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云岐子曰∶八里脈者。乃右手三部寸關(guān)尺受之。此八里脈。乃客邪之脈。主位之脈三部。
主一。微者陰也。主敗血不止。面色無光。微脈發(fā)象秋冬。在陰為慘。陰太過、陽不及。
是血香附子(一兩半)白芍藥當歸(各一兩)芎(半兩)上為粗末。水煎一兩。
食前服。
指下尋之有若無。漩凝敗血小腸虛。崩中日久為白帶。痛下多時骨髓枯。此腎氣有余。命門不足。當補命門。命門者、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崩中白帶者、命門敗也之骨已枯。伏龍肝散主之。是為血不能守。水勝火也。治婦人血去精亡。
形。養(yǎng)血補虛。宜當歸芍藥湯。
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各一兩)干姜(半兩)上咀。水煎一兩。食前服。
微脈關(guān)前氣上侵。陽虛。內(nèi)氣上沖。冷則生氣。主脈澀??兔}微。澀微相合。逆氣上侵。
阿膠(一兩半)甘草(三錢)黍粘子(二錢半)馬兜鈴(半兩炒)杏仁(去皮尖十個)上為當關(guān)郁結(jié)氣排心。主脈緩??兔}微。緩微相合。太陰虛痞。勻氣散主之。補肺散亦可。
微尺部見之臍下積。身寒飲水即呻吟。主脈數(shù)??兔}微。數(shù)微相合。陰盛陽虛。治之以二氣二。沉者陰也。主氣脹兩脅。手足時冷。虛氣沖心。悶而不痛。乃曰虛痞。健胃建中湯。
理當歸白術(shù)人參干姜(各一兩)附子(炮去皮)白芍藥桂(各半兩)丁香(三錢)上按之似有舉還無。氣滿三焦臟腑虛。冷氣不調(diào)三部壅。通腸健胃始能除。
沉者陰也。壅者虛結(jié)也。言通腸者溫也。局方溫白丸主之。健胃者以理中湯主之。
寸脈沉兮胸有痰。主脈澀。客脈沉。澀沉相合。留滯胸中變?yōu)樘?。治用化痰玉壺丸?/p>
中加半夏(一兩湯洗)雄黃(三錢別研)上為末。生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當關(guān)氣短痛難堪。主脈緩??兔}沉。緩沉相合。胃中有寒即痛??梢跃磐赐琛;蜷倨ぐ胂年愰伲ㄈグ兹齼桑┌胂模ㄖ疲╄讱ぃǔ慈ト扛饕粌桑┌仔g(shù)茯苓桂(各半兩)上咀。每若在尺中腰腳重。小便稠數(shù)色如泔。主脈數(shù)。客脈沉。數(shù)沉相合??蛣僦饕病:畾庥杏?。
三。緩者陰也。主四肢煩滿。氣促不安。證在太陽。風傷衛(wèi)氣。當服桂枝湯。一云∶主四肢白術(shù)枳實(麩炒)甘草(各半兩)上咀。入生姜七片。水煎半兩。食后溫服。
來往尋之狀若遲。腎間生氣耳鳴時。邪風積氣來沖背。腦后三針痛即移。
太陽中風。脈緩頸項強急不得轉(zhuǎn)側(cè)??舍橈L池風府浮白穴。則痛移也。用桂枝湯主之。
若緩緩脈關(guān)前搐項筋。主脈澀??兔}緩。澀緩相合。風邪傷衛(wèi)。項筋緊急??捎霉鹬?/p>
不已羌活升麻黃芩葛根石膏(各一兩)麻黃(去節(jié)湯浸去黃汁焙)防風本蔓荊子當關(guān)氣結(jié)腹難伸。主脈客脈俱緩。脾濕太盛。胃中太虛。七氣湯主之。
半夏(制一兩)人參官桂甘草(炙各半兩)上咀。每服一兩。入生姜七片。
水煎。
溫二焦加干桂枝(一兩)白芍藥干姜(各半兩)炙甘草(四錢)上各咀。加生姜棗煎。
不已。
用半四。澀者陰也。主痛。身疼痛。女子有孕胎痛。無孕敗血為病。
澀脈如刀刮竹。行。丈夫有此號傷精。婦人有孕胎中痛。無孕還須敗血成。
主亡血失精。婦人孕病?;驇鲁喟谆驍⊙?。圣惠方烏金散。治敗血。局方四物湯地黃丸。
龍骨苦楝子(各二兩)上為細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招臏鼐葡挛迨琛S衷啤猛鲅}關(guān)前胃氣升澀脈見處。氣血俱傷。
