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帕金森?。≒arkinson′s disease,PD)又稱震顫麻痹,多見于中年人以上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其臨床特征是隨意運動減少,肢體震顫,肌強直及正常姿勢反射喪失。而由腦炎、動脈硬化、梅毒、化學物質中毒或基底節(jié)腫瘤所引起的另稱帕金森氏綜合征。帕金森病的代謝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黑質及紋狀體通路中DA能神經元的退變和消失。近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該病不僅僅限于DA能神經元,可牽涉到十多種神經遞質和肽類。
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本病可見黑質-紋狀體中神經元的退變和消失,近20多年的研究進展,發(fā)現(xiàn)患者尸體腦中紋狀體內的DA和NE含量比正常人減少。在一側帕金森病患者腦中也表現(xiàn)相應側DA含量明顯下降。證明病人腦組織存在單胺類,特別是DA代謝缺陷。在尾核、殼核等部位同樣發(fā)現(xiàn)多巴脫羧基酶(DOPA-DC)活性下降,代謝物高香草酸(HVA)含量減少。黑質胞體和纖維的缺失愈嚴重,酶活性和HVA的改變也愈明顯,病人CSF中HVA含量普遍較低。DA及HVA減少的程度與黑質細胞喪失的程度成正比,即與PD的主要病理改變成正比。
在新紋狀體中存在抑制性的DA和興奮性的Ach之間的功能平衡機制,PD患者,由于DA釋放減少,而Ach的功能相對占優(yōu)勢,應用有中樞性作用的膽堿能藥物時,PD癥狀加重,用抗膽堿能藥物時則改善。有人提出,PD的發(fā)生與5-HT組胺系統(tǒng)平衡失調有關,PD患者的5-HT減少而組胺相對增多,應用5-HT前體5-羥色氨酸或抗組胺藥物可治療PD。
抑制性遞質GABA大量存在于黑質及新、舊紋狀體中,新紋狀體的小神經元合成GABA再運輸至黑質。PD患者這些部位中的GABA含量減少,可能與小神經元喪失有關。
PD病人大腦皮層及皮層下NE及其代謝產物MHPG(3-甲氧-4-羥基苯乙二醇)均降低,可能由于腦干藍斑神經元破壞,導致背側上行NE能神經元變性。大腦皮層特別是藍斑的NE減少對出現(xiàn)的智能障礙及抑郁癥狀可能起一定作用。
神經肽的失調可能與PD有關。縮膽囊肽(CCK-8)在黑質中大約減少30%。甲硫氨酸腦啡肽(met-en)在黑質中減少70%,在殼核及蒼白球中減少50%。亮氨酸腦啡肽(Len-en)在殼核及蒼白球區(qū)減少30%-40%。P物質在黑質與蒼白球區(qū)減少約30%-40%,提示在蒼白球及紋狀體黑質系中含這種肽的神經受損。生長抑素在額葉及海馬皮層減少30%-50%,這與智能衰退有關。
80年代初,有些吸毒者注射不純的海洛因制劑而產生非常類似PD的癥狀,經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不純物N-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MPTP)進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后,在神經膠質細胞及5-HT神經元內,經MAO-B催化形成MPP+(1-甲基-4-苯吡啶離子),后者與單胺遞質的特異性物質結合進入DA及NE神經元,從而抑制線粒體的NADH:CoQ還原酶(復合體Ⅰ)的活性,干擾ATP合成,導致神經元的慢性死亡。
近年來,發(fā)現(xiàn)PD病灶氧自由基清除酶活性降低,黑質的脂質過氧化物增多。MAO-B活性隨年齡而增強,使H2O2形成增多,其結果是局部氧自由基過量形成,導致線粒體DNA損傷,復合體Ⅰ活性降低。
目前,已確信PD病人除有中樞DA明顯降低外,同時有多種神經遞質的失調及不少神經肽的減少。根據神經遞質和神經肽的降低,才能了解臨床復雜的癥狀。
