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yàn)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yǔ)。
查古籍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yàn)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yǔ)。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jī)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夫肺痿寸口脈數(shù)。其人病咳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也。師曰。此為肺痿之病。何從得之。
師曰。病熱在上焦。因咳為肺痿?;驈暮钩??;驈膰I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shù)?;驈谋汶y。
數(shù)被藥下。重亡津液。故得肺痿。又寸口脈不出而反發(fā)汗。陽(yáng)脈早索。陰脈不澀。三焦踟躕入而不出。陰脈不澀。又寸口數(shù)而虛按之澀。身體反冷。其內(nèi)反煩。多唾唇燥。小便反難。
此為肺痿。傷于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豚腦。但坐發(fā)汗故也。其病欲咳不得咳。嗽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其脈平弱。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心遺溺。小便數(shù)。所以然者。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師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飲者自愈。自張口者。短氣也。
肺為五臟華蓋。百脈取氣。運(yùn)動(dòng)血脈。衛(wèi)養(yǎng)腑臟。灌注皮毛。將理失宜。氣與血亂。則成肺痿癰矣。然五臟皆有痿癰而獨(dú)論此者。以肺屬金。數(shù)盡于陽(yáng)九。位最高。內(nèi)為五臟長(zhǎng)。
多致此病。故獨(dú)論此。
方
清燥湯
(一名茯苓燥濕湯)
六七月之間濕令大行。子能令母實(shí)而熱旺。濕熱大
勝而刑庚大腸。故寒涼以救之。以天令言之。則清燥之氣絕矣。古人之法。夏月熱。以
救熱傷天真元?dú)?。燥金受濕熱之邪。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
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dòng)黃(一錢半)黃連(凈一分)蒼術(shù)(一錢)五味子(九個(gè))白術(shù)(半錢)橘皮(半錢)人參(三分)當(dāng)歸身(二分)生地黃(二分)曲(二分)升麻(三分)白茯苓(三分)澤瀉(分)上搗篩如麻豆大。每服半兩。水二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稍熱空心服。
知母茯苓湯治肺痿喘嗽不已。往來(lái)寒熱。自汗。
茯苓(去皮)甘草(各一兩)知母五味子人參薄荷半夏(洗七次)柴胡白術(shù)款冬花(各半兩)桔梗麥門冬黃芩(各半兩)川芎阿膠(炒各三錢)上為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
天門冬丸治肺痿經(jīng)年咳嗽不止。唾成五色。喘急促急。少食羸瘦。
天門冬(去粗皮二兩)大麻仁紫蘇子(炒別研入)大黃(銼炒)濃樸(去粗皮姜汁炙)貝母(煨去心各半兩)升麻(銼)麻黃(去根節(jié))甘草(炙銼)桔梗(炙銼)五味子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各一兩)紫菀(湯洗去苗土三分)杏仁(四十九枚去皮尖雙仁炒研)上為末。
紫菀茸湯
(出永類鈐方)
治飲食過(guò)度?;蚪泻糇邭??;蚴臣灞P盁醾????/p>
嗽咽癢。痰紫菀茸經(jīng)霜桑葉款冬花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膠(蛤粉炒)貝母(去心)蒲黃(炒)半夏(湯浸七次各一兩)犀角(鎊)甘草(炙)人參(各半兩)上羅勻。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溫服。
竹茹湯治肺痿勞吐血。
