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臨床生物化學》 一、空腹型低血糖癥

    正常人一般不會因為饑餓而發(fā)生低血糖癥,這是因為正常的調節(jié)機制可維持血糖濃度>2.8mmol/L(50mg/dl)。成年人空腹時發(fā)生低血糖癥往往由于葡萄糖利用過多或生成不足。如果懷疑病人有此型低血糖癥,可以按圖3-5所示檢查程序找出原因。

    表3-4 低血糖的臨床分類

    ⒈空腹性低血糖癥①高胰島素血癥:良性、惡性和多發(fā)性胰島瘤,小腺瘤病胰島細胞增殖癥;②非胰性腫瘤;③肝和腎疾?。虎軆确置诩膊。捍贵w、腎上腺、下丘腦等;⑤先天性代謝?。禾窃A積病等;⑥各型新生兒低血糖癥;⑦自身免疫性疾??;⑧饑餓⒉刺激性低血糖癥①外源性低血糖因子:藥物、毒物;②反應性低血糖癥;③遺傳性果糖失耐;④半乳糖血癥;⑤酒精性低血糖癥

    空腹型低血糖癥的診斷程序

    圖3-5 空腹型低血糖癥的診斷程序

    若測得12小時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2.8mmol/L,可診斷為低血糖癥。進一步檢測胰島素(I)與葡萄糖(G)的比值(I/G),如I/G>0.3,提示為胰島素瘤,如測其C肽和胰島素原也會增高。若I/G>0.3的低血糖者,還可做以下檢測以進行鑒別診斷(見力圖3-6)。胰外腫瘤病人血清中可以有類胰島素活性物質,后者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崭剐缘脱穷A后比刺激性低血糖癥差,且難以用食物控制。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