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謂孕婦嘔吐惡心,氣逆胸滿,不能飲食,四肢倦怠。
主方
橘紅半夏(制)茯苓木瓜麥冬(各二錢)人參(一錢)藿香(五分)加竹茹一團,枇杷葉(三大片,去毛),生姜水煎服。
安胃飲
妊娠惡阻不食。
半夏(姜汁浸透,香油拌炒,不傷胎)藿香白茯苓陳皮神曲白術(shù)香附(炒)當歸白芍藥砂仁(等分)姜、棗水煎。
烏附湯
孕婦惡心阻食,養(yǎng)胃調(diào)和元氣。
烏藥香附白術(shù)陳皮人參(等分)炙甘草(減半)上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時另以姜汁入糯米(炒,一撮,泡湯送;或加丁香、砂仁。)
蘇梗飲
治血熱氣逆,嘔噦異常,湯藥難進。
蘇梗(五錢)山楂芍藥(各二錢)茯苓(一錢二分)黃連(鹽酒炒)木瓜(各錢半)橘紅(一錢)水煎,徐徐熱服。
未止去蘇梗、山楂、芍藥、茯苓、黃連,加麥冬、人參、竹茹(各一錢),枇杷葉(三片)真藿香(五分),即安。
參橘散
妊娠胃虛,惡阻嘔吐,飲食少進,益胃和中。
人參橘皮白術(shù)茯苓麥芽(各一錢)炙草(五分)生姜(二錢)竹茹一團粳米(一撮)上水煎服。未止,加制半夏。
安妊進食湯
治不食。胎氣沖心,遍身疼痛欲死。
黃芩(條實)白芍藥白術(shù)(各一兩)砂仁(五錢)上分四劑,水煎服。次服藿香正氣散,易產(chǎn)。
《原機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謂孕婦嘔吐惡心,氣逆胸滿,不能飲食,四肢倦怠。
主方
橘紅半夏(制)茯苓木瓜麥冬(各二錢)人參(一錢)藿香(五分)加竹茹一團,枇杷葉(三大片,去毛),生姜水煎服。
安胃飲
妊娠惡阻不食。
半夏(姜汁浸透,香油拌炒,不傷胎)藿香白茯苓陳皮神曲白術(shù)香附(炒)當歸白芍藥砂仁(等分)姜、棗水煎。
烏附湯
孕婦惡心阻食,養(yǎng)胃調(diào)和元氣。
烏藥香附白術(shù)陳皮人參(等分)炙甘草(減半)上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時另以姜汁入糯米(炒,一撮,泡湯送;或加丁香、砂仁。)
蘇梗飲
治血熱氣逆,嘔噦異常,湯藥難進。
蘇梗(五錢)山楂芍藥(各二錢)茯苓(一錢二分)黃連(鹽酒炒)木瓜(各錢半)橘紅(一錢)水煎,徐徐熱服。
未止去蘇梗、山楂、芍藥、茯苓、黃連,加麥冬、人參、竹茹(各一錢),枇杷葉(三片)真藿香(五分),即安。
參橘散
妊娠胃虛,惡阻嘔吐,飲食少進,益胃和中。
人參橘皮白術(shù)茯苓麥芽(各一錢)炙草(五分)生姜(二錢)竹茹一團粳米(一撮)上水煎服。未止,加制半夏。
安妊進食湯
治不食。胎氣沖心,遍身疼痛欲死。
黃芩(條實)白芍藥白術(shù)(各一兩)砂仁(五錢)上分四劑,水煎服。次服藿香正氣散,易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