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壬戌歲圖

    作者: 朱梓

    圖psjzl59.bmp 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中見太角木運。歲木太過。氣化營運先天。太陽為天氣。

    左寒臨太虛。其政大舉。則火發(fā)待時。少陽中治。時雨乃涯。云朝北極。濕化乃布。澤流萬物寒化六。風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鱗蟲靜。蟲育。萬物之宜也。鱗蟲不成。燥毒不生。地氣制之也。寒敷于上。雷動于下。寒濕之氣。持于氣交。民病寒溫發(fā)。肌肉萎。足痿不收。濡瀉血溢。

    是歲水為天氣。土為地氣。土勝水。當資化源。以助天氣。又歲遇木運。木能制土。地氣乃全其藥歲半之前。太陽主之。寒淫所勝。則寒氣乃至。水且冰。血變于中。發(fā)為癰瘍。民病厥心痛之。

    歲半之后。太陰主之。濕淫于內。則埃昏巖谷。黃反見黑。至陰之交。

    民病飲漬。心痛耳聾。

    渾渾。嗌腫喉痹。少腹痛腫。氣沖頭痛。目項腰髀皆痛。其法宜治以苦熱。佐以酸蒼氣達其動其蟲故忽初之氣、自辛酉年大寒日申初。至是歲春分日午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太角木。

    客乃作。身谷宜玄。

    日有奇。

    民病氣郁宜黍。雖少征火。

    心熱瞀悶稷。雖宮土。

    乃成甘緩之。歲谷五之氣。自秋分日運。木生火?;饎僖愿蕿a之。以酸收至大寒日戌正。

    凝太虛。埃昏郊野。民乃慘凄。寒風以至。反者孕乃死。宜治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間谷宜麻。雖有濕邪不能為害。此六氣之化也。歲氣之交。天氣勝則有太陰之復。地氣勝則有厥陰之復。根據其復法治之。所謂濕者燥之。溫者清之。故其氣乃平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