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素問玉版論要篇 全)
黃帝問曰∶余聞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揆度,揣度也。奇恒,異常也。所指不同,有言疾病者,有言脈色者,有言臟腑者,有言陰陽者,詳見奇恒會通。度,入聲。)
岐伯對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
(奇病,異常之病也。病而異常,非揣度淺深之詳,不易知也。)
請言道之至數(shù),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至數(shù)之義,所包者廣,如六節(jié)藏象、天元紀、至真要、六微旨、五營運、六元正紀等論皆言其義。蓋天人之道,有氣則有至,有至則有數(shù)。人之五色五脈,無非隨氣以至,故其太過不及,亦皆有至數(shù)存焉。能知天地之至數(shù),即可知人之至數(shù)。色脈奇恒,其變雖多,其道則一。一者,如下文所謂神而已矣。)
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神者,陰陽之變化也。易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轉,營運不息也。回,逆而邪也。神機之用,循環(huán)無窮,故在天在人,無不賴之以成化育之功者,皆神轉不回也。設其回而不轉,則至數(shù)逆、生機失矣,故曰神去則機息,又曰失神者亡也。)
至數(shù)之要,迫近以微,
(至數(shù),即神之機也。要在乎機,機在乎神,神機之道,纖毫無間,至精至微,無往不切,故曰迫近以微。)
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機。
(玉機真藏論有此數(shù)句,詳脈色類十。)
容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
(天之神機,見于氣候;人之神機,見于脈色。凡此上下左右及下文淺深逆從日數(shù)之類,皆色脈至數(shù)之要,不可不察也。色脈之義,仍當與脈色類三十二、三等章互考。)
其色見淺者,湯液主治,十日已。
(色淺則病微,故可以湯液主治而愈亦速也。湯液者,五谷之湯液,蓋調養(yǎng)之道,非后世湯藥之謂,義見下章。)
其見深者,必齊主治,二十一日已。
(色深則病深,故當以齊主治而愈稍遲。齊,劑同,藥劑也。湯液醪醴論曰∶必齊毒藥攻其中。義見后。)
其見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
(色大深者病尤甚,故必以醪酒主治。醪酒,藥酒也,如腹中論雞矢醴之類。)
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已。
(色夭面脫者神氣已去,故不可治,百日盡則時更氣易,至數(shù)盡而已。上節(jié)言病已,此言命已也,不可混看。)
脈短氣絕死,
(脈短氣絕者,中虛陽脫也,故死。)
病溫虛甚死。
(病溫邪有余,虛甚正不足,正不勝邪故死。)
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
(要,即逆從之要也。五色篇曰∶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徹散者病方已。故上為逆,下為從。義詳脈色類三十二。)
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
(女為陰,右亦為陰,色在右則陰病甚矣,故女以右為逆。男為陽,左亦為陽,色在左則陽病甚矣,故男以左為逆。此雖以色為言,而病之逆從亦猶是也。)
易,重陽死,重陰死。
(易,變易也。男以右為從而易于左,則陽人陽病,是重陽也。女以左為從而易于右,則陰人陰病,是重陰也。重陽重陰者,陰陽偏勝也。有偏勝則有偏絕,故不免于死矣。)
陰陽反作,治在權衡相奪,
(反作,如四氣調神論所謂反順為逆也,逆則病生矣。治在權衡相奪,謂度其輕重而奪之使平,猶權衡也。作,舊作他,誤也,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陽反作者是,今改從之。)
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此承上文而言陰陽反作者,即奇恒事也。權衡相奪者,即揆度事也。)
搏脈痹 ,寒熱之交。
(上文言奇恒之色,此下言奇恒之脈。搏脈者,搏擊于手也,為邪盛正衰、陰陽乘亂之脈,故為痹為 ,為或寒或熱之交也。痹,頑痹也。 ,足不能行也。 音碧。)
脈孤為消氣,虛泄為奪血。
(脈孤者,孤陰孤陽也。孤陽者洪大之極,陰氣必消,孤陰者微弱之甚,陽氣必消,故脈孤為消氣也。脈虛兼泄者必亡其陰,陰亡則血虛,故虛泄為奪血也。)
孤為逆,虛為從。
(孤者偏絕之謂,絕者不可復生,故為逆。虛者不足之謂,不足者猶可補,故曰從。)
行奇恒之法,以太陰始。
(肺為百脈之朝會,故脈變奇恒之辨,當以太陰始。太陰者,手太陰之氣口也。)
行所不勝曰逆,逆則死;
(行所不勝,克我者也,如以木見金、以金見火之類是也。)
行所勝曰從,從則活。
(行所勝,我克者也,如以木見土、以土見水之類是也。)
八風四時之勝,終而復始,
(八風之至,隨四時之勝,至數(shù)有常,則終而復始。此順常之令也。)
逆行一過,不復可數(shù),論要畢矣。
(設或氣令失常,逆行一過,是為回則不轉,而至數(shù)紊亂,無復可以數(shù)計矣。過,失也。喻言人之色脈,一有失調,則奇恒反作,變態(tài)百出,亦不可以常數(shù)計也。此則天人至數(shù)之論要,在逆從之間,察其神而畢矣。)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到之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素問玉版論要篇 全)
