

    治腸風痔漏大便常血。

    用枳殼根皮。搗羅為細末。每服一匙。日三次。亦可煮汁常飲。甚妙。一方用枳實根皮。

    抵圣枳殼丸治五種腸風。瀉血痔漏。

    枳殼(去瓤麩炒)威靈仙(去苗土)陳橘皮(去白焙)續(xù)斷(各二兩)生干地黃(焙)連翹活(去蘆頭)梧桐子大

    大效勝金丸治結(jié)陰便血。及腸風不止。

    羊肉(精者去筋膜。一斤半。切如柳葉。用硫黃末糝在肉中。以好醋一斗。于銀石器中浸一伏時。慢火煎如泥。入臼杵千下。)硫黃(滴生甘草水。研三日極細。候干糝入肉中。

    )葫蘆巴蓽澄茄沉香(銼各半兩)巴戟天(去心)補骨脂(炒)牛膝肉蓯蓉(與牛膝同用酒浸。切焙。)海桐皮(銼)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人參(各一兩)丁香(一分)肉豆蔻(去殼三枚)附子(炮去皮臍用大者二枚)上除羊肉外。

    搗為末。以羊肉膏拌令勻。更杵千余下。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招臏鼐葡?。加至三十丸。

    紫參湯治便血。

    紫參茜根赤芍藥阿膠(炙令燥)蒲黃青竹茹(各一兩)黃芩(去黑心雞蘇葉)小薊去

    地榆散治結(jié)陰瀉血。

    地榆(銼)桑耳甘草(炙銼)赤芍藥(各三兩)熟干地黃(焙)伏龍肝(各四兩)艾葉(三服。

    地黃煎丸治結(jié)陰便血。

    生地黃(汁)小薊(汁各一升)砂糖(一兩同上二味熬成膏)地榆根(銼焙)阿膠(炙令燥)一盞。煎

    桂芎湯

    (一名桂心湯出圣惠方)

    治結(jié)陰便血至三二升者。皆由臟氣虛弱。

    桂(去粗皮)赤芍藥芎當歸(切焙)黃芩(去黑心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竹茹彈子大一塊。煎七分。去滓??招臏胤?。日二服。

    屋龍丸治大便下血。腹內(nèi)痛不可忍。

    屋龍尾伏龍肝墨(燒令煙斷)當歸(切焙各一兩)皂角子仁(炒半兩)上為末。面糊丸

    神仙必效丸治便血無度。

    阿膠(炙燥二兩)當歸(切焙)烏賊魚骨(去甲)白芍藥劉寄奴(各一兩)上為末。

    煉蜜

    阿膠芍藥湯

    (一名四神散出圣惠方)

    治便血如小豆汁。

    阿膠(炙燥)赤芍藥當歸(切焙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上咀。每服水一盞半。

    黑神散治久下血。

    本(去土)烏頭(炮去皮臍)皂莢(酥炙去皮子)密陀僧(搗碎研各等分)上熨斗內(nèi)用炭

    石榴散

    (出濟生方)

    治結(jié)陰瀉血不止。

    醋石榴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甘草(炙銼)干姜(炮各等分)上焙干為末。每服二錢。陳

    芍藥湯

    (出王氏博濟方)

    治非時便血。

    赤芍藥(一兩半)桂(去粗皮)甘草(炙銼半兩)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

    入生姜二

    立效湯治大便下血。

    瞿麥穗(一兩)甘草(炙銼三分)山梔子仁(炒半兩)上咀。每服五錢。水三盞。連須

    地榆湯

    (出宣明論方)

