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十全大補加麥冬、蓯蓉、半夏、附子。
汗吐下后,中氣虛乏,真元無所附麗,再形為事勞,精聽欲役,則無根之火一激而上,隱隱發(fā)為目痛,或瞼胞浮脹。以參、 、炙草、當歸補虛而和中,桂、附、芎 、芍藥助陽以祛邪。不效,加地黃、麥冬、蓯蓉清其燥,白術、茯苓、半夏除其濕。所謂中營之幟一建,而失伍之師一一各就其列,不終日而目寧矣?;蛑^以參、 、桂、附、建中、理中等治目,法之變者也。醫(yī)未至通權達變,與不知醫(yī)何異。知言哉。
詩曰∶建中妙飴糖,甘桂姜芍棗;參椒易桂芍,大建方亦好;十全加蓯蓉,附夏麥門冬,列名十四味,癥治異而同。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十全大補加麥冬、蓯蓉、半夏、附子。
汗吐下后,中氣虛乏,真元無所附麗,再形為事勞,精聽欲役,則無根之火一激而上,隱隱發(fā)為目痛,或瞼胞浮脹。以參、 、炙草、當歸補虛而和中,桂、附、芎 、芍藥助陽以祛邪。不效,加地黃、麥冬、蓯蓉清其燥,白術、茯苓、半夏除其濕。所謂中營之幟一建,而失伍之師一一各就其列,不終日而目寧矣?;蛑^以參、 、桂、附、建中、理中等治目,法之變者也。醫(yī)未至通權達變,與不知醫(yī)何異。知言哉。
詩曰∶建中妙飴糖,甘桂姜芍棗;參椒易桂芍,大建方亦好;十全加蓯蓉,附夏麥門冬,列名十四味,癥治異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