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蛔蟲攻入心膈作痛者,痛定便能食。面上有白斑,唇紅,治以苦楝、錫灰,或烏梅丸,或集效丸?;紫x攻嚙,心痛惡心而吐,川椒湯下烏梅丸。疰心痛者,十疰病皆心痛,化蟲丸,辣蓼草煎湯飲之。
烏梅丸
治蛔蟲上攻痛。
烏梅(七十五個) 細辛(一兩五錢) 附子(炮,一兩五錢) 人參(一兩五錢) 黃柏(一兩五錢) 桂枝(一兩五錢) 干姜(二兩五錢) 黃連(四兩) 川椒(五錢) 當(dāng)歸(五錢)
末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爛,搗成膏,少加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十丸,加至二十丸,食前服。
集效丸
治蛔厥心痛。
木香(二錢五分) 鶴虱(炒,二錢半) 檳榔(二錢五分) 訶子(二錢五分) 蕪荑(炒,二錢半) 附子(炮,二錢半) 干姜(炮,二錢五分) 大黃(一兩半,蒸熟) 烏梅肉(一兩,搗爛)
末之,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時陳皮湯送下。
化蟲丸
服之蟲化為水。
胡粉(炒,五錢) 鶴虱(三錢) 白礬(五錢) 檳榔(五錢) 苦楝根(五錢)
上為細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漿水入芝麻油一、二點,打勻下之,米飲亦可,不拘時候,其蟲小者化為水,大者自下。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
《濟陰綱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著。十四卷。對明.王肯堂《證治準(zhǔn)繩》中的女科,加以評釋圈點而成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蛔蟲攻入心膈作痛者,痛定便能食。面上有白斑,唇紅,治以苦楝、錫灰,或烏梅丸,或集效丸?;紫x攻嚙,心痛惡心而吐,川椒湯下烏梅丸。疰心痛者,十疰病皆心痛,化蟲丸,辣蓼草煎湯飲之。
烏梅丸
治蛔蟲上攻痛。
烏梅(七十五個) 細辛(一兩五錢) 附子(炮,一兩五錢) 人參(一兩五錢) 黃柏(一兩五錢) 桂枝(一兩五錢) 干姜(二兩五錢) 黃連(四兩) 川椒(五錢) 當(dāng)歸(五錢)
末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爛,搗成膏,少加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十丸,加至二十丸,食前服。
集效丸
治蛔厥心痛。
木香(二錢五分) 鶴虱(炒,二錢半) 檳榔(二錢五分) 訶子(二錢五分) 蕪荑(炒,二錢半) 附子(炮,二錢半) 干姜(炮,二錢五分) 大黃(一兩半,蒸熟) 烏梅肉(一兩,搗爛)
末之,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時陳皮湯送下。
化蟲丸
服之蟲化為水。
胡粉(炒,五錢) 鶴虱(三錢) 白礬(五錢) 檳榔(五錢) 苦楝根(五錢)
上為細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漿水入芝麻油一、二點,打勻下之,米飲亦可,不拘時候,其蟲小者化為水,大者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