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凈母雞1只(約重1500克),山藥40克,枸杞子30克,水發(fā)香菇25克,火腿片25克,筍片25克,料酒50克,清湯1000克,味精、精鹽適量。
制作方法:山藥除去粗皮,切成長段7—10厘米、厚度1厘米的縱片,枸杞子洗凈備用。凈雞去爪,剖開背脊,抽去頭頸骨留皮,下開水鍋內(nèi)氽一下取出,洗凈血穢。將雞腹向下放在湯碗內(nèi),加入料酒、味精、精鹽、清湯、山藥、枸杞,將香菇、筍片、火腿片鋪在雞面上,上展蒸2小時左右,待雞酥爛時取出即成。
效用說明:補肝腎,益精血,健脾胃。適宜于頭暈、眼花、耳鳴、乏力、腰膝酸軟的肝腎虛損者,以及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及貧血患者。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nèi)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要原料:凈母雞1只(約重1500克),山藥40克,枸杞子30克,水發(fā)香菇25克,火腿片25克,筍片25克,料酒50克,清湯1000克,味精、精鹽適量。
制作方法:山藥除去粗皮,切成長段7—10厘米、厚度1厘米的縱片,枸杞子洗凈備用。凈雞去爪,剖開背脊,抽去頭頸骨留皮,下開水鍋內(nèi)氽一下取出,洗凈血穢。將雞腹向下放在湯碗內(nèi),加入料酒、味精、精鹽、清湯、山藥、枸杞,將香菇、筍片、火腿片鋪在雞面上,上展蒸2小時左右,待雞酥爛時取出即成。
效用說明:補肝腎,益精血,健脾胃。適宜于頭暈、眼花、耳鳴、乏力、腰膝酸軟的肝腎虛損者,以及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及貧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