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針秘傳》 (五)膺部第四行(左右凡一十二穴)

    作者: 未知

    1.云門∶二穴在巨骨下,俠氣戶傍各二寸陷中,動(dòng)脈應(yīng)手,手太陰脈氣所發(fā)。治喉痹,胸中煩滿,氣上沖心,咳喘不得息,胸脅短氣,肩痛不得舉臂?!都滓医?jīng)》云∶可灸五壯,針入三分,刺深使人氣逆,故不宜深刺。

    2.中府∶二穴肺之募,一名膺中 。在云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dòng)脈應(yīng)手,足太陰之會(huì)。治肺系急,胸中痛悚悚,膽熱,嘔逆上氣,咳唾濁涕,肩背痛風(fēng),汗出腹脹,食不下,喉痹,肩息,膚骨痛,寒熱。針入三分,留五呼,可灸五壯。

    3.周榮∶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fā)。治胸脅支滿,不得俯仰,飲食不下,咳唾稠膿,針入四分。

    4.胸鄉(xiāng)∶二穴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fā)。治胸脅支滿,引胸背痛,臥不得轉(zhuǎn)側(cè)。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5.天溪∶二穴在胸鄉(xiāng)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fā)。治胸中滿痛,乳腫賁膺,咳逆上氣,喉中作聲。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6.食竇∶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舉臂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fā)。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 陸 陸,常有小聲。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diǎn)、刀割等法,都切實(shí)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xué)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jīng)驗(yàn),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lán)本修訂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