    治結(jié)陰。下血不止。漸漸極多。腹痛不已。

    地榆(粗者銼四兩)甘草(三兩半生半炙銼)上咀。每服五錢。水三盞。入縮砂仁四七

    香子湯治結(jié)陰。下血不止。腹痛。

    香子(炒三兩)草烏頭(蛤粉同炒去皮臍銼一兩)上研令勻。每服三錢。水一盞。

    入鹽

    雞冠丸治結(jié)陰便血不止。疼痛無時。

    雞冠花椿根皮(并銼等分一用臭椿皮)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濃煎黃

    蕪荑丸治下血結(jié)陰。

    用蕪荑一兩。搗碎研令細。用紙裹壓去油。再研為末。用雄豬膽丸。梧桐子大。每服九丸。

    金屑丸治便血。一切血妄行結(jié)陰。

    用葉子雄黃。不拘多少。入在棗肉內(nèi)。線縛定。滿湯煎。用黑鉛一兩半。熔成汁。傾入湯內(nèi)肉。

    金虎丸治結(jié)陰便血。

    用黃柏一兩。去粗皮。雞子清涂。炙為末。滴水為丸。綠豆大。每服七丸。溫水下。

    治大腸風毒。瀉血不止。

    (出圣惠方)用藤子三枚濃重者。以七八重濕紙裹。煨良久脹起。去殼用肉。研為末。每于食前。

    治腸風臟毒。瀉血不止。

    (出圣惠方)用五倍子擘破。一半燒令熟。一半生用。分兩不限多少。為末。陳米軟飯丸。如梧桐子大。

    又方

    (出圣惠方)用何首烏二兩為末。每服一錢。食前溫粥飲調(diào)下。

    治腸風瀉血不止。甚者面黃瘦弱。

    (出圣惠方)用川烏頭一兩。去皮臍生用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黑豆一百粒。煎至五

    治熱毒下血?;蛞蚴碂嵛锇l(fā)動。

    (出本草)用生葛根二斤。搗取汁一升。并藕汁一升。相和服。

    龍骨餅子治臟毒便血不止。

    用龍骨、烏賊魚骨、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入雞子清一枚。白面同和。捏作餅子三枚。

    治腸風臟毒。酒痢下血。

    (出本事方)用黃連生姜煎湯。下二氣丹。次服五槐丸。

    治腸風

    (百一選方)用煎黑散調(diào)消風散。又煎黃連湯。下連翹丸或紅丸子。(黑散一作婦人產(chǎn)藥黑神散)

    治臟毒。

    用槐角丸、釣?zāi)c丸、三黃丸、烏梅丸、酒蒸黃連丸。同大烏沉湯以沸湯調(diào)下。

    治腸風下血。

    如發(fā)時。用生料四君子湯煎服。更患痔瘡。亦服此藥即愈。

    治便血。

    用胃風湯加粟米煎服。

    治臟腑虛損。大腸不收。久作腸風下血。

    (出危氏方)用震靈丹、玉華白丹、二藥夾用。煎不換金正氣散加川芎。空心咽下。

    治腸風

    (出危氏方)用消風散米飲調(diào)吞。烏荊丸。酒蒸黃連丸。隨意服。

    治臟毒便血不瘥。里急后重。

    用紅丸子、小理中丸、三棱丸、連翹丸、酒蒸黃連丸。好酒空心服。藥味勻停。加至一百丸

    治內(nèi)熱出汗如投水中浴。又值雨。便血。服諸藥不效。

    用服五苓散獲安。

    治腸風。

    用胡荽子和生菜。熱餅裹食。甚良。

    黃湯若血隨大便而下?;蛳然蚝?。此飲食不節(jié)。饑飽不時。勞傷脾胃。榮衛(wèi)不

    調(diào)?;驈?/p>

    胃。絡(luò)脈滿而

    而后便者。其血近類)案原方∶人參。白術(shù)各一兩。柴胡。黃芩各一兩。白芷。知母各半兩。甘草炒半兩。鱉甲一半斤餳熱

    圣金丸

    (一名百藥散百一選方)

