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證」 產(chǎn)后小便不通,小腹脹痛,小便頻數(shù),甚或小便失禁,伴見一組腎陽虛⒁之癥。
「病機」 腎陽虛損,膀胱不固。
「治法」 溫腎助陽,化氣利水。
「方藥」
⑴ 以小便不通為主癥者,用腎氣丸(《金匱要略》)
熟地 山藥 山茱萸 澤瀉 茯苓 丹皮 桔?!「阶?/p>
方中熟地、山藥、山茱萸滋肝補腎;丹皮瀉肝,使補而不膩;茯苓、澤瀉利水滲濕;桂枝、附子化氣利水。
⑵ 以小便頻數(shù),甚或小便失禁為主癥者,用腎氣丸加桑螵蛸、復(fù)盆子、補骨脂以溫腎固澀。
《串雅內(nèi)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xué)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證」 產(chǎn)后小便不通,小腹脹痛,小便頻數(shù),甚或小便失禁,伴見一組腎陽虛⒁之癥。
「病機」 腎陽虛損,膀胱不固。
「治法」 溫腎助陽,化氣利水。
「方藥」
⑴ 以小便不通為主癥者,用腎氣丸(《金匱要略》)
熟地 山藥 山茱萸 澤瀉 茯苓 丹皮 桔?!「阶?/p>
方中熟地、山藥、山茱萸滋肝補腎;丹皮瀉肝,使補而不膩;茯苓、澤瀉利水滲濕;桂枝、附子化氣利水。
⑵ 以小便頻數(shù),甚或小便失禁為主癥者,用腎氣丸加桑螵蛸、復(fù)盆子、補骨脂以溫腎固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