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查古籍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夫經(jīng)閉不通者,或墜胎及多產(chǎn)傷血,或久患潮熱消血,或久發(fā)盜汗耗血,或脾胃不和、食少而不生血,或痢疾傷風(fēng)失血,或七情傷心氣停郁結(jié),故血閉而不行也。治宜生血、補血、調(diào)血。
【主意】
經(jīng)凝氣滯不流通,故閉將來紫淡紅,病后汗多思損血,或因濕熱冷兼風(fēng)。氣郁沉微當(dāng)利氣,緊寒血積又疏通,四物檳榔附莪術(shù),桃仁牛膝桂虻蟲,弦濡氣虛參白術(shù),黃鞭草牡丹芎,其間胃火干枯涸,酒佐將軍大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