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診醫(yī)學》 四、呼吸控制失常

    許多常見病,如發(fā)熱、代謝性疾病或心理精神性疾患都引起呼吸頻率和深度的變化。過度通氣是指通氣量增加超出CO2產生的需要,PaCO2降低;通氣不足則相反。由于肺泡通氣量與CO2密切相關,如

    PaCO2=K·O2-CO2相關圖CO2O2-CO2相關圖A

    所示,動脈血CO2分壓常可直接表示通氣不足或過度。

    肺內疾病如肺炎、哮喘、肺栓塞等,周圍化學感受器的抑制如世居高原、鎮(zhèn)靜藥、肺原性心臟病等,周圍化學感受器興奮如某些中樞興奮劑的作用,中樞化學感受器的抑制如鎮(zhèn)靜劑、粘液性水腫、神經系統(tǒng)疾患等,或興奮如藥物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病變,都可使呼吸控制失常。

    可用吸入高二氧化碳或低氧氣體測試通氣反應性或者使用0.1秒口腔壓(P0.1)幫助評價中樞呼吸控制功能。

    呼吸控制是一復雜的生理學課題。近年來,通過對中樞及腦脊液的關系的觀察及各種感受器生理功能的研究,呼吸肌的調節(jié)與控制以及睡眠呼吸障礙疾病研究等多側面臨床與科研工作的進展,對呼吸控制方面的認識有不少進展。在急診醫(yī)學的領域中也有一定涉及,值得注意。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