竹茹赤小豆麥門冬(各三兩)大棗(一十個(gè))桔梗北柴胡川續(xù)斷(各二兩)桑白皮(二兩)甘草(一兩二錢半)麻黃(去節(jié))五味子(各一兩五錢)上為末。每服二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無(wú)時(shí)服。
杏仁半夏湯
(出宣明論)
治肺痿涎喘不定??人圆灰?。及甚者往來(lái)寒熱。
杏仁(去皮)桔梗陳皮(去白)茯苓(去皮)漢防己白礬桑白皮(各二兩)薄荷葉(一錢)甘草(二寸)豬牙皂角(一錢)上為末。作二服。水二盞。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
人參平肺散
(出濟(jì)生拔粹方)
治心火刑肺。傳為肺痿??人源瓏I。痰涎壅盛。
胸膈痞滿。咽赤茯苓(四兩)知母(七分)桑白皮(一錢)甘草(炙半錢)青皮(二分)地骨皮(三分)陳皮(三分)天門冬(二分)人參(三分)五味子(三十個(gè))上羅勻。只作一服。水二盞
款冬花湯治肺痿嗽唾如牛涎。日夜不已。坐臥不安。肋痛。
款冬花赤茯苓(去黑皮)紫菀(去苗土)獺肝(炙碾末)甘草(炙)桔梗(銼炒)貝母(煨去心各一兩)芍藥(一錢半)桑枝(銼炒一兩半)蛤蚧(炙研末三分)上銼。
每服五錢
人參清肺湯
(出仁存方)
治肺痿勞嗽。唾血腥臭。干嘔煩熱。聲音不出。肌肉
消瘦。倦怠減食。及治肺胃虛寒??人源?。胸膈噎悶。腹脅脹滿。迫塞短氣。喜欲飲
冷。咽嗌噫痛。
人參(去蘆)地骨皮烏梅(去核)甘草(炙)阿膠(麩炒)杏仁(去皮尖麩炒)桑白皮知母罌粟殼(去葉蓋蜜炙各等分)上羅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烏梅、棗一枚。
同煎至一盞。食后臥溫服。兩滓并煎。
紫菀湯治肺痿咳嗽。涕唾稠粘。小便不利。
紫菀(去苗土)桔梗(銼炒)木通(銼)白蒺藜(炒去角)桑根白皮(銼)赤茯苓(去黑皮各二兩)甘草(炙微赤銼)茅根(銼)旋復(fù)花(各半兩)上搗篩。每服四錢。
水一盞。
煎
甘草湯療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
甘草(四兩炙)生姜(三兩去皮)人參(二兩)地黃(一斤)阿膠(三兩炙)大麻子仁(半升)大棗(四十枚擘)麥門冬(半升)桂心(二兩)上切。以美酒七升。水八升相和。
先
百部散
(出圣惠方)
治肺痿咳嗽。涕唾稠粘。胸膈煩壅。咽喉不利。心神煩
熱。
百部(一兩)桔梗(一兩去蘆頭)射干(一兩)川升麻(一兩)天門冬(一兩去心)木通(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沙參(半兩去蘆頭)川大黃(半兩微炒銼碎)上為散。每服
桑根白皮散
(出圣惠方)
治肺痿咳嗽。涕唾稠粘。胸膈煩壅。咽喉不利。
桑白皮(半兩銼)桔梗(三分去蘆頭)木通(三分銼)紫菀(三分洗去苗土)檳榔(三分)旋復(fù)花(半兩)款冬花(半兩)前胡(半兩去蘆頭)杏仁(半兩洗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為
白前散治肺痿咳嗽。日月久遠(yuǎn)。喘息促。肩胛高。臥仰不安。
白前旋復(fù)花(半兩)桑根白皮(一兩銼)赤茯苓(一兩)漢防己(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紫菀(一兩洗去苗土)五味子(半兩)白蒺藜(半兩微炒去刺)上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紫菀散治肺痿咳嗽。涕唾稠粘。小便不利。
紫菀桔梗木通(各半兩)赤茯苓白蒺藜甘草桑白皮茅根(各三兩)上羅勻。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忌生冷、油膩、雞、豬。一方有旋復(fù)花。
杏仁湯治肺痿四肢煩熱。涕唾稠粘。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升麻(各一分)桔梗(銼炒)紫蘇莖葉(三分)馬兜鈴(一錢半)五味子(炒)麻黃(去根節(jié))芍藥(各半兩)上細(xì)銼。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
溫服。日再。
旋復(fù)花湯治肺痿咳嗽。唾如稠涎。羸瘦。喘急盜汗。
旋復(fù)花甘草(炙)牡蠣(末各一分)葳蕤紫菀(洗去土)桔梗(銼炒各一兩)生地黃汁生姜汁(各二合)上八味。除地黃、生姜汁外。并細(xì)銼。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次下地黃汁、生姜汁少許。再煎取八分。食后溫服。
白前湯治肺痿咳嗽。日久喘急。仰臥不安。