黃帝問曰∶余聞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揆度,揣度也。奇恒,異常也。所指不同,有言疾病者,有言脈色者,有言臟腑者,有言陰陽者,詳見奇恒會通。度,入聲。)
岐伯對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
(奇病,異常之病也。病而異常,非揣度淺深之詳,不易知也。)
請言道之至數(shù),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至數(shù)之義,所包者廣,如六節(jié)藏象、天元紀、至真要、六微旨、五營運、六元正紀等論皆言其義。蓋天人之道,有氣則有至,有至則有數(shù)。人之五色五脈,無非隨氣以至,故其太過不及,亦皆有至數(shù)存焉。能知天地之至數(shù),即可知人之至數(shù)。色脈奇恒,其變雖多,其道則一。一者,如下文所謂神而已矣。)
神轉不回,回則不轉,乃失其機。
(神者,陰陽之變化也。易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轉,營運不息也。回,逆而邪也。神機之用,循環(huán)無窮,故在天在人,無不賴之以成化育之功者,皆神轉不回也。設其回而不轉,則至數(shù)逆、生機失矣,故曰神去則機息,又曰失神者亡也。)
至數(shù)之要,迫近以微,
(至數(shù),即神之機也。要在乎機,機在乎神,神機之道,纖毫無間,至精至微,無往不切,故曰迫近以微。)
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機。
(玉機真藏論有此數(shù)句,詳脈色類十。)
容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
(天之神機,見于氣候;人之神機,見于脈色。凡此上下左右及下文淺深逆從日數(shù)之類,皆色脈至數(shù)之要,不可不察也。色脈之義,仍當與脈色類三十二、三等章互考。)
其色見淺者,湯液主治,十日已。
(色淺則病微,故可以湯液主治而愈亦速也。湯液者,五谷之湯液,蓋調養(yǎng)之道,非后世湯藥之謂,義見下章。)
其見深者,必齊主治,二十一日已。
(色深則病深,故當以齊主治而愈稍遲。齊,劑同,藥劑也。湯液醪醴論曰∶必齊毒藥攻其中。義見后。)
其見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
(色大深者病尤甚,故必以醪酒主治。醪酒,藥酒也,如腹中論雞矢醴之類。)
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已。
(色夭面脫者神氣已去,故不可治,百日盡則時更氣易,至數(shù)盡而已。上節(jié)言病已,此言命已也,不可混看。)
脈短氣絕死,
(脈短氣絕者,中虛陽脫也,故死。)
病溫虛甚死。
(病溫邪有余,虛甚正不足,正不勝邪故死。)
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
(要,即逆從之要也。五色篇曰∶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徹散者病方已。故上為逆,下為從。義詳脈色類三十二。)
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
(女為陰,右亦為陰,色在右則陰病甚矣,故女以右為逆。男為陽,左亦為陽,色在左則陽病甚矣,故男以左為逆。此雖以色為言,而病之逆從亦猶是也。)
易,重陽死,重陰死。
(易,變易也。男以右為從而易于左,則陽人陽病,是重陽也。女以左為從而易于右,則陰人陰病,是重陰也。重陽重陰者,陰陽偏勝也。有偏勝則有偏絕,故不免于死矣。)
陰陽反作,治在權衡相奪,
(反作,如四氣調神論所謂反順為逆也,逆則病生矣。治在權衡相奪,謂度其輕重而奪之使平,猶權衡也。作,舊作他,誤也,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陽反作者是,今改從之。)
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此承上文而言陰陽反作者,即奇恒事也。權衡相奪者,即揆度事也。)
搏脈痹 ,寒熱之交。
(上文言奇恒之色,此下言奇恒之脈。搏脈者,搏擊于手也,為邪盛正衰、陰陽乘亂之脈,故為痹為 ,為或寒或熱之交也。痹,頑痹也。 ,足不能行也。 音碧。)
脈孤為消氣,虛泄為奪血。
(脈孤者,孤陰孤陽也。孤陽者洪大之極,陰氣必消,孤陰者微弱之甚,陽氣必消,故脈孤為消氣也。脈虛兼泄者必亡其陰,陰亡則血虛,故虛泄為奪血也。)
孤為逆,虛為從。
(孤者偏絕之謂,絕者不可復生,故為逆。虛者不足之謂,不足者猶可補,故曰從。)
行奇恒之法,以太陰始。
(肺為百脈之朝會,故脈變奇恒之辨,當以太陰始。太陰者,手太陰之氣口也。)
行所不勝曰逆,逆則死;
(行所不勝,克我者也,如以木見金、以金見火之類是也。)
行所勝曰從,從則活。
(行所勝,我克者也,如以木見土、以土見水之類是也。)
八風四時之勝,終而復始,
(八風之至,隨四時之勝,至數(shù)有常,則終而復始。此順常之令也。)
逆行一過,不復可數(shù),論要畢矣。
(設或氣令失常,逆行一過,是為回則不轉,而至數(shù)紊亂,無復可以數(shù)計矣。過,失也。喻言人之色脈,一有失調,則奇恒反作,變態(tài)百出,亦不可以常數(shù)計也。此則天人至數(shù)之論要,在逆從之間,察其神而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