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是津液受傷的意思。一般是指肺胃的津液。熱性病的過程中,由于邪熱熾盛,往往容易耗傷肺、胃的津液而出現(xiàn)燥熱癥狀。如肺津受傷,則見干咳無痰,或痰帶血絲,鼻燥咽干,喉痛;胃津受傷則見口燥咽干,煩躁,渴飲不止。如因誤汗、誤吐、誤下或消渴病等耗傷津液,一時出現(xiàn)小便不利或大便難,《傷寒論》稱之為“亡津液”。
(公元 1241 年)宋.施發(fā)(政卿)著。三卷。先總論脈法,次辨明 24 種脈的形象和主病,最后敘述傷寒雜病 等 21 類病證的生死脈法,及婦人病脈、胎脈和小兒病的脈法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是津液受傷的意思。一般是指肺胃的津液。熱性病的過程中,由于邪熱熾盛,往往容易耗傷肺、胃的津液而出現(xiàn)燥熱癥狀。如肺津受傷,則見干咳無痰,或痰帶血絲,鼻燥咽干,喉痛;胃津受傷則見口燥咽干,煩躁,渴飲不止。如因誤汗、誤吐、誤下或消渴病等耗傷津液,一時出現(xiàn)小便不利或大便難,《傷寒論》稱之為“亡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