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類經(jīng)》 六十四、陽厥怒狂

    作者: 張介賓

    (《素問·病能論》)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

    (怒狂者,多怒而狂也,即罵詈不避親疏之謂。)

    岐伯曰∶生于陽也。帝曰∶陽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

    (陽氣宜于暢達,若暴有折 ,則志無所伸,或事有難決,則陽氣被抑,逆而上行,故為怒狂,病名陽厥。)

    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

    (陽明常動者,謂如下關(guān)、地倉、大迎、人迎、氣沖、沖陽之類,皆有脈常動者也。巨陽、少陽不動者,謂巨陽惟委中、昆侖,少陽惟聽會、懸鐘,其脈雖微動,而動不甚也。于其不甚動者而動且大疾,則其常動者更甚矣,此即陽厥怒狂之候。)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奪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陰,長氣于陽,故奪其食即已。

    (五味入口而化于脾,食入于陰也。藏于胃以養(yǎng)五臟氣,長氣于陽也。食少則氣衰,故節(jié)奪其食,不使胃火復(fù)助陽邪,則陽厥怒狂者可已。)

    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夫生鐵洛者,下氣疾也。

    (生鐵洛,即爐冶間錘落之鐵屑,用水研浸,可以為飲,其屬金,其氣寒而重,最能墜熱開結(jié),平木火之邪,故可以下氣疾、除狂怒也。凡藥中用鐵精、鐵華粉、針砂、鐵銹水之類,皆同此意。癲狂詳義,見針刺類三十七,當與此互閱。)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李時珍
  • 作者:
    趙學敏
  • 作者:
    葉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chǔ)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shù)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楊時泰
  • 作者:
    唐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