    治腸風下血。溺血不止。及臟毒?;驘o故便

    血。

    用百藥煎三兩。一兩生。一兩炒焦。一兩燒存性。為末。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空

    四季側(cè)柏飲治腸風臟毒。瀉血不止。

    用側(cè)柏燒存性。春采東。夏采南。秋采西。冬采北。為末。每服二錢。糯米飲調(diào)下。一方用

    烏頭丸治腸風年久不瘥。

    用草烏頭去皮尖。切如黑豆大。炒令焦色。嘗味不麻方佳。炒用韭菜。攪自然汁和丸。

    如梧

    敗毒散治脾毒下血。臟腑疼痛。頻往圊廁。后重里結(jié)。

    槐花(炒)白礬(燒及八分許存性二味等分是生時秤)上為細末。每服烏梅一個。

    藥一錢。

    側(cè)柏散治腸風。臟毒酒痢。下血不止。

    嫩柏葉(九蒸九曬二兩)陳槐花(一兩炒半黑色)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

    槐香丸治臟毒腸風下血。

    槐花(半兩炒)黃連(半兩凈擇炒)木香〔二兩(一分)曬干〕白礬(半兩火枯微存性研)和丸前服

    如圣丸治腸風臟毒。下血不止。日久羸瘦。

    大蒜(研細)淡豆豉地榆(各等分)上為末。大蒜同研令勻。入煉蜜少許。搗令得所。

    丸煎白湯下。

    血余散治瀉血臟毒。一服效。

    血余(半兩燒灰)雞冠花根柏葉(各一兩)上為末。臨臥溫酒調(diào)下二錢。來晨酒一盞投之

    沒藥丸治冷氣及酒毒瀉血。泄瀉腰腿重。及大便血似腸風者。神驗。

    沒藥(半兩)五靈脂(三兩)川烏頭(一兩四錢炒令黑焦色)大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上

    當歸地黃丸治男子婦人腸胃氣傷。下血不止?;蝓r血?;蚝谘H找诡l頻。及血

    氣衰弱。

    當歸(大者一兩去蘆酒浸)熟地黃(洗凈再酒浸一宿焙干切二兩)川芎(一兩)鵝卵礬(二三十丸

    茶箬胭脂散治腸風下血。

    茶箬(一握)綿胭脂(十個)白梅(四十九個)上件并燒灰和勻。米飲調(diào)下二錢。

    空心服

    絲瓜散治下血甚。不可救者。

    絲瓜(一個一名天蘿燒灰存性)槐花(各等分如氣弱減分)上為末。每服二錢。飯飲調(diào)服神

    黃散

    (出指南方)

    治遠血。

    黃(二兩)甘草(半兩)枳實(三十個去皮)青州棗〔二(三)十個二味搗爛去核焙干慢火

    蒲黃散

    (出指南方)

    治純下青血。

    蒲黃(三兩微炒)木賊末(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米飲調(diào)下。

    地黃丸

    (出指南方)地黃(二兩)王瓜(一兩新瓦內(nèi)用炭火燒灰存性研)黃連(半兩)上為細末。煉蜜丸。

    梧桐

    杏丹

    (出十便良方)

    治臟毒下血。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雙仁)蠟(一兩)上二味。入臼中熟杵。自然汁可以為丸。

    每服空心能忌

    通神散

    (出十便良方)

    治瀉血。

    縮砂仁(不拘多少去粗皮)上為末。米飲調(diào)熱服。大段效。

    斗肛丸

    (出十便良方)

    治大便后出血。

    白礬附子干姜(各一兩)上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飲服十丸至二十丸。

    日二服

    蓮子散

    (出家藏經(jīng)驗方)

    治新舊腸風臟毒。下血不止。

    旱蓮子上用新瓦上焙干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食前服。

    人參散

    (出家藏經(jīng)驗方)

    治腸風臟毒。

    人參白茯苓黃(蜜炙)甘草五味子上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diào)下。

    每日

    附子當歸丸

    (出續(xù)易簡方)

    治風冷在腸胃下血。手足冷而脈微小。

    當歸(洗焙三兩)白芍藥(一兩)附子(去皮)白術(shù)(各一兩)上為末。醋面糊丸。如梧桐

    鳳眼草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腸風下血。

    鳳眼草(揀凈即椿樹莢也)褐油麻(水淘凈以上二味各四兩)枳殼(去瓤二兩麩炒)輕粉(

    地榆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腸風下血不止。

    地榆訶子(煨去核)赤芍藥橡斗(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

    米飲亦得

    皮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腸風下血。

    白刺皮(一枚于銚子內(nèi)爆焦去皮只用針)木賊(半兩炒黃)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熱酒

    立圣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年深日久。腸風下血?;蛉珉u肝。日夜無度。全不

    入食。通身黃黃連(去須一斤)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濃煎荊芥蜜湯調(diào)下??招氖城胺?。

    松皮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腸風下血過多。

    松木皮(將外層粗皮刮去只取貼木嫩皮)上銼細。焙令半干。再入銚子內(nèi)慢火炒干為細末。

    如圣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年深日近。腸風下血?;蛑T般痔漏。

    臘月野貍一枚。盤在瓦罐子內(nèi)。大棗半升。枳殼半斤。甘草四兩寸截。豬牙皂角二兩。

    都入字瓦一宿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并空心食前服。

    鹿茸丸

    (出如宜方)