白前木通(銼各二兩)防己麻黃(去根節(jié)各半兩)白茯苓(去黑皮)濃樸(去粗皮姜汁炙紫色)桑白皮(銼各二兩)紫菀頭(五十枚)上銼。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后良久溫服。日三。胸中有膿者。當(dāng)?shù)猛鲁觥?/p>
赤芍藥散治肺痿嗽唾如稠膠。日夜計(jì)升以上。坐臥不安。脅肋疼痛。
赤芍藥(三分)赤茯苓(一兩)桔梗(三分去蘆頭)貝母(一兩煨令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款冬花(半兩)獺肝(半兩微炙)紫菀(一兩洗去苗土)上為散。每服四錢。
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溫服。
七寶散治肺痿勞嗽。久嗽。
人參款冬花鐘乳石鵝管石明礬(各二錢)辣桂甘草(各一錢)上細(xì)末。
臨臥。少許咽下。
紫菀湯治肺痿唾膿血。多咳嗽。日漸羸劣。
紫菀(去苗土)天門冬(去心焙)桔梗(炒各半兩)白茯苓(去黑皮)知母(焙各一分)生百合(三枚)生地黃汁(不拘多少)上細(xì)銼。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入地黃汁少許。食后溫服。要利加樸硝少許。湯澄下。此疾利多。為肺與大腸合。故秘澀者少。
阿膠散治肺痿損敗。氣喘咳嗽有血。
阿膠(一兩搗碎炒黃燥)熟甘地黃(三分)白茯苓(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麥門冬(半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調(diào)下一錢。
犀角飲治肺痿咳嗽氣喘。喉中有血。
犀角(鎊)竹茹(各一兩)桔梗(炒)柴胡(去苗)黃芩(去黑心兩半)生天門冬(去心)
治肺破出血。忽嗽血不止者。
用海犀一大片。于火上炙令焦黃色。后以膠涂之。又炙再涂。令通透。可碾為末。用湯化三大錢匕。放冷服之。即血止。水膠是也。大驗(yàn)。
地黃湯治虛寒肺痿氣喘。
熟干地黃芎(各五兩)桂(去粗皮)人參(各三兩)大麻仁(一升炒研為末)桑根白皮(銼炒二升)上除麻仁外并細(xì)銼。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入麻仁少許。
更煎數(shù)沸。溫服。日三。
杏仁煎治肺痿久嗽。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研)阿膠(炙燥各半兩)栝蔞(一兩銼)人參(一兩)貝母(去心焙)丹砂(各一分研)上為末。入瓷器中。同白餳三兩熬成煎。每服皂子大。食后夜臥時(shí)含化。
鹿髓煎治傷中脈絕筋急。肺痿咳嗽。
鹿髓(半升)蜜酥(各一兩)生地黃(取汁五合)杏仁桃仁(各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搗碎酒一升濾去汁)上先煎桃仁、杏仁、地黃汁減半。次下鹿髓、酥、蜜煎如稀餳。
每服一匙頭。徐徐咽服??招氖城?。日三。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出千金方)
治肺痿吐涎沫不止。
桂枝生姜(各三兩)甘草(二兩)皂莢(一兩)大棗(十五枚)上咀。以水七升。
煮
人參散治身熱頭痛。積熱黃瘦。肌熱惡寒。蓄熱發(fā)戰(zhàn)。膈熱嘔吐。煩渴。濕熱
瀉?;蚰砍嗍喔什荩ǜ饕粌桑┗ㄋ膬桑┖ㄈ齼桑┤藚ⅲò雰桑┥蠟槟?。每服三錢。
溫
溫中生姜湯
(出千金方)
治肺虛寒羸瘦緩弱。戰(zhàn)掉虛吸。胸滿肺痿。
生姜(一片)桂心橘皮(四兩)甘草麻黃(各一兩)上搗羅。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先煎麻黃沸去滓。然后入諸藥合煮。
半夏肺痿湯療虛寒喘鳴多飲。逆氣嘔吐。
半夏(一升湯浸四破)母姜(一斤)橘皮(一斤)白術(shù)(半斤)桂心(四兩)上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忌羊肉、餳、桃、李、雀肉、生蔥。一方有桑白皮切一升。
四圣散治咳嗽有血。
晉鹽槐花子干葛山梔子仁上為末。每服二錢。加烏梅、甘草少許同煎。水一盞。
煎
炙肝散治咳嗽血不止。
栝蔞(不去皮用瓤瓦上焙干)烏梅(大者五個(gè)去核同煎藥焙)杏仁(二十枚去皮尖熬炒別研)上為末。每一捻。豬肝一片切開(kāi)。入藥在肝內(nèi)?;鹕现耸?。放冷。嚼津液吞下。食后及臨夜服。
上紅散治心肺客熱??人酝卵?/p>
北柴胡(去蘆一兩)胡黃連宣連(各半兩)上為末。入生朱砂少許研勻。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至半盞服。
阿膠散治肺損嘔血。開(kāi)胃。
阿膠(三個(gè)好者炒)木香(二錢)糯米(一合半)上為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diǎn)。
