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服前藥)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此湯主之。
茯苓(四兩。)甘草干姜細辛(各三兩。)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歌曰沖氣低時(得桂苓之力而低。)咳(寒飲漬肺則咳。)滿(寒飲貯胸則滿。)頻。
前方去桂得干姜細辛大辛大熱。方能泄胸中之滿而止咳也。)姜辛三兩根據原法。原法通微便出新。
(公元 280 年? )晉.王熙(叔和)著。十卷。搜集后漢以前的醫(yī)學著作,闡述脈象 24 種,并論述臟腑、經絡 、病證、治則、預后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服前藥)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此湯主之。
茯苓(四兩。)甘草干姜細辛(各三兩。)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歌曰沖氣低時(得桂苓之力而低。)咳(寒飲漬肺則咳。)滿(寒飲貯胸則滿。)頻。
前方去桂得干姜細辛大辛大熱。方能泄胸中之滿而止咳也。)姜辛三兩根據原法。原法通微便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