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科經(jīng)綸》 妊娠泄瀉見證用藥治法

    《大全》曰∶妊娠泄瀉,或青或白,水谷不化,腹痛腸鳴,謂之洞泄。水谷不化,喜飲嘔逆,謂之協(xié)熱下利。并以五苓散利小便,次以黃連阿膠丸,或三黃熟艾湯以安之。若瀉黃有沫,腸鳴腹痛,脈沉緊數(shù),用戊己丸和之。噯腐不食,胃脈沉緊,感應丸下之,后調和脾胃。若風冷,水谷不化,如豆汁,用胃風湯。寒冷,臍下陰冷,洞泄,用理中湯、治中湯。伏暑煩渴,瀉水,用四苓散。傷濕泄瀉,小便自利,用不換金正氣散、胃苓湯。此四證之大略也。

    慎齋按∶泄瀉之證多因,有內外之合邪,有虛實之不同。況胎前泄瀉,尤宜審因詳證。豈四證足以盡之乎?

    抑四證可執(zhí)定數(shù)方以施治乎?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