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經(jīng)驗丹方匯編》 瘡

    作者: 錢峻

    內(nèi)消散(治 核不拘近久,已破未破)

    花粉 苦參各五錢 角刺四十九個 土茯苓三斤

    共煎湯當(dāng)茶飲。忌牛肉。屢試屢驗,奇異方也。(中書方)

    治 簡易方

    枇杷葉一斤四兩(去毛凈,焙燥為末) 水白糖一斤

    拌勻,不拘時服,白湯過口,服完即愈。 一用活鯽魚一個,生山藥一段,二味一樣長短,白糖三錢,搗敷,神驗無比。(二方楊州傳來)

    神效散(未破用此而消,已潰爛牽至兩間胸腋,茄子大,四、五年不愈者亦治,其效如神)

    沉香五錢 芫花三錢(炒) 月季花(即月月紅,用)二錢

    碎銼,入大鯉魚腹內(nèi)(魚須放尿內(nèi)游死者),就以魚腸封固,酒、水各一碗,煮熟服之即愈。(談野翁試驗方)

    初起神效方

    甲片(土炒) 丁香 白丁香 苦丁香 紅小豆 磨刀泥 僵蠶(去頭足,酒炒)各一錢,斑蝥(去頭足,酒炒)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五更時無根水調(diào)服,至未時打下毒物,形如鼠。后用野菊花焙黃為末,陳醋調(diào)貼。一日一換,七日全好。(《萬病回春》)

    (潰爛幾見臟腑)

    土楝樹子(經(jīng)霜者妙,川楝不用) 雄鼠屎(兩頭尖者是) 露蜂房各三錢(俱 存性)

    共末,每服三錢,酒下。間三日一服,不數(shù)日膿盡收斂。(抄本)

    初起成塊未破者,將面捏成薄條,照瘡大小,略離患處作圈圈著,再取槐樹根(在土內(nèi)掘出者)白皮數(shù)條,照面皮作圈,放面皮之上,用艾作小丸,放 子中心灸之,肉上略覺痛即拂去艾丸,另取艾丸再灸三遍,其面皮不動,槐根白皮要換三次,連灸三日即消。

    一方∶

    不拘已破未破,瀝青好者一兩,蓖麻子四十九粒,杏仁去皮尖十三粒半,共搗千余捶,自然粘軟成膏,攤貼患處,神應(yīng)。內(nèi)服昆布、海藻、海帶、貝母、連翹、甘草、元參,以應(yīng)無不愈者。(《秘方集驗》)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