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kuò)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本經(jīng)中品)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主濕痹筋攣,膝痛不可屈伸。
【核】曰∶造黃卷法,壬癸曰,以井華水浸黑大豆,候芽長五寸,干之即為黃卷。用時(shí)熬過
【 】曰∶大豆作黃卷,比之區(qū)萌而達(dá) 者,長十?dāng)?shù)倍矣。從艮而震,震而巽矣。自癸而甲,甲而乙矣。始生之曰黃,黃而卷,曲直之木性備矣。木為肝臟,藏真通于肝,肝臟筋膜之氣也。大筋聚于膝,膝屬溪谷之府也。故主濕痹筋攣,膝痛不可屈伸。屈伸為曲直,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