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家庭醫(yī)學(xué)百科-家庭護(hù)理篇》 外用藥物

    酒精以75%酒精用于皮膚與體溫表消毒;50%酒精涂擦皮膚,既可防治褥瘡,也可作為高熱病人的降溫措施之一。

    紅藥水2%溶液可作皮膚小傷口及粘膜的清毒。但不可用于眼、口部,也不得與碘酒同用。對其過敏者禁用。

    紫藥水僅用于局部未破損的皮膚,有收斂作用,但嚴(yán)禁涂布于口腔及陰道等粘膜或開放性的傷口上,以免帶來嚴(yán)重危害。

    碘酒2%濃度用于皮膚擦傷、毒蟲咬傷、無名腫毒等。若已破損的皮膚及傷口粘膜不宜使用。對碘過敏者禁用。

    風(fēng)油精能提神醒腦,可防治頭痛及蟻叮蟲咬等癥。

    高錳酸鉀簡稱PP粉。其0.1%溶液可用于皮膚傷口、炎癥及潰瘍處洗滌。0.01%~0.1%溶液可用于瓜果消毒。

    綠藥膏可用于輕度燙傷、燒傷、凍傷及皮炎等癥。

    創(chuàng)可貼有止血消炎作用,適用于切口整齊、清潔、表淺、較小的不需要縫合的刀割傷。

    (汪宗?。?/p>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