不拘時(shí)。
雄黃款冬花散治肺痿喘嗽。痰涎壅盛。
款冬花(半兩)佛耳草(半兩)明雄黃(一錢研)上為末碗內(nèi)。?;一鹕?。鑠藥熏。紙蓋碗口留眼。吸煙咽了。頻嗅吸藥煙。其嗽即止。
桔梗散
(出圣惠方)
治肺痿咳嗽。胸中滿而振寒。脈數(shù)。干或渴。時(shí)出唾。又
吐膿如米粥者桔梗(三兩去蘆頭)甘草(炙一兩微赤炒)赤茯苓(二兩)上為散。每服三錢。
以水一中盞
人參甘草湯
(出千金方)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人參(一兩)甘草(炙一兩三錢)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五個(gè)。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如圣湯
(一名桔梗湯出千金方)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滑。咽干不渴。時(shí)時(shí)出濁
唾腥臭。久久桔梗(一兩)甘草(炙二兩)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以時(shí)服。
兼
防己散
(出仁存方)
治肺痿咯血多痰。
漢防己黃葶藶上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糯米飲調(diào)服。食后。
甘草干姜湯
(出千金方)
治肺痿多涎唾。小便數(shù)。肺中冷必眩。不渴不咳上
虛。其下不能制甘草(四兩)干姜(二兩集驗(yàn)方有大棗十二枚)上羅勻。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
補(bǔ)肺散治肺痿勞傷吐血。
黃明膠(炙燥二兩)花桑葉(陰干二兩)上為細(xì)散。每服三錢。用生地黃汁調(diào)。糯米飲亦
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溫溫液液。
(一名溫液湯)用甘草二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
綿膠散治肺損吐血。
新綿(燒灰研)黃明膠(炙燥搗末)上等分研勻。每服一錢。臨臥糯米飲調(diào)下。
治肺痿喘嗽。
用漢防己為末。每服三錢。漿水一盞。同煎至七分。和滓溫服。
治療肺痿時(shí)時(shí)寒熱。兩頰赤。氣急。亦治久嗽涕唾多。骨節(jié)寒熱。
用童子小便。每日晚取之。去初沫少許。小便可用五合。取上好甘草量病患中指節(jié)。男左女右。長(zhǎng)短截之。炙令熱破作四片。內(nèi)小便中。置于閑凈處露一宿。器上橫一小刀。明日早旦去甘草。頓服之。每日一劑。其童子勿令吃五辛。忌海藻、菘菜、熱面。一方用甘草末一錢。小便三合。攪令散服。
治口中血腥。吐紅咳嗽。
用熟地黃。干嚼酒下。又為末。酒調(diào)下。
治一切肺疾咳嗽膿血不止。
用豬胰一具。削薄竹筒盛。于糠火中炮大極熟。食上吃之。
皂莢散治肺痿吐涎沫。
皂莢(半兩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黃去子)桂心(一兩)甘草(一兩半炙微赤銼)上為散。
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服。
蛤蚧散治患肺痿咳嗽及肺壅嗽。
蛤蚧(一對(duì)新好者用湯洗十遍慢火炙令香研為細(xì)末)人參茯苓(去皮)知母貝母(各炙過(guò)湯洗)桑白皮(以上各二兩)大杏仁(六兩湯浸去皮尖爛煮令香取出研)甘草(五兩炙)上件八味同研為細(xì)末。入杏仁拌勻。卻粗羅再篩過(guò)。唯細(xì)為妙。每服半錢。入生姜二片。酥少許。水八分。煎熟服。如以湯點(diǎn)之。頻服亦妙。
四君子湯治肺痿而皮聚毛落者。益氣可也。
白術(shù)人參黃茯苓上為粗末。每服五錢至七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遠(yuǎn)溫服。
治痰上氣氣急。
上用豬膏一合。暖酒和服。
治肺痿吐血。
以鹿血和酒服之。良。
治肺痿咳嗽。鬼氣病。
取溺久停臭者佳。恐冷。當(dāng)以熱物和溫服之。
治肺痰唾膿血。
取薏苡仁十兩杵碎。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入酒少許服之。
治肺痿咳嗽。
以蘿卜子半升。淘凈洗。焙干。于銚子內(nèi)炒令黃熟為末。以沙糖丸如彈。綿裹含之。
治肺痿吐血。
用蘿卜和羊肉、鯽魚(yú)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