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見大小腑門泄瀉證)
傷于生冷油膩。停滯膈間。脾氣不溫。食難消化。或多餐糯食。及一切非時難化之物。并宜紅丸子。金上牢內(nèi)消丸。
傷食兼感風寒。其證與前同。但添身疼一證。俗謂之夾食傷寒。宜生料五積散、或養(yǎng)胃湯。香蘇飲。和解散。選用。若不瘥。而病入里者。用瀉。少見諸傷門。傷寒證。食蟹。太過致傷。一味丁香足以治之。有飲食不節(jié)。傷食。以致半身不遂。狀如中風。不可作風。治蓋人之飲食。下咽而入肝。由肝而入脾。由脾而入胃。因食所傷肝食不理。故痰涎壅塞。若中風然。亦有半身不遂者。肝主筋故也。治以風藥則誤矣。宜用消食之劑。其中當木瓜散。卻不可妄下之食毒物。非時物、多病。此不傷脾。不傷胃。而傷肝。病不在下故不可妄下。(飲食下咽直入于胃。此云。由肝入脾。由脾入胃必自有說。)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見大小腑門泄瀉證)
傷于生冷油膩。停滯膈間。脾氣不溫。食難消化。或多餐糯食。及一切非時難化之物。并宜紅丸子。金上牢內(nèi)消丸。
傷食兼感風寒。其證與前同。但添身疼一證。俗謂之夾食傷寒。宜生料五積散、或養(yǎng)胃湯。香蘇飲。和解散。選用。若不瘥。而病入里者。用瀉。少見諸傷門。傷寒證。食蟹。太過致傷。一味丁香足以治之。有飲食不節(jié)。傷食。以致半身不遂。狀如中風。不可作風。治蓋人之飲食。下咽而入肝。由肝而入脾。由脾而入胃。因食所傷肝食不理。故痰涎壅塞。若中風然。亦有半身不遂者。肝主筋故也。治以風藥則誤矣。宜用消食之劑。其中當木瓜散。卻不可妄下之食毒物。非時物、多病。此不傷脾。不傷胃。而傷肝。病不在下故不可妄下。(飲食下咽直入于胃。此云。由肝入脾。由脾入胃必自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