    治老人。陽氣虧脫。血不能存。走失大腸。

    鹿茸(制七十兩)熟地黃(十斤)附子(制百四十個)牛膝(制二十兩)五倍子(二斤)山衣。每服

    芍藥丸

    (出朱氏集驗方)

    治酒毒下血。

    芍藥(炒)白雞冠花(炒)陳槐花(各等分)上取青蒿根汁煮丸。米飲下三十丸。

    空心服。

    四圣丸

    (出朱氏集驗方)

    治大便一切下血。

    香白芷枳殼(燒存性)川百藥煎(燒)烏梅(并燒存性)上等分為末。糊為丸。

    每服五十

    如圣散

    (出朱氏集驗方)

    治腸風下血等疾。

    萆(細研)貫眾(去土)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招臏鼐普{(diào)下。

    柏葉飲

    (出朱氏集驗方)

    治便血。

    側(cè)柏葉(多用入白礬水煮焙干)川百藥煎(炒)蔓荊子(炒)上等分。入乳香末。

    濃米飲下

    當歸丸

    (出朱氏集驗方)

    治酒毒下血。

    當歸芍藥(炒)白雞冠花陳槐花(炒)上等分。為細末。青蒿煮汁為丸。米飲送下三十

    治虛老人便血。

    (出永類鈐方)大艾葉(用好醋加糯米煮半日同擂作餅子焙干)鹿茸(制)當歸(制)烏梅肉茜根(各一

    治坐臥熱地。因熱暴便下血。

    (出永類鈐方)用薄荷煎同雪糕為丸。荊芥湯下三十丸??招姆?/p>

    治腸風下血。

    (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藤子(二個如當三錢大者如更大只用一個取瓤別研極細)不蛀皂角子(四十九粒燒灰存效。

    越桃散

    (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

    治下血及下血痢。

    越桃(梔子也)槐花青州棗干姜上等分。燒存性為末。陳米飲調(diào)二錢。

    皂角散

    (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

    治五種腸風。瀉血下痢。糞前有血。號外痔。糞后

    有血。號內(nèi)痔。大腸不收。號脫肛。谷道四面有肉如奶。號鼠乳。痔頭上有孔。號

    漏。并皆治之。

    黃牛角(一個銼)蛇蛻(一條)豬牙皂角(五枚銼)穿山甲上四味。同入瓷瓶內(nèi)。

    黃者先五更

    治大腸一切下血。

    (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取雄黑豆緊小長者是。不拘多少。微以皂角湯浸發(fā)動。炒熟去皮。為細末。煉豬脂為丸。

    升麻補胃湯

    (出東垣試效方)

    治宿有陽明血證。五月間大熱。因吃杏腸下

    血。即遠去四

    經(jīng)血證也。

    升麻羌活(各一錢)獨活防風(各半錢)柴胡(半錢)葛根(三分)肉桂(少許)牡丹草(炙半服。

    益智和中湯

    (出東垣試效方)

    治腸下紅血。或色深者紫黑。腹中痛。腹皮惡

    寒。右三部

    熨之。內(nèi)寒明矣。

    升麻(一錢)干葛(錢半)白芍藥(一錢半)甘草(炙一錢)桂枝(四分)益智仁(半錢)姜(少許)肉桂

    烏梅肉丸

    (出東垣試效方)

    治腸風下血。別無余證。但登廁便見。亦非內(nèi)痔。

    服之甚效。

    直僵蠶(一兩)烏梅肉(焙干一兩)上為末。薄糊丸如雞頭肉大。每服一百丸。食前多用白

    治下血不禁如刺豬者。

    (肘后方)用藥葛氏第一豉汁方。不瘥重作。大效。

    黑玉丹

    (醫(yī)方集成)

    治腸風積熱。下血不止。

    刺皮(十六兩刮)豬懸蹄(一百只)牛角(十二兩銼)雷丸(四兩)亂發(fā)(皂角水洗碎。

    用瓷罐內(nèi)燒存性。研為細末。入乳香二兩。麝香八錢。研和令勻。用酒打面糊丸。梧桐子大

    治下血

    (出傳信適用方)用柏葉不拘多少。焙干為末。米飲調(diào)下。

    真定總管史侯男。肢體本瘦。因畋人置酒酸。不欲食。勉強飲三兩杯。少時腹痛。次轉(zhuǎn)泄瀉治之弦細

    平胃地榆湯

    (衛(wèi)生寶鑒方)蒼術(shù)(一錢)白術(shù)(五分)陳皮(半錢)白茯苓(半錢)濃樸(半錢制)干姜(半錢)當分)益智仁生姜三片。

    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此藥溫中散寒。除濕和胃。數(shù)服病減大半。又灸中脘三七壯。乃募原腠理中間。灸后強食生肉。又以還少丹服之。喜飲食添肉。至春再灸三里二七壯。脾溫體胖。胃中生發(fā)原氣。乃胃之合穴也。改服溫和芳香之劑。并慎言語。節(jié)飲食而愈。

