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類證治裁》 附方

    作者: 林佩琴

    〔陽衰〕香砂六君子湯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

    〔肝乘〕枳殼煎枳殼汁(五匙) 烏藥汁(七匙) 白芍汁(二十匙) 木香汁(五匙) 燈心土(一錢)

    砂仁(五分) 二味煎沖諸汁服之。

    〔腎厥〕吳茱萸湯見三卷嘔吐。

    〔煩勞〕小建中湯桂 芍 草 姜 飴 棗

    〔客寒〕大建中湯見二卷汗。

    〔積寒〕術(shù)附湯見五卷痙。

    〔火痰〕清中湯見本卷心痛。

    〔飲痛〕胃苓湯見一卷中風(fēng)。

    〔肝火〕左金丸見一卷火。

    〔食痛〕香砂枳術(shù)丸見本卷頭痛。

    〔氣郁〕沉香降氣散見三卷郁。

    〔血滯〕手拈散見本卷心痛。

    〔痞痛〕半夏瀉心湯見一卷溫。

    〔蛔動(dòng)〕安蛔湯見三卷嘔吐。

    〔絡(luò)痛〕失笑散靈脂 蒲黃(俱炒) 等分,水酒煎。

    〔虛痛〕參術(shù)散參 術(shù) 草

    〔實(shí)痛〕梔萸丸山梔 吳萸

    〔初起〕射干湯射干(去毛) 山梔 赤茯 升麻(各一線) 赤芍(錢五分) 白術(shù)(五分) 煎去渣,入地黃汁一合,煎服。

    〔風(fēng)熱〕薏仁湯薏仁 防己 赤小豆 炙草 等分。

    〔積熱〕清胃散見二卷衄血。

    〔積熱〕芍藥湯赤芍 石膏 犀角 麥冬 木通 樸硝 薺 升麻 元參 甘草

    〔毒成〕內(nèi)消沃雪湯歸 芍 翹 芷 貝 陳 乳 沒 甘草節(jié) 角刺 花粉 甲片 銀花(各五分)

    水酒煎。

    〔毒盛〕東垣托里散銀花 當(dāng)歸(各二錢) 大黃 牡蠣 花粉 角刺 連翹 樸硝(各六分) 赤芍黃芩(各四分) 水酒煎。

    〔膿臭〕牡丹散丹皮 地榆 薏仁 黃芩(各錢半) 赤芍 桔梗 升麻 甘草 敗醬(各一錢)

    〔已潰〕排膿湯湯或作散,見二卷肺癰。

    〔膿稀〕太乙膏地 芍 歸 芷 桂 元參 大黃(各二兩) 麻油二斤,熬,去渣再熬,下黃丹。

    〔調(diào)補(bǔ)〕八珍湯見一卷中風(fēng)。

    〔嘔膿〕涼膈散見一卷中風(fēng)。

    〔調(diào)補(bǔ)〕保元湯見一卷火。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