金有余損傷萬物。主脈與客脈俱澀是也。
金有余故升于上。治之以勻氣散。或利膈丸。桔梗湯。澀在上焦。
桔梗(一兩)半夏(制半兩)陳皮(三兩)濃樸(一兩)枳實(麩炒半兩)上咀。每服半當關(guān)血散不能停。主脈緩??兔}澀。緩澀相合。故曰血散??捎脺亟?jīng)丸。如胃不和。
調(diào)中尺部如斯逢逆冷。體寒臍下作雷鳴。主脈數(shù)??兔}澀。數(shù)澀相合。陽氣內(nèi)虛。陰氣有余。
人參茯苓地骨皮熟地黃牛膝(去苗酒浸各一兩)上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即服諸疾。
服可去五。遲者陰也。主腎虛不安。遲本土也。
遲脈人逢狀且難。遇其季夏不能痊。遲者陰也。季夏陽也。此證為失時反候。陽盛陰虛。
治神工診著知時候。道是脾來水必干。季夏見遲脈。是土克水也。故不能痊。
寸口脈遲心上寒。主脈澀。客脈遲。澀遲相合。主陰盛之故。為心上寒。治之以橘皮丸。不已。術(shù)附湯。白術(shù)附子(炮去皮臍)干姜(炮)桂(各一兩)上咀。煎一兩。食前服。遲在上焦。
當關(guān)腹痛飲漿難。主脈緩??兔}遲。緩遲相合。腹中痛甚。桂枝加附子湯。
桂附子(炮各一兩)甘草(三錢半)上咀。煎服、或理中丸。脈回。以消食丸。
遲在中流入尺中腰腳重。濃衣重覆也嫌單。主脈數(shù)??兔}遲。數(shù)遲相合。水能克火。陰氣盛。
可六。伏者陰也。主毒瓦斯閉塞三關(guān)。四肢沉重。手足自冷。主伏脈行于筋下。氣伏于內(nèi)。
陰毒伏氣切三焦。不動榮家氣不調(diào)。不問春秋與冬夏。徐徐發(fā)汗治能消。經(jīng)曰∶清形以為汗。
麻黃附子細辛湯?;蚯锒陨闇4合囊月辄S湯。當緩與之。陰盛陽積氣胸中寸脈伏。主脈澀??兔}伏。澀伏相合。主胸中積氣。治以沉香丸?;蚣訙p溫白丸當關(guān)腸常瞑目。主脈緩。客脈伏。緩伏相合。主中焦伏而不散。乃風濕之氣。故腸瞑白豆蔻(一兩)縮砂仁青皮陳皮(去白)丁香(各二兩)濃樸(制八兩)甘草(炙)木如發(fā)尺部見之食不消。坐臥非安還破腹。主脈數(shù)。客脈伏。數(shù)伏相合。邪勝寒之甚。而不能化白術(shù)(一兩)黃茯苓白芍藥(各半兩)上為粗末。每服半兩。入生姜煎服。
養(yǎng)七。濡者陰也。主少力。五心煩熱。腦轉(zhuǎn)耳鳴。下元極冷。
按之似有舉之無。髓海丹田定已枯。四體骨蒸勞熱甚。臟腑終傳命必殂。
髓者腎之精。四體骨蒸者腎氣衰絕。終傳者七傳也。土來克水必殂也。
濡脈關(guān)前人多汗。主脈澀??兔}濡。澀濡相合。肺氣虛也。而衛(wèi)不能固于榮。故多汗。
桂當關(guān)氣少精神散。主脈緩??兔}濡。緩濡相合。精神散失。乃氣衰弱也。治之以定志丸。
尺部綿綿即惡寒。骨與肉疏都不管。主脈數(shù)??兔}濡。數(shù)濡相合。主骨痿不能起于床。
五八。弱者陰也。主氣居于表。生產(chǎn)后客風面腫。氣弱多傷也。
三關(guān)怏怏不能前。只為風邪與氣連。年少得此須憂重。老弱逢之病卻痊。
脈若爛綿者陽氣弱也。以應(yīng)秋毛之脈。氣弱多傷。怏怏者輕手乃得。不前者重手稍無是也。
春夏關(guān)前弱脈陽道虛。主脈澀。客脈弱。澀弱相合。陽氣虛也。治之以五補丸為久補。四逆湯關(guān)中有此氣多疏。主脈緩。客脈弱。緩弱相合。胃氣內(nèi)虛。故氣多疏散。治之以益黃散平若在尺中陰氣絕。酸疼引變上皮膚。主脈數(shù)??兔}弱。數(shù)弱相合。主下部損。腎氣內(nèi)絕。既陰絕陽盛。疼引于皮膚。是三焦無陰鎮(zhèn)撫。離其原也。氣已損于肺。無法可治也。
