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證」 白淫時下,心煩易怒,睡眠不安,夜夢交合,胸脅脹痛,口苦咽干。舌紅苔薄,脈弦數(shù)。
「病機」 情欲不遂,郁火內(nèi)熾。
「治法」 疏郁寧神,瀉火固精。
「方藥」丹梔逍遙散(《內(nèi)科摘要》)加減。
柴胡 當歸 白芍 白術 茯苓 甘草 丹皮 梔子川楝 黃連 夜交藤 蓮子肉 五味子
本方為丹梔逍遙散去煨姜、薄荷,加川楝、黃連、夜交藤、蓮子肉、五味子。
方中柴胡、川楝疏肝解郁;當歸、白芍養(yǎng)血斂陰;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丹皮、梔子、黃連清心瀉肝;夜交藤養(yǎng)心寧神;蓮子肉、五味子收澀固精,諸藥合用,具有疏郁寧神、瀉火固精之效。
(公元 280 年? )晉.王熙(叔和)著。十卷。搜集后漢以前的醫(yī)學著作,闡述脈象 24 種,并論述臟腑、經(jīng)絡 、病證、治則、預后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證」 白淫時下,心煩易怒,睡眠不安,夜夢交合,胸脅脹痛,口苦咽干。舌紅苔薄,脈弦數(shù)。
「病機」 情欲不遂,郁火內(nèi)熾。
「治法」 疏郁寧神,瀉火固精。
「方藥」丹梔逍遙散(《內(nèi)科摘要》)加減。
柴胡 當歸 白芍 白術 茯苓 甘草 丹皮 梔子川楝 黃連 夜交藤 蓮子肉 五味子
本方為丹梔逍遙散去煨姜、薄荷,加川楝、黃連、夜交藤、蓮子肉、五味子。
方中柴胡、川楝疏肝解郁;當歸、白芍養(yǎng)血斂陰;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丹皮、梔子、黃連清心瀉肝;夜交藤養(yǎng)心寧神;蓮子肉、五味子收澀固精,諸藥合用,具有疏郁寧神、瀉火固精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