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代償機制

    血壓取決于三個因素:心臟泵血量、血管內血容量和血管的容積。

    心臟每分鐘泵出血量(心輸出量)越多,血壓越高。如果心率減慢或心臟收縮力減弱如在心肌梗死后,心臟泵血量將會減少。心率過快也能降低心臟的有效泵血能力,從而降低心輸出量。

    循環(huán)血容量越多,血壓越高。由于脫水和出血導致的血液丟失,可以減少血容量引起血壓下降。

    血管的容積越小,血壓越高。因此,血管擴張使血壓下降而血管收縮則使血壓升高。

    感受器(尤其是位于頸部和胸部的感受器)持續(xù)監(jiān)測血壓。當它們察覺到上述三個因素中任何一個引起的改變時,這些感受器將觸發(fā)其他一些代償因素來進行代償,以維持血壓的穩(wěn)定。神經將從感受器和大腦來的信號傳遞給下面幾個關鍵器官:

    ·心臟調節(jié)心臟收縮的頻率和強度(改變心臟的泵血量);

    ·腎臟調節(jié)水分的排出(改變循環(huán)血容量);

    ·血管使血管收縮或擴張(改變血管的容積)。

    因此,當血管擴張使血壓下降時,感受器立即發(fā)出信號,經過大腦傳達到心臟增加心臟跳動的頻率以增加心臟泵血量。結果血壓即使有波動也很小。

    然而,這些代償機制也有一定限度。比如,當一個人發(fā)生出血時,心率加快以增加心臟的泵血量,同時血管發(fā)生收縮,以減少血管的容積。然而,如果患者出血量相當大,代償機制將不足以進行代償,就會出現(xiàn)血壓下降。如果出血停止,液體從身體其他部分移入血循環(huán),恢復血容量,隨后血壓開始回升。最后,產生新的血細胞,血容量得以完全恢復。輸血是快速恢復血容量的一種方法。

    維持血壓的代償機制功能不良也導致低血壓。例如,任何疾病只要損害了神經的信號傳遞功能,代償?shù)恼{控機制將不能正常工作。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