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陰陽脫癥。凡吐瀉之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蚰信缓稀P「固弁?。外腎縮入冷汗大出。須臾不救。又中風(fēng)昏迷不醒。又陰毒腹痛。厥逆唇青。卵腫脈絕。皆治之。
生蔥一二斤。截去其葉須。留中段四寸許。用繩縛之。分二束。放鍋內(nèi)蒸熱。不見水取起。
患人臍上熨之。又將次束置鍋內(nèi)。此束冷則換之。如此數(shù)次。病患鼻氣略聞蔥氣即醒。一切急中風(fēng)。陰脫風(fēng)寒。無有勝此者。如無蔥。以蒜代。如上法亦好。又用生姜搗爛。加鹽四兩炒熱布包熨。亦作二包換之。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十六卷??偨Y(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yàn),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治陰陽脫癥。凡吐瀉之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蚰信缓稀P「固弁?。外腎縮入冷汗大出。須臾不救。又中風(fēng)昏迷不醒。又陰毒腹痛。厥逆唇青。卵腫脈絕。皆治之。
生蔥一二斤。截去其葉須。留中段四寸許。用繩縛之。分二束。放鍋內(nèi)蒸熱。不見水取起。
患人臍上熨之。又將次束置鍋內(nèi)。此束冷則換之。如此數(shù)次。病患鼻氣略聞蔥氣即醒。一切急中風(fēng)。陰脫風(fēng)寒。無有勝此者。如無蔥。以蒜代。如上法亦好。又用生姜搗爛。加鹽四兩炒熱布包熨。亦作二包換之。