《串雅內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術經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帕金森?。≒arkinson′s disease,PD)又稱震顫麻痹,多見于中年人以上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其臨床特征是隨意運動減少,肢體震顫,肌強直及正常姿勢反射喪失。而由腦炎、動脈硬化、梅毒、化學物質中毒或基底節(jié)腫瘤所引起的另稱帕金森氏綜合征。帕金森病的代謝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黑質及紋狀體通路中DA能神經元的退變和消失。近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該病不僅僅限于DA能神經元,可牽涉到十多種神經遞質和肽類。
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本病可見黑質-紋狀體中神經元的退變和消失,近20多年的研究進展,發(fā)現(xiàn)患者尸體腦中紋狀體內的DA和NE含量比正常人減少。在一側帕金森病患者腦中也表現(xiàn)相應側DA含量明顯下降。證明病人腦組織存在單胺類,特別是DA代謝缺陷。在尾核、殼核等部位同樣發(fā)現(xiàn)多巴脫羧基酶(DOPA-DC)活性下降,代謝物高香草酸(HVA)含量減少。黑質胞體和纖維的缺失愈嚴重,酶活性和HVA的改變也愈明顯,病人CSF中HVA含量普遍較低。DA及HVA減少的程度與黑質細胞喪失的程度成正比,即與PD的主要病理改變成正比。
在新紋狀體中存在抑制性的DA和興奮性的Ach之間的功能平衡機制,PD患者,由于DA釋放減少,而Ach的功能相對占優(yōu)勢,應用有中樞性作用的膽堿能藥物時,PD癥狀加重,用抗膽堿能藥物時則改善。有人提出,PD的發(fā)生與5-HT組胺系統(tǒng)平衡失調有關,PD患者的5-HT減少而組胺相對增多,應用5-HT前體5-羥色氨酸或抗組胺藥物可治療PD。
抑制性遞質GABA大量存在于黑質及新、舊紋狀體中,新紋狀體的小神經元合成GABA再運輸至黑質。PD患者這些部位中的GABA含量減少,可能與小神經元喪失有關。
PD病人大腦皮層及皮層下NE及其代謝產物MHPG(3-甲氧-4-羥基苯乙二醇)均降低,可能由于腦干藍斑神經元破壞,導致背側上行NE能神經元變性。大腦皮層特別是藍斑的NE減少對出現(xiàn)的智能障礙及抑郁癥狀可能起一定作用。
神經肽的失調可能與PD有關。縮膽囊肽(CCK-8)在黑質中大約減少30%。甲硫氨酸腦啡肽(met-en)在黑質中減少70%,在殼核及蒼白球中減少50%。亮氨酸腦啡肽(Len-en)在殼核及蒼白球區(qū)減少30%-40%。P物質在黑質與蒼白球區(qū)減少約30%-40%,提示在蒼白球及紋狀體黑質系中含這種肽的神經受損。生長抑素在額葉及海馬皮層減少30%-50%,這與智能衰退有關。
80年代初,有些吸毒者注射不純的海洛因制劑而產生非常類似PD的癥狀,經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不純物N-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MPTP)進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后,在神經膠質細胞及5-HT神經元內,經MAO-B催化形成MPP+(1-甲基-4-苯吡啶離子),后者與單胺遞質的特異性物質結合進入DA及NE神經元,從而抑制線粒體的NADH:CoQ還原酶(復合體Ⅰ)的活性,干擾ATP合成,導致神經元的慢性死亡。
近年來,發(fā)現(xiàn)PD病灶氧自由基清除酶活性降低,黑質的脂質過氧化物增多。MAO-B活性隨年齡而增強,使H2O2形成增多,其結果是局部氧自由基過量形成,導致線粒體DNA損傷,復合體Ⅰ活性降低。
目前,已確信PD病人除有中樞DA明顯降低外,同時有多種神經遞質的失調及不少神經肽的減少。根據神經遞質和神經肽的降低,才能了解臨床復雜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