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經(jīng)中品)
木胎于火,與龍從火里得,別是一法,此正五行相襲,四時之序也。
【氣味】酸平,無毒。
【主治】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輕身。
【核】曰∶生漢中山谷,及瑯琊、冤句,今海州、兗州,近道諸山中亦有。木高一、二丈,葉如梅而有刺。二月開花如杏。四月結(jié)實如酸棗,深赤色。一種葉干花實俱相似,但核有八棱,名雀兒蘇,別是一種,不堪入藥。修治,以酒潤去核,緩火熬干,勿誤食核,令人滑精。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fēng)、防己。
先人云∶酸溫津潤,合從水藏之精液亦非自力所能致,必欲待人待時而興者。
【 】曰∶茱諧朱,謂木胎火,含陽于內(nèi)也;萸諧臾,謂冤曲從乙,木之性也。春半開花,夏半結(jié)實,色赤味酸,入肝之體,肝之心藥也。心下為寒熱所搏則火失暖熱性,茱萸溫中,對待治之。痹逐蟲去而身輕矣。客曰∶肝主疏泄,癃閉者當(dāng)用茱萸。別錄止小便利者,何也?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經(jīng)中品)
木胎于火,與龍從火里得,別是一法,此正五行相襲,四時之序也。
【氣味】酸平,無毒。
【主治】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輕身。
【核】曰∶生漢中山谷,及瑯琊、冤句,今海州、兗州,近道諸山中亦有。木高一、二丈,葉如梅而有刺。二月開花如杏。四月結(jié)實如酸棗,深赤色。一種葉干花實俱相似,但核有八棱,名雀兒蘇,別是一種,不堪入藥。修治,以酒潤去核,緩火熬干,勿誤食核,令人滑精。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fēng)、防己。
先人云∶酸溫津潤,合從水藏之精液亦非自力所能致,必欲待人待時而興者。
【 】曰∶茱諧朱,謂木胎火,含陽于內(nèi)也;萸諧臾,謂冤曲從乙,木之性也。春半開花,夏半結(jié)實,色赤味酸,入肝之體,肝之心藥也。心下為寒熱所搏則火失暖熱性,茱萸溫中,對待治之。痹逐蟲去而身輕矣。客曰∶肝主疏泄,癃閉者當(dāng)用茱萸。別錄止小便利者,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