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濟世神驗良方》 氣癥門

    作者: 佚名

    悍怒不息之謂氣,觸動七情何所治,古人作用七氣湯,濃樸、陳皮為上劑。木香半夏大腹皮兩姜子大古四七湯治喜、怒、悲、思、憂、恐、驚七氣,結(jié)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喉中咯不出,噎不下;或脘中痞滿;或痰涎壅盛,上氣喘結(jié);或痰飲中阻,嘔逆惡心。

    半夏五兩茯苓四兩濃樸三兩紫蘇二兩姜棗煎服。梅核氣,加桔梗、枳實(一方加檳榔);思慮過度,小便白濁,此方下青州白丸子分心氣飲治抑郁之氣,留滯不散,胸膈痞滿悶,脅肋虛脹,噫氣吞酸,惡心頭眩,口苦舌干,飲食減少,大腸虛閉等證。

    紫蘇二兩青皮陳皮大腹皮桑白皮羌活各五錢半夏木通各三錢半赤芍三錢官桂甘草各二錢半分五劑姜棗燈心煎服。性急加柴胡;多怒加黃芩;食少加砂仁、神曲;咳嗽加桔梗、半夏;痞甚,加枳實、香附;三焦不和,加烏藥;氣閉,加萊菔子、枳殼;上焦熱盛,加黃芩;下焦熱盛,加梔子;翻胃,加沉香(磨服);水氣面浮,加豬苓、澤瀉、車前、木瓜、葶藶、麥冬;氣成塊,加三棱、莪術(shù)。

    余論軒岐論,諸痛皆因于氣,遂有九氣之說。其言曰∶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悲則氣消,思則氣里,舉之九氣行中行胃尚當(dāng)加減正氣散見臌脹。青州白丸子見中風(fēng)。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周巖
  • 作者:
    蔣介繁
  • 作者:
    陳其瑞
  • 作者:
    陳士鐸
  • 作者:
    汪讱庵
  • 作者:
    黃宮繡
  • 作者:
    張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xué)術(shù)價值:

    集我國16世紀(jì)之前藥學(xué)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xué)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