《古今醫(yī)案按》(公元 1778 年)清.俞震(東扶)著。十卷。選擇歷代醫(yī)案加以按語,發(fā)揮醫(yī)案的義理較為深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云岐子曰∶八里脈者。乃右手三部寸關(guān)尺受之。此八里脈。乃客邪之脈。主位之脈三部。
主一。微者陰也。主敗血不止。面色無光。微脈發(fā)象秋冬。在陰為慘。陰太過、陽不及。
是血香附子(一兩半)白芍藥當歸(各一兩)芎(半兩)上為粗末。水煎一兩。
食前服。
指下尋之有若無。漩凝敗血小腸虛。崩中日久為白帶。痛下多時骨髓枯。此腎氣有余。命門不足。當補命門。命門者、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崩中白帶者、命門敗也之骨已枯。伏龍肝散主之。是為血不能守。水勝火也。治婦人血去精亡。
形。養(yǎng)血補虛。宜當歸芍藥湯。
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各一兩)干姜(半兩)上咀。水煎一兩。食前服。
微脈關(guān)前氣上侵。陽虛。內(nèi)氣上沖。冷則生氣。主脈澀??兔}微。澀微相合。逆氣上侵。
阿膠(一兩半)甘草(三錢)黍粘子(二錢半)馬兜鈴(半兩炒)杏仁(去皮尖十個)上為當關(guān)郁結(jié)氣排心。主脈緩??兔}微。緩微相合。太陰虛痞。勻氣散主之。補肺散亦可。
微尺部見之臍下積。身寒飲水即呻吟。主脈數(shù)??兔}微。數(shù)微相合。陰盛陽虛。治之以二氣二。沉者陰也。主氣脹兩脅。手足時冷。虛氣沖心。悶而不痛。乃曰虛痞。健胃建中湯。
理當歸白術(shù)人參干姜(各一兩)附子(炮去皮)白芍藥桂(各半兩)丁香(三錢)上按之似有舉還無。氣滿三焦臟腑虛。冷氣不調(diào)三部壅。通腸健胃始能除。
沉者陰也。壅者虛結(jié)也。言通腸者溫也。局方溫白丸主之。健胃者以理中湯主之。
寸脈沉兮胸有痰。主脈澀。客脈沉。澀沉相合。留滯胸中變?yōu)樘?。治用化痰玉壺丸?/p>
中加半夏(一兩湯洗)雄黃(三錢別研)上為末。生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當關(guān)氣短痛難堪。主脈緩??兔}沉。緩沉相合。胃中有寒即痛??梢跃磐赐琛;蜷倨ぐ胂年愰伲ㄈグ兹齼桑┌胂模ㄖ疲╄讱ぃǔ慈ト扛饕粌桑┌仔g(shù)茯苓桂(各半兩)上咀。每若在尺中腰腳重。小便稠數(shù)色如泔。主脈數(shù)。客脈沉。數(shù)沉相合??蛣僦饕病:畾庥杏?。
三。緩者陰也。主四肢煩滿。氣促不安。證在太陽。風傷衛(wèi)氣。當服桂枝湯。一云∶主四肢白術(shù)枳實(麩炒)甘草(各半兩)上咀。入生姜七片。水煎半兩。食后溫服。
來往尋之狀若遲。腎間生氣耳鳴時。邪風積氣來沖背。腦后三針痛即移。
太陽中風。脈緩頸項強急不得轉(zhuǎn)側(cè)??舍橈L池風府浮白穴。則痛移也。用桂枝湯主之。
若緩緩脈關(guān)前搐項筋。主脈澀??兔}緩。澀緩相合。風邪傷衛(wèi)。項筋緊急??捎霉鹬?/p>
不已羌活升麻黃芩葛根石膏(各一兩)麻黃(去節(jié)湯浸去黃汁焙)防風本蔓荊子當關(guān)氣結(jié)腹難伸。主脈客脈俱緩。脾濕太盛。胃中太虛。七氣湯主之。
半夏(制一兩)人參官桂甘草(炙各半兩)上咀。每服一兩。入生姜七片。
水煎。
溫二焦加干桂枝(一兩)白芍藥干姜(各半兩)炙甘草(四錢)上各咀。加生姜棗煎。
不已。
用半四。澀者陰也。主痛。身疼痛。女子有孕胎痛。無孕敗血為病。
澀脈如刀刮竹。行。丈夫有此號傷精。婦人有孕胎中痛。無孕還須敗血成。
主亡血失精。婦人孕病?;驇鲁喟谆驍⊙?。圣惠方烏金散。治敗血。局方四物湯地黃丸。
龍骨苦楝子(各二兩)上為細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招臏鼐葡挛迨琛S衷啤猛鲅}關(guān)前胃氣升澀脈見處。氣血俱傷。