    治腎虛下血。

    (出澹寮方)鹿茸(酥炙)烏梅(去仁各一兩)破故紙(炒)杜仲(各半兩)上炒為末。粟米粥為丸。每

    治腸風臟毒便血等疾。

    (出澹寮方)上用溫州枳殼。不拘多少。逐個刮去瓤。入去殼巴豆一粒。以線扎兩片合定。入沙鍋內(nèi)。

    米脂茶清吞下。病愈住服。痢疾亦可用。初患則留巴豆少許亦可。

    雙圣丸

    (出澹寮方)

    治男子婦人老幼下血。(案∶此方缺藥味及分量。)

    上為細末。取烏梅肉水浸。于甑上蒸爛。搗如膏。搜和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

    槐花散治腸風臟毒下血。

    槐花(瓦焙)柏葉荊芥穗枳殼(炒各等分)上為細末。清米飲調(diào)下二錢??招氖城胺?。

    黃連犀角散治下血如小豆汁者。

    黃連(末)犀角(屑各三兩)上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內(nèi)豉一升。更煮三沸。去滓。

    分二

    伏龍肝湯

    (出二因方)

    治先便后血。謂之遠血。兼治吐衄。

    伏龍肝(半斤)黃芩甘草(炙)白術(shù)阿膠干地黃(千金作干姜各三兩)上為銼散。每

    治下血不止。

    用大古錢四百。以酒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亦可服半劑。

    治腸風下血不止。

    用獺肝燒為末。服一錢匕。

    治卒下血。及金創(chuàng)出血不止。

    (出本草)以衣中故綿絮一握。煮汁溫服之。

    治卒下血。

    (出本草)用懸鉤根皮濃煮服之。

    治下血不止。

    以柿木皮曝干。更焙篩末。米飲和二錢匕服之。不至上沖下脫。兩服可止。

    治下血。

    用雞項草根。十月采。洗干。碾羅為散服。

    治大下血。

    用好墨細末二錢。以白湯化清阿膠。清調(diào)稀稠得所。頓服。熱多者大相宜。

    治腸風瀉血。

    (出本草)以綠礬釀鯽魚。燒灰和服。一方為末。用酒調(diào)下即愈。

    治下血如雞鴨肝片。及治糞后鮮血。

    以黃柏為末。水調(diào)服。及治男子莖上瘡。為末敷之。

    治腸下蟲。

    (出本草)取鰻鱺魚二斤。治如食法。切作段子。入鐺內(nèi)。以酒三盞煮。入鹽醋中食之。魚有五色大者

    治臟毒下血經(jīng)年瘦者。及大腸風虛。飲酒過度。挾熱下痢。濃血疼痛。多日不瘥。

    (出本草)樗樹根白皮人參(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diào)下。不飲酒者。溫米飲下。

    忌理之方蔑如也。后以飲啖過常。蓄毒在臟。日夜二三十行。大便與膿血雜下。大腸連肛門不堪忍。醫(yī)以止血痢藥不效。又以腸風藥則益甚。蓋腸風則有血而無膿也。如此已半年余。

    氣血漸弱。食漸減。肌肉漸瘦。稍服熱藥。則腹愈痛。血愈下。稍服涼藥即泄注。氣羸弱。

    食愈減。服溫平藥。則病不知。如此將期歲。醫(yī)告術(shù)窮。垂命待盡?;蛴腥私谭藚⑸ⅰ2〖乙嗖桓抑?。當漫與服之。才一服知。二服減。三服膿血皆定。自此不十服。其疾遂愈。

    治腸風瀉血。

    用鱟尾(平微毒)燒為黑炭。研作末。酒下。先服生地黃蜜等煎訖。然后服鱟尾末。無不斷也。鱟生南海。大者如扇。牡牝相隨。牡無目。得牝方行。牝去牡死。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