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證」 帶下量多色黃,或黃綠,質粘,下陰癢痛,臭穢,煩躁易怒,脅痛口苦,小便淋澀。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
「病機」 肝郁化熱,挾濕下注。
「治法」 清肝瀉熱,利濕止痛。
「方藥」龍肝瀉肝湯(錄自《醫(yī)方集解》)加味。
龍膽草 黃芩 梔子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當歸 生地 柴胡 生甘草 蒲公英 紅藤 椿根皮
本方為龍膽瀉肝湯加蒲公英、紅藤、椿根皮。
方中龍膽草既清肝膽實火,又除下焦?jié)駸?;黃芩、梔子、蒲公英、紅藤清熱解毒;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椿根皮清熱燥濕止帶;當歸、生地滋陰養(yǎng)血,以防熱傷陰血;柴胡疏肝解郁,引藥入肝;甘草和中調藥。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證」 帶下量多色黃,或黃綠,質粘,下陰癢痛,臭穢,煩躁易怒,脅痛口苦,小便淋澀。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
「病機」 肝郁化熱,挾濕下注。
「治法」 清肝瀉熱,利濕止痛。
「方藥」龍肝瀉肝湯(錄自《醫(yī)方集解》)加味。
龍膽草 黃芩 梔子 澤瀉 木通 車前子 當歸 生地 柴胡 生甘草 蒲公英 紅藤 椿根皮
本方為龍膽瀉肝湯加蒲公英、紅藤、椿根皮。
方中龍膽草既清肝膽實火,又除下焦?jié)駸?;黃芩、梔子、蒲公英、紅藤清熱解毒;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椿根皮清熱燥濕止帶;當歸、生地滋陰養(yǎng)血,以防熱傷陰血;柴胡疏肝解郁,引藥入肝;甘草和中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