金有余損傷萬物。主脈與客脈俱澀是也。
金有余故升于上。治之以勻氣散。或利膈丸。桔梗湯。澀在上焦。
桔梗(一兩)半夏(制半兩)陳皮(三兩)濃樸(一兩)枳實(麩炒半兩)上咀。每服半當關(guān)血散不能停。主脈緩??兔}澀。緩澀相合。故曰血散??捎脺亟?jīng)丸。如胃不和。
調(diào)中尺部如斯逢逆冷。體寒臍下作雷鳴。主脈數(shù)??兔}澀。數(shù)澀相合。陽氣內(nèi)虛。陰氣有余。
人參茯苓地骨皮熟地黃牛膝(去苗酒浸各一兩)上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即服諸疾。
服可去五。遲者陰也。主腎虛不安。遲本土也。
遲脈人逢狀且難。遇其季夏不能痊。遲者陰也。季夏陽也。此證為失時反候。陽盛陰虛。
治神工診著知時候。道是脾來水必干。季夏見遲脈。是土克水也。故不能痊。
寸口脈遲心上寒。主脈澀。客脈遲。澀遲相合。主陰盛之故。為心上寒。治之以橘皮丸。不已。術(shù)附湯。白術(shù)附子(炮去皮臍)干姜(炮)桂(各一兩)上咀。煎一兩。食前服。遲在上焦。
當關(guān)腹痛飲漿難。主脈緩??兔}遲。緩遲相合。腹中痛甚。桂枝加附子湯。
桂附子(炮各一兩)甘草(三錢半)上咀。煎服、或理中丸。脈回。以消食丸。
遲在中流入尺中腰腳重。濃衣重覆也嫌單。主脈數(shù)??兔}遲。數(shù)遲相合。水能克火。陰氣盛。
可六。伏者陰也。主毒瓦斯閉塞三關(guān)。四肢沉重。手足自冷。主伏脈行于筋下。氣伏于內(nèi)。
陰毒伏氣切三焦。不動榮家氣不調(diào)。不問春秋與冬夏。徐徐發(fā)汗治能消。經(jīng)曰∶清形以為汗。
麻黃附子細辛湯?;蚯锒陨闇4合囊月辄S湯。當緩與之。陰盛陽積氣胸中寸脈伏。主脈澀??兔}伏。澀伏相合。主胸中積氣。治以沉香丸?;蚣訙p溫白丸當關(guān)腸常瞑目。主脈緩。客脈伏。緩伏相合。主中焦伏而不散。乃風濕之氣。故腸瞑白豆蔻(一兩)縮砂仁青皮陳皮(去白)丁香(各二兩)濃樸(制八兩)甘草(炙)木如發(fā)尺部見之食不消。坐臥非安還破腹。主脈數(shù)。客脈伏。數(shù)伏相合。邪勝寒之甚。而不能化白術(shù)(一兩)黃茯苓白芍藥(各半兩)上為粗末。每服半兩。入生姜煎服。
不已。
養(yǎng)七。濡者陰也。主少力。五心煩熱。腦轉(zhuǎn)耳鳴。下元極冷。
按之似有舉之無。髓海丹田定已枯。四體骨蒸勞熱甚。臟腑終傳命必殂。
髓者腎之精。四體骨蒸者腎氣衰絕。終傳者七傳也。土來克水必殂也。
濡脈關(guān)前人多汗。主脈澀??兔}濡。澀濡相合。肺氣虛也。而衛(wèi)不能固于榮。故多汗。
桂當關(guān)氣少精神散。主脈緩??兔}濡。緩濡相合。精神散失。乃氣衰弱也。治之以定志丸。
尺部綿綿即惡寒。骨與肉疏都不管。主脈數(shù)??兔}濡。數(shù)濡相合。主骨痿不能起于床。
五八。弱者陰也。主氣居于表。生產(chǎn)后客風面腫。氣弱多傷也。
三關(guān)怏怏不能前。只為風邪與氣連。年少得此須憂重。老弱逢之病卻痊。
脈若爛綿者陽氣弱也。以應(yīng)秋毛之脈。氣弱多傷。怏怏者輕手乃得。不前者重手稍無是也。
春夏關(guān)前弱脈陽道虛。主脈澀。客脈弱。澀弱相合。陽氣虛也。治之以五補丸為久補。四逆湯關(guān)中有此氣多疏。主脈緩。客脈弱。緩弱相合。胃氣內(nèi)虛。故氣多疏散。治之以益黃散平若在尺中陰氣絕。酸疼引變上皮膚。主脈數(shù)??兔}弱。數(shù)弱相合。主下部損。腎氣內(nèi)絕。既陰絕陽盛。疼引于皮膚。是三焦無陰鎮(zhèn)撫。離其原也。氣已損于肺。無法可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