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家庭醫(yī)學百科-醫(yī)療康復篇》 肺膿腫

    肺膿腫是由于多種細菌感染引起的肺部化膿性炎癥、壞死而形成膿腫。原發(fā)性肺膿腫常由吸入物所帶的細菌感染所致,繼發(fā)性肺膿腫系由血行播散引起或繼發(fā)于原有的肺部疾病。肺膿腫的主要臨床癥狀有畏寒、寒戰(zhàn)、高熱、胸痛、咳嗽、咳膿痰和咯血等。

    容易罹患肺膿腫的病人主要有口腔疾患如牙齦發(fā)炎、酗酒、免疫功能低下、長期口服激素者和其他部位有化膿性感染者等。當上述病人有畏寒、發(fā)熱、咳嗽和咳膿痰等臨床癥狀時應想到肺膿腫的可能,要及時到醫(yī)院去作胸部X線和血液、痰液等檢查。

    肺膿腫的治療主要是應用抗生素和作體位引流。首選抗生素為青霉素80萬單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或160~240萬單位,靜脈注射,每天2次;甲硝唑0.2克,靜脈滴注,每天2次;頭孢唑啉或頭孢拉定4克,靜脈滴注,每天1次等。治療療程一般需4~6周。只要積極治療,肺膿腫一般都可治愈。作體位引流的方法是讓患側肺向上,頭低位,盡量將痰液咳出。目前有些醫(yī)院開展在纖維支氣管鏡下作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療效也十分滿意。肺膿腫若不及時治療,或病灶不吸收,膿腔持續(xù)3個月以上未愈者則稱為慢性肺膿腫。

    慢性肺膿腫病人可考慮作手術切除治療。

    肺膿腫病人的飲食原則為攝入高蛋白、高熱量和易消化的飲食,多飲水,以促進病灶的吸收和肺組織修復。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