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酒渣鼻俗稱“紅鼻子”或“酒精鼻子”,又名玫瑰痤瘡,主要表現(xiàn)為鼻子前端發(fā)紅,日久鼻尖,鼻翼肥大,有的可發(fā)生在兩頰部、下巴和口的周圍,甚至額部。多在中年時期發(fā)病,女多于男,但男重于女,對容貌的影響較大。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由于各種內外有害因子的作用,如胃腸道功能紊亂、內分泌障礙、月經(jīng)不調、精神因素、毛囊蟲寄生、病灶感染、高溫寒冷刺激、飲酒及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使顏面血管運動神經(jīng)失調,毛細血管長期擴張所致。
按照病情發(fā)展的規(guī)律一般可分為三期,即紅斑期、丘疹膿皰期(或稱毛細血管擴張期)和鼻贅期。大部分患者不會發(fā)展到鼻贅期。
酒渣鼻病人應禁酒,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喝濃茶、咖啡或可可等飲料。少吃動物性脂肪,注意調整內分泌及胃腸功能,防止便秘,治療病灶,殺滅顏面毛囊內的毛囊蟲,避免局部過熱、過冷的刺激。第一、第二期以局部治療配合內服中西藥物為主。第三期(鼻贅期)可用外科劃切法治療,即以特制的多層手術刀片,按縱橫方向,淺劃局部為無數(shù)小方格,以切斷毛細血管網(wǎng),并破壞增生的結締組織,效果顯著,治療后可判若兩人。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酒渣鼻俗稱“紅鼻子”或“酒精鼻子”,又名玫瑰痤瘡,主要表現(xiàn)為鼻子前端發(fā)紅,日久鼻尖,鼻翼肥大,有的可發(fā)生在兩頰部、下巴和口的周圍,甚至額部。多在中年時期發(fā)病,女多于男,但男重于女,對容貌的影響較大。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由于各種內外有害因子的作用,如胃腸道功能紊亂、內分泌障礙、月經(jīng)不調、精神因素、毛囊蟲寄生、病灶感染、高溫寒冷刺激、飲酒及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使顏面血管運動神經(jīng)失調,毛細血管長期擴張所致。
按照病情發(fā)展的規(guī)律一般可分為三期,即紅斑期、丘疹膿皰期(或稱毛細血管擴張期)和鼻贅期。大部分患者不會發(fā)展到鼻贅期。
酒渣鼻病人應禁酒,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喝濃茶、咖啡或可可等飲料。少吃動物性脂肪,注意調整內分泌及胃腸功能,防止便秘,治療病灶,殺滅顏面毛囊內的毛囊蟲,避免局部過熱、過冷的刺激。第一、第二期以局部治療配合內服中西藥物為主。第三期(鼻贅期)可用外科劃切法治療,即以特制的多層手術刀片,按縱橫方向,淺劃局部為無數(shù)小方格,以切斷毛細血管網(wǎng),并破壞增生的結締組織,效果顯著,治療后可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