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歌】香港腳多因清濕致,風寒暑挾須分異。浮弦之脈挾于風,濡從濕兮數(shù)從暑。挾于寒者脈必遲,得病必從足上起。頭痛身熱肢節(jié)疼,人皆誤作傷寒治。但看足膝多不仁,或軟或腫或疼痹。嘔逆便秘體轉筋,胸膈痞滿心中悸。此病根從濕上來,治濕當分南北地。
【論】夫香港腳,始受于濕,復挾風、寒、暑熱之邪而成。故先起于腿足,必腳屈弱而舉體轉筋,肢節(jié)疼而足 腫,小腹不仁,心中悸動,胸滿便澀。但發(fā)熱頭痛身疼之候,絕似傷寒,人多誤治,故仲景以香港腳為類傷寒證,另立篇目以別之。丹溪云∶香港腳多從于濕,而有濕熱、濕寒、風濕之別,食積流注之因。羅謙甫云∶南北香港腳,受病不同,南方地土卑濕,清濕襲虛而病起于下,此南方香港腳從外受也。北方地高陵居無濕,其俗飲潼乳酒面,以飲多快食為能,或奉養(yǎng)太過,亦滋其濕,水性潤下,氣不能拘,故下注于足,而成腫痛,此北方香港腳之從內(nèi)受也。學人當推究所因而治之。
謹按∶前證乃腎火挾濕見于皮肉,紅腫如云痕,或隱見紅色,按之熱且痛是也。紅腫自足起,漸行至股,其勢必上升,升至心者不治,急宜治之,勿令上升為妙。
【脈】香港腳之脈,其狀有四∶浮弦為風,濡弱濕氣,遲澀因寒,洪數(shù)熱郁。風寒熱溫,熱下寒熨。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歌】香港腳多因清濕致,風寒暑挾須分異。浮弦之脈挾于風,濡從濕兮數(shù)從暑。挾于寒者脈必遲,得病必從足上起。頭痛身熱肢節(jié)疼,人皆誤作傷寒治。但看足膝多不仁,或軟或腫或疼痹。嘔逆便秘體轉筋,胸膈痞滿心中悸。此病根從濕上來,治濕當分南北地。
【論】夫香港腳,始受于濕,復挾風、寒、暑熱之邪而成。故先起于腿足,必腳屈弱而舉體轉筋,肢節(jié)疼而足 腫,小腹不仁,心中悸動,胸滿便澀。但發(fā)熱頭痛身疼之候,絕似傷寒,人多誤治,故仲景以香港腳為類傷寒證,另立篇目以別之。丹溪云∶香港腳多從于濕,而有濕熱、濕寒、風濕之別,食積流注之因。羅謙甫云∶南北香港腳,受病不同,南方地土卑濕,清濕襲虛而病起于下,此南方香港腳從外受也。北方地高陵居無濕,其俗飲潼乳酒面,以飲多快食為能,或奉養(yǎng)太過,亦滋其濕,水性潤下,氣不能拘,故下注于足,而成腫痛,此北方香港腳之從內(nèi)受也。學人當推究所因而治之。
謹按∶前證乃腎火挾濕見于皮肉,紅腫如云痕,或隱見紅色,按之熱且痛是也。紅腫自足起,漸行至股,其勢必上升,升至心者不治,急宜治之,勿令上升為妙。
【脈】香港腳之脈,其狀有四∶浮弦為風,濡弱濕氣,遲澀因寒,洪數(shù)熱郁。風寒熱溫,熱下寒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