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余嘗診一周姓少女,住小南門,年約十八九,經(jīng)事三月未行,面色萎黃,少腹微脹,證似干血?jiǎng)诔跗?。因囑其吞服大黃庶蟲丸,每服三錢,日三次,盡月可愈。自是之后,遂不復(fù)來,意其差矣。越三月,忽一中年婦人扶一女子來請醫(yī)。顧視此女,面頰以下幾瘦不成人,背駝腹脹,兩手自按,呻吟不絕。余怪而問之,病已至此,何不早治?婦泣而告曰:此吾女也,三月之前,曾就診于先生,先生令服丸藥,今腹脹加,四肢日削,背骨突出,經(jīng)仍不行,故再求診!余聞而駭然,深悔前藥之誤。然病已奄奄,尤不能不一盡心力。第察其情狀,皮骨僅存,少腹脹硬,重按痛益甚。此瘀積內(nèi)結(jié),不攻其瘀,病焉能除?又慮其元?dú)庖褌?,恐不勝攻,思先補(bǔ)之。然補(bǔ)能戀邪,尤為不可。于是決以抵當(dāng)湯予之。
虻蟲(一錢) 水蛭(一錢) 大黃(五錢) 桃仁(五十粒)
明日母女復(fù)偕來,知女下黑瘀甚多,脹減痛平。惟脈虛甚,不宜再下,乃以生地、黃耆、當(dāng)歸、潞黨、川芎、白芍、陳皮、茺蔚子活血行氣,導(dǎo)其瘀積。一劑之后,遂不復(fù)來。后六年,值于途,已生子,年四五歲矣。
【按】丸藥之效否,與其原料之是否地道,修合之是否如法,儲藏之是否妥善,在在有關(guān),故服大黃庶麻蟲丸而未效者,不能即謂此丸竟無用也。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余嘗診一周姓少女,住小南門,年約十八九,經(jīng)事三月未行,面色萎黃,少腹微脹,證似干血?jiǎng)诔跗?。因囑其吞服大黃庶蟲丸,每服三錢,日三次,盡月可愈。自是之后,遂不復(fù)來,意其差矣。越三月,忽一中年婦人扶一女子來請醫(yī)。顧視此女,面頰以下幾瘦不成人,背駝腹脹,兩手自按,呻吟不絕。余怪而問之,病已至此,何不早治?婦泣而告曰:此吾女也,三月之前,曾就診于先生,先生令服丸藥,今腹脹加,四肢日削,背骨突出,經(jīng)仍不行,故再求診!余聞而駭然,深悔前藥之誤。然病已奄奄,尤不能不一盡心力。第察其情狀,皮骨僅存,少腹脹硬,重按痛益甚。此瘀積內(nèi)結(jié),不攻其瘀,病焉能除?又慮其元?dú)庖褌?,恐不勝攻,思先補(bǔ)之。然補(bǔ)能戀邪,尤為不可。于是決以抵當(dāng)湯予之。
虻蟲(一錢) 水蛭(一錢) 大黃(五錢) 桃仁(五十粒)
明日母女復(fù)偕來,知女下黑瘀甚多,脹減痛平。惟脈虛甚,不宜再下,乃以生地、黃耆、當(dāng)歸、潞黨、川芎、白芍、陳皮、茺蔚子活血行氣,導(dǎo)其瘀積。一劑之后,遂不復(fù)來。后六年,值于途,已生子,年四五歲矣。
【按】丸藥之效否,與其原料之是否地道,修合之是否如法,儲藏之是否妥善,在在有關(guān),故服大黃庶麻蟲丸而未效者,不能即謂此丸竟無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